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小學生
陳姐在給病人看診的間隙,也聽見姬若希則才那番推測了,雖然早就知道姬若希醫術高超,但是仍然被嚇到了。
無論是前田先生的方子,還是她開的方子,姬若希都沒見過,卻能如此精準地推測出來。
陳姐捫心自問,她是無論如何也做到。
前田先生也非常感慨,這裡不愧是中醫和漢方醫學的發源地,雖然只是一個偏遠小縣的鎮子,竟然隱藏著如此高深莫測的大神,陳大夫已經讓他非常震撼了,現在又出現一個更年輕,也更厲害的姬若希。
這裡真是卧虎藏龍之地啊!
明明有這麼多高手,為啥還要請他這個外國人,跑過來開什麼交流會?
所謂的交流會,不過是自說自話,嘉賓講一遍自己的心得體會與觀點,然後再聽其他嘉賓講。
前田先生不是第一次參加了,但是每一次都一樣,不過是走個形式,交流會上很難學到東西,因為每個嘉賓的水平都差不多,相互不弔照,誰也不服誰,嘴上相互恭維,心裡都認為自己掌握的才是真理。
前田先生此刻就覺得,從省城來到這家醫館,真的來對了。
他趕緊向姬若希請教,嘰里呱啦說著,然後請翻譯幫忙詢問。
翻譯姐姐:「前田先生想向您請教一下,您是如何推測出來前田先生所用的藥方,以及陳姐所用的藥方。」
姬若希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道:「前田先生應該是非常重視方證對應的人吧?」
前田先生聽完翻譯姐姐的翻譯之後,連連點頭。
他確時非常重視方證對應,這次開交流會,他重點講的也是方證對應方面的東西。
林軒知道方證對應是什麼意思。
西醫大夫看病,可以藉助醫院裡很貴重的先進儀器。
中醫大夫看診,是不需要這些儀器的,中醫有自己的「儀器」,無論是所謂的六經辨證,還是臟腑辯證,或者是前田先生所推崇的方證對應,都是近代很多中醫大夫用來看診的「儀器」,或者說是工具。
林軒之前詳細地向姬若希學習過這幾套辯證方法,現在也能搞清楚這些辯證方法的優劣了。
這三種辨證方法,都有各自的弊端和盲區。
比如六經辯證,用於診斷和治療外感之類的病,非常有優勢,但是遇到虛損病或者是內傷病之類的病人,明顯就有些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了。
臟腑辯證,恰恰對虛損病或者內傷病有優勢,但是對於外感病,則稍遜六經辨證。
方證對應,即不如六經辨證,也不如臟腑辨證,很多中醫大夫都對方證對應學說推崇備至,其實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真正摸到中醫精髓的門道。
方證對應,不過是中醫之道的敲門磚而已,真要破門而入,登堂入室了,那就不再需要這塊兒敲門磚了。
如果能把六經辨證和臟腑辨證運用得爐火純青,那也算是入門了,放到現在這個時代,也算是比較不錯的中醫大夫,得是距離中醫之道還有很大的距離。
如果只會用方證對應,或者是勉強能用方證對應來看診,十個病能有三個見效,就已經很難得了,這樣的中醫大夫,說得不好聽一點兒,仍然是中醫的門外漢,不過是靠著背經書條文和方子,生搬硬套地給病人看診,能取效完全靠運氣。
比如前田先生,給親家看病,病人腿腫腿疼,用方證對應的方法,選了個方子,勉強把腿腫給治好了。
其實,並不是治好了,而是把這個癥狀給消除了,病還在。
前田先生其實還沒有摸到中醫的門道,這是殘酷的事實,如果姬若希如實相告,前田先生能接受嗎?
姬若希沉默了半晌,有些糾結要不要回答前田先生的問題,因為如果要回答,就要把真相說出來,會嚴重打擊前田的自尊心。
林軒見老婆有些猶豫,已經猜到她在顧慮什麼,便對前田先生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如果我老婆告訴你,你還沒有摸到中醫的門道,甚至還是中醫門外漢,並不能算真正精通中醫的大夫,你會做何感想?」
前田先生聽完翻譯的解釋,確實有些懵,同時也有些質疑。
翻譯姐姐把前田的質疑翻譯給他們。
「前田先生對你的話有些懷疑,如果說前田先生的醫術還有進步的空間,他對此並不否認,但是說他還沒有入門,顯然並不准確,否則也不可能治得好親家母的腿腫,也不會有資格來開交流會。」
這種事情,誰都不可能會輕易接受,如果真相信林軒的話,前田相當於把自己大半生的努力和自信,全都否定了。
林軒笑了一下,說:「虛情假意的交流會,根本學不到真東西,無法讓人進步,如果想學真東西,那就得有空杯心態,不能以大師自居,聽到不同意見就覺得對方肯定是錯的,那就不是交流,是辯論了。」
林軒頓了一下,又說:「一個剛剛學會九九乘法口訣的小學生,偶然遇見一個三乘七等於幾的數學題,結果順利地答對了,但是遇到一個三的九次方是多少的數學題,他就答不上來,甚至是看不懂這道題是什麼意思,你能說這個小學生已經摸到數學的門道,能以數學家自居了嗎?」
林軒說的都是實話,方證對應,基本上都是靠死記硬背,把整個《傷寒雜病論》和其他經典醫書的條文與對應的方子,全都倒背如流,形成條件反射,看到某種病症,腦海里就能自動跳出所背條文里的類似癥狀,然後再把所背條文里寫的方子開給病人。
這就跟一個把九九乘法表倒背如流的小學生,看到九以內的乘法數學題,根本不需要用公式計算,就能條件反射地說出答案一樣,都是同樣的道理。
但是,超出九九乘法表的內容,他們就不會了。
遇到超出他們所背條文的疾病與病人,他們就束手無策了。
所以,九九乘法表當然要背,但是各種數學公式也要瞭然於胸,如此才能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能夠順利而又正確的解答更多的數學題。
中醫也是如此,如果只背條文,搞方證對應,然後就不思取進,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中醫的真理,那就跟剛背熟了九九乘法表就要輟學,還聲稱數學不過如此的小學生有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