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妾身有一個辦法
才剛剛進入無極殿。
長孫皇后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暗了下來。
「觀音婢,你怎麼來了?」李世民連忙上前迎接,特意讓自己的笑容變得柔和幾分。
可是長孫皇后這時卻一言不發,美眸就這樣緊緊的盯著李世民。
「觀音婢,你........」李世民略為尷尬,他自然知道長孫皇后的能耐,如今來到無極殿肯定是因為今天發生的事。
「二哥,妾身知道妾身沒有掌管二哥的權利,只是妾身不明白,在這種節骨眼上二哥為何要做此舉?」最終,在李世民不斷的勸說下,長孫皇后還是說話了,畢竟今天她來到無極殿就是為了解決此事。
李世民感受到長孫皇后的目光時,他也知道今天要是不把所有的事全盤托出,長孫皇后是必不可能作罷,以長孫皇后的本事,她肯定有辦法從李世民的口中套出這一切。
當即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把自己所作所為全部都給說出來,順帶也把在小酒館里和李長安發生的相遇和聊天內容說出來。
「二哥你的意思是,你今天如此作為是為了讓某些人看見?」長孫皇后可不是一般人,自然也能猜測到李世民的想法。
「哈哈,懂我者莫過於你,觀音婢,朕就知道什麼想法都瞞不過你,確實,朕今天如此作為確實是為了讓某些人放心警惕,但除此之外,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因此在長安城裡製造一種輿論。」李世民信心滿滿。
「製造輿論?可是皇上如今隴右道旱災知識尚未解決,突厥等國家更是虎視眈眈,若是在這種時候出了什麼議論,被他人拿捏住了把柄,到時候不好收場。」這正是長孫皇後來這裡的目的,若是平日,李世民要喝花酒,長孫皇后絕不會過問,畢竟就算是大唐天子也會有需要放鬆的時候。
「朕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讓長安城所有的老百姓,讓大唐所有的老百姓都認為隴右道的旱災已經解決,給突厥造成一種假象,我大唐已經不畏懼他們。」
「二哥,話雖如此,可若是事情正如小掌柜所說的一般,突厥和吐渾谷等國正遭受著災難,若是我大唐解決了旱災和蝗災必定會有人狗急跳牆,這豈不是更會讓我大唐置身於危險?」長孫皇后略微考慮了一下。
「我要的就是他們狗急跳牆,李長安說過,他們第一次過來只是為了探查情況,可如果第二次過來那就是真正的狗急跳牆了,所有的主導權都被我們掌握在手裡,到時候要如何全部是我們說了算,至於突厥,哼!!」
李世民早已經看清楚一切的形式,自然不會畏懼突厥。
甚至有可能借這次機會一雪前恥。
「可是.......」長孫皇後有些猶豫,她不得不否認李世民說得句句在理,可是隴右道的蝗災還沒有徹底的解決,雖然李世民已經想好了對應之法,但這些對應之法並沒有一一實現:「二哥,我總是感覺事情不太穩妥,隴右道得蝗災並沒有減弱,地上的蟲卵也越來越多,二哥,你準備的家禽大軍也並未實施。」
「哈哈,這就是我今天要做這事的目的。」
「放心,朕已經安排好了。」
李世民對長孫皇后沒有任何的隱瞞,把他心中所有的計劃都說了出來,最終也得到了長孫皇后的認可。
「原來是這樣,二哥你早應該告訴我,省得我如此擔心了,還好此次我並沒有破壞二哥你的計劃。」長孫皇后笑著道。
「只是這小酒館的李長安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皇上您真的不準備提前召他入宮,讓他為大唐出力?」知道了李世民的想法和計劃以後,長孫皇后心中暗自在感慨,像李長安此等有實力的人若是能早日進入大唐,必定是大唐的福音。
為此,李世民搖頭嘆息:「朕倒也想下令讓李長安小掌柜來到朕的身邊,為朕辦事,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為何?」
「我曾經向小掌柜詢問過,是否願意入朝為官,而小掌柜的回答卻很含糊,讓我摸不準,所以我們必須要確定李長安自願入宮,否則定會引起滿朝文武百官的爭議,我想觀音婢你應該比任何一個人都要清楚朝廷之上的爭論,文武百官之中的明爭暗鬥到底有多激烈。」
長孫皇后深以為是的點點頭。
人在後宮,長孫皇后自然也知道在皇宮之中的爭端到底有多大,特別是滿朝的文武百官,可千萬別看他們表面平靜,但是暗地裡的勾心鬥角比任何地方都要多。
如果李長安自願入宮,那一切還好說,但如果李長安不願意,李世民強行下令,到時候定會有人站出來。
更為重要的是,李長安乃一介平民,沒有任何的功績,要是突然把他招入宮中給予高位,肯定會有人有所不服,到時候朝廷將會變得更加混亂,如今的隴右道正是處於非常時期,不可以出現一絲紕漏,穩健起見,李世民最終還是忍耐了下來,否則以他的性子早就把李長安給弄進來了。
「算了,招納李長安的事,還是等隴右道的災情穩定了之後再做定奪吧。」
「二哥,妾身倒是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李長安是個可造之材,我們大唐絕不能放棄,現在情況特殊,我們不能直接招納李長安入宮,但是咱們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給他製造功德。」
「承乾這孩子也老大不小了,他需要一位導師,既然李長安有著如此才華,倒是可以讓向承乾他接觸接觸,若是能得到指導,自然是一大好事。」
聞言,李世民頓時激動了:「觀音婢!你果然最懂朕,哈哈!!」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好計謀。
李世民一來是怕文武百官會故意刁難李長安,此外他也得找一個借口把李長安納入皇宮,這樣才能服眾。
..........
御書房裡。
「老臣叩見皇上。」杜如晦恭敬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