第604章大局為重
袁明德聽說十三公子穆遠翔攝政,心裡不由猶豫起來。
畢竟他跟穆遠翔素來不睦,去年在漠北平定回鶻叛部的時候還差點兒打起來。
他此番若是率兵投奔魏,感覺在十三公子的手下討不到好處。
袁明德頗為躊躇了一番,詢問屬下的幾個謀士和將領的意見。他們也說各的道理,無法統一。
這時謀士丘舸開口了:「十三公子雖然被冊封為魏國儲君,但朝政之事還是魏王和妙公子說了算。他們素來跟將軍交情頗深,而且還跟燕國結下了梁子,此番定不會拒絕我們投奔。將軍,還當以大局為重。」
原來這丘舸本是烏成新的謀士,烏成新死了,他就轉投到烏成新的堂弟烏昱康的麾下。
後來烏昱康獲罪,他還想再回烏府,卻被烏成新的胞妹烏雲珠給趕了出去。
幾經碾轉,丘舸又投到了袁明德的麾下。憑著他的精明機智和三寸不爛之舌,居然還頗得袁明德的器重,現在混得還算不錯。
此時袁明德聽了丘舸的分析,覺得很有道理。「先生說得有道理,就照你說的辦。」
*
很快,袁明德率領五萬大軍投奔魏國的消息傳到了魏國都城安邑,並且迅速傳達到王宮內。
穆遠翔接到這個消息,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就趕緊派人請來了易水寒商量。
易水寒似乎已經知曉此事,他進到勤政殿,行過君臣之禮后,道:「侯爺可是為袁將軍之事召臣前來相商?」
穆遠翔點頭,道:「國師既然已知曉此事,本侯就不多說了。你看應該怎麼處理?」
雖說他一向不待見袁明德,但關係到國家大事,卻不會憑個人感情用事,還是大局為重。
易水寒沉吟片刻,道:「侯爺希望如何處理此事?」
「我……」穆遠翔愕然。
易水寒輕笑,柔聲道:「侯爺是魏國的儲君,早晚有一日該獨自拿主意,總不能事事跟臣商議。」
穆遠翔還是有些忐忑,一時間沒有作聲。
見穆遠翔猶豫,易水寒慢慢地道:「袁明德乃燕國軍閥世家舊部,手握六大門閥世家的全部兵權。他一日掌權,就是對燕國女王統治的最大威脅。此番他投奔魏國,若是收留了他,自然就等於跟燕國女王宣戰。」
「不行。」穆遠翔立刻拒絕。「本侯不想跟她宣戰。」
他從來都沒有想跟凌瓏為敵,更不想看她倒霉。
所以他得知七哥搞六國聯盟伐燕之事才會冒險獨自遠赴燕國,向凌瓏通風報信。
易水寒輕輕地笑道:「侯爺既然不想跟燕國女王為敵,那就順應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去做吧。」
穆遠翔聞言又是欣喜又是不可置信,他疑惑地看著易水寒,一時間有些搞不清楚對方的用意。
許久,他遲疑著道:「可是……七哥他……」
「陛下決意禪位於你,以後魏國就是你的天下,你身為一國之君,可以不必再顧忌旁人的想法。」易水寒耐心地解釋道:「早晚你都要學會獨自面對一切,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必顧忌太多。」
穆遠翔又驚又喜,頓時腰桿挺直了許多。他大著膽子說:「本侯最討厭袁明德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樣,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才不希罕他來投奔魏國。」
易水寒微揚唇角,不置可否。
「袁明德身為燕國重臣,卻背叛了燕國,投奔他國,實屬不忠不義之徒。若是我大魏收留他,也會敗壞了名聲,必被其他諸侯國鄙視。」
易水寒不覺微微頷首。
見易水寒贊同自己的說法,穆遠翔的膽子更大起來,他輕咳一聲,更有信心地接道:「依本侯的想法,直接把這個狂徒給擒了,然後送還到燕國去,交給凌瓏處置。」
易水寒微勾唇角,道:「侯爺所言極是。正所謂擒賊先擒王,直接擒了袁明德,送還給燕國女王處置,可避免兵戎相見,減少無謂的傷亡。」
聽到易水寒贊同自己的想法,穆遠翔簡直是太高興了。
他發現對方並非開玩笑,而是非常認真的。
以後魏國的大事真得可以由自己決定,而不必再顧忌七哥的想法。
他就像是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才好了。
因為他的肩上扛著整個魏國的命運,令他再也無法任性妄為。
「本侯猜測,袁明德肯定是沖著王兄來的。要想誘捕他,必須得王兄的手諭才行。」
「侯爺英明。」
穆遠翔思忖片刻,吩咐道:「國師去跟王兄討一道手諭,宣袁明德和身邊的親信將領一起進到邊城。待他和身邊的副將入了邊關,便可瓮中捉鱉。等擒了主帥和副將,五萬大軍便是烏合之眾,到時再誘逼副將歸降,返回燕國去,重新歸於燕國女王的麾下。」
易水寒一邊聽著,一邊點頭,聽完了之後,笑贊道:「侯爺處事愈發穩重老練了。」
穆遠翔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說的,沒想到易水寒完全沒有意見,他不禁更加心花怒放。
「其實吧,凌瓏她人很不錯,雖然有野心,但重情重義的。本侯相信她,魏國跟燕國交好絕對沒有任何壞處。」穆遠翔一邊說著一邊打量易水寒的反應。
因為他知道,易水寒往常都是跟七哥一個鼻孔出氣的。
七哥跟凌瓏已勢成水火,原以為易水寒也會同仇敵愾,對燕國耿耿於懷。卻沒想到,他能夠如此豁達地支持自己跟燕國重修舊好。
這還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易水寒充分詮釋了君為臣綱的古訓,絕無任何僭越之心。
君王憎惡燕國,他就積極謀划如何打壓燕國。
君王若是意欲與燕國修好,他也會積極支持,絕不會因個人的喜惡而左右君王的決策。
「侯爺跟燕國女王一向交好,自然不會做下背信棄義之事。」易水寒和顏悅色地道:「我大魏若能成功誘捕袁明德,再幫助叛軍返燕,的確幫了燕國女王的大忙。比起上次的千里送信之誼,更是珍貴了數倍。」
「燕山女王能得侯爺為執友,實為三生之幸。她若日後做出背信棄義之事,辜負了侯爺的一片誠執,那當真是該遭天下人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