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駕崩
來時好好的。
李世民的突然一松,讓李沖元都緊張得手心冒了汗了。
李沖元真沒想李世民就這麼去了。
雖說,李世民的口諭,已是讓李沖元安了心,但李沖元心中還是對李世民的突然一變,心裡著實有些心傷。
不管怎麼說,李世民對他李沖元,那是相當的好的。
當然,李世民對李沖元再好,也好不過李淵。
如果沒有李淵在,沒有李淵護著他李沖元,李沖元早已被朝中的那些朝官們給搞得要瘋了。
當然,如果沒有李世民,李沖元也達不到如今的這個高度。
李世民對李沖元的支持,之前到還有些力度不大,可後期,李世民對李沖元的支持,那是沒得話說的。
可如今李世民這突然一松,是誰也沒有料到的。
眾太醫診治,紛紛驚恐流淚,聲聲喊著聖上駕崩了。
一眾宰相一聽,立馬雙腿一跪。
就加李淵臉色也深沉得很。
反到是張文禮還在搶救,並伴隨著大喊聲,「快,水,水。」
李沖元一聽,趕忙讓內侍打水。
水送進去后。
一刻鐘內無任何聲音。
眾宰相們也早已爬起了身,神色緊張,臉上更是多了些悲切與尷尬。
就剛才他們這一跪,好似李世民真的駕崩了似的。
對於他們的這一跪,誰也不會在意,更是不會說甚麼,哪怕李淵也不會怪罪他們。
畢竟,太醫的哭喊,不就代表著李世民已經駕崩了嘛。
可張文禮卻是反其道而行。
至於殿內的李世民到底是真駕崩了,還是沒有駕崩,誰也不知道,只能在殿外聽候消息。
李淵看了看大殿緊關的大門,輕輕嘆了一口氣,「去把李恪和李治叫來吧。還有,把所有在京的皇子都叫來。」
殿中情況如何,誰也不知,但李淵卻是在這個時候下這個旨意,可見李淵已是斷定自己兒子怕是熬不過去了。
即便能救活,估計也熬不了多長時間的。
李淵是相信張文禮的醫術的。
也正是因為李淵相信張文禮的醫術,所以李淵才下了這道旨意。
同樣,也正是因為李淵相信張文禮的醫術,已是認定,張文禮說自己這個皇帝兒子活不了多長時間。
內侍去請李世民的那些兒子們去了。
不多時。
太子李治,吳王李恪,以及一眾皇子們都到了。
甚至。
就連一直被關押在宮中的李泰,也被叫了過來。
一見到李泰,李沖元感覺很是不自在。
當年。
非本主的李沖元,那可是一直依附著當年的魏王李泰,甚至不惜與當年的太子李承乾對著干。
也正是因為與李承乾對著干,到是把當下的李沖元帶到這個世界來,也便宜了李沖元重活了一世。
如果不是當時的太子李承乾把李沖元毆打得沒了氣,李沖元也不至於有這麼好命,能成為大唐的西沙王。
說話李泰。
因為太子李承乾的謀反,而李泰被牽涉謀嫡,削了魏王爵位,至今也沒個說法,一直關押在宮中。
甚至,就連前太子李承乾,也被削其爵位,貶為庶民之後,也一直被關押在宮中。
不過。
今日,李承乾卻是未被叫來,僅僅只是把李泰給叫了過來。
估計是因為李承乾謀反,被貶成了庶民的原因吧。
當李治他們一系人等趕到,好似早已明白,自己的父親快不行了,紛紛跪在殿外,嚎哭不止。
李淵看了看眾孫子們,面無表情似的,隨即向著一眾皇子們宣喊道:「太子李治失德,奪其太子之位。」
李治見自己祖父大宣之下,從剛才的嚎哭,變成了傻眼。
原本以為,自己父親病重,自己代為處理朝政,只要自己做好這些事情,自己父親想來一定能好轉,到時候必然誇讚自己。
至於自己何時能登基,李治到是想過,但知道自己父親年歲並不大。
可隨著李世民的突然病重起來,李治最近一段時間之內,可謂是越發的希望自己趕緊登基。
李治心急了。
心急想要登上皇位。
只有如此,他才能與武氏日日消魂。
自己也不用每次都那麼提心弔膽的,深怕自己父親哪一日病情大好,把他與武氏堵在西內苑。
李治的擔心,卻是到今天為止,終止了。
一眾皇子聽完他們的祖父之言后,也隨之停下了嚎哭,紛紛看向李淵,好似都在詢問,這是怎麼了?
