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j軍游騎(一)
歸德府治所睢陽,金朝立國之初置宣武軍於此,是大宋南渡前的南京應天府治所宋城,也是唐代的宋州,金章宗承安五年才改成現在的名稱。不過,因為數百年來所有的人都已經把這裡稱為宋城叫習慣了,而且朝許也沒去管什麼地方叫什麼名稱這樣的小事,因此大家——無論是官府中人或者是平頭百姓——包括官府的文書都還是以「宋城」來稱歸德府的府治。
經歷了百多年前的金宋南侵之戰,從大宋治下變成了金朝的腹地大城。睢陽——哦,應該是按習慣叫「宋城」才能使人聽得懂——宋城,城市大得很,除了周邊有一道三丈寬的護城河外,內城、隔城與外城三個四方形的城牆圈一個比一個大很整齊的套在一起,形成了宋城的整個輪廓。外城的城周長為一十五里四十步,四個方向開有六個城門。東城牆邊開了兩個,靠南的是延和門,靠北的是昭仁門;西城也有兩個城門,與東城兩相對應,南為順成門,北則是迴鑾門;南北兩個方向各開一門,城南的叫崇禮,城北的名為靜安。
實際上,隔城也不算小,周回足有八里上下,隔城的四面依舊開了四個門,東向為承慶門,西向叫祥輝門,至於南北兩個方向的隔城門,若非有大事一般很少打開,即使打開了細民百姓也不準從這兩個城門通過,再加上沒安名號,所以沒什麼人注意。
內城,是大宋過去南京的宮城,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南宮門名叫重熙,北宮門叫頒慶,名叫歸德的大殿是過去宋帝臨幸時商議軍國大事的朝會所在,如今的歸德府名,大約也是從這個歸德殿而來的吧。到底是否真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除了那些喜歡考究的夫子外,沒什麼人會去認真。
宋城南邊三里左右,是由隋煬帝於大業元年(605年)三月,發河南諸郡百餘萬男女開鑿的溝通河、淮的通濟渠,也即是唐宋交通動脈——原汴河,現在成了黃河岔道。而宋城至靈璧運河河道,則因轉漕作用銳減,金人又不維護,現時已經淤塞多時,甚至有些河段成了可并行多路車馬的大路。
八月二十三日下午,葛驛鎮,這是一個位於黃河岔道——原汴河(大運河)——南岸的大市鎮,有民戶六百餘,丁口共三千一百四十多。是歸德府最為繁華、賦稅收入最高的商業港口
宋城至柘城、陳州的大馬路南北向縱貫鎮中而過,這條馬路也是本鎮的大街,大街南端有座名為來順的酒樓,也是本鎮現存的唯一酒店。
此刻,來順酒店的二樓雅座靠窗位置,坐著一個身穿素色白疊袍服、年紀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官人。只要看他胡桌上基本沒動的炒豆和一碗醬肉,還有桌上放著四個可裝半斤的空瓷酒壺,再配以他一臉不耐的神色,就知道他在這裡等得有多心煩了。
另外一張食桌上坐的是穿了白色緊身窄袖收口戰袍,上身外加草綠色鑲紅邊背子,腰扎淡青色腰帶壯漢。這兩個人說是陳宗華的隨從,實則是制武軍(護衛隊)派來押運貨物的兩名護衛隊員。
年輕人名叫陳宗華,字介國,大宋婺州人,現為京東路安撫使衙門回易曹金國案主事。這次他受上官指派到歸德府公幹,已經在宋城內住了半個多月了。可是因為所要辦的事只完成了將四百枚「轟天雷」交給河南路統軍使衙門的那一半,另外收取對方交付根據地急需貨物——即金國方面應該交與自己近十萬斤的硝石、硫磺與雄黃——的任務,則是直到現在還連個影子都沒見到呢。
