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祁縣李信
河南祁縣有一個李府,是已故兵部尚書李精白的府邸。
這些天來,李府門前人聲鼎沸,熱鬧之極。
不是李府有什麼喜事,賓客盈門,而是李府大公子李信在府門前設粥棚賑災。
衣衫襤褸的災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在那裡等著一碗能活命的熱粥。
一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騎馬來到李府門前,翻身下馬,提著一個重重的包裹走上台階,告訴門公要見李信大公子。
李信正在書房之中發愁,府中存糧將盡,但外面的災民是越來越多。
聽到有人求見,李信來到門前。見來者並不認識,但年輕俊朗,氣宇不凡,又是讀書之人,便生出三分好感。也不多問,迎入府中。
在大廳上分賓主坐定,李信剛要開口說話。
「久聞公子仁義,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年輕書生拱手說道。
「這位兄台繆贊,實不敢當。敢問兄台高姓?」
「小弟李義,米脂人士。」
「李兄前來有何指教?」
「『助貧救乏功勛大,德厚流光裕子孫。』小弟欲學一學公子。」來者說著,將攜帶的包裹放到桌子上解開:「此是紋銀三百兩,黃金五十兩,請李公子用於賑濟饑民。
「李兄自可設棚行賑,為何要假小弟之手?」見了白花花的銀子,金燦燦的金子,李信瞪大了眼睛,心中大為疑惑。
「小弟四處遊學,居無定所,無力為之。貿然相求,多有唐突,還望公子勿嫌麻煩。」來者態度誠懇。
「麻煩倒是不麻煩,只是小弟不敢貪天之功……」
「小弟的這點金銀起不了什麼作用,只是略盡人事而已,何功之有?何況俱是為了黎庶之生存,又何必分什麼你我?」
「李兄仗義疏財,不求聞達,著實令人欽佩。小弟恭敬不如從命,定不負李兄所託。」
「既然如此,有勞公子了。另外小弟還有一不請之請。」來人似乎有些遲疑。
「李兄儘管開口,小弟定當儘力。」李信說得誠懇。
「小弟有事要去江南走一遭,但有一寡姐和小侄女不便同行,如今安置在此貴府後面老槐樹邊的小院之中。還望公子代為照應些許,免得亂世之中,她們孤兒寡母為宵小所欺。」
「李兄儘管放心,兄之姐即是小弟之姐,在此地我還有幾分薄面,定保她們無恙。」李信拍起了胸脯。
「多謝公子,小弟就此告辭。」來人起身深深一躬,隨後轉身便走。
「李兄慢走,既然來了寒舍,不妨稍坐片刻,你我小飲幾杯,以便讓小弟略敬地主之誼。」李信連忙出聲挽留。
「你我一餐,又可活得饑民數人。告辭,告辭。」
「李兄真是菩薩心腸!」
李信見來者執意要走,便將他送將出去。
走到大門口,來者忽然止步沉吟。
「李兄可是有話教我?」李信不由出聲詢問。
「小弟略通周易,有幾句話不知該講不該講?」
「李兄儘管直言。」
「公子二年內必定命犯桃花,當有牢獄之災。」
「可有解否?」
「此劫無解。不過敗也桃花,成也桃花,公子自此將名動天下,位及人臣。不過……」
「還望李兄知無不言。」
「天機深奧,亂說不得。『明珠暗投成一品,棲身虎口終被噬。』切記,切記!」說完,來人快步下了台階,飛身上馬,對李信一拱手,策馬而去……
望著李義遠去的身影,李信口中默念著「明珠暗投成一品,棲身虎口終被噬。」,一臉的迷茫……
這個所謂的李義非是旁人,正是李英傑。
他在崤函山中住了三天,便不顧三女的萬般挽留,決意離開了。他不敢再住下去了。小梅和小英倒還好對付,那高桂英正值虎狼之年,令他有些招架不住了。何況,雖然好色是男人的天性,但這隻能是一種愛好,並不能成為生死攸關的事業,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去做。
出了崤函山後,李英傑先去潼關接了曹姐母女之後,就打定主意要先來祁縣一趟。這是出於他歷史學者的慣性,因為關於祁縣李信其人,即因史籍記載的不同,300多年來,或以為「子虛烏有」,或以為確有其人,眾說不一。李英傑就是要確認一下事實究竟如何。
在途中李英傑感到了上天的眷顧,他在路邊偶遇了一名奄奄一息的秀才。李英傑給了他水和乾糧,但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沒想到在他的遺物中得到了一本身份文牒,上書李義,米脂生員。如此一來,他就變成了李義,字英傑,有了合法的身份。
