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局勢的變化
第359章局勢的變化
政委李勇是個很會挑日子的,最終選擇讓周衛國與蕭雅大昏的時間是選在四三年的七月七日,正好是中國的七夕節嘛!牛郎織女這樣傳頌了千百年的愛情故事,用在周衛國和肖雅的身上,希望這對有情人可以白頭偕老,舉案齊眉。
大婚從一大早就開始籌備,虎頭山根據地一片熱鬧,另外控制在獨立團手中的栆縣,還有連通的西口鎮那邊,在得知周衛國大婚之後,戰士們也都紛紛慶賀,即使不在一起,也隔著一段遙遠的距離向團長周衛國表示祝賀。
特別是西口鎮的民兵大隊的同志們,直到周衛國結婚,這才得知,原來一個多月前曾在西口鎮幫助他們打敗日偽軍,解放了陣子,重新獲得獨立的那個八路軍周排長,竟然就是虎頭山八路軍獨立團團長周衛國。
消息傳出,西口鎮的百姓還有民兵們,無不滿心敬佩。
原來,這就是周團長。
周衛國當日率領他們反擊日寇的英勇形象,長存在他們心中。
卻說另一個方面,清源警備旅在聽說過周衛國的大婚之後,自然也有表示。
畢竟連萊陽的日軍都到虎頭山根據地送了禮。
周團長的面子有多大可想而知。
更別說清源警備旅那邊還有一層關係,清源警備旅一團團長劉志輝,那還是周衛國的弟弟。
於是就在周衛國結婚那天,湯炳權就派了劉志輝,帶了隊伍,還送了不少物資過來作為賀禮,讓劉志輝帶隊親自給送到虎頭山來。
劉志輝自然樂意跑這一趟,於是就趕到了虎頭山,幫著自己的哥哥慶賀婚禮。
兄弟倆見面,抱了抱,感慨了幾句。
劉志輝對周衛國說道:「哥,這是我們湯旅長讓我帶送給你的禮物,不過要我說沒什麼誠意,就是走個表面的過程。」
周衛國笑著說道:「你小子,人家給你哥送賀禮,這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嘛,等你回去之後,替我謝謝湯旅長。
這次你既然過來了,也在我們獨立團好好的熱鬧熱鬧,吃好喝好不,把你管好,我可不讓你走。」
劉志輝則是笑道:「哥,那是肯定的,不過話說回來,恭喜了,你和嫂子終於使修成正果了,這事兒要是讓爹知道,肯定也得為你高興的。」
周衛國苦笑道:「爹的性格你不是不知道,還是在蘇州待著,我上次去見過爹,想把爹接回後方來,可爹說什麼都不願意,我也沒辦法。」
「放心吧,哥,爹他會沒事的。」劉志輝寬慰道。
接著大婚開始,一直從中午宴席開始,直鬧和到晚上。
劉志輝還和張楚,孫鑫璞他們還鬧和著要給周衛國鬧洞房,最後還是周衛國聰明,來了個調虎離山,在半道上安排楊大力,讓楊大力跟自己換了衣服,就這樣來了一招金蟬脫竅,讓楊大力當了槍,把大家的吸引力吸引了過去,自己則是掉過頭,一路跑回新娘的卧室去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到了第二日,熱鬧逐漸散去,虎頭山這才重新恢復平靜。
只是不一樣的是,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周團長再不是一個人啦,還有他的妻子,獨立團財務部的部長蕭雅。
次日,好不容易洞房花燭夜,周衛國本想賴個床。
最後還是一大早就被蕭雅給推起了床。
「小雅,要不再睡會兒吧,昨天晚上折騰的夠累的。」
蕭雅小臉忍不住生出一抹托紅,說道:「衛國,羞死人了,別胡說,你還是早些起來吧,平時你就起得早,大家都看著你呢!
