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轟炸機

第2章 轟炸機

2.1「伊里亞穆羅梅茨」:「長翅膀的魔鬼」

提起轟炸機,人們可能馬上會聯想到天空中黑壓壓的機群呼嘯而過,地面上驚悚的路人在刺耳的警報聲中倉皇而逃,傾瀉如雨的炸彈引發出串串火球,車輛、房屋被摧毀得面目全非……的確,轟炸機可謂是「長翅膀的魔鬼」。它沒有偵察機的高端神秘,沒有殲擊機的輕盈靈巧,也沒有運輸機的溫和實用,有的只是驚人的破壞力,所到之處留下的都是雷霆萬鈞和驚恐瘡痍。然而,它卻是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國空軍率先發展的王牌殺手鐧。

早期空中投彈

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以後,人們還沒來得及將其用於日常生活,戰爭便以更快的速度將這種新生事物的潛能挖掘出來。

飛機首先在偵察方面施展出軍用價值。相比傳統的騎兵巡邏隊和游擊人員,飛機可以一目了然地獲取敵軍數量、方向、建築工事等重要情報。看到敵方的人員和車輛就在自己腳下,空中的飛行員難免會湧起一種直接進攻的衝動,最原始樸素的方法就是扔下手榴彈和炸藥包。早在1911年,義大利人就從「鴿」式單翼機上對利比亞地區的土耳其軍隊投擲了「西佩利」式榴彈,後來又從「法爾芒」型雙翼機上投放了160千克的魚雷。雖然這只是象徵性的空襲,但其潛在的軍事價值被立刻發掘出來,義大利人甚至開始嘗試夜間投彈。

顯然,從空中襲擊比從地面艱苦攻入要便捷有效得多。地面上的作戰部隊面對這種飛來橫禍,除了逃命,幾乎毫無對策。一名土耳其隨軍記者評論道:「這次戰爭清楚地表明,空中航行提供了一種可怕的破壞手段。這種新式武器預示著當代戰略戰術的革命。」很快,飛機的載彈量越來越大,航程越來越遠,投放越來越準確,性能越來越精良。轟炸機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機種,專門用來直接飛入敵方領地進行突襲。

魔鬼出世

率先在轟炸機方面有所突破的是俄國。俄國堅信轟炸用的飛艇很快就要被飛機取代,便很快開始著手研製轟炸機。

1913年11月,俄國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架巨型轟炸機,稱為「伊里亞穆羅梅茨」,這是《俄羅斯勇士之歌》的主人公、俄羅斯大地衛士的名字。相比過去原始的飛艇或改裝的小飛機,專為轟炸任務量身定做的「伊里亞穆羅梅茨」在飛行距離、載彈能力、投放精度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該機長22米,翼展31米,配有4台發動機,最大飛行重量7噸,可載彈800千克,最大時速137千米,升限4000米,航程540千米,可裝載4~8人,配有8挺機槍以及炸彈倉、轟炸瞄準具、領航儀、電動投彈器等先進的轟炸導航設備。

1914年12月,俄國組建了世上第一支重型轟炸機部隊「飛船大隊」。該大隊在1915年2月15日轟炸了波蘭境內的德軍目標,開創了戰爭史上戰略轟炸的先河。在1914~1918年,俄國共製造了73架「伊里亞穆羅梅茨」轟炸機,執行了422次轟炸任務,投彈2000餘枚,深入敵人後方100多千米的腹地進行轟炸,給敵人造成了嚴重損失,並同時執行了照相偵察任務,為地面部隊提供了重要的情報。而在整個戰爭中,自己僅損失2架,其中一架成功迫降。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伊里亞穆羅梅茨」改為民用運輸飛機。

