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5、險情迭起
儲波、鄭培民在最危險的時刻,親臨最危險的大堤視察、指揮,給岳陽監獄上下以極大的鼓舞。這種鼓舞化為強大的力量,迎戰更大的險情。
下午1時30分,上蒼調遣各路邪惡勢力,運用閃電戰術,向抗洪勇士們發起了瘋狂進攻。
一串銀蛇似的閃電,一陣驚天動地般的炸雷,將黑沉沉的天空撕開了一道道口子,頓時,浩闊無際的洞庭湖上捲起6級西南風,推起一排排人多高的浪股子,如同一群群脫韁的烈馬,好似一隊隊發瘋的坦克,向著岳陽監獄15.5公里湖堤兇猛撲來,浪與堤相搏,發出轟然迴響。堤邊水柱升騰,白花花一片,大有捲入堤內之勢。一袋袋砂卵石築成的子堤,就像一個個全副披掛的士兵列成的戰陣,手挽手,肩並肩,抵擋著洪魔的進攻。接著暴雨傾盆,一根根雨柱儼然一條條鋼鞭從萬米高空抽下,樹震顫、屋震顫,整個大地震顫。搶險的人們被暴雨打得睜不開眼睛,被狂風吹得站不穩腳根,被洪浪震得耳朵發麻。堤面上越加溜滑難行,扛砂卵石袋的人流依然奔涌不息,摔倒了,爬起來,再摔倒,再爬起來,一個個渾身泥水,分不清鼻子眉毛眼睛。堤坡上到處是渾濁的流水,分不清哪是滲水,哪是雨水,給找准滲水點增加了相當的難度。搶險的人們撲在地上,扒開草皮,一寸一寸地尋覓,決不讓一個滲水點漏網。剛開出的導浸溝,遭雨水沖刷,這裡倒一塊,那裡塌一方,壓住了砂卵石,堵塞了溝中的流水,搶險的人們及時將其清除,保證條條導浸溝暢通。風狂,雨猛,所有搶險的人都是赤膊短褲。運砂卵石的駁船再次抵達。船上的人看到副指揮長鬍年生也像大家一樣赤膊短褲,現場指揮,淋得落湯雞似的,便把船上僅有的一件雨衣給他送去要他穿上。胡年生卻把雨衣披到了比他年長10歲的水利工程技術員胡定佑的身上。這看似微小的行為,帶給人們的卻是強大的力量和信心。領導敢上山,群眾能伏虎,領導敢下海,群眾能降龍。人們忘記了冷,忘記了餓,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大堤勝過生命。保住大堤,就保住了一切。
就在這同一時刻,岳陽監獄18.8公里大堤危機四伏,險情迭起。廣興洲電排站四台正在運行的機組遭雷擊突然停機,洞庭湖洪水像猛獸一般順著四個排水孔向垸內呼呼倒灌。三大隊負責的堤段出現20多米長的塌陷。四大隊負責的堤段出現30多米長的裂縫。
正在800米散浸堤段指揮搶險的張國貴連續接到這一份份急報,不由得渾身緊張。問題都出在這9公里未達標的湖堤。這四處堤段若同時潰決,整個岳陽監獄,將在半小時內徹底覆沒。華容、岳陽兩縣,君山、錢糧湖兩場,也將同時淹沒。不知多少人喪命,不知多少物毀滅。數日來,張國貴那張一直鐵青的長方臉膛,此時板得更鐵,綳得更緊,讓人看了不免有幾分害怕。他雖然出生在澧水河畔,雖然在洞庭湖上迎風斗浪幾十年,他雖然在監獄防汛搶險指揮部年紀最長,但真正遇到這樣大的險情,真正這樣站在一線,挑起指揮全監獄抗洪搶險的重任,還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
他今年56歲,1959年畢業於津市市農業學校,被分配到西湖勞改農場當技術員,由生產科副科長、科長,步步攫升,1988年擔任建新農場黨委書記兼場長。1990年建新農場易名為岳陽監獄,他便是岳陽監獄黨委書記兼監獄長。1969年以前,他一直工作在西湖農場,參加過多次抗洪搶險,他只是抗洪搶險大軍中的一員。1969年到1995年,他在建新農場工作期間,也年年參加抗洪搶險,也擔任指揮員,但都有熟悉洞庭湖和長江水情雨情的老政委熊建功站在前面決策指揮。
此時,張國貴又接到險情報告:抵禦長江35.92米(超過危險水位1.42米)高洪水位的荊江門3公里大堤,出現1300米長的裂縫。他意識到險情重大。他告誡自己:身為指揮長,在這險情頻頻的緊要關頭,不能有一絲慌張,如果自己一慌,下面就會更慌。
