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珮
古代的一種佩飾。以玉為主,故寫作「珮」。中國玉器出現很早。浙江吳興良渚遺址最近出土有四千多年前的大小玉器一千多件,其功用之一就是作人體佩飾。商周以後,更為流行,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其中以成套的玉器組成的雜佩最為貴重。魏晉以來,男子佩玉漸少,環珮成了女性的代稱。玉一般佩系在衣帶上。後世佩飾方式或內容有所變化,但通常仍少不了玉。《詩.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初學記》卷二六引漢劉向《列仙傳》:「江濱二女者,不知何許人,步漢江濱,逢鄭交甫,挑之,不知神人也。女遂解珮與之。交甫悅,受珮而去。數十步,空懷無珮,女亦不見。」清葉夢珠《閱世編.內裝》:「環珮,以金絲結成花珠,間以珠玉、寶石、鍾鈴,貫串成列,施於當胸。便用則在宮裝之下,命服則在露(當為霞)帔之間,俗名墜胸,與耳上金環,向惟禮服用之,於今亦然。」
玦
古代佩身玉器的一種,環形,有缺口。新石器時代、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墓葬中常有發現。後世常用以贈人表示決斷、決絕。《荀子.大略》:「聘人以珪,問士以壁,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鴻門宴上范增對項羽「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他下決斷。三國魏曹丕《與鍾繇書》:「鄴騎既到,寶玦初至,捧匣跪發,五內震駭,繩穿匣開,燦然滿目。」
剛卯
佩在身上用作避邪的飾物。依等級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製成,長形四方體,有孔可穿繩,四面皆刻有文字,多為驅鬼愕疫等辭,首句常作「正月剛卯既央」,因稱剛卯。流行於漢代,自皇帝、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與另一種印「嚴卯」合稱「雙卯」。王莽曾一度禁止。至魏晉時廢。《漢書.王莽傳》「正月剛卯」顏師古注引服虔曰:「剛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長三寸,廣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革帶佩之。」晉灼曰:「剛卯長一寸,廣五分,四方。當中央從穿作孔,以采絲葺其底,如冠纓頭蕤。刻其上面,作兩行書,文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庶疫剛癉,莫我敢當。』」元方回《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詩:「佩符豈有玉剛卯,挑葯久無金錯刀。」參閱明陶宗儀《輟耕錄.剛卯》。
朝珠
清代朝服的組成部分。形制如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顆。珠用東珠(珍珠)、珊瑚、琥珀、蜜蠟等製作,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絛為飾懸垂於胸前。朝官凡文五品、武四品以上,京堂、軍機處、翰詹、科道、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所屬官,以及五品官命婦以上,才得使用。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絛色有限制和區別,逢大典禮時尤為嚴格。其中以東珠串綴的朝珠和黃色絛,只有皇、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清昭褳《嘯亭續錄.董太傅》:「聞其有上賜朝珠,價值數萬,一旦失去,公毫不介意,但現有司捕治。」《老殘遊記》第六回:「登時上房裡紅呢帘子打起,出來了一個人,水晶頂,補褂朝珠,年紀約在五十歲上下。」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朝珠,五品以上始得掛用。六部主事,惟禮部主事雖六品亦掛珠,以其與郎中、員外郎同預各項祀典也。其他若太常寺屬官,光祿寺署正,鴻臚寺序班、鳴贊等,亦不論品級,一律掛珠,因其當典禮司事時,所宜肅朝儀、重觀瞻也。至翰林院編修、檢討,亦掛珠,穿貂褂,則尊重詞林之意,不在此例也。」參閱《清文獻通考.王禮十七、十八》、《清會典.禮部四.儀制清吏司》。
假髻
古稱「編」、「副」,漢以後稱「假髻」、「假紒」,唐人又稱「義髻」,明清又稱「鬏髻」。先秦以奴隸的髮絲,後世多用馬尾、金銀絲或紗作成髻形,戴在頭上,供婦女裝飾用。魏晉流行的「蔽髻」,便是一種假髻,髻上半裝有各種金翬首飾,各有嚴格制度,非命婦不能用。唐天寶以後,胡帽漸廢,流行假髻。宋仍以高髻為美,大多摻有假髮,其髻上常飾以金銀珠翠製成的各種花鳥鳳蝶形狀的簪釵梳篦。明代假髻有丫髻、雲髻等,其中有一種稱做「鼓」的,以鐵絲織成圓圈,外編以發,做成固定的裝飾物,比原來髮髻約高出一半,戴時罩在髻上,以簪綰住頭髮。首飾鋪有出售,清初仍流行。《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及衣一篋,可時奉瞻。」《宋書.五行志二》:「晉海西公太和以來,大家婦女,緩髻傾髻,以為盛飾。用發既多,不恆戴。乃先作假髻,施於木上,呼曰假頭。人慾借,名曰借頭。」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揚州鬏勒,異於他地,有蝴蝶、望月、花籃、折項、羅漢鬏、懶梳頭、雙飛燕、到枕松、八面觀音諸義髻,及貂覆額漁婆勒子。」
黛
