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探監
轉眼間,商紅在牢里已經度過了十四年了。
牢里的商紅從最初的時而狂躁,時而抑鬱,經過了好幾年的磋磨,漸漸地接受了坐牢的事實。
商紅雖然沒有從滬海大學畢業,但是好歹也是憑本事考上這一中國的名牌大學的,在牢里,她還算是個有用的人。
經過了這些事,商紅安分了許多。
獄警也對她進行教育,讓她好好改造,爭取減刑。
商紅當然希望能夠早點出去,於是,她積極地表現,利用自己所學,寫文章,編故事,還為國慶節排演節目。
鑒於商紅的良好的表現,監獄為她進行了減刑。
商紅對未來還是充滿信心的,只是還是有些遺憾,這十幾年來,眼看著牢友們都有親朋好友來看望,只有自己,除了那個假惺惺的西門大官人,就沒有一個人來看過自己。
不過,這一點,商紅也是能夠理解的。
家裡太窮,來一趟上海很不方便。
第一,家裡人就沒幾個識太多字的,路途遙遠,只怕怎麼乘車都不知道;第二,轉好幾趟車實在是太過麻煩;第三,主要是家裡太窮,花不起也不想花這個路費,這一去一來的路費,是他們全年的收入啊!
所以,別人都有人探監,唯獨她商紅十幾年來就沒有親人來探望。
商紅心裡沒有埋怨,她知道他們的難處。
有一天,商紅忽然接到通知,家裡來人看她了。
商紅不敢相信:這個時候,竟然有人來看她了?
她半信半疑地走了出來。
沒想到,竟然一下子來了三個人:她的三個哥哥。
她的眼淚一下子噴涌而出:這麼多年了,這是她第一次見到親人。
還一下子來了三個!
三個哥哥看起來比記憶中老了一些,但是,精神都很好。
穿的衣服看起來也很上檔次。
竟然還是西服?
什麼時候,他們竟然還穿起了西服?
莫不是為了見我,向別人借的?可是,整個山裡都窮,能向誰借呢?那,莫非是租的?
商紅壓下心頭的疑問,沒有直接問出來,怕傷了他們。
大家對商紅進行了一番噓寒問暖。
商紅問道:「三個哥哥一起過來,路費只怕是得不少吧?我雖然很想見到你們,但其實,你們只需要派一個人來看看我就行了。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吧!我知道你們的日子也很艱難。哥哥們都有孫子了吧?一大家子需要養活呢!」
大哥說:「紅紅,如今,我們的日子好過了。不在乎這點路費。我們早該來看你了,只是太忙,沒有時間過來。這不,黃金周過了,有一個淡季時期,我們就過來了。這次,我們好運,我們是搭上海一個旅行社的車回來的。一路上非常方便,不用轉車。」
他們還知道旅行社?他們從來沒有走出過山裡,最遠的地方就是去過龍山鄉鎮上趕集,外面的世界是怎麼樣的,他們從來不知道。
每次她回家,說起外面的世界的時候,他們就像聽天方夜譚。
那個時候,商紅心裡湧起極大的驕傲感和滿足感。
如今,他們竟然跟著旅行社的車來到上海?
我們龍山鄉或者意林縣還有什麼旅遊景點不成,還讓上海的人跑過去看?
商紅的印象中,整個意林縣都是沒有的。
商紅問道:「你們在哪裡搭上旅遊車的?旅遊車挺貴的啊!」
商紅大哥說:「在咱家啊!旅遊車到咱家吃飯,咱聽說是上海的,就跟他們商量,咱們多給他們做幾樣菜,免幾個住宿單,讓他們帶我們三個人回上海。沒想到,他們還真答應了。因為這是旺季過後的淡季,旅遊車沒有坐滿人,空著也是浪費,多加了菜,免了住宿單,等於是白撿了三個人。他們當然求之不得,我們就跟著過來了。」
商紅疑惑不已,忙說:「你等等,我怎麼越來越聽不懂啊,什麼旅遊車到我家,還加菜,還免住宿單?」
三人相視一笑,大哥說:「妹妹在裡面時間長了,不了解外面已經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我們意林縣通了鐵路還通了高速公路。我們的龍山鎮的東山和西山各修了一條馬路,現在已經連成一片了。西山雲霧山開發了旅遊景點,東山開發了農家樂項目,兩個項目綁定在一起,在西山看雲霧山世界地質公園,在東山吃,吃山裡的特色。我們家是指定的農家樂定點旅社餐館。我們現在三弟兄一起,一天能接待一百人左右用餐,五十人左右住宿呢。」
商紅終於體會到最初他們聽天方夜譚的心情了。
現在,她換成了最初的他們,她在聽他們描述著她不了解的世界。
她心裡感覺很不好!
即使她在牢里,她也希望她是這個家裡最有見識的人,她希望他們仰視她。
這怎麼可能啊?
龍山鄉多落後啊!
三哥問:「妹妹,你知道這一切是誰做的嗎?」
商紅反問:「難道不是政府投資?」
二哥笑了:「政府哪有錢投資啊?我們的縣委書記幸虧是從上面下來的,到處要錢,求爺爺告奶奶,總算是把鐵路和高速公路修到了意林縣呢!哪還有錢管這個?」
商紅有個不好的預感,因為他們讓她猜,那她一定是知道此人的。
而她商紅認識的最有錢的人也就只有她一生一世的仇人:喬青蓮。
難道是她?
她也沒有多大年紀,現在竟然有這麼多錢?
就算有錢,為什麼要到意林縣投資?這意林可是她商紅的家鄉啊!
看商紅變了臉色,大哥問道:「紅紅,你知道是誰了?」
商紅故意裝著不知道,問道:「是誰啊?」
大哥笑道:「我還以為你猜到了呢!就是你的同學喬青蓮啊!」
商紅變了臉色,說:「我沒有這樣的同學。」
三哥說:「妹妹,別這樣說。現在,我們整個意林把喬青蓮當成菩薩了。你知道嗎?我們的學校也是她贊助的。現在,孩子們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她修建了食堂,孩子們天天都有熱飯熱菜吃了。還買了大洗衣機,每天不停的有人給孩子們洗衣服。想你那個時候,一個星期只能從家裡帶一點鹹菜過去,一吃就是一個星期呢!衣服也只能一個星期回家換一次。有時候都穿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