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大結局
非介體傳播:包括機械傳播、無性繁殖材料和嫁接傳播、種子和花粉傳播。
病毒病害的特點及診斷
癥狀特點:類型:花葉、黃化、矮縮、叢枝等,少數為壞死斑點。
1)田間表現特點:
(一般心葉首先出現癥狀,然後擴展至植株的其他部分。
(系統侵染,引起的壞死斑點通常較均勻地分佈於植株上,而不像真菌和細菌引起的局部斑點在植株上分佈不均勻。
③隨著氣溫的變化,特別是在高溫條件下,植物病毒病時常會發生隱症現象。
2)傳播和流行特點:
主要通過昆蟲等生物介體進行傳播。病害的發生、流行及其在田間的分佈往往與傳毒昆蟲密切相關。
病原物傳播的方式和途徑:
(1)氣流傳播
一些重要病原真菌的主要傳播方式。例如,小麥鏽菌、白粉菌,稻瘟病菌,玉米大、小斑病菌等。
(2)雨水傳播
植物病原細菌和產生分子孢子盤和分生孢子器的病原真菌主要是雨水或露滴傳播的。灌溉水也是重要的傳播途徑。
(3)昆蟲及其他介體傳播
(4)人為因素傳播
帶有病原物的種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經過人們攜帶和調運,可以遠距離傳播。
單循環病害(積年流行病害)和多循環病害(單年流行病害)的特點和防治策略。
單循環病害:病害從少量發生起,需要經過年度間的病原物積累過程,才能造成危害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時間尺度一般以「年」為單位。
特點:
①在病害循環中只有初侵染而沒有再侵染或雖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
②多為種傳或土傳的全株性或系統性病害,其自然傳播距離較近,傳播效能較小;
③病原物可產生抗逆性強的休眠體越冬,越冬率較高;
④寄主的感病期較短,潛育期長,受環境條件的影響小。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取決於初始菌量。
防治策略:控制每年初侵染數量和初始病情為主,繁殖材料上和土壤中病原數量常是預測預報的主要因子。
(2)多循環病害:作物一個生長季節中,只要條件適宜,病原物數量能不斷積累並導致流行成災的病害。度量病害流行進展的時間尺度,一般以「天」為單位。
特點:特點:
①絕大多數是局部侵染,寄主感病時期長,病害潛育期短,
②病原物繁殖率高,對環境條件敏感,不利條件下迅速死亡;
③病原物越冬率低而不穩定,越冬后存活的病原物量(初始菌量)不高;
④病原物多為氣流、雨水傳播,傳播距離較遠;病害流行與否主要決定於病害流行速率的高低。
防治策略:以種植抗病品種,採用藥劑防治和農業防治措施,控制或降低當年病害流行速率為主。
植物病害流行的三要素:
①大量的強致病力的病原物。
②大面積集中栽培的感病寄主植物。
③有利於病原物發生和繁殖的環境條件。
昆蟲綱的特徵:
體軀由若干體節組成,分為頭部、胸部和腹部3個體段。
頭部是感覺和取食的中心,生有口器和1對觸角,通常還有複眼及單眼。
胸部是運動的中心,生有3對足,2對翅。
腹部是代謝和生殖的中心,由10節左右組成,腹腔內含有大部分內臟,腹末通常生有外生殖器官。
體壁與害蟲防治的關係
(1)藥劑必須接觸蟲體,若蟲體多毛,藥劑就不易與之接觸。
(2)藥劑進入蟲體的難易,則與體表結構有關,蠟質厚、體壁堅硬,則藥劑難以穿透。
(3)體壁各部分厚薄不一,骨片比膜片厚,藥劑較易由膜區透入。感覺器最薄,因而成為藥劑進入蟲體的通道。
(4)上表皮的蠟層能阻止體內水分向外蒸發,阻止藥劑進入體內。可施用惰性粉磨損昆蟲表皮,使昆蟲因體內失水而死。使用油劑或脂溶性藥劑,可通過蠟層進入昆蟲體內,達到防治目的。
消化系統與害蟲防治的關係
(1)藥劑被害蟲吞食,其毒效的高低與昆蟲中腸消化道的酸鹼度有關。酸性胃毒劑在鹼性中腸中易於溶解,毒效較高;而在酸性條件下毒效較低。
(2)同一種昆蟲,在不同齡期消化液的酸鹼度有變化,對同一種藥劑的毒力反應也有差異。
(3)應用拒食劑來破壞昆蟲的食慾和消化能力,阻止害蟲繼續取食,以致飢餓而死。
呼吸系統與害蟲防治的關係
