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督察進程

第14章 督察進程

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瓚今日得招,會見首輔張居正。

陳瓚是嘉靖年間的進士,至今已經過去二十五個年頭,他算目前朝堂上少有的三朝元老。

此人為政清廉,剛正不阿。

張居正評價「絕私交,抑權貴,綱紀肅然,人莫敢犯」。

讓陳瓚做在這個位置再合適不過。

他歷任山西太原府陽曲縣知縣,歷任山東道監察御史、山東按察司副使、河南按察使、戶部左侍郎、南京戶部尚書等職,可謂在監察的道路上履歷豐富。

今日得召見,內心多有忐忑。

首輔公事繁忙,很少過問都察院的事。

茶香裊裊,陳瓚卻沒有品鑒的興緻。

「敬夫,別來無恙,近日可好。」

陳瓚客氣:「讓叔大費心了,老夫還好還好。」

張居正雖然貴為首輔,接人待物,頗為客氣。

尤其對面坐著的還是三朝元老,更是禮遇非凡。

「敬夫做這個位置,不穀省心多了。」

「哪裡哪裡,為國家計,老夫不敢有半分懈怠。如今改革正值關鍵,咱們都察院更是要認真做事,督察地方。」

二人都是過分的客氣,說了不少的閑話。

張居正知道都察院的工作非常的繁重,相對比工作,都察院的人並不討喜。

大部分官員對都察院的人敬而遠之。

「今日來,是想跟敬夫你說件事。」

於是張居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敘述一遍。

陳瓚聽的認真,連連點頭。

待張居正說完,陳瓚消化吸收了一會。

便問道:「叔大的意思是這份工作交於都察院來執行。」

張居正點點頭。

陳瓚梳理了一番。

都察院自有自己的一套選人標準。

規定御史必從進士及監生中有學識並通達治體者選任,吏員出身不得為科道官。

並且年齡上有限制,不能小於三十歲,太年輕缺乏經驗,不能年齡太大,太大了沒有朝氣。

人品上同樣有嚴格的限制。

都察院的人大多剛正不阿,不畏權勢,頭腦靈活,家世清白。

所以當張居正說完后,陳瓚便想到了增加人員的問題。

他也清楚,張居正既然找了自己,就說明事情八九不離十了。

「你也知道,一條鞭如今在福建,江西兩廣試行,成效顯著,但是裡面的問題還是比較多,不穀也是著人探查。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有些地方大斗換小斗已是屢見不鮮,還有的地方視為踢斗,凡是漏下斗的米麥最後也被他們回收,老百姓拿來足額的米麥,卻被收稅的差異盤剝,苦不堪言,想比較皇上說的低價收購高價報額手段如初一格,然這些問題恰恰是咱們沒有想到的啊。

說來不穀慚愧,如此嚴重的漏洞,盡然讓皇上提醒,不穀做的不到位。」

這正是陳瓚佩服張居正的地方。

不驕不躁,如履薄冰。

「人無完人,叔大不必妄自菲薄。在咱看來,叔大已然不易。偌大的國家,要想做到面面俱到,何其艱難。

遠的不說,就說今年的子粒銀吧。以駙馬都尉許從誠,咱們的武清伯為首的皇親國戚可是沒少告你的狀。

咱知道你的壓力大,很多事情都不處理啊。尤其是武清伯,畢竟他是皇太后的父親。

說實話,去年戚繼光狀告武清伯的事現在還歷歷在目,好在是你,要不事情也不好收拾,如果這事換成其他人,說滅九族確實過重,殺頭點地總也是輕判了。」

張居正點頭。

他不禁想起陳彩鳳端莊的臉龐。

還記得大隆福寺太后的召見,現在想想那次召見有些不倫不類。

李彩鳳並未著華衣吉服,那天她穿了一件大紅的天鵝絨長裙。頭上高綰的髮髻,斜插了三兩支翡翠鬧蛾兒。

打扮的雍容華貴,身上散發著悠然的蘭香,沁人心脾,讓人想入非非。

李彩鳳說了些自己年輕的往事,問了關於工部尚書朱蘅的去留問題,還說了皇帝最近的變化。

反正問詢的有些雜亂,張居正為是有問必達。

他心裡知道當今的皇太后內心清明,如果自己沒有皇太后的支持,恐怕走不到今天。

改革誠如陳瓚所說,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任何一位皇親貴胃都是夠自己喝一壺的。

他一直都殫精極慮。

記得那次馮保與自己交談。

自己說的明白。

自己所做的事沒有一件是為了自己,都是為了大明,而馮保作為內相,他將宮裡整理的僅僅有條,得益的同樣的皇上。

所以皇太后看的明白。不論二人做什麼,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大明,都是給她的兒子小皇帝打根基。