太子監國甚好,太子處理朝政也不錯。
為何怎麼就突然失了德了呢。
「祖父,孫何時失德,何以能奪孫的太子之位,孫要是哪裡做錯了,還請祖父指正,孫必將改邪歸正。」李治傻了之後,立馬央求。
雖,他心中知道怎麼個回事,可他堅信,外人是難以知道自己失德之事的。
李淵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你父皇病重,在你父皇病重之時,你父皇親口留下的遺命,朝中的這些輔宰們都在場。」
李淵對於誰坐大唐的皇帝之位,他並不關心。
他的期望,就是大唐安穩。
而太子失德之事,已是讓李淵心中明白,自己的這位皇這兒子為何要在臨去之前,又召眾輔宰進宮來,就是為了留下遺詔。
李治不相信,看向眾輔宰。
眾輔宰點頭,李沖元同樣也點了頭。
對於比自己小八歲的李治,李沖元是沒有多少感情的,甚至少有接觸。
而李沖元同樣也知道,一旦李治上了位,最後會在其太子妃的幫助之下,把被已發落到尼庵中為尼的武氏接到宮中。
只要武氏一旦回到了宮中,成了李治的妃子,武氏就會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最後登上皇后之位。
再最後,更是登上了皇帝之位。
雖說,武氏有可取之處,但李沖元卻是不希望武氏登位。
畢竟。
武氏一登位,必將讓大唐亂將起來。
先不說正不正統,就後面發生的事情,將會讓整個大唐分崩離析。
武則天登位之後,改大唐為大周之外,更是難忍寂寞,擁有無數面首,使得這些面首得了勢之後,仗勢欺人,飛揚跋扈。
就好比薛懷義。
比如沈南璆。
更比如張氏兩兄弟,張昌宗,以及張易之。
也正是因為武則天太過寵幸面首,做了不少惡事。
雖最後武氏把權力歸還給了李家,但也正是武氏,把李家本來的昌盛大唐,給弄得走了下坡路,最後分崩離析。
李治傻了,也愣了,更是失了神的跌坐了下去。
太子之位沒了。
大唐未來的皇帝之位,與他無緣了。
此時。
跪在一旁邊的李恪,輕輕的抬了抬頭,看向李沖元。
李沖元輕輕的向著點了點頭。
瞬間。
李恪心中安了,也歡喜了。
不過。
李淵未宣詔,李恪就還不是大唐的儲君太子,他的高興,只能壓在心中。
而此時的殿中。
卻是傳來了一聲輕呼聲。
李沖元聽后,趕忙看向李淵。
李淵走到殿門口,大殿門開啟,王禮向著李淵打了一禮,「稟太上皇,聖上已被張太醫救醒。不過,張太醫說,聖上清醒的時間,最多只能維持兩三柱香的時間。」
「即然醒了,那剩下的事,就由著他當面吩咐吧。」李淵聞話,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王禮瞧著外面跪著一堆皇子,又見太子李治跌坐於一旁,已是知道李世民的遺命,李淵向著他們宣喊了。
至於李淵所說還要吩咐啥,王禮不知,但卻是依著李淵的話去做了,「諸位皇子還請隨奴婢進殿聽旨吧。」
眾皇子起身,李治更是慌忙爬將起來,急著要衝進殿中。
眾皇子進了殿中。
不多時。
殿中傳了怒罵聲。
過了不到一刻鐘后,殿中突然傳來王禮的一聲大宣,「聖上駕崩了。」
王禮的大宣之下,在殿外等著的李沖元等數名宰相聞聲,這一次終於是可以確定,李世民真的是駕崩了。
不再是像之前那般太醫們的大喊,讓他們慌了神了。
似有準備般的。
眾宰相跪了下去,痛聲哀叫疾哭,「聖上~~」
殿中也傳來了一眾皇子的哀哭聲。
張文禮說,李世民至少可以維持兩三柱香。
可這一刻鐘都不到,王禮就大宣李世民駕崩了。
李沖元心中懷疑,是不是李世民見到太子李治之後,大聲喝罵之下,加劇了李世民的駕崩時間。