不能因為一結婚就壞了規矩,再起的晚,讓大家笑話。」
周衛國這才恍然說道:「對對對,差點給忘記了。」
於是連忙穿了衣服,從屋子離開前還不忘在蕭雅的額頭上親上一口。
果然,次日將領們都起得很早。
在會議上,張楚還有李勇他們更是打趣著笑道:「衛國,我們還以為你這有了老婆,連床都起不來了呢!」
周衛國一本正經的笑道:「我是那樣的人嗎?我是娶了媳婦兒就忘記了咱們兄弟的人嗎?」
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而婚禮的順利進行到結束,也算是了卻了周衛國的一樁心愿,從前世就有的心愿。
這一世終於給了自己深愛的蕭雅一個完美的婚禮。
周衛國更希望戰爭結束之後,可以做一個合格的丈夫。
結婚當天的夜裡,情意正濃,周衛國對蕭雅說:「小雅,戰爭結束之後,我想就從部隊離開,我們找一個安穩的地方,我們一家人平平靜靜的過完餘生。」
蕭雅自然同意,並開始憧憬起這樣的生活。
……
七月轉眼過去,很快到了八月,九月,十月,炎熱的夏季又轉換為蕭瑟的秋天,天氣一日比一日寒涼。
抗日到了這個時間段,局勢悄然間轉變,日軍在中華戰場上的各個方向進展緩慢。
雙方的戰局進入到相當僵持的階段,而日軍在其他各國的戰場則是不斷失利。
以至於日軍無奈之下,只得將主戰場——對華戰場上的大量精銳,不斷地向歐洲戰場的方向抽調,這也大大地減緩了中華戰場上,抗日武裝們面對日軍時的壓力。
日軍的兵力因為大量精銳的抽調,開始出現良莠不齊的局面。
像抗日初期那些精銳的老兵,數量是越來越少。
像抗日初期那種甲種師團的精銳日軍,更是越來越少。
萊陽及周邊地區作為山東區域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率先出現八路軍佔據根據地,與日偽軍形成對峙,甚至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局面。
原本近衛文這個老鬼子還指望著萊陽周邊的日軍部隊,在對付了國軍和八路軍之後,能夠騰出手來幫助萊陽地區,一舉消滅虎頭山根據地的八路軍,消滅周衛國等人。
結果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逝,不但是萊陽地區的形勢不見好轉,周邊許多地區的形式也逐漸惡化。
很多地區的日軍甚至再無力掀起對佔領區的掃蕩。
都自顧不暇了,哪還有工夫來管他萊陽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近衛文是越來越心驚,只能被迫繼續防守,等待契機的出現。
而周衛國對小鬼子自然不會留手。
察覺到日軍對華戰場的局勢轉變,周衛國在虎頭山根據地最新召開的軍事會議上,開門見山道:「同志們,咱們自從根據地逐漸穩固之後,與日軍對峙局面到現在已經持續了有一兩年時間了。
到今天,日軍在各區域的作戰進展緩慢,甚至已經出現敗相,戰略的相持階段已經在悄然之中轉變。
我想,咱們虎頭山根據地進一步發展擴大的契機已經到了。
所以我和政委商量之後決定,咱們虎頭山根據地,準備轉防守為緩慢的進攻。
當然。咱們總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了,所以逐步向前推進,先把萊陽及周邊鬼子佔領區的各大村鎮逐步蠶食,緩緩向前推進,拔掉鬼子的大小據點炮樓,擴大咱們根據地的面積。
先將周邊村鎮的鄉親們都解救出來,把失地收回來再說。」
周衛國這項決定說出來之後,幹部們無不表示贊同。
孫鑫璞道:「衛國,我們早就等著這一天了,終於是來到了,咱們可以痛痛快快的干一場了。」
大家紛紛點頭。
接著制定詳細的軍事行動計劃。
以虎頭山還有栆縣根據地為中心。
八路軍獨立團的部隊逐步向外區擴散,蠶食萊陽及周邊日軍佔領區的各大村鎮。
周衛國交代:
「咱們要穩紮穩打,不能給小鬼子任何出手的破綻。
要讓小鬼子在無奈之下步步緊縮,讓他們也嘗嘗前些年咱們被不斷壓縮生存空間、封鎖經濟的痛苦。」
打定主意之後,周衛國又與湯炳權見了一面,並與清源警備旅聯合作戰。