去年到現在,山東制武軍連著進行幾場大戰,又還向金國、大宋邊軍及其他小股勢力出賣兵器,至使官府作坊從前年開始就積攢下來的兵器幾乎清空,連帶著各種軍械物資也所剩無幾。特別是這兩個多月來,制武軍主帥陳君華又因某項急事與安撫副使沈念宗趕赴臨安公幹,讓早有準備的蒙古東路南下滅金大軍捉了個空子,數十萬大軍從河北路突襲得手,如狂風一般掃過,連佔根據地才納入治下的德、棣、濟三州。若不是有北清河的險阻,若不是安撫使張大人先一步調了數百艘海鶻戰船到北清河上,給蒙古軍幾次狠狠的打擊,讓蒙古鐵騎止步於北清河以北。如果不是這樣,說不定以嗜殺為樂的蒙古兵會由山東平原縱兵而下呢。
有鑒於蒙古兵避開北清河直赴南京路,大有可能會趁此時機分兵進犯根據地,安撫使張國明下令,回易曹各案加大從各地購進有關物料的力度,務必於最短的時間內充實原料庫存。
陳宗華來到歸德府時,蒙古兵已經攻佔了黃河南岸的東明、楚丘,可能因為是他們還沒準備好罷,韃子兵除派出遊騎四齣窺探兼打草谷外,一直還沒有什麼動靜。好在,山東水戰隊的水面戰力天下無雙,在子母炮和雷火箭的打擊下,不懼任何敢來討野火的牛鬼蛇神。不過,陳宗華相信,蒙古兵不日將向歸德發動進攻,再不離開險地的話,說不定連命也會斷送在這裡。即使蒙古兵一時間不會向宋城攻擊,可自己帶來的三艘船卻在鎮北的碼頭上住泊呢。雖說帶深鼎的船行走速度比時下的任何船隻都快得多,每船還各自新裝上了四具子母炮,並有兩哨制武軍,不懼一般盜賊和小股蒙古兵游騎。但,萬一哪天大隊蒙古韃子真開過歸德來了,只有二百餘人的制武軍只有逃命的份,哪還談得到其他。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陳宗華怎麼會不著急,讓他如何能夠安心吶?(有關京東根據地、制武軍(護衛隊),以及來世敏身世等諸事的詳情,見本人《宋末商賈》一書,書號:44642)
昨天夜裡,同樣等得不耐煩的兩位制武軍哨長,相約來與陳宗華商議之後決定,派出半數——全副武裝的一哨——護衛隊和本地官吏一道往南出發,迎上從陳州來的貨運商隊並催促他們。
今天,南去的一哨人馬離開后,陳宗華謝絕了金國統軍衙門陪同的吏員,要獨自一人到來順酒樓喝酒解悶,也順便看看南來的貨物會否到來。可那位留守船隻的哨長不放心這位文官一人在此時出外,一定要派人和他一起出來,以免發生意外。最後,雙方妥協為假做不認識,各行各的路方才作罷。
眼看太陽快下山了,正想招呼伙家來收拾結賬時,卻見鎮外塵頭大起,不多時就看到有制武軍戰士護著十餘輛騾車緩緩進鎮。照車隊一直升起的灰塵看,後面估計還有不少人車,應該是自己需要的貨物運到了。
陳宗華匆匆結了賬下樓出得店門,剛巧車隊也到了門前,這一細看,讓他吃驚不小。但見每輛騾車上都有一兩個重傷者,有一輛車上則裝了十幾具具屍體,有些屍體上的羽箭只折斷了箭桿,而且護車的武士和車夫也有許多人帶傷。
「和護衛隊一起回來,這支車隊所運是我們要的貨物了,而且在路上遭遇劫匪,死傷還不少。」陳宗華迎上當先的護衛隊戰士,急急問道:「塗哨長呢?這是我們等候的貨物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那個戰士向陳宗華行了個軍禮:「塗哨長帶了五什人在後面掩護,我們在距此八里的小劉庄與蒙古人的小股騎兵打了一仗……」