在夜宿商丘時,他幹了一樁在現代想也不敢想的事,在夜深人靜之際,潛入豪門大宅,幹了一票鼓上蚤的買賣。竊得了一大筆金銀,還在牆上留下了「替天行道,賑濟饑民」八個大字,署名「十八子」。
來到祁縣后,正巧見李府後面有個小院落出售,心中一動,便將其買下,讓曹姐母女住了進去,又買了個丫鬟,雇了個女僕照應她們母女。
今日李府一行,李英傑感到非常的高興,不但認定了李信確有其人,為災民奉獻了愛心,還在李信的心中留了一點玄機,也為自己將來的作為留下了伏筆,還妥善安置了曹姐母女,可謂一舉四得。
李英傑沒有再回小院,早上他已經和母女倆告別過了,那依依不捨的情景令他難受。他直接出了城,接下來的打算是一路南下,到江南去看一看,到南京去看一看。
在李英傑看來,李自成之所以功敗垂成,不僅僅是滿清的入侵,他本身方針策略的錯誤才是根本。當年同樣從草莽里發跡的朱元璋起事,老儒朱升送了他九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依此行事,打下了大明江山。相比對手崇禎的老祖宗,李自成這三條全部違背了。高築牆,李自成卻是一點也不負於闖字,闖遍半個中國,轟塌城牆無數,可從來沒有築下屬於自己的一道。很多年間,李自成部隊都是熊瞎子掰包穀,掰一個扔一個,打下了城池,劫掠一空后便呼嘯而去,很少想到要築牆站穩。廣積糧,朱元璋是用一套有效的系統徵收糧賦,李自成倒也從不愁沒糧——糧食都是搶來到。緩稱王,朱元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單獨面對元朝的鎮壓,同時,利用小明王的聲勢,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支持。而李自成在基礎並不穩定之時,就急於稱帝,急於攻佔北京。北京是打下了,皇帝的名號也有了,但好比是空中樓閣,只是看起來很美,頃刻就坍塌已盡。
江南是富庶之地,南京更是明朝的留都。即使沒有吳三桂的引狼入室,李自成能在北京站穩腳跟,但要統一全國,那還不知要有多長時間?要引發多少的戰火?
李英傑就是要觀察一下江南一帶的實際情形,看看有沒有可能像後世的太平天國那樣,先佔領江南,再謀圖天下。再說江南歷來是能人名士的薈萃之地,山野之中藏龍卧虎,他希望能找到好的幫手。當然,他還有一個小小的目的,那就是見識一下秦淮的風流,睹一睹八艷的芳容。
李英傑正沿著山道快馬而行,前面忽有大樹橫於道中擋住了去路。他剛剛扣住了馬,山坳之中湧出十來個手執鋼刀的漢子。
李英傑心中明白,這是遇上同行了……
河南祁縣有一個李府,是已故兵部尚書李精白的府邸。
這些天來,李府門前人聲鼎沸,熱鬧之極。
不是李府有什麼喜事,賓客盈門,而是李府大公子李信在府門前設粥棚賑災。
衣衫襤褸的災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在那裡等著一碗能活命的熱粥。
一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騎馬來到李府門前,翻身下馬,提著一個重重的包裹走上台階,告訴門公要見李信大公子。
李信正在書房之中發愁,府中存糧將盡,但外面的災民是越來越多。
聽到有人求見,李信來到門前。見來者並不認識,但年輕俊朗,氣宇不凡,又是讀書之人,便生出三分好感。也不多問,迎入府中。
在大廳上分賓主坐定,李信剛要開口說話。
「久聞公子仁義,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年輕書生拱手說道。
「這位兄台繆贊,實不敢當。敢問兄台高姓?」
「小弟李義,米脂人士。」
「李兄前來有何指教?」
「『助貧救乏功勛大,德厚流光裕子孫。』小弟欲學一學公子。」來者說著,將攜帶的包裹放到桌子上解開:「此是紋銀三百兩,黃金五十兩,請李公子用於賑濟饑民。
「李兄自可設棚行賑,為何要假小弟之手?」見了白花花的銀子,金燦燦的金子,李信瞪大了眼睛,心中大為疑惑。
「小弟四處遊學,居無定所,無力為之。貿然相求,多有唐突,還望公子勿嫌麻煩。」來者態度誠懇。
「麻煩倒是不麻煩,只是小弟不敢貪天之功……」
「小弟的這點金銀起不了什麼作用,只是略盡人事而已,何功之有?何況俱是為了黎庶之生存,又何必分什麼你我?」
「李兄仗義疏財,不求聞達,著實令人欽佩。小弟恭敬不如從命,定不負李兄所託。」
「既然如此,有勞公子了。另外小弟還有一不請之請。」來人似乎有些遲疑。