也許正是因為李治,才加速了李世民的氣火攻心,一下子就去了。
李沖元的猜測,是沒錯的。
正是李治的出現,導致了原本還可以維持時間久一些的李世民,真的駕崩了。
隨著李世民駕崩的消息在宮中傳著,整個宮中的哀聲不止。
李沖元等宰相信跪在殿外,也哀哭個不止。
「他的身後事,就交給你們了,我累了.』李淵突然發聲,這讓李沖元立馬爬將起來,扶著李淵。
李淵的一聲累了,足以說明,李淵這是真的心累了。
老子見證兒子的死,這並非好事。
李沖元此刻最怕的,莫過於李淵突然出了問題,然後駕崩了。
唐儉他們跪著轉了一個方向,向著李淵行了一個大禮,「臣等恭送太上皇,還請太上皇保重龍體。」
李淵被李沖元扶著離開。
可當李沖元扶著李淵抵達馬車旁之時,西內苑方向突然也傳來了一聲悲呼聲。
「皇後娘娘駕崩了~~」
李淵愣住了。
李沖元也愣住了。
一眾禁衛,以及內侍等人,皆愣住了。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當今聖上這才剛剛駕崩,皇後娘娘也駕崩了。
這是好事,還是孬事?
李淵看向西內苑方向,又是重重的嘆了一口氣,「這樣也好,觀音婢隨他而去,至少有個伴了。」
「叔公,你.」李沖元擔心李淵。
李淵淡淡的看了看李沖元,不再說話,直接轉道往著西內苑方向行去。
一日之內。
一帝一后先後駕崩,相隔時間僅僅只有半刻鐘。
半刻鐘的時間,成就了李世民夫婦二人共登極樂世界的美名,更是成就了李世民夫婦二人相儒以沫一生的美名。
這就如李世民是一棵大樹,而長孫皇后是伴身於大樹身上的藤條。
大樹一死,藤條也活不了。
一帝一后先後駕崩,如放在以前,或許會隱個一段時間,然後再公之於眾。
可大唐的一帝一后先後駕崩之事,卻是在李淵的授意之下,廣傳天下。
所以,這也成就了李世民夫婦的美名。
當消息傳到了宮外。
滿長安城聽聞這件事情之後,紛紛看向宮城方向。
有人流淚,有人悲哭。
有人傷痛,有人嚎叫。
當然。
更有人暗地裡在咒罵,更有人暗地裡在詛咒。
但悲傷難過的居多,暗地裡高興的卻是極少數的。
畢竟。
大唐如果沒有李世民,大唐或許還處在戰亂之中,更或許還處在你爭我奪之內。
更者,如果沒有李世民的狠勁與狠辣,大唐或許還處在被周邊諸國的侵襲當中。
至少。
當消息傳出長安城之後。
各地的百姓聞消息后,無不跪向長安城方向,嘴裡大呼聖上。
甚至。
長安附近的百姓,更是自發的身著素縞,打著哀杖,自發的來到長安城,從長安街,跪到朱雀街。
本在處理李世民夫婦後事的一眾宰相朝官們,聽聞這件事後,下令讓武侯,或者禁軍轟離。
而李沖元卻是阻止,「百姓如此愛戴聖上,自發身披素縞,手持哀杖,如朝廷還想轟離他們,這如讓在天之靈的聖上知道了的話,會如何想。如果百姓聞聖上駕崩,而私底下卻是在家中幸樂禍,聖上又會怎麼想?所以,我反對轟離這些百姓,更是提倡這樣的事情。他們的出現,代表著聖上聖明,更是我大唐之明君,理應樹碑立傳!」
李沖元的這一席話,讓一眾宰相朝官啞了言。
他們考慮的或許是怕在李世民舉喪期間出了事,而李沖元卻是不怕出事,更是提倡這樣的事情。
「我也同意李侍中的話。如轟離百姓,這會讓百姓們心中對父皇的恭敬擁戴轉化成難過,最後反到是失了百姓們的心。」已是受了遺詔,成為太子的李恪,卻是非常同意李沖元的阻止。
眾宰相朝官們不再說話。
太子發了話,他們就算是再有意見,估計也不行。
李恪此刻雖還是太子,但只要國喪一過,就將成為大唐的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