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微小說》49.洗心得智的法雲禪師
這又是一個真實的傳說,是有關洗心之後變聰明的傳說,如果各位朋友感興趣,且聽我細細道來。
話說,在唐朝,有位法雲法師,是雁門人氏,俗姓趙,為人淳樸,老實善良,對於名利毀贊也淡薄,只是天資貧瘠,記性不好。
倒是上學的年紀,父母將其送入學堂讀書,卻時常獃頭獃腦的,認不得幾個字,老師也束手無策,大有「朽木不可雕」的無奈。
到了12歲,見其還是沒有改觀,他父母索性就把他送到五台山華嚴寺里,拜凈覺禪師為師。
從此,就在那裡做些擔柴挑水的雜役,他倒也任勞任怨,不以為苦。
直到他36歲那年,還是不能誦經作課,大家看他這麼愚鈍,都不叫他法雲,而戲稱他「牛雲」。
哪怕法雲生性敦厚,可聽到別人的譏誚,心裡自是不好受,況且別人說得也沒錯,出家20多年,連早晚課都不會念,真的是蠢笨如牛啊!
這麼一思量,不免情緒低落起來:像我這樣的人,活在世上又有什麼用呢?
後來,聽師兄說,文殊菩薩管智慧,便發願上五台山巡禮,一心持念文殊菩薩聖號,祈求他能為自己開竅,賜予智慧。
那時天氣寒冷徹骨,大雪紛飛,他就赤著腳走在雪地上一面向著五台山方向頂禮朝拜,一心持念文殊師利大士的聖號。
像這樣子,日復一日虔誠禮拜,甚至達到了寒不求衣,食不知味,內不知身,外不知物的境界,逢人就問:文殊大士在哪裡?
然,跑遍了五峰,卻還是了無可得,而他還是不氣餒,繼續打聽。
一日,他來到東台,遇見一位老人,在那裡爆火取暖,便上前口問道:
「敢問大德,可知文殊大士住在哪裡?」
「你問他做什麼?」老人抬眼問道。
「貧僧生來愚鈍,不會誦經念咒,一心祈求能為我開智慧。」法雲如實回道,誰料老人出言不遜:
「那個羸頹百拙汗,你還是不見他的好!」
法雲聞言,便覺對方太過猖狂,對佛菩薩大不敬,便轉身離開,不再理他。
於是,就前往北台,誰知在那裡,又遇見了東台的老人,不同的是,他不再爆火取暖,而是擁雪而坐。
天寒地凍的,一位老人居然腿腳比他還利落,這麼快就到了,還知道自己會跑北台來,難不成……
這時候,他似乎明白了,立馬上前拜倒,只因連日來饑寒交迫,疲勞過度,這一拜,口中遂吐出一塊血團,便倒地不起,暈了過去。
迷迷糊糊間,他似乎聽到老人渾厚的聲音:
「你累世之前,曾做講經法師,因貪圖他人利養,又密吝佛法,不願弘法利生,因此因緣墮落惡道,投身為牛,償還宿債。待到宿債償清,又因曾修持佛法,以佛力加持,今得人身,重做出家人,而宿世慳法餘業,令你愚鈍無知,無法讀誦經典。」
說完宿世因果,老人便用如意鉤,斫出法雲的心臟來,展示在他眼前。
法雲定睛一看,其狀確如牛心,不免心生慚愧。
老人持此牛心,在天井中取水洗滌,而後又將其按回法雲的胸口,又大喝一聲:
「起來!」
此時,法雲才悠悠轉醒,忙捂住心口,不感一絲疼痛,卻汗流浹背,又左右尋找老人,不見其蹤影。
突然間,空中祥雲驟起,迎面一陣清風,舒爽無比,忙抬頭仰望,只見空中圓光如鏡,老人坐在蓮花上,晃晃然漸漸隱去……
自此,法雲禪師往世所持誦的經綸,宛然憶起,如獲舊物。
也由此,他更是精進道法,如救頭燃,後於開元23年春,辭眾而終。
(劇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