陳宗華心不在焉地聽那位戰士說話,眼睛卻朝車隊的來路上看,見到要找的人出現,說了一句:「塗哨長來了,我去問問他。」邁步就朝前走去。
…………………………
來世敏他們為了避開漫天的泥塵,昨天依舊柴大官人的安排,待車隊遠遠出數里塵土稍散後方離開柘城。走了五十里到離預定歇腳地還差十里路的小鄭庄,從大開的村柵門間望進去時,胡行首他們竟是發現,早就應該在府城交割卸貨的騾車和那兩輛轎車,赫然在庄內一戶大院門口停著。
胡行首心知肯定有事發生,向眾人招呼到村中討口水喝並歇息一回,與柵門口值守的村丁交涉后,便率先挑著擔子朝村內行去。
這塊相當寬闊的平場位於小鄭庄中心,村子的所有房屋一棟挨一棟圍繞這塊空場而建,每棟房屋間毫無一點空隙,南北向的大馬路緊靠村東的房屋。除了房屋的背牆不夠高外,村子的形狀像極了北方拒兵防匪的堡砦。
來到騾車左近,來世敏聽到右邊一處地方有呼喝叱罵與哭叫求饒的聲音,放下擔子喝了兩口水后,不僅叫罵聲不曾停更有鞭子抽擊的「啪啪」聲傳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來世敏披上衣衫,趁人不注意將皮腰帶繫到衣下,然後移動腳步向嘈雜處走去。
歸德府治所睢陽,金朝立國之初置宣武軍於此,是大宋南渡前的南京應天府治所宋城,也是唐代的宋州,金章宗承安五年才改成現在的名稱。不過,因為數百年來所有的人都已經把這裡稱為宋城叫習慣了,而且朝許也沒去管什麼地方叫什麼名稱這樣的小事,因此大家——無論是官府中人或者是平頭百姓——包括官府的文書都還是以「宋城」來稱歸德府的府治。
經歷了百多年前的金宋南侵之戰,從大宋治下變成了金朝的腹地大城。睢陽——哦,應該是按習慣叫「宋城」才能使人聽得懂——宋城,城市大得很,除了周邊有一道三丈寬的護城河外,內城、隔城與外城三個四方形的城牆圈一個比一個大很整齊的套在一起,形成了宋城的整個輪廓。外城的城周長為一十五里四十步,四個方向開有六個城門。東城牆邊開了兩個,靠南的是延和門,靠北的是昭仁門;西城也有兩個城門,與東城兩相對應,南為順成門,北則是迴鑾門;南北兩個方向各開一門,城南的叫崇禮,城北的名為靜安。
實際上,隔城也不算小,周回足有八里上下,隔城的四面依舊開了四個門,東向為承慶門,西向叫祥輝門,至於南北兩個方向的隔城門,若非有大事一般很少打開,即使打開了細民百姓也不準從這兩個城門通過,再加上沒安名號,所以沒什麼人注意。
內城,是大宋過去南京的宮城,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南宮門名叫重熙,北宮門叫頒慶,名叫歸德的大殿是過去宋帝臨幸時商議軍國大事的朝會所在,如今的歸德府名,大約也是從這個歸德殿而來的吧。到底是否真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除了那些喜歡考究的夫子外,沒什麼人會去認真。
宋城南邊三里左右,是由隋煬帝於大業元年(605年)三月,發河南諸郡百餘萬男女開鑿的溝通河、淮的通濟渠,也即是唐宋交通動脈——原汴河,現在成了黃河岔道。而宋城至靈璧運河河道,則因轉漕作用銳減,金人又不維護,現時已經淤塞多時,甚至有些河段成了可并行多路車馬的大路。
八月二十三日下午,葛驛鎮,這是一個位於黃河岔道——原汴河(大運河)——南岸的大市鎮,有民戶六百餘,丁口共三千一百四十多。是歸德府最為繁華、賦稅收入最高的商業港口