二人做什麼,李彩鳳只要認為有利於大明,有利於皇上都會無條件的支持。

現在好了,明槍基本都已經解決,但是暗箭卻不可不防。

「敬夫兄說的不錯,與國與民,武清伯都是罪大惡極。

到奈何,奈何啊。

國法,律法,有時候竟只是升斗小民的枷鎖,反而這些皇親排除在外。

《史記商君列傳》里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咱們大明何時能做到。」

感同身受,陳瓚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也深深地無奈。

當今皇親犯法多如牛毛,自己卻管不著。

人家有宗人府管理,如果宗正能秉公執法,還好,就怕宗正偏袒,受苦的還是百姓。

「歷來咱大明的官場風氣不正,捕風捉影望文生義,結黨營私拿奸耍滑,好在考成一法推出,人人得而用心做事,風氣正了不少。」

二人又是說了會閑話,陳瓚便告辭。

臨別,張居正還再三囑咐,這事要時間緊,任務重,絲毫不能馬虎大意。

待陳瓚離開,張居正又開始處理奏疏。

每天面對如此繁重的公務,張居正事必躬親,看的時間長了,眼睛酸澀,他不得不放下奏疏,揉揉眼睛,推開窗戶眺望遠處的天空。

此時朱翊鈞同樣揉著發酸的手腕眺望。

今日無事,自己的母親,皇太后李彩鳳早做自己的功課,抄寫經書,放任他自己學習。

這不剛練習書寫,歇上一會。

這些天來,朱翊鈞頗感無聊,任誰成天的學習也是頭昏腦漲。

宮內的積雪早就被掃的一乾二淨。

宮女太監們忙於自己的工作。

誰也不知道一雙輕靈的眼睛看著他們。

朱翊鈞被風一吹,精神了不少。

他轉身從抽屜里拿出風葫蘆。

這還是萬曆初年張先生送給自己的。

那時候的自己沒有玩過如此好玩的東西,幾乎是搶一般的拿在手裡。

玩了半天,也不得要領。

後來還是孫海找了個小太監客用學習后教給自己的。

這個風葫蘆幾乎是自己童年的唯一記憶。

直到現在,也沒捨得扔了它。

朱翊鈞拿出繩,將風葫蘆放在繩上,開始用力的抖動繩索,風葫蘆飛了起來。

開始的時候,手法有些生疏,慢慢的朱翊鈞找到了感覺。

手腕一番,風葫蘆在天空打著轉。

待風葫蘆快要落地的時候,朱翊鈞眼疾手快的接住。

他玩的忘乎所以,全然沒發現門口站立半天的李彩鳳。

李彩鳳靜靜的看著玩耍的朱翊鈞,心裡一酸。

尋常百姓家的孩子自由自在,就是自己的小時候玩的東西也頗多,想想那時候是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光。

而眼前的朱翊鈞從小就失去了太多的快樂。

這就是皇家的可悲之處。

她心疼,卻不知道怎麼辦。

貼身侍女蓉兒小聲的說道:「皇太后可以領皇上出宮走走。」

李彩鳳眼神一亮。

對啊。怎麼沒想到呢。

說著她推門而入。

朱翊鈞便放下了風葫蘆。

「啊,母後來了。朕就是累了。就玩了一會。」

李彩鳳沒有怪罪的意思:「沒事。母後知道。這眼看著到了飯點了,咱們吃飯。等吃了飯。母后帶你出去走走。」

朱翊鈞眼神猛的一亮,不過很快又黯然:「皇宮有什麼好走的,朕還是看書吧。」

「這孩子。母后說的是帶你出宮。」

「真的!」朱翊鈞興奮的問道。

李彩鳳點點頭。

「行,那咱們開飯吧。朕玩的餓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神宗顯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神宗顯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章 督察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