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知心紅顏
不一會兒,忽哈刺將思必格和曉丫頭帶到司合忽軍營,兩位舊情人見面,四目相視,一時之間,都楞住了,彷彿那一刻時間靜止了,兩人一眼不發,獃獃的看著對方。
良久,司合忽放下公文,說了一句:「你憔悴了!」
思必格也淡淡地道:「你也老了許多。」
司合忽問道:「多年不見,你——過的好嗎?」
思必格點了點頭,道:「還行!」
司合忽看她狼狽樣子,心裡很過意不去,道:「我知道你是來興師問罪的,我也不騙你,萬馬山是我下令燒的,因為我也很無奈。」
思必格道:「我沒有怪你!這麼多年,我是了解你的,你是干大事的人,你是改變歷史進程的人,註定要寫進歷史里的王爺,而且是一位偉大的王爺,在我們看來任何天大的事,在你眼裡不過是滄海一粟。」
司合忽很驚訝地看著她,問道:「怎麼,你不是來譴責我的嗎?我已經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了。」
思必格道:「你我夫妻多年,怎麼會不了解你,記得我曾經說過,你做任何的決定我都會支持你。雖然萬馬堂是鳳凰小刀的心血,但是老天註定要讓蒙古人一統天下,我怎麼會逆天而行?」
司合忽道:「你是我在這個世上唯一懂我的人。」
思必格感嘆道:「可惜,是我背叛了你。」
司合忽道:「也不能全怪你,我也有責任,沒有好好照顧你。」
思必格道:「我的錯就是我的錯,不怪任何人。當初,我背叛你,讓你顏面盡失,你不但沒怪我,反而還優待我,更讓我敬佩你的是居然沒有對鳳凰小刀做任何歹意,換成任何一個男人,都不會有這樣的胸懷。」
司合忽道:「可是——我現在毀了鳳凰小刀的心血。」
思必格道:「剿滅西夏皇族是成吉思汗的遺囑,我想你也是在大汗窩闊台高壓之下,萬不得已使出一招『引狼入室』之計,利用伍玄衣、林聽濤、尹鎮南在江湖上的地位,召開這次武林大會,目的是將隱藏在全國各地的西夏皇族引出來,一舉消滅。」
司合忽真沒想到自己苦心經營的滅西夏皇族大計,居然讓思必格看的清清楚楚,他感覺她就是另一個自己,眼前這種感覺,似乎到了之前他們還沒分開那會,那時候他們是多麼的恩愛,一起彈琴,一起練字,一起討論軍事,真是一對神仙眷侶。
司合忽也不否認,說道:「本王丟失卸甲金刀,有人利用金刀刺殺拖雷監國,大汗窩闊台龍顏大怒,解我兵權,羈押草原,後來我全力以爭,大汗才讓我戴罪立功,剿滅逃脫的西夏皇族。」
思必格問道:「之後呢?」
司合忽道:「之後,大汗給了我一本西夏皇族藏匿的名冊和地圖,多數是以萬馬堂為中心,後來我就將計就計,借用天下第一庄的名義,利用伍玄衣、林聽濤、尹鎮南在江湖上的地位召開了這次武林大會,目的是將藏匿的西夏皇族引出來,一舉消滅。」
思必格問道:「是什麼人給了大汗名冊?」
司合忽道:「尹鎮南。」
思必格道:「是不是當初伍玄衣等人讓我假扮常紅詞御治金陵子,那為常紅詞的夫君?」
司合忽點了點,道:「正是!」
思必格問道:「他投靠了大汗?難怪常紅詞要離開他了,她做的對!」
司合忽道:「識時務者為俊傑,現在蒙古大軍所向披靡,凡是有一點腦子的人都會知道怎麼做。」
思必格道:「尹鎮南以探天下情報聞名。如此,不足為怪了。」后一想,道:「可是你剿滅西夏皇族,為什麼要犧牲中原那麼多武林人士?」
司合忽道:「西夏皇族以中原武林為藏身之地,為了不讓漏網之魚逃脫,我只好好壞一鍋粥滅了。況且,蒙古大軍進攻大宋是迫在眉睫,這些江湖人士個個武功高強,早晚是我們的心腹大患,如此只好一起消滅了。這些所謂的江湖人士天天講什麼狗屁義氣,狗屁道德,都是一群沒腦子的豬,蒙古得天下,遲早要頒發『禁武令』。」
思必格道:「我很慶幸的是鳳凰小刀逃過了這一劫,不然我真不知道如何面對你們兩個男人。」
司合忽道:「鳳凰小刀是西夏重臣,他先走一步,為我們三避開尷尬,也是上天對我們的眷顧。之他后,鐵刀、劍神、伍玄衣、柳扶風、西門進狼、韓冷血、牧神午後、甘甲陳先生、岷江羌人族元老先生、祁連山派袁留病,雞足山派掌門痕峰都是當年逃逸的西夏皇族,他們肯定必死無疑。」
思必格道:「實不相瞞,有我兩件事要告訴你:第一,我聽說祁連山派袁留病和他的朋友華傑多就是當年逃脫的西夏大將軍嵬名令公和西夏末帝李睍,我看見他們上了山,後來不見了,估計是發現了什麼蹤跡,又逃脫了。此外,我沒看見雞足山派掌門痕峰,估計是沒來吧。第二,我知道是誰偷了你的卸甲金刀,刺殺拖雷監國。」
這無疑對司合忽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可洗他不白之冤,問道:「是誰?」
思必格道:「鐵刀!」
司合忽問道:「你為什麼這麼確定?」
思必格道:「記得有一天夜裡,鳳凰小刀帶了好多武林人士上山,躲在書房裡密謀策劃什麼大事,連我都不讓進。我看他們行事詭秘,擔心鳳凰小刀,就悄悄地躲在窗外偷聽他們在房間里說話,他們談了好長時間,說什麼刺殺,又是什麼草原,還有什麼爆炸。
「後來,我聽一老頭說,今天老夫就用這把皇太后御賜卸甲金刀去刺殺他的兒子,然後嫁禍給淇英王爺,讓我們蒙古人狗咬狗,窩裡斗。」
「起先我一直猜不出這聲音是誰的,直到前幾天鐵刀火燒寮房,圍困諸位英雄,我才認出了是他偷了你的卸甲金刀,刺殺拖雷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