(1)昆蟲的呼吸主要靠空氣的擴散作用和通風作用,利用熏蒸殺蟲劑防治害蟲。
(2)一定範圍內,溫度越高,昆蟲活動旺盛,呼吸加劇,氣門開放也越大,熏蒸效果也越顯著。
(3)昆蟲的氣門具有疏水性,因而乳油劑的殺蟲效果優於其它劑型。
神經系統與害蟲防治的關係
(1)抑制乙醯膽鹼酯酶,導致突觸部位積累大量的乙醯膽鹼,神經過度興奮,引起蟲體顫抖、痙攣等,如有機磷及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
(2)與乙醯膽鹼受體發生競爭性結合,這些藥劑與受體結合后,阻塞神經衝動的傳導,如煙鹼、吡蟲啉及沙蠶毒素類等。
(3)作用於神經纖維膜,改變膜的離子通透性,特別是延遲Na+通道的關閉,使中毒昆蟲高度興奮或產生痙攣,並進入麻痹狀態,如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4)抑制γ-氨基丁酸受體,導致神經系統興奮和痙攣,如銳勁特、阿維菌素等。
生殖系統與害蟲防治的關係
(1)解剖雌成蟲卵巢觀察其發育情況和抱卵量,為預測害蟲的發生期和發生量提供依據。
(2)用射線處理雄蟲,使生殖細胞死亡而導致昆蟲節育;使用化學不育劑、激素不育使雄蟲絕育。
(3)應用人工合成性外激素誘集和誘殺害蟲。
(4)利用遺傳工程培育不育後代,釋放到田間,可造成害蟲種群的自然滅亡。
田間診斷的程序
(1)做好準備工作
(2)詢問了解相關情況
(3)查看病害發生分佈樣式
(4)檢查病株癥狀
(5)採集標本
(6)給出診斷結果
預測預報的意義
(1)了解害蟲的種類、分類、為害和發生規律
(2)可以掌握防治害蟲的有利時機
(3)對未來時期內的害蟲發展趨勢做出準確的判斷,制定正確的治理策略
(4)使防治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的進行
(5)了解天敵的種類及數量,發揮天敵的自然控制能力
78.簡述小麥條鏽病的發生髮展特點及其防治策略。
(1)病害發生規律:
侵染過程及環境條件的影響:夏孢子從氣孔和直接侵入,孢子萌發需水滴;潛育受溫度影響較大,如條鏽菌需要較低的溫度(適溫為9-11℃),夏孢子才能萌發。菌絲髮育最適溫度為13-16℃。
(2)病害循環:
1)越夏:A:越夏條件:夏季最熱月份(7-8月)旬均溫低於20℃,能安全越夏,大於23℃不能越夏;B:越夏寄主:晚熟的冬春麥或自生麥苗。C:
越夏基地:以隴南隴東、青海的東部、川西北部、寧夏的南部晚熟冬春麥區為主;
2)秋苗發病:離越夏基地越近、小麥播種越早發病越重、發病越早;相反則病輕、病晚。
3)越冬:以潛育菌絲在麥葉組織中越冬;冬季最冷月份(1月份)月均溫-6℃~-7℃(若有積雪覆蓋低於-10℃)可安全越冬;華北石德線到山西介休、陝西黃陵一線以南為主要越冬基地。
4)春季流行:春季發病以及流行主要決定於春季降雨或結露。當地菌源為主的春季流行特點為從單片葉片發病逐漸形成發病中心,再到全田普發,病害發生越早發病越重;外地菌源為主的流行特點:中後期爆髮式流行;大面積同時發生,發展速度快;田間病葉分佈均勻,多在上部。
(3)採取「以種植抗病品種為主,藥劑、栽培防治為輔」的防治策略。引入、選育和推廣抗、耐銹品種;農業防治以調節播期,剷除自生麥苗,肥水管理等措施;藥劑防治可採用粉銹寧拌種或早期對幼苗噴葯。
79.簡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環。
(1)該病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包子在病稻草和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帶菌谷種是來年病害發生的主要初侵染來源。
(2)在草堆等處越冬的病菌在第二年氣溫回升到20℃左右時,遇降雨不斷產生分生孢子。孢子借風雨傳播,昆蟲也可傳播。
(3)孢子接觸稻株后,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萌發並從表皮的機動細胞或傷口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