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隨筆·童年趣事記(2)
原標題:泥巴是這樣玩的
相信在很多人看來,玩泥巴很簡單,隨便從地里掏一塊拿在手裡就能捏,能攥,還能丟,就是這麼簡單,而小時候的我卻不一樣。
首先,我要選擇我覺得比較好的泥土。所以,不論是菜園裡,山上的土,還是水稻田裡的土,我都會「考量」一番。
曾經,我在一條經常經過的小山路邊發現一種白色的泥,感覺像極了電視里說的「陶土」,便專門挖了這些泥巴來玩。
可能是因為它是白色的吧,我將它搓成長條狀並晒乾,希望能拿來當粉筆用,而事實上這種泥土一晒乾就容易開裂,畫出來的線條也不明晰,所以這個實驗是失敗的。
白色的土不多,所以我平時玩得最多的那種還是我們這邊常見的黃土,儘管濕的黃土更像紅色的,但就是叫黃土。
我會弄來比較乾的黃土晒乾,然後用比較圓滑的大石頭砸碎,把一些小石子,沙子,植物根莖之類的雜質挑出來,再把碎土碾碎。還可以用一隻腳踩著石頭轉圈,也挺有意思的。
等所有的土碾好了,我就用廢舊的「紙葉子」(家鄉的通俗說法,就是一種長方形塑料卡牌)將「土粉」收攏,紙葉子很好用,可以把最細膩的那部分土粉盡量收起來。最後,加入適量的水,像和面那樣和成「泥團」,就大功告成了。
這樣的泥細膩、柔軟、無雜質,玩在手裡非常放心。
我曾經還做過實驗,看能否讓泥巴變色。
我們這邊有一種植物,結的果實雖然很小,但是它是一串一串的,成熟後有豐富的紫紅色汁液,只要摘一串,就能擠出不少像紅墨水一樣的汁。
我摘了很多這樣的果實,捏碎它們,再把擠出來的「墨汁」跟土粉和在一起,加了大量的紫紅色汁液之後,原本的黃土就有一點偏紫紅色了。
而在濕的泥團的放置中,我發現,純的泥團不會長霉,而加了果實汁液的會長霉,是不是可以說明土本身其實不會發霉,而有發霉現象的是因為混入了其他物質呢?
我不太記得自己具體捏過什麼了,只有一個還有點映像,就是把泥團捏成一些容器,類似碗或者盒子的形狀,裡面是可以放水的,至少放少量的水沒有問題。
我也不記得最後到底有沒有解決泥土乾燥後會開裂的問題,但我對泥土的加工過程的映像還是非常深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