「李兄儘管開口,小弟定當儘力。」李信說得誠懇。
「小弟有事要去江南走一遭,但有一寡姐和小侄女不便同行,如今安置在此貴府後面老槐樹邊的小院之中。還望公子代為照應些許,免得亂世之中,她們孤兒寡母為宵小所欺。」
「李兄儘管放心,兄之姐即是小弟之姐,在此地我還有幾分薄面,定保她們無恙。」李信拍起了胸脯。
「多謝公子,小弟就此告辭。」來人起身深深一躬,隨後轉身便走。
「李兄慢走,既然來了寒舍,不妨稍坐片刻,你我小飲幾杯,以便讓小弟略敬地主之誼。」李信連忙出聲挽留。
「你我一餐,又可活得饑民數人。告辭,告辭。」
「李兄真是菩薩心腸!」
李信見來者執意要走,便將他送將出去。
走到大門口,來者忽然止步沉吟。
「李兄可是有話教我?」李信不由出聲詢問。
「小弟略通周易,有幾句話不知該講不該講?」
「李兄儘管直言。」
「公子二年內必定命犯桃花,當有牢獄之災。」
「可有解否?」
「此劫無解。不過敗也桃花,成也桃花,公子自此將名動天下,位及人臣。不過……」
「還望李兄知無不言。」
「天機深奧,亂說不得。『明珠暗投成一品,棲身虎口終被噬。』切記,切記!」說完,來人快步下了台階,飛身上馬,對李信一拱手,策馬而去……
望著李義遠去的身影,李信口中默念著「明珠暗投成一品,棲身虎口終被噬。」,一臉的迷茫……
這個所謂的李義非是旁人,正是李英傑。
他在崤函山中住了三天,便不顧三女的萬般挽留,決意離開了。他不敢再住下去了。小梅和小英倒還好對付,那高桂英正值虎狼之年,令他有些招架不住了。何況,雖然好色是男人的天性,但這隻能是一種愛好,並不能成為生死攸關的事業,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去做。
出了崤函山後,李英傑先去潼關接了曹姐母女之後,就打定主意要先來祁縣一趟。這是出於他歷史學者的慣性,因為關於祁縣李信其人,即因史籍記載的不同,300多年來,或以為「子虛烏有」,或以為確有其人,眾說不一。李英傑就是要確認一下事實究竟如何。
在途中李英傑感到了上天的眷顧,他在路邊偶遇了一名奄奄一息的秀才。李英傑給了他水和乾糧,但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沒想到在他的遺物中得到了一本身份文牒,上書李義,米脂生員。如此一來,他就變成了李義,字英傑,有了合法的身份。
在夜宿商丘時,他幹了一樁在現代想也不敢想的事,在夜深人靜之際,潛入豪門大宅,幹了一票鼓上蚤的買賣。竊得了一大筆金銀,還在牆上留下了「替天行道,賑濟饑民」八個大字,署名「十八子」。
來到祁縣后,正巧見李府後面有個小院落出售,心中一動,便將其買下,讓曹姐母女住了進去,又買了個丫鬟,雇了個女僕照應她們母女。
今日李府一行,李英傑感到非常的高興,不但認定了李信確有其人,為災民奉獻了愛心,還在李信的心中留了一點玄機,也為自己將來的作為留下了伏筆,還妥善安置了曹姐母女,可謂一舉四得。
李英傑沒有再回小院,早上他已經和母女倆告別過了,那依依不捨的情景令他難受。他直接出了城,接下來的打算是一路南下,到江南去看一看,到南京去看一看。
在李英傑看來,李自成之所以功敗垂成,不僅僅是滿清的入侵,他本身方針策略的錯誤才是根本。當年同樣從草莽里發跡的朱元璋起事,老儒朱升送了他九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依此行事,打下了大明江山。相比對手崇禎的老祖宗,李自成這三條全部違背了。高築牆,李自成卻是一點也不負於闖字,闖遍半個中國,轟塌城牆無數,可從來沒有築下屬於自己的一道。很多年間,李自成部隊都是熊瞎子掰包穀,掰一個扔一個,打下了城池,劫掠一空后便呼嘯而去,很少想到要築牆站穩。廣積糧,朱元璋是用一套有效的系統徵收糧賦,李自成倒也從不愁沒糧——糧食都是搶來到。緩稱王,朱元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單獨面對元朝的鎮壓,同時,利用小明王的聲勢,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支持。而李自成在基礎並不穩定之時,就急於稱帝,急於攻佔北京。北京是打下了,皇帝的名號也有了,但好比是空中樓閣,只是看起來很美,頃刻就坍塌已盡。
江南是富庶之地,南京更是明朝的留都。即使沒有吳三桂的引狼入室,李自成能在北京站穩腳跟,但要統一全國,那還不知要有多長時間?要引發多少的戰火?