清源警備旅方面也逐漸向前推進,壓縮日偽軍的生存空間,連同虎頭山八路軍向前推進,逐漸收復失地。
要說這湯炳權,雖然抗日的膽量沒有多少,但好歹還是有些軍人的恥辱之心的。
與其他地區不同,在萊陽地區,周衛國和湯炳權聯手開創了與日軍對峙,雙方誰也不能奈何得了誰的局面。
湯炳權的警備旅在見識過周衛國的獨立團的戰鬥力之後,再沒敢輕舉妄動過。
雙方基本上沒有發生過什麼大的矛盾。
而湯炳權那邊雖然多次暗中收到上級的指令,要湯炳權的警備旅準備著手對付虎頭山的八路軍,最後都被湯炳權以各種借口拖延糊弄了下去。
所以直到現在,在萊陽地區,八路軍和清源警備旅還是相安無事的局面。
另外要說到這兩年來,虎頭山八路軍的發展,規模比起兩年前,全團的兵力增加了兩倍多。
在兩年前,虎頭山根據地一共有正規作戰部隊3000人。
而現在呢,虎頭山根據地,不算民兵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隊之外便有八九千人,如果再加上民兵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隊這些組織的話,甚至超過15000人。
在周衛國撰寫的民兵軍事訓練手冊的幫助下,村莊的民兵組織們又積極地參與軍事訓練。
整個虎頭山還有栆縣根據地,更是被周衛國和李勇打造成全民皆兵的程度。
這也是為什麼虎頭山八路軍的兵力可以增長如此迅速的原因。
另外就是打下來的村鎮里的偽軍,有大量的偽軍紛紛反正,加入到獨立團的隊伍,這也擴大了獨立團的兵力。
所以,不久之後,在虎頭山八路軍與清源警備旅聯合出戰之後,萊陽日軍方面,近衛文在無可奈何之中,只得被動下達了繼續退縮防守的命令。
一個虎頭山,發展到現在,兵力上已經遠勝過萊陽地區的日軍。
再加上一個清源警備旅,日偽軍根本不是對手。
所以面對來勢洶洶的八路軍和清源警備旅,小鬼子也只能一退再退,將一座座城鎮讓了出去。
就這樣,到四四年,周衛國的獨立團將虎頭山根據地的面積,擴大了五倍有餘,一共收復大小村莊兩百多座,鎮子十多個,收復失地超過三千平方公里,解放人口一百多萬。
至於清源警備旅,進展相比於八路軍來說倒是慢得多,不過也解放了大小村鎮幾十座,收復失地三百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十來萬。
另外,在四四年,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縱隊等,也開始以游擊作戰,發動局部反攻,共收復失地八萬餘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00萬。
從時間上來推算的話,周衛國的獨立團發起反攻的時間,在一個相當早的階段,甚至是山東地區敵後八路軍逐漸發起反攻的開端。
就這樣,到四四年冬,萊陽地區的日偽軍,只剩下最後的萊陽以及周邊共計五座主要縣城。
周邊的村鎮,還有一些邊緣的縣城,全部落於虎頭山八路軍的手中。
走到這一步,昔日趾高氣揚、高高在上的萊陽日軍,如今是士氣低迷,軍心不振,不過是一日一日的捱著日子。
偽軍們眼見著小鬼子靠不住了,也是樹倒猢鬆散,越來越多的偽軍部隊暗中發生叛變,或是反正,轉投到清源警備旅或者是八路軍。
自知寡不敵眾的近衛文,也曾多次通過電台,想要向周邊的一些大縣城求援。
只是局勢都很不好,周邊的日軍佔領區縣城,也都自身難保,八路軍部隊在佔領區開始發動反攻,國軍方面在正面作戰,也出現了局部的一些主動進攻。
鬼子已經被迫進入防守階段,哪還有兵力支援萊陽?
就這樣,與其說萊陽日軍還佔據了五座中心城市,倒不如說是無奈之下,被八路軍給合圍在了這五座城池之中。
但凡出了這城池,周邊都是人家八路軍的地盤。
城裡的日軍終日人心惶惶,甚至連出城都不敢隨便出城。
城門更是緊緊地封鎖,生怕被八路軍攻破。
封閉的城門造成了後勤上的供應不足。
縣城裡的日軍的日子,一日比一日艱難,有些甚至是吃不飽飯的士兵,還得在縣城裡面,哀求縣城裡的百姓們能賞給他們一口飯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