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病假
護國侯府
護國侯病了,來探病的人不計其數,不過護國侯誰都沒見,就連三七和耿丹寧都被擋了回去,只說需要靜養。
公西月在家養病的第三天下午,護國侯府迎來了一個急匆匆的人,對於這人,護國侯府的人便沒有擋了。
公西月這個時候正在外書房處理一些事務,聽到來人的腳步聲,抬起了頭,「你來了。」
「我接到信聽說你病得連朝都上不了便急匆匆地趕回來了,可剛才聽她們說你在外書房便放了心,沒什麼大事吧?」
來人正是程元華。
他一邊說一邊拿起桌子上的茶壺倒水喝。
「我沒事,是甘先生要我裝病不去上朝的。」
足足喝了幾大杯水,程元華才放下茶杯。
「甘先生開始動手了?他打算怎麼做?」
公西月搖搖頭,「他沒說,只讓我靜侯佳音。」
程元華有些詫異,「這麼聽話?這可不像你。」
以前在軍中的時候,甘先生也提了許多建議,可是公西照做的時候少,多數時候是陽奉陰違。
公西月笑笑,不帶什麼情感,「我也只是覺得到了該動手的時候了,你看,你也是40多歲的人了,我要是再不動手,你什麼時候才能封王。」
被公西月這話說得……「還說我,你兩世為人加起來比我還老呢。」
「先去洗洗吧,看你這一身風塵。」
程元華有些不滿,「我這不是擔心你嗎?我先去洗漱了,等會再過來和你說話。」
等到程元華洗漱完重新來到外書房,茶桌子上已泡了壺新茶,還有幾碟點心,公西月正坐在茶桌旁的一張椅子上。
程元華在茶桌旁的另一張椅子上坐下,公西月給他倒了一杯茶。他端起來喝了,正是他喜歡的高山毛尖。
「還是你這裡的人有眼色,我的喜好他們一清二楚,只是這些糕點不太合口味,要是換上一盤醬肘子就好了。」
公西月沒理他,沒見誰用醬肘子配茶喝的,「晚餐讓他們給你加一盤醬肘子。」
等到程元華吃了幾塊點心,又喝了兩杯茶,兩人才開始說起了正事。
正事談完后,公西月掃了程元華一眼,「你什麼時候去看夏夏?」
辛湘玉生了個兒子,生在夏天,小名夏夏,今年四歲。
夏夏生下來后,程元華一直沒有回中原城看他,那一段時間,程元華也不回中原城。
還是在夏夏快滿周歲的時候,公西月給程元華去了信,讓他不要逃避這個事實,他才回中原城見了夏夏,並給他取名程夏中。
之後,只要回了中原城,程元華還是會去看一看夏夏,但每次呆的時間都不長,兩父子的感情很生疏。
迄今為止,知道程夏中是程元華兒子的人並不多。
見公西月提起夏夏,程元化神情黯然了下來,「明天吧,我今天有些累了,不想動。」
公西月也沒再多言,她知道程元華對夏夏的感情很複雜,愧疚更多於喜愛。
「你一直沒動靜?」
「嗯」。
說起生孩子一事,公西月的心情也沒那麼美妙了。她一直在調養身體,可一直沒動靜。
「司屹沒有說什麼吧?」
「司屹倒是和以前一樣,只是他母妃有點想法了。」
原本靠坐在椅子上的程元華聽到這話坐直了身體,「成親前她不是就知道你難有孕嗎,之前說不在乎,現在開始在乎了?」
「也不怪她」,公西月的神情懶洋洋的,「她原本就是寇家唯一的後人,寇家那麼大的產業需要一個繼承人。」
「那要是等你登上高位,你的產業更大,寇家那些算什麼?」
公西月瞥他一眼,這話說得就有失偏頗了,不過她明白程元華是站在她的立場替她說話。
「那是不一樣的,我不能生孩子,可是司屹能啊。再說,寇家的產業還真不是一點點。」
論起資產,寇家並不比大宇朝少,在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了產業,聽說還買了一個什麼島嶼在開發建設。
司屹和她說起這事時,說那個島嶼是留的退路,不僅給他們自己,也包括給後代的子孫。
兩人說話間,司屹進來了。
程元華一直看司屹不爽,剛聽了公西月的話,此刻更是滿滿的意見。
「之前為了讓公西嫁給你,就說沒有孩子也不在意,現在人到手了,就開始嫌棄她了?」
司屹看程元華更是不爽,他自己有家不回,總是賴在護國侯府。
「我們夫妻之間的事情輪得到你一個外人來說,你自己的事情都弄得一團糟,沒有資格說我。」
……
……
只要兩個人開吵,公西月就會走到一邊,這次也一樣。她見兩個人吵起來,但開始繼續之前沒做完的事情。
過了差不多一盞半茶的時間,爭吵的兩人才停了下來。
論口才,程元華自然是遠遠不及司屹的,但奇怪的是,每次對上司屹,他都能超常發揮,而且能把司屹為數不多的幾件破事拿出來翻來覆去地說。所以兩人吵架很難分出勝負。
公西月神色如常地放下手中的事情道:「吵完了?吵完了就吃飯去吧。」
……
**
事態按著甘鴻德預期的方向發展了下去。
各地水災的消息陸續報了上來,有的地方嚴重,有的地方情況還可控,當地衙門也組織了救災。
朝廷之上沒有了護國侯,就沒有人能壓制小皇帝,宋清華等人覺得機會來了,慫恿著小皇帝安排了他們的人去賑災。
只是可惜,他們能用的人不多,多是各部的中低層官員,硬生生提拔上來封了個巡查御史的官職,就被派往了各地主持賑災。
其實賑災一直有章程在,戶部也列出了章程,只要照著做不會出大的差錯,可是小皇帝派出去的人本就是沒有賑災經驗的,又太過急功近利,又想在銀子中撈一把,結果不僅是到了災民手中的糧食不夠,就是損毀的道路、倒塌的房屋、淹沒的良田,還有沖跨的河堤都沒有很好地修復。
赤江被沖毀了好幾處,賑災的人去看了后,只想很快達到效果,便沒有聽從水利官員的建議,回填砂土石、壓實壩體,只粗粗地用些裝了黃土的麻袋填擋了,結果再一場暴雨後,那些填擋的麻袋被沖得七零八落,黃土四散紛揚,更是不可收拾。
就這樣反反覆復,災情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老百姓開始對朝廷不滿。
這個時候,有流言開始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