張國貴抬頭,看到彭代福、吳振漢、羅松貴、霍起連、汪德輝等都朝他投以信賴、鼓勵的目光,看到抗洪搶險的勇士們正在狂風暴雨中忘我奮戰。他膽壯氣粗。前些日子,要沒有這些領導坐鎮指揮,調人力物力增援,要沒有廣大民警和服刑人員拼死拼活,沒日沒夜地守護大堤,岳陽監獄恐怕早已堤潰垸毀。眼下險情再多再大也沒有什麼可怕。
指揮官們在風雨中簡短合議,立即分頭行動。
胡年生、趙星雲、凌和梧與李小湖、胡定佑繼續留在800米散浸堤段指揮,無論如何要搶在天黑以前,將100多條導浸溝挖出,徹底控制險情。
彭代福、吳振漢、羅松桂、霍起連、副監獄長周光榮召集各防汛大隊有關領導,公安、武警有關人員,緊急制定「7.20行動」方案。眼下天氣惡劣,洪峰劇漲,險象環生,有不少難以預見的因素。必須按照儲波、鄭培民的指示,在力求於保的前提下,做好安全轉移的準備。一旦大堤潰決,確保不少人,不死人。「7.20行動」是組織監獄全體犯人安全轉移的行動代號。這個行動人員多,難度大,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要細緻周密,安全可靠。稍有疏忽,就會有人逃跑,有人自殺,有人淹死。
張國貴、汪德輝、彭先洪、劉克金等,四路趕赴廣興洲電排站等險情發生地。
很快,張國貴一行來到了廣興洲電排站,有近百人正在搶堵四個排水孔,水深流急,風大浪高,一道道閃電,一聲聲炸雷,一陣陣暴雨,洪水倒灌,吸引力大,形成四個巨大的旋渦,人隨時都有被捲入的危險,一旦捲入,將粉身碎骨。三大隊中隊長楊檢科是全監獄有名的虎將。張國貴立即將其調遣,命令他帶領中隊民警和50名犯人制伏險情。楊檢科不畏生死,首先往自己腰裡繫上一根權作安全帶的尼龍繩,再點了數十名身強體壯,敢打敢沖的民警,都一個一個連在這根安全帶上,一起跳入洶湧的洪水。他們抬著蓋板,壓住排水孔,可不是壓不到位,就是被折成碎塊。幾次衝擊,幾次不成。張國貴思忖,又有了新的主意。他調來一條駁船,固定在四個排水孔前,又命令楊檢科等用尼龍繩捆緊蓋板,移到正對排水孔的水面,對準排水孔往下壓。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多次反覆,多次較量,終將蓋板壓到了排水孔上。楊檢科率領幹警們紛紛潛入急流,齊心合力按下壓杠,壓好蓋板,岸上的人便緊急傳遞砂卵石袋,一袋袋拋入水中,壓住蓋板。砂卵石袋壘起,升高,露出了水面,3個小時過去了,倒灌入垸的洪水堵住了,電排站保住了,大堤保住了。3個小時過去了,風雨雷電敗退了,洪峰激流服輸了,抗洪勇士們從死亡邊緣凱旋了。
同在風雨雷電中,同在急流洪峰里,三大隊大隊長龔躍帶領民警和服刑人員,往20多米長的塌陷堤段填碼魚磷形砂卵石堆,保住了危險的大堤。
同處艱難困苦前,同處生死存亡時,副指揮長余文龍指揮四大隊幹警和犯人,往30米長的裂縫堤段築干土,阻止了裂縫繼續延伸,大堤穩如泰山。
同與龍王搏鬥,同與洪魔廝殺,副指揮長廖芳義、何瑞斌,為了準確掌握荊江門大堤1300米裂縫的變化情況,土法上馬,用一根與裂縫同寬的棍子卡在縫中,用兩塊磚頭齊縫而置,放在堤面,中間卡住棍子,棍跌則縫寬,達到了判斷險情穩、准、快的效果。裂縫沒有加寬、加長,是新老土濕度不同的原因所致。他倆指揮幹警和服刑人員,攤開油布,蓋住裂縫。荊江門3公里大堤抵擋住了長江35.92米的高洪水位。
同為大堤安全,同為服刑人員安全,胡年生、趙星雲、凌和梧等帶領400多名抗洪大軍,經過12個小時的奮戰,終於在晚上7點,開出100多條導浸溝,卸運鋪填600多噸砂卵石,800米散浸大堤巍然不動。
同樹中華國威,同鑄中國警魂,彭代福、吳振漢、羅松桂、霍起連、周光榮等於晚上8時指揮全監獄幹警、服刑人員,實施「7.20」行動,僅1個小時之內,所有服刑人員扛著行李,按計劃到達搭建在大堤上的臨時工棚,情緒穩定,步調一致,有組織、有紀律、有秩序地度過了危險之夜,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