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奇葩的條件
面對趙桓的請求杜昱點頭答應,表示只要條件不過分他便可以應允。
杜昱的目的很簡單,一方面是希望能戰火不要波及汴梁城中的百姓,二也是怕城中的古舊建築遭到戰火的破壞。
畢竟打仗無好手,誰能在戰場之上心慈面軟手下留情呢。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酷,他可以在開戰之前玩什麼和談的套路,卻不能要求軍兵們在戰場上留手自縛手腳。
「梁王之前所說會保證我趙氏皇族的生命安全可還算數?」趙桓問到。
「本王一言九鼎,既然是勸趙官家投降的條件就絕對不會食言。」杜昱說道。
「朕相信梁王是守信之人,只是有兩個額外的條件希望梁王能夠答應。」趙桓說道。
「說來聽聽,是保留皇族的財富還是什麼?」杜昱問到。
「朕希望梁王能保證不會騷擾趙氏先祖的安寧。」趙桓說道。
杜昱心中暗想看來趙桓是怕五代十國甚至三國時期那一幕重演,王朝更迭之時新皇朝對舊皇族清洗折辱。
「趙官家放心,本王不會對趙宋皇族搞清算。」杜昱說道。
趙桓點點頭,緩緩的說道:「此乃其一,還有一個條件便是希望梁王能將朕的妹妹儀福帝姬、柔福帝姬納為妃子。」
「什麼?」杜昱沒想到對方居然提出這樣一個奇葩條件,一下子愣在當場。
他簡直懷疑聽錯了,喵喵喵!這是什麼條件?一位皇帝居然想以嫁妹子為籌碼行投降之事。
不過稍微思索一番,他便理解的趙桓的想法。嫁了兩個妹子給自己,即便他日後想對趙氏一族下黑手也要顧及面子上的問題,至少表面上不會太過分。
實際上趙桓是很現實的,想一想若是汴梁城是被大梁軍隊攻破的最倒霉的怕是皇宮中的女子,到那時恐怕她們還是會落入大梁人的手中。兵災之中最難控制的就是人心,誰知道她們又會遭逢何種命運。即便是他投降,出於對前朝皇室的警惕,大梁的人也會對趙宋皇族嚴防死守。今後那些未嫁的妹子要麼孤獨終老,要麼嫁與農夫人家。
如此一來還不如主動提出條件,讓梁王納他們為妃。哪怕不會得寵今後也能為趙氏一族說上幾句好話也算是有一定的保障。若是能為梁王誕下一兒半女就更好了,看在孩子的面上樑王起碼不會讓他們趙氏淪為普通百姓。
杜昱本不想答應,他還沒有搞定柳梅與張盈的事情,這次再整兩個女子填充後宮還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是一回事,此事實際上更多的是政治因素,畢竟趙宋坐鎮江山百年擁躉無數,民間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認同他們的。納兩位帝姬為妃子,有助於收攏『民心』,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而且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男人那個不是LSP,大富大貴之後哪有不想著妻妾成群的,哪怕杜昱接受的是現代時空的教育也是如此。穿越一回又能做到皇帝的位子上,不到宋徽宗那裡討幾個公主豈不是白來一趟。
想到這杜昱這貨上頭了,說道:「好,本王答應你。還有什麼條件可以一併提出來。」
趙桓搖搖頭,他心中明白過猶不及。本就是亡國之君,能保住性命保住家族已經不錯,再提其他要求只會讓梁王生出厭煩的心理反而不美。
「臣趙桓願獻出汴梁城!」趙桓說罷便行禮,向杜昱稱臣。
杜昱將其扶起,說道:「趙卿大可放心,本王答應你的條件必然不會反悔。」
「謝大王!」趙桓說道。
「既如此請趙卿家寫下降書,本王好哪去招降汴梁守軍。」杜昱說道。
「遵命!」趙桓說道。
在隨侍小廝的引領下趙桓又被帶回到會議廳之中,那裡早就準備好筆墨紙硯只等他寫下降書。趙桓提起筆來不由得鼻子一酸,想想自己的生平往事以及被禪讓做皇帝的日子不由得感慨萬千,再想想祖宗基業大宋的江山,終究是覺得對不起列祖列宗。
只不過他更明白能有機會與大梁『和談』,完全是梁王看在他們同為漢人子孫的面子上,不願意打開殺戒。要是蹬鼻子上臉,恐怕對方就要展示武力了。
別說汴梁城所剩無幾的守軍,便是童貫那十五萬精銳回來又能怎樣,怕是真如對方所說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對手。最起碼那神仙法術一般的手段大宋軍隊就不具備也沒有應對之法,想反攻無異於痴人說夢,還不如安心接受現實求得自身的平安。
平復一下心情,想了想措辭之後趙桓筆走龍蛇,刷刷點點寫下降書交到杜昱的手中。
杜昱微微一笑,讓隨侍的小廝帶趙桓下去休息。自己則拿著新鮮出爐的降書親自到汴梁城下的軍陣之中。
此時大宋的守軍還沒有從瓮城被炸毀的驚駭中走出來,城頭上一片混亂,哪怕大梁的軍隊已經停止了攻擊,他們依舊沒有恢復平靜。
杜昱倒不著急,他將降書交道許貫忠的手中,讓他拿著降書到汴梁城下叫城。
許貫忠立刻帶著親兵衛隊逼近外城,隨後用擴音喇叭向城頭高喊,希望城中出來一位主事之人。
消息很快傳入城中,眾位大臣不得不聚在一起商議對策。如今官家出城談判已經落入敵手,城中那還有主事之人。
經過一番爭辯,他們便將太上皇的第三子鄆王趙楷推了出來,在這種為難時刻趙家人不頂上去誰去頂呢,哪怕趙楷再不願意也得出城與對手會面。
趙楷不得已整理了一番儀容,這才騎著一匹老馬出城面見許貫忠。
那知道一見面就得到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消息,他的兄長官家趙桓已經寫下降書宣布向大梁國正式投降。
趙楷又幾分憤怒又有幾分不甘,只是看著身邊已經成為殘垣斷壁的瓮城,也只得低下頭認了這一份降書。取得許貫忠的同意后,他便拿著降書返回城中與眾位大臣商議對策。
大宋的那些臣子倒是沒有趙宋皇族那樣悲傷,在他們看來能在這種局面下避免遭受兵災之苦以是極為幸運的事情,更何況改天換地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會被投閑置散。大梁國取了天下難道就不需要人來治理么,想治理國家能依靠的還不是他們這些讀書人。便是不能如以往那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終究還是有機會的么。
出於這種想法,大宋的那些臣子們倒是態度積極,架著趙楷寫下回執表示願意配合大梁軍隊獻出汴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