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忐忑難安
(謝謝好友天涯的兩張月票~~)
裴妃平日對下面人還是不錯的,輕易不打罵,每到年節還有賞賜,婢女賣身給裴妃,拿錢接濟家裡,日子也算不錯,因此感恩戴德,見著裴妃的患得患失模樣,心裡也焦急。
可是年齡不饒人啊,再怎麼打扮,也不可能如十來歲的小娘子般明艷媚人,不禁陪著嘆了口氣,該如何是好呢?
裴妃的妝容倒是得體,把臉面的一些小瑕疵全部掩蓋了,唯一困難的,就是魚尾紋,這是怎麼化妝都繞不過去的一道檻。
『誒?有了!』
婢女突然靈機一動,於是道:「王妃,奴婢倒是有個法子,或可一試。」
「哦?說來聽聽!」
裴妃沒精打彩道。
婢女道:「可以用金箔剪成花瓣貼在眼角,奴婢覺得,應該挺漂亮呢。」
裴妃頓時眼前一亮,她可以想象出自己眼角貼著金箔的模樣,也在內心YY著給楊彥帶來的驚喜,連忙喚道:「你快去準備,孤等著你。」
「諾!」
婢女歡喜的施了禮,快步離去,不片刻,取了金箔回來,剪成梅花狀,小心的貼在裴妃眼角,果然,不僅僅遮掩住了眼角的魚尾紋,還渲染出了一種獨特的美麗。
裴妃也對著鏡子左照右照,那面容依然嬌艷,再低頭下看,胸脯依然挺撥,腰肢依然纖細,她越看自己越美,都移不開目光了。
……
「明王過江了!」
就在裴妃考慮著,今晚要不要把妝容洗去的時候,琅琊王氏金梁園,王彬王舒匆匆找到了王導。
夜很深了,王導的書房裡,點著好幾盞煤油燈,與平民百姓點著裸燈不同,王氏的燈,以琉璃罩套住,可以通過玻璃的折射,使光線更亮堂,也可以徹底隔絕那些微的煤油氣味。
當然了,這樣一隻燈罩並不便宜,五萬錢一隻,尋常的庶族都用不起。
王導徐徐放下《天工開物》,招了招手:「莫要慌張,來了又如何,坐下。」
「哎呀!」
王舒急道:「阿龍兄,明軍大舉南下,那黃須兒無力反抗,束手就擒指日可待,明國即將一統天下,且此次統一與晉室一統大不相同。
晉室只是在名義上統一,各地明則歸附,暗地裡依然割據自立,而明王手段頗為了得,天下間除了涼州,哪地的刺史太守不被輪換了遍,尤其巴蜀豪強悉數被遷往北方,弟就擔心,明王若下強遷令,我家如何是好?」
王彬補充道:「處明言之有理,我家在琅琊的基業除了老宅,已盡失,而今在江東十餘年開墾,算是立下了根基,若回北方,豈不是白忙活一場,況北方又哪來我王家的容身之地?」
王導擺擺手道:「處仲與處弘北上洛陽,一任太尉,一任大鴻臚,不也是好好的?」
「呵~~」
王舒呵的一笑:「虛名而己,又只按占田制授田,縱是官居一品,能有多少土地,蔭多少佃客?」
王彬也道:「明王雖透過錢士儀錶示不於江東強推占田制,可此一時,彼一時也,彼時他方占巴蜀,關中、河北尚於劉石之手,而此時天下即將一統,誰知道會否改口?哈,什麼皇帝金口玉言?我他娘的從來不信這套,天下間最唯利是圖者,便是皇帝!」
這正是江東士庶的擔憂,空口白話,心裡不踏實啊,更何況楊彥從沒親口表示過,是幾年前透過錢鳳說出來的,個中的變數太多,故而近萬人去江乘迎接楊彥,除了示好投效,主要目地還是探聽風聲,摸清楚楊彥到底想怎麼樣。
事關家業財產,誰都含糊不得。
王導兩手一攤,無奈道:」那叫為兄如何?難道我家趕去江乘拜見明王?「
「這……」
王彬和王舒相視一眼,現在再趕去江乘,難免會被人恥笑,琅琊王氏可丟不起這張臉。
其實王導、王彬和王舒沒有去江乘,主要還是王敦和王含那一支已經投了過去,琅琊王氏不想給人全面倒向楊彥的錯覺。
一方面是高門大族,自有傲骨,不願完全羽附於朝庭,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態度才是最佳,同時,這也符合高門大族狡兔三窟的處世原則。
另一方面,楊彥的心意沒人清楚,萬一不顧臉面的投靠過去,最終還是被剝奪了土地人口,會被人嘲笑,尤其楊彥帶著刁協南下,更是讓人不安。
要知道,刁協就是因主持土斷,得罪士庶無數,並由此引發了王敦下都,今次楊彥又帶著刁協前來,要說不往土斷的方向想根本不可能。
因此琅琊王氏在這微妙時刻,暫時龜縮,靜觀時局變化。
那時君權還不是唯一,大型世家也沒有討好皇權的傳統,行為處世的出發點通常不會考慮到皇帝的喜好,而是自家的利益,相對於明清的士大夫階層被漸漸馴服為了皇權的附庸,早期的士人還是很有骨氣的,一言不合,或者自己的政治主張不能被皇帝採納,會立刻辭官,而不是姑息皇權。
正如後世明清官員告老還鄉,要向皇帝乞骸骨,連辭職的自由都沒有,一個乞字,道盡了人格的低下,也烘托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哪怕在現代,經歷過兩次民主革命,進入了新時代,卻仍深受遺毒影響。
現代反封建迷信,在楊彥眼裡,本質上是反偏了,盡抓著細枝末節的鬼神之道,甚至演變為了談鬼色變的地步,殊不知,陰陽分兩路,人鬼皆殊途,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真正要反的,還是官本位制啊,這才是真正的封建遺毒。
魏晉雖然混亂,但也有閃光點,士人與皇帝共天下,正是早期的民主雛形,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但可惜的是,自唐朝以後,這條路走偏了,皇權漸漸獨大,乃至不可抑制,楊彥不願為了一己之私凌駕於眾生之上,他願意發掘出民主的閃光點,使之成為社會常態,哪怕這份民主暫時與普羅大眾無關,只是局限於貴權內部的有限民主。
但是他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教育的普及與社會的前進,民眾早晚會覺醒,自覺的爭取更多的民主權力,這也是他設立元老院的初衷之一。
王導受時代局限,考慮不到楊彥那麼多,他只是為家族的命運擔憂,許久,嘆了口氣:「先觀望幾日罷,看看明王在建康如何行事,而此次明王南下,少學(王應表字)亦有隨行,想必過兩日便會登門拜見,待得打探了情況,再作決定亦不為遲。」
王彬和王舒想想也是,默然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