宋城至柘城、陳州的大馬路南北向縱貫鎮中而過,這條馬路也是本鎮的大街,大街南端有座名為來順的酒樓,也是本鎮現存的唯一酒店。
此刻,來順酒店的二樓雅座靠窗位置,坐著一個身穿素色白疊袍服、年紀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官人。只要看他胡桌上基本沒動的炒豆和一碗醬肉,還有桌上放著四個可裝半斤的空瓷酒壺,再配以他一臉不耐的神色,就知道他在這裡等得有多心煩了。
另外一張食桌上坐的是穿了白色緊身窄袖收口戰袍,上身外加草綠色鑲紅邊背子,腰扎淡青色腰帶壯漢。這兩個人說是陳宗華的隨從,實則是制武軍(護衛隊)派來押運貨物的兩名護衛隊員。
年輕人名叫陳宗華,字介國,大宋婺州人,現為京東路安撫使衙門回易曹金國案主事。這次他受上官指派到歸德府公幹,已經在宋城內住了半個多月了。可是因為所要辦的事只完成了將四百枚「轟天雷」交給河南路統軍使衙門的那一半,另外收取對方交付根據地急需貨物——即金國方面應該交與自己近十萬斤的硝石、硫磺與雄黃——的任務,則是直到現在還連個影子都沒見到呢。
去年到現在,山東制武軍連著進行幾場大戰,又還向金國、大宋邊軍及其他小股勢力出賣兵器,至使官府作坊從前年開始就積攢下來的兵器幾乎清空,連帶著各種軍械物資也所剩無幾。特別是這兩個多月來,制武軍主帥陳君華又因某項急事與安撫副使沈念宗趕赴臨安公幹,讓早有準備的蒙古東路南下滅金大軍捉了個空子,數十萬大軍從河北路突襲得手,如狂風一般掃過,連佔根據地才納入治下的德、棣、濟三州。若不是有北清河的險阻,若不是安撫使張大人先一步調了數百艘海鶻戰船到北清河上,給蒙古軍幾次狠狠的打擊,讓蒙古鐵騎止步於北清河以北。如果不是這樣,說不定以嗜殺為樂的蒙古兵會由山東平原縱兵而下呢。
有鑒於蒙古兵避開北清河直赴南京路,大有可能會趁此時機分兵進犯根據地,安撫使張國明下令,回易曹各案加大從各地購進有關物料的力度,務必於最短的時間內充實原料庫存。
陳宗華來到歸德府時,蒙古兵已經攻佔了黃河南岸的東明、楚丘,可能因為是他們還沒準備好罷,韃子兵除派出遊騎四齣窺探兼打草谷外,一直還沒有什麼動靜。好在,山東水戰隊的水面戰力天下無雙,在子母炮和雷火箭的打擊下,不懼任何敢來討野火的牛鬼蛇神。不過,陳宗華相信,蒙古兵不日將向歸德發動進攻,再不離開險地的話,說不定連命也會斷送在這裡。即使蒙古兵一時間不會向宋城攻擊,可自己帶來的三艘船卻在鎮北的碼頭上住泊呢。雖說帶深鼎的船行走速度比時下的任何船隻都快得多,每船還各自新裝上了四具子母炮,並有兩哨制武軍,不懼一般盜賊和小股蒙古兵游騎。但,萬一哪天大隊蒙古韃子真開過歸德來了,只有二百餘人的制武軍只有逃命的份,哪還談得到其他。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陳宗華怎麼會不著急,讓他如何能夠安心吶?(有關京東根據地、制武軍(護衛隊),以及來世敏身世等諸事的詳情,見本人《宋末商賈》一書,書號:44642)
昨天夜裡,同樣等得不耐煩的兩位制武軍哨長,相約來與陳宗華商議之後決定,派出半數——全副武裝的一哨——護衛隊和本地官吏一道往南出發,迎上從陳州來的貨運商隊並催促他們。