隨著一戰的爆發,各國都相繼認識到轟炸機的巨大威力並爭相研製。法國、英國、德國等軍事強國紛紛組建轟炸機部隊。1915年1月,法國第一轟炸機大隊轟炸了德國弗賴堡火車站,5月又轟炸了德國的毒氣工廠和研究所。而從1915年1月到1918年8月,德國對英國進行了長達3年半的持續轟炸……在戰爭環境下,發展轟炸機成為大勢所趨。

初出茅廬的轟炸機還沒有專門設計的瞄準用具,僅在低空飛行依靠目視進行投彈,所以針對特定軍事目標的命中率非常有限。例如,1915年4~6月,英軍對德國的轟炸有近30%都是針對鐵路運輸目標,但成功率卻僅為2%。如此低的成功率不僅影響了轟炸效率,更是為平民帶來了巨大誤傷。兇猛的炸彈向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無數民居變成斷壁殘垣,無辜的百姓陷入了極度恐慌。殘酷的戰爭事實證明了,轟炸機比其他任何一種軍用飛機都要兇猛恐怖,無可爭議地成為「長翅膀的魔鬼」。

轟炸機的特殊之處

人們可能覺得,轟炸機無非就是往地上投炸彈的飛機,並不需要特別設計。其實不然。理論上,所有飛機都能投彈,但事實上,絕大多數都無法勝任戰場上的轟炸任務。

與其他飛機相比,轟炸機首先要身軀龐大,不僅能夠裝載更多的彈藥,還需要攜帶充足的燃油保證深入敵方腹地長航程飛行。現代轟炸機還配有空中受油裝置來進一步增加航程。幾十年來,轟炸機的發展過程也是航程和載彈量的增長過程。今天的遠程轟炸機航程超過8000千米,重型轟炸機載彈量可達10~30噸,儼然是一座「空中堡壘」。

為了保證襲擊的準確性,轟炸機還需要配備低空飛行所需的地形跟蹤系統以及轟炸專用瞄準器具,包括在複雜氣象條件下或夜間執行任務時使用的微光夜視儀、前視紅外觀察儀等設備。

另外,體大量重的轟炸機往往是敵方首選攻擊目標,但它還需要進行低空突防來提高命中精度,因此,轟炸機執行任務時多有殲擊機機群伴隨護航,而且自身也要具有一定的機動性和防護能力,配有機炮、火箭、空空導彈、電子干擾系統等武器裝備,最新轟炸機更是通過隱身性能大幅提升了自身的隱蔽性。

2.2「哥達」:戰略轟炸機的先驅

上文講到,在第一架固定翼飛機誕生10多年後,各國就開始將飛機應用到軍事領域,轟炸機也應運而生。初期的轟炸機主要用於轟炸敵方陣地和支援地面作戰,航程較短,載彈量較小,基本算是輕型戰術轟炸機。但隨著一戰戰事進展和對飛機潛力的深度挖掘,交戰國越來越希望能直接越過前線去襲擊敵方本土,這就像「伊里亞穆羅梅茨」一樣長航程、高載彈量的大傢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遠程戰略轟炸機。

「齊柏林」飛艇

相比1906年才上天的固定翼飛機,人類早在1784年就成功試飛了飛艇。顧名思義,飛艇就是氫氣球(或氦氣球)加控制設備。到了一戰初期,飛艇技術已較為成熟,而飛機性能則相對稚嫩,德國大量使用飛艇對英國實施轟炸,其中最著名的型號便是「齊柏林」飛艇。

「齊柏林」飛艇由德國著名飛船設計家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研製,身形美觀巨大,由支撐骨架和防水布蒙皮組成,內部有多個氣囊,可搭載數噸重的人員、物資或彈藥,留空時間達到24小時以上,被廣泛用於民用運輸和軍事偵察與轟炸,在1910年至一戰爆發前,共運送了約3.5萬名乘客。