李英傑就是要觀察一下江南一帶的實際情形,看看有沒有可能像後世的太平天國那樣,先佔領江南,再謀圖天下。再說江南歷來是能人名士的薈萃之地,山野之中藏龍卧虎,他希望能找到好的幫手。當然,他還有一個小小的目的,那就是見識一下秦淮的風流,睹一睹八艷的芳容。
李英傑正沿著山道快馬而行,前面忽有大樹橫於道中擋住了去路。他剛剛扣住了馬,山坳之中湧出十來個手執鋼刀的漢子。
李英傑心中明白,這是遇上同行了……
河南祁縣有一個李府,是已故兵部尚書李精白的府邸。
這些天來,李府門前人聲鼎沸,熱鬧之極。
不是李府有什麼喜事,賓客盈門,而是李府大公子李信在府門前設粥棚賑災。
衣衫襤褸的災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在那裡等著一碗能活命的熱粥。
一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騎馬來到李府門前,翻身下馬,提著一個重重的包裹走上台階,告訴門公要見李信大公子。
李信正在書房之中發愁,府中存糧將盡,但外面的災民是越來越多。
聽到有人求見,李信來到門前。見來者並不認識,但年輕俊朗,氣宇不凡,又是讀書之人,便生出三分好感。也不多問,迎入府中。
在大廳上分賓主坐定,李信剛要開口說話。
「久聞公子仁義,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年輕書生拱手說道。
「這位兄台繆贊,實不敢當。敢問兄台高姓?」
「小弟李義,米脂人士。」
「李兄前來有何指教?」
「『助貧救乏功勛大,德厚流光裕子孫。』小弟欲學一學公子。」來者說著,將攜帶的包裹放到桌子上解開:「此是紋銀三百兩,黃金五十兩,請李公子用於賑濟饑民。
「李兄自可設棚行賑,為何要假小弟之手?」見了白花花的銀子,金燦燦的金子,李信瞪大了眼睛,心中大為疑惑。
「小弟四處遊學,居無定所,無力為之。貿然相求,多有唐突,還望公子勿嫌麻煩。」來者態度誠懇。
「麻煩倒是不麻煩,只是小弟不敢貪天之功……」
「小弟的這點金銀起不了什麼作用,只是略盡人事而已,何功之有?何況俱是為了黎庶之生存,又何必分什麼你我?」
「李兄仗義疏財,不求聞達,著實令人欽佩。小弟恭敬不如從命,定不負李兄所託。」
「既然如此,有勞公子了。另外小弟還有一不請之請。」來人似乎有些遲疑。
「李兄儘管開口,小弟定當儘力。」李信說得誠懇。
「小弟有事要去江南走一遭,但有一寡姐和小侄女不便同行,如今安置在此貴府後面老槐樹邊的小院之中。還望公子代為照應些許,免得亂世之中,她們孤兒寡母為宵小所欺。」
「李兄儘管放心,兄之姐即是小弟之姐,在此地我還有幾分薄面,定保她們無恙。」李信拍起了胸脯。
「多謝公子,小弟就此告辭。」來人起身深深一躬,隨後轉身便走。
「李兄慢走,既然來了寒舍,不妨稍坐片刻,你我小飲幾杯,以便讓小弟略敬地主之誼。」李信連忙出聲挽留。
「你我一餐,又可活得饑民數人。告辭,告辭。」
「李兄真是菩薩心腸!」
李信見來者執意要走,便將他送將出去。
走到大門口,來者忽然止步沉吟。
「李兄可是有話教我?」李信不由出聲詢問。
「小弟略通周易,有幾句話不知該講不該講?」
「李兄儘管直言。」
「公子二年內必定命犯桃花,當有牢獄之災。」
「可有解否?」
「此劫無解。不過敗也桃花,成也桃花,公子自此將名動天下,位及人臣。不過……」
「還望李兄知無不言。」
「天機深奧,亂說不得。『明珠暗投成一品,棲身虎口終被噬。』切記,切記!」說完,來人快步下了台階,飛身上馬,對李信一拱手,策馬而去……
望著李義遠去的身影,李信口中默念著「明珠暗投成一品,棲身虎口終被噬。」,一臉的迷茫……
這個所謂的李義非是旁人,正是李英傑。
