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面對挫折,命運抗衡
詩人培根說:命運的不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主宰命運的決心和毅力。命運釀成的苦酒只能使那些弱者沉淪,卻不能熄滅強者抗爭的火焰。
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控制我們命運的這種力量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在變化著。最早的時候,力量只是一種簡單的生理狀態體現,身強體壯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也能控制他周圍人的命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力量漸漸作為一種遺產而被繼承下來。國王以獨有的特權統治著他的國土與臣民,其他人只有通過與他的聯合才能得到力量。隨後,在工業社會初級階段,資本就是力量,那些擁有資本的人控制著這種工業過程。所有這些因素,現在仍然起著巨大的作用。有資本比沒有資本好;有體力比沒有體力強。
有的人或許認為,力量是一種可以從外界獲得的東西。實際上,從外界獲得的力量是不會持久的。最基本的力量是一種能使我們取得我們所希望的成果,並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為別人創造價值的我們自身所具有的能力。這是一種能改變我們的命運,使形勢對我們有利而不是有害的能力,它能使我們明確自己的需求,為滿足這些需求,引導我們創建自己的王國——我們自己的思維過程、行為過程。
命運對管理者的人生道路往往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何正確認識人生命運,管理者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如何才能帶領公司全體員工實現希望的目標,這是一個卓越管理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對於人生命運的認識和理解,在人們心中存在著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
有人認為命運就是天命,是神的意志和命令。人間的一切禍福、榮辱、貴賤都是由上帝的意志,神的意志所支配的。人在命運面前束手無策,既不能認識命運,又不能改變命運,只能被動地接受,聽天由命。
而另一種人則認為命運不是由神所決定的,也不是上帝的意志和命令,而是客觀存在的一種自我心理暗示。
我們當然認同后一種觀點。
不管命運現象多麼神秘,它們都是可知的,命運的產生總是有規律可循,有原因可查的,都是可以被人們認識並通過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產生變化的。
所謂命運,就是人生中的一定境遇,也就是人生所處的某種環境和遇到的某種遭遇。
人總要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客觀環境在不斷的變化中影響並作用於人,而人又能夠積極地改造自然和社會,不斷地改善客觀環境。
客觀環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結合點就是人生的遭遇或機遇。
這樣,就形成了人生的命運。
從命運中掙脫出來,是一件好事,而在這種從貧困中掙脫出來的過程中,往往能培養出卓越的管理人才。
人們經過主觀努力活動,可掌握客觀環境變化的規律,可以改變主客觀條件,從而達到改變命運的目的,所以想成為卓越管理者的人們,也完全可以掌握規律,做命運的主人,為自己創造條件。
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明白「失敗」與「挫折」的不同含義。因為在人們的命運中,「失敗」與「挫折」是兩個可怕的詞語。
「失敗」通常包括一種消極的含義,而「挫折」卻相對中性一些,因為我們可以賦予它一些積極的成分。
我們都應該檢討一下自己,看自己是不是經常把「失敗」和「挫折」混為相同的事物來看待。
其實,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或者在一個公司的發展過程當中,失敗一般只能存在一次,也就是在打擊面前我們自己放棄了自己,然後再也沒有振作起來。但挫折會經常出現,甚至是無時不在的。
1984年,李照森在吃川菜「魷魚鍋巴」時突發奇想,要把只能在飯桌上享用的鍋巴變成人們手中隨時可取的小食品該有多好,於是便開發出「太陽鍋巴」。「太陽鍋巴」生逢其時,一問世便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一時間供不應求。自1990年8月份開始,月產量達到3000噸。完全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李照森就這樣搭上了「成功快車」了嗎?事實遠遠不是這樣的。