從1914年8月開始,「齊柏林」飛艇開始轟炸比利時、巴黎等地,1915年開始轟炸英國本土。此時,殲擊機技術仍處於萌芽狀態,尤其缺乏夜航能力。「齊柏林」飛艇可以趁著夜色大搖大擺地造訪英國,還利用地面燈光進行導航,戰果頗豐,唯一的剋星就是風暴天氣。根據後來的英國材料,「齊柏林」飛艇共轟炸英國51次,投下5806枚炸彈,重約200噸,炸死557人,炸傷1358人,在英國造成了極大恐慌,並牽制了英國的軍事力量。

然而,隨著固定翼殲擊機和防空火力的快速發展,飛艇速度慢、體積大、易被擊中的劣勢日益顯現,而且英國人發明了穿甲彈、爆破彈、燃燒彈共用的方式,飛艇遇到了致命殺手。到了1916年,「齊柏林」飛艇的戰損超過了德軍的承受程度,不得不轉向固定翼轟炸機。最終,所製造的89艘「齊柏林」飛艇中有80艘毀於一戰。

從此以後,飛艇雖然很少出現於戰場,但仍以其留空時間長、噪音低、污染小、載荷重等優勢活躍於民用領域。1929年8月,長236米的巨型「齊柏林」飛艇滿載乘客和補給進行了一次長達21天的環球之旅,成為民用飛艇史上的頂峰。

「哥達」上陣

從1915年開始,德國哥達公司開始研製大型轟炸機,並相繼推出了「哥達」Ⅰ「、哥達」Ⅲ型,但在「齊柏林」飛艇的光環下「,哥達」因性能一直不夠成熟而未被廣泛使用。直至1916年,身軀肥大、行動緩慢的「齊伯林」飛艇在英國的機槍掃射、戰鬥機攔截以及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遭受重創,表現良好的「哥達」Ⅳ型和「哥達」Ⅴ型才成為德軍轟炸英國本土的主力,被大量裝備一線部隊。

「哥達」Ⅳ型長11.9米,高4.3米,翼展23.7米,雖然不及「伊里亞穆羅梅茨」和二戰時期的重型轟炸機,但比當時的戰鬥機已經大出好幾圈。該機最大起飛重量為3.6噸,可載彈500千克,升限達到6500米(在掛彈時,多採用2500米高度飛行),最大飛行時速148千米,可持續飛行3小時45分鐘。「哥達」Ⅴ型基本參數相當,只是載彈量提升到550千克,性能更加穩定。

「哥達」的諸多元素設計得非常巧妙。例如,它採用雙發雙翼的木質機體結構,兩台活塞式發動機位於上下機翼之間的靠近機身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台發動機停車后推力不對稱的問題,而且螺旋槳葉位於發動機後方,為飛行員提供良好的前方視野。飛機可巧妙地分為外側機翼、機身前中部(帶有機翼中央部分和發動機艙)和機身後部3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可由1節平板車廂運載,3節車廂便可運輸一架完整飛機,大大方便了生產和運送。

戰略轟炸的先行者

「哥達」被認為是人類航空史上第一架戰略目的的轟炸機,也是德國為轟炸英國專門設計的機型,3.5小時的續航時間剛好可以從德國西部任一位置起飛空襲英國本土,一般掛載6枚50千克炸彈或4枚125千克炸彈。「哥達」雖然在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上稍遜於同時代的優秀殲擊機,但它安裝了3挺7.92毫米機槍,分別由駕駛員前、後方的武器操縱人員控制,使得自衛火力基本沒有死角,對攔截殲擊機構成了較大威脅。

1917年5月25日,德軍首次出動了23架「哥達」Ⅳ對英國本土實施空襲,這也是英國本土歷史上第一次遭到固定翼飛機的大規模空襲。此時,英國還沒有升限6000米的戰鬥機,經常對「哥達」的造訪無可奈何。雖然以當時的載彈量和精準度,空襲並沒有對軍事目標產生致命摧毀,但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城市破壞,對士兵和民眾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威懾力,足以達到戰略空襲的效果。

