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覲見
五月初四當沈清平來到五軍都督府的時候,王啟先立刻笑盈盈的走了過來,然後深深一躬:「如此雄曲,快哉快哉,不意元德竟有如此俊才。」
「詩詞著,小道而。」沈清平回禮謙遜著……
隨後五軍都督府里的其他官員紛紛來賀,沈清平明顯的感到這些人看自己的眼光與往日不同,以往他從他們的眼睛里能看到的大多是嫉妒,畢竟少年高位;另外就是尊重,這種尊重的目光來自兩類人,截然相反的兩類人,一是品級比較高的官員,他們比較了解鋼絲網對軍中的意義;另一類是匠戶,他們明白這看似簡單的小小發明需要什麼,需要專業的知識和靈光閃現的大腦;而至於其他人,看了鋼絲網之後,四四方方的格子,漁網似的,也沒什麼。
但是現在他們的眼色都變成了崇拜!眼光像看大熊貓。沈清平明白這背後的原因,歷經千年儒家統治思想,已經讓人不知覺得把文章放在了心靈的第一位。
文章千古事,何況這又是一個揚文抑武的時代!
一上午雖然不能說賀者如潮,但零零散散的幾乎沒斷過,當然這裡面有故意結交的成分,中午受不了王啟先的盛情,和五六個官員一起赴宴太白樓,而太白樓的掌柜見到一行人來到,免費給開了一桌酒席,說是沾沾文氣。如此一來,酒桌的氛圍更加融洽。
酒足飯飽之後,沈清平回道官房裡小憩了一會兒,官房裡間有一張床。而正迷迷糊糊間,沈清平突然聽到官房的門被拍的『啪啪』作響,同時伴隨著一道歡喜的聲音:「沈大人、沈大人快來接旨。」
沈清平沒想到朱由校會召見他……路上沈清平想了想,朱由校召見他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因為這首歌的緣故。「要把我當弄臣。」想到這裡沈清平微微一愣,「當弄臣在盛世不錯,在這時候……不能跟著一起陪葬呀,還是免了吧。」
朝堂之事沈清平並不知道,一路走著,一路猜測朱由校召見他的目的,打著腹稿,準備著。而那宣召的魚公公也一路陪著笑,一路說著:「沒想到沈大人居然如此年輕,真是青年俊彥,皇上和信王唱了一天你寫的詞,讚不絕口,信王還讓褚統領腰間掛一面大鼓伴奏……」
可能是想到褚健的那副樣子不怎麼美觀,魚公公掩嘴溫柔一笑:「嘻嘻,那場面……」
沈清平身上驚起一身的雞皮疙瘩,但也由此肯定朱由校可能要把他他當弄臣的想法。
……
朱由校接見沈清平的地方不是平時他勞作的御工坊,而是在長春宮,不過這裡靠近御工坊,朱由校剛才就在御工房裡把一個個大臣當作木頭,狠狠的削了一頓才回來。
三呼萬歲之後,在一聲『愛卿』平身里,沈清平站了起來,偷偷看了眼朱由校,大約有二十歲,面部清秀文弱,身體也好像有些文弱,滾龍袍顯得空蕩蕩的,想來也正常,皇家娶的的一般都是美麗嬌弱的女子,有這樣的身子也正常。但在通天冠的瓔珞之下,一雙眼睛卻閃閃發光。
明白朱由校正在觀察自己,沈清平趕緊把頭一低——獅子雖然文弱,但還是獅子,並且身邊還有一個老太監看著,他可不想平白無故落個大不敬的罪名。
而且朱由校文弱嗎,沈清平並不這麼認為,綜合歷史,看他在背後對東林黨大殺特殺就知道他是一個扮豬吃虎的腹黑男,而想到後人污衊說他大字不識一個,笨蠢的不懂國事,沈清平就覺得好笑——這樣的陰招使的這麼溜,會大字不認識一個,而且連魏忠賢這樣的權臣在他面前都服服帖帖!
這是一個聰明的人!而且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懂的抓大放小。看了朱由校的眼睛,在綜合歷史,加上他上一世看人的眼光,沈清平給朱由校這樣一個定語。
而朱由校也在觀察這沈清平,見他舉止有度,神態不卑不亢,關鍵是年齡居然還比他小些,想想滿朝的老頭子,這讓他自然的感覺到親近。
「愛卿今年多大年齡?」待沈清平退到右下側之後,朱由校好奇的問了一句。
「臣今年士七。」
沈清平恭敬的回了一句,而朱由校卻笑道:「哈哈,居然比朕還小兩歲,狼煙起。江山北望,真是迴腸盪氣,愛卿真是少年英才,愛卿,這詞的詞牌名叫什麼。」
「回陛下,這曲是微臣以西律作曲,西律卻不講什麼詞牌名,只講歌名,此歌臣給他起了起了個名字叫精忠報國。」沈清平答道。
而沈清平話音剛落,朱由校舉拍掌笑道:「好!好一個精忠報國!此名和此曲真是宛如一體!怪不得高愛卿提議要把他寫進教材。」
說罷話鋒一轉,向沈清平問道:「沈愛卿你以為如何?」
這教管軍心、編輯教材的注意是沈清平出的,這詞又是沈清平寫的,所以聽煩了大臣的扯皮之後,朱由校決定還是問問沈清平這個系鈴人。
沈清平沒想到高攀龍會有這樣的建議,也沒想到朱由校召見自己並不僅僅為了詞曲,而是為了詞曲的意義,因此聽了朱由檢的話后他微微一愣,隨意思索了一下,腦里突然間靈光一閃,拱了拱手,說道:「回陛下,臣以為寫進教材雖然可以,但是卻沒有發揮這首歌的作用。」
「哦,愛卿講講。」沒想到這首詞還能有其他深意,朱由校呆了一下,問道。
「臣以為這詞可以做軍歌。」
「軍歌?軍歌是什麼?」
朱由校腦袋裡還沒有軍歌這個概念,因此聽了沈清平的話更加迷糊了。
而沈清平拱了拱手說道:「軍歌可一理解為軍魂的體現,也就是一個軍隊的最終目的,也是一個軍隊的凝聚力之所在,臣建議這軍歌軍士們每天最少要唱一遍……」
「好好好,哈哈哈,對對對,一定要唱,要讓他們時時刻刻把精忠報國記在心頭,愛卿真乃大才、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