太陽集團在李照森手中像輝煌的太陽一樣冉冉升起了。春風得意的李照森萬萬沒有想到危機和災難馬上就要降臨。
11月4日,李照森結束出國考察回到廠里,一看傻眼了:鍋巴積壓了20萬箱約1500噸,廠里從庫房到院子到處堆滿了積壓的產品。突如其來的積壓使李照森慌了手腳,或許是頭腦中還未形成正確的指導觀念,他竟作出了錯誤判斷:鍋巴賣不動的原因在於市場上假冒產品的衝擊,假「太陽鍋巴」質量低劣,大家連真的「太陽鍋巴」也不敢吃了。於是他加入了打假的行列,開始打擊假冒偽劣鍋巴。
李照森認為「造假」肯定不是造假者的目的,而是一種獲利的手段。想利用「造假」來獲取暴利。於是,採取的第一項措施是降價銷售,使假冒商品無利可圖而退出市場。
第一項措施沒起效果,李照森不甘心,於是又推出了第二項措施,從內部治假。
第三項措施,通過新聞媒介大力曝光,喚起消費者警惕假冒偽劣。
第四項措施,在包裝上加上防偽標記。
所有努力都無濟於事,1991年的銷售額,從1990年的1.5億元一下子降到5000萬元。
李照森作為總經理,失敗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但他沒有退卻。他依然認為當初對產品積壓原因的判斷是正確的。打假努力白費,是力度不夠。於是組織廠里幾十人,買了專車,配備了步話機,一套人馬在西安城沒黑沒白地打了一年假,有時還動員了市裡政法部門的力量和企業一起打假。錢花了不少,「太陽鍋巴」落山的趨勢仍阻檔不住。1993年竟虧損達700萬元。
廠里許多職工和幹部泄氣了,認為末日已經來臨。但是李照森沒有灰心,更沒有打退堂鼓。李照森是一個善於對自己的經營進行總結,並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企業家。通過對失敗的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們發現了一個規律:10月份開始是鍋巴銷售的淡季。他們也認識到把產品積壓的原因歸於假冒偽劣產品的衝擊是錯誤的。
如果換作平常人,一定會為自己的錯誤決定而後悔莫及的。可是李照森就是李照森,他還慶幸自己終於找到了失敗的原因。他下決定一切從頭開始,從谷底起步。他開始尋找新的「亮點」,重新開發新產品。
1994年,太陽集團又選擇了最容易下手的速食麵作為突破的重點,生產了「三高面」,但又失敗了,凈賠120萬元。
1994年11月,突破重點又轉到嬰兒營養品「助哺寶」。但由於已無錢支付大額廣告費,李照森只好放棄,只能認賠。
市場總是要打,李照森又想起了雖日落西山,卻餘威不減的「太陽鍋巴」,他決心重新開張,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1995年初,經過新策劃、新包裝,太陽集團決定首先拿出200萬元打開天津鍋巴市場,得手后再開闢上海市場。4月,鍋巴在天津捲土重來,正趕上世乒賽的良機,「太陽鍋巴」又火遍津城。可好景不長,11月份來臨,鍋巴市場又陷人蕭條,李照森只得又放棄了。
東方不亮西方亮。太陽集團的產品「八珍牛肉甜辣醬」近幾年銷售火熱。李照森多年積累的經驗使他認識到,甜辣醬很有出路,前景看好。
吸收「太陽鍋巴」的教訓,李照森認為「八珍牛肉甜辣醬」名字不合適,最後起了一個既有傳統文化背景,又有民族特點的名字「阿香婆」,這個名字暗示著李照森將要成功,從「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而來。
「阿香婆」一上市就在京津地區市場暢銷起來。到現在「阿香婆」仍攻勢不減,沒吃過「阿香婆」的城市人恐怕不多。1996年1至7月份,太陽集團還虧損690萬元,10月份利潤達1500萬元。
屢敗屢戰的李照森承受了一次又一次失敗帶來的壓力,從「太陽鍋巴」到「阿香婆」,他既學會了開拓市場,也學會了運作和駕馭市場。
如果一個人確實失敗了,即他自己認定自己已經失敗了,已經無藥可救了,那繼續討論如何與命運抗爭就毫無意義可言。我們真正要討論的應該是怎樣對待挫折。
首先,挫折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經歷挫折,它就像我們行走在路上,總會碰到一些匆匆趕路的人。既然挫折公平地落在每一個人身上,任何人都要經受挫折,那麼消極地對待挫折,被動地對待挫折無疑是不可取的。不管怎麼樣,挫折總要來臨,我們不妨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正視它,去迎接它。
其次,挫折對於任何一個希望成功的人都是必需的,沒有挫折的磨難就沒有最後的成功。挫折能為我們提供勇氣、教訓以及經歷,我們應當更積極地去擁抱它。挫折之後往往是成功,而且成功是無數次挫折之後才最後來拜訪你的朋友。
卓越的管理者,大多數是從困境與挫折的命運學校中訓練出來的。
一個從小驕奢淫逸的青年,習慣依賴於別人不勞而獲得的青年,從小生活在父母呵護之下的青年,是很難成就一番事業的。
漢克斯年輕時到某大企業應聘部門主管,負責招聘的總經理經過仔細考核,決定聘用他。但提出一個令漢克斯幾乎難以接受的條件:考察三個月。三個月內,他必須到公司的銷售店鋪向顧客介紹產品。漢克斯有些想不通:部門主管怎麼去干與售貨員同樣的工作?這難道就是我的命運嗎?