在此後的16個月里,德國出動22波次「哥達」Ⅳ和「哥達」Ⅴ對倫敦等城市進行了轟炸,僅第3炸機中隊就在英國各大城市累計投彈85噸。1917年6月23日的空襲造成英國162人死亡,432人受傷,遠遠超過「齊柏林」飛艇的轟炸效果。因此,「哥達」得到了德軍的充分認可,西門子-斯加凱爾特公司、魯夫特-弗克爾斯公司等也加入了生產「哥達」的隊伍中來,前方的戰鬥損失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

與一戰期間的其他轟炸機相比,「哥達」的性能並不是佼佼者,軍事毀傷效果也不及美國、英國等研製的其他機型,但它明確的作戰目的使其達成的戰略效果明顯更勝一籌。英、法等國甚至把「哥達」作為德國轟炸機的代名詞。「哥達」不僅迫使英國把大量戰鬥機從前線撤回保衛本土,其產生的「戰略轟炸」這一概念也極大促進了各國轟炸機部隊的發展,可謂戰略轟炸的先行者。

2.3「蚊」式奇迹:木製飛機的絕唱

一戰期間的飛機多為木質結構,超過15萬架軍用飛機的飛速生產使得全世界的航空木材出現嚴重匱乏。隨著全金屬飛機結構的推出和優化,到了二戰時期,軍用飛機已經全面走向全金屬時代。然而,在此期間,英國卻推出了一款木製蚊式轟炸機,而且它打得准,跑得快,強度高,既能戰鬥,又能轟炸,還能導航,有著上乘的戰場表現,成為當時最活躍的多用途戰機,也成為人類航空史上的一朵奇葩。

反其道而行之

在二戰爆發以前,英國空軍就提出了研製新型轟炸機的需求,雖然並沒有對新機樣式做出具體規定,但需要在攜彈量、航程、自衛能力等方面有所飛躍,著名的「蘭開斯特」、「哈利法克斯」等重型轟炸機隨之誕生。而在輕型轟炸機方面,德哈維蘭公司提出了饒有創意的思路。

德哈維蘭認為,未來戰時條件下,英國的金屬製造業將面臨巨大壓力,因此,決定開發一種木質飛機。該機不需配備自衛武器,只需要更高的速度和高度擺脫敵機進行突防。這與當時的轟炸機發展趨勢可謂南轅北轍,得到的軍方回應只有質疑和否定。但德哈維蘭對此方案充滿信心,並自籌經費開始研製。

二戰爆發后,事實證明了德哈維蘭的英明遠見。戰爭期間,金屬工業從原材料到加工人員都變得嚴重短缺,而木質飛機完全不受影響,即使在軍工企業被德國不停轟炸的不列顛空戰中,德哈維蘭公司的研製工作也能順利進行。在英國空軍轟炸機發展負責人弗里曼爵士的支持下,「蚊」式於1940年11月25日首飛成功,隨後飛出了631千米的時速,比當時英國最快的「噴火」戰鬥機還要高32千米,也超出了當時其他國家的現役戰鬥機,得到了英國空軍的認可。

木頭加膠水的奇迹

「蚊」式為雙座雙發多用途轟炸機,長12.4米,高4.7米,翼展12.4米,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噸,載彈量約1噸,升限約1.1萬米。該機外形優美流暢,簡潔大方,只有水泡流線形雙座座艙突出機頭上方,可安裝4門20毫米機炮和4挺7.62毫米機槍,火力強度甚至超過同時代戰鬥機。此外,「蚊」式630千米的時速和1.1萬米的高度令德國戰機望塵莫及,在遇到截擊時,根本不需進行纏鬥,僅需憑藉高空高速優勢就可輕鬆脫險。