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青色顏料。多以青石或燒焦的柳枝製成,五代后也用香墨。其珍貴者螺子黛,一顆價十金。畫眉時常剃去眉毛,用黛描繪出各種形狀。據《海錄碎事》,唐明皇命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橫煙眉,七曰分稍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漢魏至隋唐,多尚闊眉,唐中葉以後細眉也頗流行。又,古代男子亦有畫眉,惟不多見。參閱《北齊書.文宣紀》。《楚辭.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只。」王逸註:「言美女又工妝飾,傅著脂粉,面白如玉,黛畫眉髻,黑而光凈。」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序》:「南都石黛,最發雙蛾;北地燕脂,偏開兩靨。」唐白居易《上陽白髮人》詩:「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的
古代婦女妝飾面部的紅點。自魏晉以來,用粉脂作點狀傅面,是中國婦女常見的一種花妝樣式,不過後來不局限於紅色罷了。至唐代猶以黃星點頰,或在嘴角酒窩間加兩點小胭脂(所謂「星靨」當即指此),均是。《釋名.釋首飾》:「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諸侯群妾當次進御,其有月事,止而不御,重以口說,故注此丹於面,灼然為識。女史見之,則不書其名於第錄也。」三國魏王粲《神女賦》:「稅衣裳兮免簪笄,施華的兮結羽儀。」《太平御覽》卷七一九引晉傅玄《鏡賦》:「珥明璫之迢迢,照雙的以發姿。」
粉
古代化妝品之一。包括鉛和米粉。鉛粉,又稱鉛華。傅粉以面為主,也有兼及頸項胸背的。秦漢以前以白粉為主,至六朝黃粉、朱粉、紫粉等漸次流行,尤以共同粉為尚,往往用以塗點額上,稱花黃。直至元代,婦女還常用共同粉塗額。宋代宮中婦女以粉點眼角,名淚狀。又,古代男子亦傅粉。《三國志.魏志.曹爽傳》裴注引《魏略》:「[何晏]性自喜動靜粉白不去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前畫工畫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南史.王裕之傳》:「左右嘗使二老婦女,戴五條辮,著青紋袴羅,飾以朱粉。」唐白居易《時世妝》詩:「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宋高承《事物紀原.冠冕首飾部.妝靨》:「遠世婦人妝喜作粉靨,如月形,如錢樣,又或以朱若燕脂點者,唐人亦尚之。」
額黃
古代婦女臉部妝飾名。南北朝至唐時,婦女愛在額間塗以黃色,作為點綴。因黃顏色厚積額間,狀如小山,故亦稱「額山」。唐時又有一種專蘸鴉黃色的,稱為「鴉黃」。南朝梁簡文帝《戲贈麗人》詩:「同安鬟里拔,異作額間黃。」唐李商隱《蝶》詩:「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唐溫庭筠《照影曲》:「黃印額山輕為塵,翠鱗紅樨俱含頻。」唐虞世南《應詔嘲司花女》詩:「學畫鴉黃半未成,垂肩禪袖太憨生。」
冠梳
宋代婦女的一種頭飾。早在南朝婦女就愛在髮髻上插飾梳櫛。北宋宮中婦女多在飾冠上安插白角長梳,後來傳至民間。其冠甚高,以漆紗、金銀、珠玉等製成,兩側垂有舌狀飾物,用以掩遮鬢、耳,頂部綴的朱雀等形首飾,並在四周環插簪釵,於額發與髻側插置白角長梳,其數四六不一。傳世的宋人《娘子張氏圖》中有「冠梳」形象。后因飾冠過高、角梳過長,曾被下令禁止。然直至南宋,民間猶有高髻插梳之飾。《太平廣記》卷三二二引《志怪錄》:「綵衣白妝,頭上有花插及銀釵象牙梳。」《舊唐書.文宗紀》:「太和二年,詔諸公主不得廣插釵梳。」宋王栐《燕翼貽謀錄》卷四:「舊制,婦人冠漆紗為之,而加以飾,金銀珠翠,采色裝花,初無定製。仁宗時,宮中以白角改造冠並梳,冠之長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議者以為妖,仁宗亦惡其侈,皇祐元年十月,詔禁中外不得以角為冠梳,冠廣不得過一尺,長不得過四寸,梳長不得過四寸。終仁宗之世無敢犯者。其後侈靡之風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魚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宋陸遊《入蜀記》:「未嫁者率為同心髻,高二尺,插銀釵至六隻,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一四《王禮考》:「皇祐元年......先時宮中尚白角冠梳,人爭效之,謂之內樣。其冠名曰『垂肩』,至有長三尺;梳長亦逾尺。議者以為服妖,故禁止焉。」
花子
婦女臉部的裝飾品。以彩色光紙、綢羅、雲母片、蟬翼、蜻蜒翅乃至魚骨等為原料,染成金黃、霽紅或翠綠等色,剪作花、鳥、魚等形,粘貼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因所貼部位及飾物質、色狀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勝」、「花黃」、「羅勝」、「花靨」、「眉翠」、「翠鈿」、「金鈿」等名目。起自秦代,至南北朝時,多在宮中及貴族婦女中使用,唐后始成為流行的婦女而飾。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黥》:「今婦人面飾用花子。」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宮人梳仙髻,貼五色花子,畫為雲鳳虎飛升。至東晉,有童謠云:織女死,時人帖『草油花子』『為織女作孝。』至後周,又詔宮人帖五色雲母花子,作碎妝以侍宴。如供奉者,帖勝花子。」宋陶穀《清異錄》:「江南晚季,建陽進『茶油花子』,大小形制各別,極可愛。宮嬪縷金於面,背以淡妝,以此花餅施於額上,時號『北苑妝』。後唐宮人或網獲蜻蜒,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塗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線籠貯養之。爾後,上元賞花者取象為之,售於游女。」宋孔平仲《孔氏談苑》:「契丹鴨淥水牛魚鰾,製為魚形,婦人以綴面花。」明陶宗儀《說郛》卷七七引《妝台記》:「宋淳化間,京師婦女競剪黑光紙圍團靨。又裝縷魚腮骨,號『魚媚子』,以飾面,皆花子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