他在崤函山中住了三天,便不顧三女的萬般挽留,決意離開了。他不敢再住下去了。小梅和小英倒還好對付,那高桂英正值虎狼之年,令他有些招架不住了。何況,雖然好色是男人的天性,但這隻能是一種愛好,並不能成為生死攸關的事業,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去做。
出了崤函山後,李英傑先去潼關接了曹姐母女之後,就打定主意要先來祁縣一趟。這是出於他歷史學者的慣性,因為關於祁縣李信其人,即因史籍記載的不同,300多年來,或以為「子虛烏有」,或以為確有其人,眾說不一。李英傑就是要確認一下事實究竟如何。
在途中李英傑感到了上天的眷顧,他在路邊偶遇了一名奄奄一息的秀才。李英傑給了他水和乾糧,但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沒想到在他的遺物中得到了一本身份文牒,上書李義,米脂生員。如此一來,他就變成了李義,字英傑,有了合法的身份。
在夜宿商丘時,他幹了一樁在現代想也不敢想的事,在夜深人靜之際,潛入豪門大宅,幹了一票鼓上蚤的買賣。竊得了一大筆金銀,還在牆上留下了「替天行道,賑濟饑民」八個大字,署名「十八子」。
來到祁縣后,正巧見李府後面有個小院落出售,心中一動,便將其買下,讓曹姐母女住了進去,又買了個丫鬟,雇了個女僕照應她們母女。
今日李府一行,李英傑感到非常的高興,不但認定了李信確有其人,為災民奉獻了愛心,還在李信的心中留了一點玄機,也為自己將來的作為留下了伏筆,還妥善安置了曹姐母女,可謂一舉四得。
李英傑沒有再回小院,早上他已經和母女倆告別過了,那依依不捨的情景令他難受。他直接出了城,接下來的打算是一路南下,到江南去看一看,到南京去看一看。
在李英傑看來,李自成之所以功敗垂成,不僅僅是滿清的入侵,他本身方針策略的錯誤才是根本。當年同樣從草莽里發跡的朱元璋起事,老儒朱升送了他九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依此行事,打下了大明江山。相比對手崇禎的老祖宗,李自成這三條全部違背了。高築牆,李自成卻是一點也不負於闖字,闖遍半個中國,轟塌城牆無數,可從來沒有築下屬於自己的一道。很多年間,李自成部隊都是熊瞎子掰包穀,掰一個扔一個,打下了城池,劫掠一空后便呼嘯而去,很少想到要築牆站穩。廣積糧,朱元璋是用一套有效的系統徵收糧賦,李自成倒也從不愁沒糧——糧食都是搶來到。緩稱王,朱元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單獨面對元朝的鎮壓,同時,利用小明王的聲勢,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支持。而李自成在基礎並不穩定之時,就急於稱帝,急於攻佔北京。北京是打下了,皇帝的名號也有了,但好比是空中樓閣,只是看起來很美,頃刻就坍塌已盡。
江南是富庶之地,南京更是明朝的留都。即使沒有吳三桂的引狼入室,李自成能在北京站穩腳跟,但要統一全國,那還不知要有多長時間?要引發多少的戰火?
李英傑就是要觀察一下江南一帶的實際情形,看看有沒有可能像後世的太平天國那樣,先佔領江南,再謀圖天下。再說江南歷來是能人名士的薈萃之地,山野之中藏龍卧虎,他希望能找到好的幫手。當然,他還有一個小小的目的,那就是見識一下秦淮的風流,睹一睹八艷的芳容。
李英傑正沿著山道快馬而行,前面忽有大樹橫於道中擋住了去路。他剛剛扣住了馬,山坳之中湧出十來個手執鋼刀的漢子。
李英傑心中明白,這是遇上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