今天,南去的一哨人馬離開后,陳宗華謝絕了金國統軍衙門陪同的吏員,要獨自一人到來順酒樓喝酒解悶,也順便看看南來的貨物會否到來。可那位留守船隻的哨長不放心這位文官一人在此時出外,一定要派人和他一起出來,以免發生意外。最後,雙方妥協為假做不認識,各行各的路方才作罷。
眼看太陽快下山了,正想招呼伙家來收拾結賬時,卻見鎮外塵頭大起,不多時就看到有制武軍戰士護著十餘輛騾車緩緩進鎮。照車隊一直升起的灰塵看,後面估計還有不少人車,應該是自己需要的貨物運到了。
陳宗華匆匆結了賬下樓出得店門,剛巧車隊也到了門前,這一細看,讓他吃驚不小。但見每輛騾車上都有一兩個重傷者,有一輛車上則裝了十幾具具屍體,有些屍體上的羽箭只折斷了箭桿,而且護車的武士和車夫也有許多人帶傷。
「和護衛隊一起回來,這支車隊所運是我們要的貨物了,而且在路上遭遇劫匪,死傷還不少。」陳宗華迎上當先的護衛隊戰士,急急問道:「塗哨長呢?這是我們等候的貨物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那個戰士向陳宗華行了個軍禮:「塗哨長帶了五什人在後面掩護,我們在距此八里的小劉庄與蒙古人的小股騎兵打了一仗……」
陳宗華心不在焉地聽那位戰士說話,眼睛卻朝車隊的來路上看,見到要找的人出現,說了一句:「塗哨長來了,我去問問他。」邁步就朝前走去。
…………………………
來世敏他們為了避開漫天的泥塵,昨天依舊柴大官人的安排,待車隊遠遠出數里塵土稍散後方離開柘城。走了五十里到離預定歇腳地還差十里路的小鄭庄,從大開的村柵門間望進去時,胡行首他們竟是發現,早就應該在府城交割卸貨的騾車和那兩輛轎車,赫然在庄內一戶大院門口停著。
胡行首心知肯定有事發生,向眾人招呼到村中討口水喝並歇息一回,與柵門口值守的村丁交涉后,便率先挑著擔子朝村內行去。
這塊相當寬闊的平場位於小鄭庄中心,村子的所有房屋一棟挨一棟圍繞這塊空場而建,每棟房屋間毫無一點空隙,南北向的大馬路緊靠村東的房屋。除了房屋的背牆不夠高外,村子的形狀像極了北方拒兵防匪的堡砦。
來到騾車左近,來世敏聽到右邊一處地方有呼喝叱罵與哭叫求饒的聲音,放下擔子喝了兩口水后,不僅叫罵聲不曾停更有鞭子抽擊的「啪啪」聲傳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來世敏披上衣衫,趁人不注意將皮腰帶繫到衣下,然後移動腳步向嘈雜處走去。
歸德府治所睢陽,金朝立國之初置宣武軍於此,是大宋南渡前的南京應天府治所宋城,也是唐代的宋州,金章宗承安五年才改成現在的名稱。不過,因為數百年來所有的人都已經把這裡稱為宋城叫習慣了,而且朝許也沒去管什麼地方叫什麼名稱這樣的小事,因此大家——無論是官府中人或者是平頭百姓——包括官府的文書都還是以「宋城」來稱歸德府的府治。
經歷了百多年前的金宋南侵之戰,從大宋治下變成了金朝的腹地大城。睢陽——哦,應該是按習慣叫「宋城」才能使人聽得懂——宋城,城市大得很,除了周邊有一道三丈寬的護城河外,內城、隔城與外城三個四方形的城牆圈一個比一個大很整齊的套在一起,形成了宋城的整個輪廓。外城的城周長為一十五里四十步,四個方向開有六個城門。東城牆邊開了兩個,靠南的是延和門,靠北的是昭仁門;西城也有兩個城門,與東城兩相對應,南為順成門,北則是迴鑾門;南北兩個方向各開一門,城南的叫崇禮,城北的名為靜安。
實際上,隔城也不算小,周回足有八里上下,隔城的四面依舊開了四個門,東向為承慶門,西向叫祥輝門,至於南北兩個方向的隔城門,若非有大事一般很少打開,即使打開了細民百姓也不準從這兩個城門通過,再加上沒安名號,所以沒什麼人注意。
