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許願
桂音頓住步,又覺自己可笑,怎麼可能是玉林師兄呢?他或許和那位格格已飄洋過海去往英國也未定,只是個聲音很像的小販罷了!
恰許錦匆匆趕來,劈頭就喊:「二奶奶怎還在這裡?得趕緊回去哩,今晚間不太平!」
「怎麼個不太平?」趙媽笑著指四周一圈,「你說哪裡不太平?」
許錦撓撓頭,「莫多問,多問就是禍。」瞟見小翠在偷偷看他,瞪回一眼。
桂音不知怎地也沒了興緻,照原路返回坐上馬車,謝芳等得要睡著,兩人閑聊間抵達許宅,老太太和奶奶們還在臨街樓觀燈,許建彰獨自在房裡。
謝芳原還想同她講兩句私話,便算罷了。
桂音回房洗漱歇在床榻,趙媽放著大紅帷帳,低悄聲道:「姨奶奶瞧我聽到了什麼?明日往觀音廟念佛,謝家太太等也在哩。」
桂音沉默少頃問:「謝小姐也在么?」
趙媽搖頭又道:「不過謝家太太難纏,誰曉會出什幺蛾子!」
桂音嗯了一聲,只拿過書湊近燈翻看起來。趙媽不敢打擾,躡手躡腳退出簾外。
不曉過去多久,隔壁房也沒了動靜,忽聞樓梯由遠及近地作響,小腳一嘎一嘎,踩得愈發重,層層木板縫的裂隙處,有縷縷暗塵噗地擠出,又盪散開。
這聲動嘎然而止,半晌后,過道里窸窸窣窣,像有隻老鼠吸吸嗅嗅在窺然靠近。
「大奶奶回來啦!」是趙媽打著呵欠問。
「回來晚了,攪你們清夢。」刻意壓低喉嚨,帶著笑。
一陣夜風從窗縫透進來,吹得掉落床下的書冊翻過一頁又一頁,桂音睡著了。
*
一早就準備著往觀音廟趕,老太太的馬車率先行在前頭,接著是各房正奶奶,姨奶奶和丫頭婆子們隨在最後。
爺們還在賴床,只說晚點到,卻也沒個準話兒。
桂音依舊和謝芳同坐一輛青篷車,這車是許廷彥平日用慣的,一群衣衫襤褸的孩子追著跑,「二老爺發財,二老爺發財!」
桂音按捺不住,掀起窗帘子抿嘴笑道:「二老爺不在,你們往前面去,老太太那車在撒錢呢。」
甭說孩子,街上行路人忽見車內探出張絕美容顏來,烏油發梳元寶髻,別珠翠簪子插絹花,額前齊劉海兒,香粉搽很淡,只把兩片嘴唇塗得嬌媚濕亮。
雖那張臉很快縮回簾后不見了,但驚鴻一瞥也煞住許多雙眼,有個孩子喊起來:「是二老爺的艷妾!」
就聽得更多聲喊:「二姨奶奶發財,二姨奶奶發財!」
許錦掏出個布包,抓出一大把往地上撒,嘴裡嚷嚷:「賞!賞!」
馬車漸行漸遠,有人伸長脖頸,眼巴巴還希得那大戶人家深藏的艷妾啊,再露個臉,車簾卻一直不曾再挑起。
謝芳掀起車帘子,瞧個賣江米粘糕的小販被群孩子圍著,香味兒直往鼻底鑽,急朝桂音招手。
桂音湊頭過來,竟是花煙館迎春堂,熄了檐下懸的長明玻璃燈,一格一格窗戶黑洞洞,有些像炮樓,兩個兵吏正拿封條往緊闔的扇門上貼。
行一路都是在查封煙館,好似衙門的人今日里都出動了,巷陌路口、橋門市井,一晃眼就能瞟見穿藍褂胸前綉「兵」字的。
觀音廟前,空空住持帶著一行僧眾站在山門相迎,許母便命停住下馬車,由媳婦們簇擁著上前,彼此見過禮,再被引領著朝大殿走。
待桂音從馬車下來,前面的人已走得很遠,她也不急。
觀音廟因被許謝兩家包下,沒有別的香客,顯得冷冷清清,接引殿後是座燈塔,供著數盞蓮花燈,兩個小和尚挑那要滅的燈捻芯重再點燃,隱隱聽得講經堂內木魚敲打及禪音誦唱。
李媽袖籠著手匆匆過來,嘴裡催道:「姨奶奶們趕緊的,寶卷都宣小半了,你們還在這,也不怕老太太生氣。」說了兩遍才好了。
她們快起步,沿廊邁過檻進堂內,裡頭主講住持四圍坐得滿當,桂音瞧見許母、馮氏等,還有一些很臉生,想必是謝家女眷,她平素不信佛又離得遠,聽不太清,只覺晦澀難懂,這般熬過半個時辰,滿堂唱起佛曲,以示宣經完畢。
離殿回寮房歇息,還未至用飯時,和尚備了兩桌茶點,咸核桃仁、紅皮大棗、黑瓜子和淡花生,鹵干、開花豆和些糖炒果子,又斟上茶來。
桂音站在走廊上嗑瓜子,見到五奶奶陪著六歲小少爺,往許願塔里丟銅錢。
這許願塔丟錢的口一層比一層狹窄,小少爺抓一把銅錢,自不量力朝最頂的小天窗丟,一枚緊著一枚,就聽嘩啦啦一地滾錢響,小丫頭們追來追去地撿銅板。
性急偏就丟不進,小少爺癟起嘴坐地上,哇地一聲哭了!五奶奶勸不住,只得接過丫頭遞來的銅錢,踮起腳來,瞄準丟幾次也沒成功。
小少爺哭得拖著兩行鼻涕,很傷心的樣子。
桂音便走過去,從地上撿起銅錢揚手一扔,嗖得飛進了小天窗。
小少爺淚眼婆娑地看著她,桂音接連投中幾個,再把他抱起坐在自己肩頭,讓他扔,果然也能丟進了。
五奶奶傍近來謝,她同五爺在外縣獨自過活,只逢年節舉家回老宅住些日子。
她打量桂音,輕低聲問:「可懷上了么?」
見桂音臉頰發紅,只搖頭,伸手接過小少爺,笑道:「這廟裡靠後院有個送子堂,供著一尊送子娘娘,頗為靈驗,你何不去拜拜!」
桂音聽得心動,回寮房想與謝芳一道去,卻見馮氏拉著她說話,等有半晌也沒完,便同趙媽交待一聲,自朝後院走了。
穿過一個殿又一個殿,走得不緊不慢,偶有一兩個著杏黃袍子的和尚,雙手合十從她身旁飛快閃過,要趕去前院。
前院都是女眷和後來的爺們,熱鬧喧囂的聲響離這麼遠還能聽見。
她又過了兩重門,終於陷入時光幽靜之中,除風飛過松牆的微響,還聽得一隻黃鶯在新發綠芽頭的柳枝上歌唱,都趕著這份春意前後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