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官不聊生

第14章 官不聊生

孫承宗、李邦華、袁崇煥、毛文龍四人出西苑不到一個時辰,西苑昭和殿後的南台上的一些隻言片語便流傳出來。

京中大小官員,國子監生,武勛公侯,富商等群體按照消息靈通的程度,在不同的時間節點收到不同的信息。

王雙和四人所議論的「邊事」自然沒有傳出。但袁崇煥和毛文龍的矛盾在御前公開,然後天子奪袁督師遼南戰線事權,以慰毛總兵。復又以此為由,將「五年平遼」之語做罷。

這一連串的操作,反覆橫跳,實在是叫人很想吐槽。

作為科道言官的許譽卿在好友刑科給事中沈惟炳的府上聽到消息,當即就拿著酒杯喝口酒,說道:「今上對袁督師還是恩寵非常啊!竟然以這點小事罷掉五年平遼之語。」

沈惟炳的花廳里,蠟燭燃燒照明,兩人一壺美酒,四碟小菜。便吃便等著消息。旁邊還有兩個美妾服侍著。

沈惟炳捻須笑道:「公實兄,這可不是小事。袁督師欲殺毛文龍久矣。天子只是奪其登萊、皮島事權,確實是恩寵有加。不過,這樣也好。是我東林之福。」

許譽卿微笑著舉杯,「且飲一杯。」

東林勢大,京中一度有謠言說天子整頓廠衛,欲剪除東林黨。但是看看如今天子信重的大臣!孫閣老,東林黨。李邦華,前黨魁鄒元標的弟子兼同鄉,東林黨。袁崇煥,東林黨。

許譽卿是東林黨的中堅人物。他早就聽到韓閣老的府上隱約有些傳言出來,說天子召袁崇煥進京,很可能要借其準備殺毛文龍一事牽連韓閣老。

現在倒是放下心來。

許譽卿的觀點差不多算是京城中如今比較主流的一種觀點。

天子罷「五年平遼」之語固然是引起言官們的不爽。政治承諾,哪有說不算就不算的?即便是天子應允,但可以彈劾吧?可以的吧?但袁督師是自己人吶!

而京中的大臣,不管是持何種觀點,更看重的是天子是否會借題發揮,牽連到閣臣身上去。東林黨擔憂,還有想陞官的人關注。

結果天子輕易的平復此事。韓爌,錢龍錫的門生故舊們鬆口氣,如周廷儒、溫體仁等想入閣的人則是跺腳嘆氣。

京中洶湧的政潮突然間就消失了。言官中有人上書彈劾袁崇煥「大言欺君」,全部都被王雙留中不發。維護袁崇煥的態度非常的明顯。

因京中大旱,作為皇帝,王雙戒齋沐浴三天,再去天壇祈雨。搞定這些瑣事後,二十八日上午在文華殿里和閣臣、詞臣、部院大臣議政,特許袁崇煥、毛文龍列席。

禮部尚書、詹事府詹事溫體仁站在隨駕詞臣方陣前列,看著坐在的袁崇煥,還有站著毛文龍。心裡很有些羨慕。顯然,這兩人是天子所信重的人。

同樣羨慕的還有禮部右侍郎、萬曆四十一年的狀元周廷儒。時年三十五歲。

按照王雙定的規矩,如今早朝廢棄,君臣在文華殿議事,二品文官和超品公侯伯都有座位。

袁崇煥此刻的官職是兵部尚書(正二品)兼右都御史(正二品),督師薊遼。他當然是可以坐椅子的。

以袁崇煥的科考成績,按照明朝「非翰林不得入閣」的規矩,這差不多算他的官職巔峰。再往後就是加少保、太保等職或者以文官封侯。

王雙穿著紅色的龍袍常服,坐在一張長案面前,看著殿中正彙報瑣事的首輔韓爌,打斷道:「北直隸大旱,如何救治旱情,不是靠朕祈雨就行的。還要組織百姓、縉紳興修水利,多打井。這件事你們內閣去辦。

陝西大旱,免除陝西百姓徭役、春秋兩稅、口賦、加派三年,與民休養生息,這是朕讓老高批紅的。錢糧缺口你們內閣和戶部畢尚書協商。多聽聽洪承疇的意見。

恢復考成法的事情議的如何?」

韓爌給天子不留情面的一通話打斷,心裡不快,閣臣的體面全無。他已經想辭官回鄉的事。我不伺候你了還不行嗎?說道:「考成法乃是惡法。萬曆末年申文定公(申時行)和一條鞭法一起廢除。臣以為不可行。」

王雙沒有給這位首輔老大人留任何的情面,譏諷的道:「考成法,考核的是官吏。搞得你們官不聊生,對吧?但是,在朕看來,官不聊生總比民不聊生的好!就這麼定下來。」

韓爌把官帽子脫下來,跪地道:「臣年老體衰,乞骸骨。」真要在他手上恢復考成法,天下的官吏恐怕要恨死他。

李標對恢復考成法持支持態度,但他對天子屢屢不給閣臣留情面很不滿。他是個耿直的脾氣,也出列,脫帽跪地叩首,「臣亦乞骸骨。」

錢龍錫猶豫了下,沒有走出來。

王雙神情一變,眼神犀利的看著跪在他面前的兩名閣臣。他哪裡還不知道,他被閣臣將了一軍。用力的抿抿嘴,道:「朕不許!」拂袖離開文華殿。

在他剛穿越到明朝來的時候,他當時還有誘使韓爌主動辭職的想法。他看著內閣裡面三個東林黨,實在是心裡不痛快!

但是,在當了一段時間的皇帝,感受到崇禎皇帝所擁有的權力后,他此時並不想韓爌輕易的就離職。

這不倒是他覺得韓爌好用,有治政、做事的能力,想要挽留此人。而是,他發現,他作為皇帝,本來就有足夠多的辦法去更換閣臣時,他豈能讓韓爌這老小子輕易的從朝堂上脫身?

錦衣衛早就把韓爌的家底查請。這老小子在老家山西有田地近萬畝,丁口無數。韓家是當地大族。

你他媽給大明交稅沒有?

天子既走,文華殿中的群臣面面相覷。

明眼人都發現一個問題,雖然當今天子沒有用袁崇煥牽連韓閣老的意思。但是,當今內閣的三名閣臣,確實無一人能深得聖意。

而本朝的規矩,閣臣若無聖眷,基本上也是當不了多久的。就算韓、李、錢三人有幫著天子欽定逆案的政治功績。

政潮剛剛平息,波折又要升起啊!

這時,跟著皇帝走了司禮太監高時明又轉回來,道:「皇爺口諭。第一,讓都察院擬定考核御史的條例。不能只看任期滿后的考核。第二,熊文烈(熊廷弼)在遼東去職,蒙受冤屈。姚聖文此人尤其可惡。豈是簡單的罷官就算完?令三法司會審此案。」

左都御史曹於汴、刑部尚書喬允升、大理卿康新民三人連忙道:「臣遵旨。」

這邊剛完事,天子大伴王承恩又從後面轉出來,「孫閣老,李尚書,袁督師,毛將軍,陛下有請。」

四人在眾人羨慕的眼光中往西苑而去。

....

...

溫體仁,字長卿,烏程人。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累官禮部侍郎。崇禎初遷尚書,協理詹事府事。為人外謹而中猛鷙,機深刺骨。

——《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下一章:第15章 定策(上)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13章 就此作罷

我來做明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來做明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官不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