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再看一眼這強盛帝國(二)
建康三十五年,光明宏偉的昭華宮內,縈繞著淡淡的熏香味。
高大寬敞的宮殿迎著東方朝陽,盡顯帝國的威嚴宏大。
一張張米白色坐塌在艷紅的地毯上整齊排列,一隊隊衣袂飄飄的宮女在坐塌旁玄黑色的矮桌上擺放好精緻的茶杯。
每個杯子都筆直成線,昭顯帝國的禮儀與嚴整。
往日里,廷議都是百官先到齊,張瑞才最後入場。但今日,張瑞早早的便坐在了龍椅上,等候著帝國的每一位宰執大臣進入大殿,為自己展現這帝國盛世風貌。
最先抵達昭華宮的大臣是工信司少尹杜畿,這位功績常為天下最的公卿大臣,年比張瑞大八歲,已經到了乞骸骨的高齡。
杜畿在六十五歲之後也曾數次乞骸骨,但都被張瑞笑著駁回,一再對其溫言相勸,說陪朕走完最後一段旅程。
六十五歲,在後世官場上正是要大展宏圖的時候,普通官員可能也還沒退休。大明的閣老們七老八十依舊宰執朝政的人大有人在。
孟朝其實亦是如此,朝堂上的公卿們都已經頭髮、鬍鬚斑白,是真正意義上一朝元老,社稷柱石。
杜畿進入大殿,見到張瑞,立即十分恭敬的行禮,說道:「臣拜見陛下,恭問陛下聖安,願陛下與天不老,與國無疆。」
張瑞笑著說道:「若真如此,怕就成了一個老禍害了。起身入座吧。」
杜畿畢恭畢敬的拜謝行禮,然後輕車熟路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杜畿的恭敬,是絕對發自內心肺腑的。
在聖朝建立之前,世間黑暗腐朽,四方崩裂離亂,百姓生靈塗炭。世人入眼所見,完全是一副人間鬼蜮模樣。
誰也不曾想過,聖天子只用了短短十二年的時間,便肅清寰宇,使天下河清海晏。
然後聖天子在位三十餘年,中原繁華鼎盛,疆域武德,都達到一個前所未有德高度,誠可謂光明至德,澤被無疆,自古以來,未之有倫也。
張瑞此時的聲望,甚至要超過安史之亂前的唐玄宗,靖康之難前的宋徽宗。
宋徽宗就是張瑞最好的前車之鑒,比唐玄宗還要深刻直接。
談及宋徽宗,所有人都會想到靖康之難,彷彿是王朝末世,一片風雨飄搖。
其實北宋的滅亡就是大唐安史之亂的進階版,由盛世巔峰瞬間墜入深淵,崩潰滅亡。
用南宋史學家徐夢莘的話感慨:「靖康之禍,古未有也。夷狄之為中國患久矣,是皆乘草昧、凌遲之時,未聞以全治盛際遭此易且酷也!」
宋徽宗,如果早去世三年,那他的廟號一定不是徽宗,而是「武」,被冠以宋武帝的稱號。
宋朝文治就不多提了,畢竟大明的口號就是:「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而一向武力孱弱的大宋,事實上在宋徽宗朝達到了巔峰,在軍事上宋徽宗滅亡吐蕃,平定河湟,重設了大唐時期丟失的隴右都護府,此時宋朝君臣都自詡自己武功隆盛大唐。
而對西夏,宋軍則打下了關鍵的橫山,兵鋒直接威脅西夏關鍵腹地,迫使西夏跪地稱臣。
甚至在1124年,一直是大宋歷代君臣將相心中執念的燕雲十六州,也在宋徽宗的外交和軍事手段下,成功收復了燕山以南的幽州,達到了宋王朝邊境的極致。所以後世調侃大宋沒見過長城是不嚴謹的。
不論收復燕雲的經歷有多不光彩,但當此之時,宋朝的確達到了鼎盛,被鼓吹為盛世,甚至宋徽宗還給一塊巨石封侯,封昭功敷慶神運石,以彰顯自己的功績。
如果在1124年,鼎盛時期宋徽宗去世,那他的一生一定會被宋朝君臣不遺餘力的頌揚,追謚「武宗」。
但可惜,宋徽宗多當了一年皇帝,到了1127年,就被他軟弱的兒子宋欽宗坑成了亡國之君。
有此前車之鑒,張瑞笑著對杜畿說道:「年老了就該退位讓賢了,免得晚節不保。太子已經能執掌朝政,朝堂亦群賢畢至,後繼有人,該給小兒輩們一個舞台了,尤其朕聽說卿之賢孫,文韜武略無所不精,被譽為絕世神童?」
杜畿大笑著說道:「哈哈,此皆是世人謬讚,當不得真。陛下內甥,方才是不世出之奇才。」
張瑞挺直身軀,望向遠方旭日當空,感慨說道:「他朝難遇之俊傑,不世出之奇才,在我朝卻代代相繼,實乃天助我聖朝造就輝煌盛世。」
關於這一點,張瑞一點沒有虛言。整個天下都對此震驚不已,從公卿大臣,到士人百姓,到販夫走卒,幾乎每個階層都震驚於聖朝的人才輩出。四海八荒都認為,這是因為孟朝得國之正,亘古未有,是以天佑聖朝,助聖朝締造萬世基業。
先是有聖天子,率審配、荀彧、賈詡、高順、張遼、趙雲等無數漢末名將、英傑,滌盪九州清明,建立國祚根本。
緊接著帝國建立,湧現出諸葛亮、羊承、陸遜、陸績、司馬懿、龐統、長孫素、關羽、呂蒙等一大批年輕俊傑,將帝國武功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些人,每一個都能媲美三代以來,照亮一個時代的名將、謀士,但卻集中出現在了建康年間。
而到了子孫輩,杜畿的孫子杜預已經八歲,其一出生便表現出了非凡天賦,早早被長安學宮錄入,各學院教習悉心教導,以期他能在將來代替諸葛亮承天下之重,為聖朝中流砥柱。
對這個年輕人,張瑞怎能不喜歡?他可是號稱「杜武庫」的存在,歷史上他就耽思經籍,博學多通,在科研、文化、軍事、政治、學術等方方面面都多有建樹。
就是在他的統帥下,晉軍三個月滅亡東吳,結束了漢末以來近百年的紛爭亂世。同時,他也是唯一一個憑真才實學,同時進文廟、武廟的不世出之人才。
而杜畿口中張瑞的內甥,則是蔡貞姬的幼子,羊祜。這位晉朝軍事家,武廟七十二將之一,深得天下百姓敬重。硬是憑一己之力,將房屋的「戶」都改稱為「門」。從他之後,諸夏千年都以房門相稱,再不稱門為戶。
有這麼不世出之奇才,三代相承,輔佐聖朝,張瑞嘴角含笑,知道自己後世無憂矣,已經奠定了不世之基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