經過一番冷靜思考,漢克斯坦然接受了這份工作。然而,他內心中並沒有屈服於這種命運的安排。他決定在這個不起眼的崗位上干出一番成績。三個月考察期內,漢克斯兢兢業業,從早到晚向顧客推薦產品。在他的努力下,產品銷售量直線上升。六個月以後,公司經理因身體狀況被調離崗位,漢克斯取而代之。一年後,公司董事長投資其他項目,他榮登董事長寶座。
每次回想起這段往事時,漢克斯都感慨地說:「當時我表面上屈服於命運,但實際上從來沒有一刻停止過與命運的抗爭……命運終於被我踩在腳下。」
還有一位卓越的女性領導者,在創業之初也遭遇過挫折,走了很多彎路。她的名字叫瑪琳·卡。丈夫年輕時因病去逝,為她留下一筆數額巨大的醫藥費。瑪琳·卡將所有的債務還清時,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她並沒有認為一生會這樣結束,她覺得自己精力充沛,還可以干一番事業。於是,瑪琳·卡借來1萬元錢,辦起瑪琳·卡化妝品公司。兩個兒子為了幫助母親改變命運,哥哥毅然辭去月薪650美元的工作,弟弟辭去月薪750美元的職位,加入到母親創辦的公司中,寧願每月只領300多元薪水。
瑪琳·卡心中非常清醒,知道這是孤注一擲,是在進行一次大冒險。如果公司辦砸了,不僅自己的命運不會改變,而且兩個兒子也會跟著倒霉。
在公司創辦后的第一次展銷會上,她滿懷信心地推出一系列功效奇特的化妝品,夢想引起轟動效應,獲得巨大成功。可是,命運之神將拳頭狠狠擊在她的胸口上。整個展銷會只賣出1盒面霜。瑪琳·卡承受不了這種打擊,放聲痛哭起來。回到家后,她對著鏡子反覆問自己:「瑪琳·卡,你究竟做錯了什麼?」
經過深刻反思,她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化妝品展銷前,公司從來沒有主動請別人來訂貨,也沒有向外發訂單,而是企望女人們自己上門來買東西,展銷會當然不會取得預期效果。
瑪琳·卡擦乾眼淚,從第一次失敗中站了起來,在狠抓生產管理的同時,加強了銷售隊伍的建設。經過十多年的苦心經營,瑪琳·卡化妝品公司由初創時的七八位僱員發展到現在擁有六千多員工的跨國公司,並擁有一支20萬人的推銷隊伍,公司年銷售額高達3億美元。
失敗是每個成功者都有的經歷,只要我們對失敗進行認真的自我檢討,吸取教訓,積累經驗,那麼這就是我們更加自信的基礎和理由,支持我們更勇敢地搏擊。
讓我們來看看某個人的生命軌跡:
31歲,經商失敗
32歲,競選議員失敗
34歲,經商又一次失敗
35歲,經歷戀人死亡的打擊
36歲,競選失敗
43歲,競選議員失敗
46歲,競選議員失敗
48歲,競選議員失敗
55歲,競選參議員失敗
56歲,競選副總統失敗
58歲,競選參議員失敗
60歲,被選為美國總統
這個人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他把以前的競選失利當做失敗的話,他還會登上總統的寶座嗎?當然不會。
一位成功大師曾經說過:「命運」是大自然的計劃,它經由這些「命運」來考驗人類,使他們能夠獲得充分的準備,以便進行他們的工作。「命運」是自然對人類的嚴格考驗,更是對管理者的嚴格考驗。
卓越的管理者必須堅定這種信念:命運之神會隨時光顧,有時是惡運,有時是好運,只要我們挺起堅硬的脊樑,它今天帶給我們的是悲哀,明天它將會為我們帶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