內城,是大宋過去南京的宮城,城周二里三百一十六步。南宮門名叫重熙,北宮門叫頒慶,名叫歸德的大殿是過去宋帝臨幸時商議軍國大事的朝會所在,如今的歸德府名,大約也是從這個歸德殿而來的吧。到底是否真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除了那些喜歡考究的夫子外,沒什麼人會去認真。
宋城南邊三里左右,是由隋煬帝於大業元年(605年)三月,發河南諸郡百餘萬男女開鑿的溝通河、淮的通濟渠,也即是唐宋交通動脈——原汴河,現在成了黃河岔道。而宋城至靈璧運河河道,則因轉漕作用銳減,金人又不維護,現時已經淤塞多時,甚至有些河段成了可并行多路車馬的大路。
八月二十三日下午,葛驛鎮,這是一個位於黃河岔道——原汴河(大運河)——南岸的大市鎮,有民戶六百餘,丁口共三千一百四十多。是歸德府最為繁華、賦稅收入最高的商業港口
宋城至柘城、陳州的大馬路南北向縱貫鎮中而過,這條馬路也是本鎮的大街,大街南端有座名為來順的酒樓,也是本鎮現存的唯一酒店。
此刻,來順酒店的二樓雅座靠窗位置,坐著一個身穿素色白疊袍服、年紀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官人。只要看他胡桌上基本沒動的炒豆和一碗醬肉,還有桌上放著四個可裝半斤的空瓷酒壺,再配以他一臉不耐的神色,就知道他在這裡等得有多心煩了。
另外一張食桌上坐的是穿了白色緊身窄袖收口戰袍,上身外加草綠色鑲紅邊背子,腰扎淡青色腰帶壯漢。這兩個人說是陳宗華的隨從,實則是制武軍(護衛隊)派來押運貨物的兩名護衛隊員。
年輕人名叫陳宗華,字介國,大宋婺州人,現為京東路安撫使衙門回易曹金國案主事。這次他受上官指派到歸德府公幹,已經在宋城內住了半個多月了。可是因為所要辦的事只完成了將四百枚「轟天雷」交給河南路統軍使衙門的那一半,另外收取對方交付根據地急需貨物——即金國方面應該交與自己近十萬斤的硝石、硫磺與雄黃——的任務,則是直到現在還連個影子都沒見到呢。
去年到現在,山東制武軍連著進行幾場大戰,又還向金國、大宋邊軍及其他小股勢力出賣兵器,至使官府作坊從前年開始就積攢下來的兵器幾乎清空,連帶著各種軍械物資也所剩無幾。特別是這兩個多月來,制武軍主帥陳君華又因某項急事與安撫副使沈念宗趕赴臨安公幹,讓早有準備的蒙古東路南下滅金大軍捉了個空子,數十萬大軍從河北路突襲得手,如狂風一般掃過,連佔根據地才納入治下的德、棣、濟三州。若不是有北清河的險阻,若不是安撫使張大人先一步調了數百艘海鶻戰船到北清河上,給蒙古軍幾次狠狠的打擊,讓蒙古鐵騎止步於北清河以北。如果不是這樣,說不定以嗜殺為樂的蒙古兵會由山東平原縱兵而下呢。
有鑒於蒙古兵避開北清河直赴南京路,大有可能會趁此時機分兵進犯根據地,安撫使張國明下令,回易曹各案加大從各地購進有關物料的力度,務必於最短的時間內充實原料庫存。
