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燕然大戰(四十八)
對於阿史那特勒的疑問,提出交換俘虜之事的也速丁明顯是有全盤考慮的,他立即就是向阿史那特勒稟告道:「可汗睿智,安西的確無論是領地還是軍隊素質上都與我突厥不相上下,但他們也有缺點,也有自己的不足,我們要置換出被俘的將士,就要抓著這點做。」
「安西所缺的是什麼?」
阿史那特勒隱約猜到一些,但還是向也速丁詢問。
「是漢人,我們部族中雖然有許多漢人原意為我大突厥效力,但又更多得到漢人卻是冥頑不靈,不願合作,只能是被貶為奴隸,對於我大突厥來說價值極小,不如用來換我軍被俘的軍士。」
也速丁說出答案后,繼續向阿史那特勒解釋道:「據臣所知安西所據有的領地,雖然是原本的漢帝國領土,曾經因為大漢帝國大加經營,屯田移民,而讓這些土地上漢人佔據絕對數量優勢,但後來這些地方多被異族攻破,漢人多遭屠戮,現在這些地方的漢人相比原來銳減了五六成,已經不能對其它民族佔據絕對的數量優勢,所以安西急需引進漢人,以確保他們控制之地的安穩。」
「據臣下估計,我們部族出五六名漢人奴隸的代價,就可能換回一名我部族的被俘戰士,雖然看似數量很多,要是贖回所有被俘的我方將士,可能整個部族中所有的漢人奴隸都要給了安西,但可汗那些士兵可都是精銳之士,不是奴隸可比的,沒有了奴隸我們可以再行去抓取,但沒有了這批精銳士兵,沒有五年時間可訓練不出來同樣一批的精銳士卒。」
阿史那特勒點了點頭,說道:「孰輕孰重,本汗當然是知道的,那麼誰願為使,去與安西談判,將我軍被俘的將士給救出來。」
對於去與安西談判之事,帳中的突厥諸大臣倒是都不爭不搶,因為都是明白這是一個相對艱難的任務,因為現在突厥是失利弱勢的一方,去求施放俘虜,一定會被多加刁難,是吃力不討好的,所以沒有人敢接下這任務,最後有失受降城之罪,同樣急需戴罪立功的沙虛閭接下了這任務。
目送沙虛閭離開后,阿史那特勒又是向帳中諸多突厥高層問道:「諸位有何法擊敗朔州那些蠻子。」
問完后,阿史那特勒恨恨道:「原先在籌劃西征前,我本是將離的極近的朔州當作首要的攻擊目標,但因為顧忌大漢朝廷,還有那并州的匈奴賤種劉淵,才放過了這些朔州蠻子,沒想到他們真是好膽,竟然敢來捋虎鬚,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我決定了我們西征的目標改一改,不去侵佔更遠的燕然草原了,就是攻打朔州,最起碼也是要將河套草原給攻略下來。」
旁邊的左國相庫思老立即介面道:「如果可汗真有侵吞朔方之心,現在就是好時機,我們可以引君入瓮,前期佯裝戰敗,將朔方軍吸引到漠南腹地,而後再行包圍殲滅,使得朔方為之一空,任我們予取予求。」
庫思老的建議讓阿史那特勒雙眼發亮,點頭說道:「好,正是如此,我們就這樣去做,只不過如果真按照計劃,將朔方軍的主力全部殲滅,那麼安西軍會不會插上一腳,這一次他們竟然敢遠奔上千里,來偷襲我們的受降城,焉知他們下一次不會為了朔方,而再一次派遣更多的人遠襲而來。」
想到剛剛讓自己吃了數場慘敗之仗的安西軍,會到朔方插上一腳,與自己相爭朔方,阿史那特勒就無比頭疼,剛剛因為想到一個好主意而升起的喜悅之情,瞬間就消失殆盡,說有些惶恐的說道:「而且不止是安西軍,在朔方的左面還有劉淵那賤種匈奴人所帶領的所謂晉國,也是虎視眈眈著,他如果看到有機會,是一定會來和我們搶朔方的,這是我們的第一大敵,畢竟安西軍距離朔方路途遙遠,即便想跟我們搶朔方,也很難派出一支大軍,但晉國可不同,他們國力雄厚,河東兵兇悍,而且向西渡過黃河就能進入朔方,更是能直接雲中郡和雁門郡直接出塞,攻略我們的漠南之地,是我們的第一大敵。」
庫思老建議道:「此事易耳,我們可以學好人的合縱連橫之術,既然晉國是我們的敵人,會阻擾我們奪取朔方,那麼就去找晉國的敵人,讓它牽制晉國。」
阿史那特勒為難道:「現在能真正威脅晉國得到敵人,只有那鮮卑賤種慕容超的燕國,還有中原大國魏國,但這兩國雖然都是與劉淵的晉國,有非常深的矛盾,幾乎就是生死大敵,都是恨不得立即滅了對方,侵吞盡對方土地,但他們兩國與我大突厥也是有極深的矛盾,雖然還未打過一仗,但關係完全就是可以用勢如水火來形容。」
庫思老說道:「可汗,還是有不同的,晉國和燕國,還有魏國的矛盾是難以調和的,是你死我亡的,而我突厥與燕國的矛盾不過是因為侵佔了燕國看上的遼西遼東等地,與魏國的矛盾,是因為已經將自己當成大漢帝國諸多諸侯伯主的魏王,深恨我大突厥原本為了忍辱負重,做了大漢帝國的附庸,現在強大脫離大漢帝國之舉,還有深惡我大突厥使用漢人為奴之事,這些都是可以調解的。」
「比如與燕國之間的矛盾,我們就可以將遼西遼東之地割讓給它,畢竟那兩地百年來經過孛古師卑等各族多次入侵后,這遼西遼東之地已經破敗不堪,所有能種田產生糧食和財富的漢人,早就不是被殺光,就是已經逃回大漢帝國腹地去了,現在的遼西遼東之地用漢人的話說,其實就是一根雞肋,留之無用,棄之可惜,可汗應當有此魄力丟棄這根雞肋。」
「再有我們與魏王曹庸的之間的矛盾,也是可以化解的,只要我們全了魏王的面子就成,那魏王現在佔據三州之地,是大漢內最大的諸侯,擁有革鼎的能力,所以這魏王才是想著要多立名聲,對我們大突厥這個漢人眼中的叛徒,大罵指責,對我們奴役大量漢人,而表現的憤怒無比,我們只要改了這些,那麼必能緩解與魏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