陳宗華來到歸德府時,蒙古兵已經攻佔了黃河南岸的東明、楚丘,可能因為是他們還沒準備好罷,韃子兵除派出遊騎四齣窺探兼打草谷外,一直還沒有什麼動靜。好在,山東水戰隊的水面戰力天下無雙,在子母炮和雷火箭的打擊下,不懼任何敢來討野火的牛鬼蛇神。不過,陳宗華相信,蒙古兵不日將向歸德發動進攻,再不離開險地的話,說不定連命也會斷送在這裡。即使蒙古兵一時間不會向宋城攻擊,可自己帶來的三艘船卻在鎮北的碼頭上住泊呢。雖說帶深鼎的船行走速度比時下的任何船隻都快得多,每船還各自新裝上了四具子母炮,並有兩哨制武軍,不懼一般盜賊和小股蒙古兵游騎。但,萬一哪天大隊蒙古韃子真開過歸德來了,只有二百餘人的制武軍只有逃命的份,哪還談得到其他。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陳宗華怎麼會不著急,讓他如何能夠安心吶?(有關京東根據地、制武軍(護衛隊),以及來世敏身世等諸事的詳情,見本人《宋末商賈》一書,書號:44642)
昨天夜裡,同樣等得不耐煩的兩位制武軍哨長,相約來與陳宗華商議之後決定,派出半數——全副武裝的一哨——護衛隊和本地官吏一道往南出發,迎上從陳州來的貨運商隊並催促他們。
今天,南去的一哨人馬離開后,陳宗華謝絕了金國統軍衙門陪同的吏員,要獨自一人到來順酒樓喝酒解悶,也順便看看南來的貨物會否到來。可那位留守船隻的哨長不放心這位文官一人在此時出外,一定要派人和他一起出來,以免發生意外。最後,雙方妥協為假做不認識,各行各的路方才作罷。
眼看太陽快下山了,正想招呼伙家來收拾結賬時,卻見鎮外塵頭大起,不多時就看到有制武軍戰士護著十餘輛騾車緩緩進鎮。照車隊一直升起的灰塵看,後面估計還有不少人車,應該是自己需要的貨物運到了。
陳宗華匆匆結了賬下樓出得店門,剛巧車隊也到了門前,這一細看,讓他吃驚不小。但見每輛騾車上都有一兩個重傷者,有一輛車上則裝了十幾具具屍體,有些屍體上的羽箭只折斷了箭桿,而且護車的武士和車夫也有許多人帶傷。
「和護衛隊一起回來,這支車隊所運是我們要的貨物了,而且在路上遭遇劫匪,死傷還不少。」陳宗華迎上當先的護衛隊戰士,急急問道:「塗哨長呢?這是我們等候的貨物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那個戰士向陳宗華行了個軍禮:「塗哨長帶了五什人在後面掩護,我們在距此八里的小劉庄與蒙古人的小股騎兵打了一仗……」
陳宗華心不在焉地聽那位戰士說話,眼睛卻朝車隊的來路上看,見到要找的人出現,說了一句:「塗哨長來了,我去問問他。」邁步就朝前走去。
…………………………
來世敏他們為了避開漫天的泥塵,昨天依舊柴大官人的安排,待車隊遠遠出數里塵土稍散後方離開柘城。走了五十里到離預定歇腳地還差十里路的小鄭庄,從大開的村柵門間望進去時,胡行首他們竟是發現,早就應該在府城交割卸貨的騾車和那兩輛轎車,赫然在庄內一戶大院門口停著。
胡行首心知肯定有事發生,向眾人招呼到村中討口水喝並歇息一回,與柵門口值守的村丁交涉后,便率先挑著擔子朝村內行去。
這塊相當寬闊的平場位於小鄭庄中心,村子的所有房屋一棟挨一棟圍繞這塊空場而建,每棟房屋間毫無一點空隙,南北向的大馬路緊靠村東的房屋。除了房屋的背牆不夠高外,村子的形狀像極了北方拒兵防匪的堡砦。
來到騾車左近,來世敏聽到右邊一處地方有呼喝叱罵與哭叫求饒的聲音,放下擔子喝了兩口水后,不僅叫罵聲不曾停更有鞭子抽擊的「啪啪」聲傳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來世敏披上衣衫,趁人不注意將皮腰帶繫到衣下,然後移動腳步向嘈雜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