「蚊」式最大的特色便是其特殊的木質結構。在20世紀30年代,主流飛機都由木質結構轉為強度更高、重量更低的輕金屬結構,但德哈維蘭公司採用的不是普通木材,而是基於一種廉價輕型的「模壓膠合成型木結構」發展而來的新型材料。「模壓膠合成型木結構」於1922年在美國獲得專利,由雲杉木薄片塗上乾酪膠后交替放置,中間充入壓縮空氣,成為木質膠合結構。德哈維蘭將其中的木料改為一種更輕的巴沙爾木,除機翼翼梁、發動機、起落架等少數結構,「蚊」式都採用了這種新式木料,機體重量比同尺寸飛機低出20%以上,從而以相同的發動機功率獲得更快的飛行速度,可謂身輕如燕,機如其名。

「蚊」式轟炸機裝備了多種先進的機載設備。其中,目標引導系統能使飛機按照英國本土兩個地面站發射的信號指示而不參照航路信息便準確抵達轟炸位置,從而使「蚊」式可以擔任轟炸機群的導航飛機。機上的H2S轟炸儀能嚮導航員/轟炸員提供飛機下方的地面圖像,從而大大提高轟炸的精度,使「蚊」式可以完成高、低空轟炸甚至俯衝轟炸和夜間轟炸。部分「蚊」式還安裝了最遠探測距離達到1.6萬米的機載雷達,夜戰能力遠超德國機型。正是基於如此優異的性能,「蚊」式發展了偵察機、夜間戰鬥機、轟炸引導機、獵潛機、晝間巡邏機、布雷機、教練機、特種運輸機等43種改型,是歷史上改型最多的轟炸機。

二戰奇兵

在盟軍戰機中,「蚊」式轟炸機是實現精確投彈打擊的不二機型,經常用來攻擊高價值點狀目標或執行特種攻擊任務。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還專門成立了一支蚊式特種轟炸部隊。通常情況下,一架「蚊」式掛載4枚227千克炸彈對重要軍事目標實施集中攻擊,轟炸效果經常好於重型戰鬥機。在1942年5月對德國科隆的「千機大轟炸」中,蚊式作為引導飛機,率先找到目標區並投擲燃燒彈,為後續轟炸機群提供指引。1942年9月25日,長途奔襲的「蚊」式準確炸毀了挪威首都奧斯陸市中心的德國蓋世太保司令部大樓,附近的街區卻絲毫未遭破壞。

1943年底,英國決定營救法國德佔區亞眠監獄里的戰俘,包括大量英軍飛行員、重要情報員以及法國抵抗組織戰士。計劃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在監獄圍牆上精準地炸出若干個缺口或大洞,供被關押人員能夠迅速逃出,如果破洞不夠大,只能摧毀整座監獄,玉石俱焚。在缺乏精確制導武器的二戰時期,唯一能勝任該任務的就是「蚊」式轟炸機。1944年2月18日,19架「蚊」式轟炸機從英國機場起飛,跨越英吉利海峽,以超低空飛行抵達法國亞眠監獄,按計劃在監獄圍牆上炸開一個缺口,並炸毀了大門和德軍看守人員的營房,250餘位在押人員順利逃出。

二戰中,「蚊」式轟炸機還利用其高空高速的優勢經常騷擾德軍,令德軍又氣又恨卻無可奈何。1943年1月31日上午,德軍準備在柏林舉行閱兵式,戈林正要演講時,英國的「蚊」式從天空飛過,雖然沒有投彈,閱兵式也被迫取消。改為下午的閱兵式又被「蚊」式的不期而至再度取消,令德國空軍顏面掃地。後來,「蚊」式經常在夜間到德軍空域轉悠,騙得的防空警報不僅讓德國防空應接不暇,還大大降低了軍工企業的工作效率。

除了出眾的性能,「蚊」式轟炸機的戰鬥效率也可圈可點。1944年,盟軍派出大量轟炸機摧毀德軍V-1和V-2導彈發射陣地。據統計,平均每摧毀一個德軍陣地,美國B-25轟炸機需要投擲219噸炸彈,B-26需要投擲182噸炸彈,而「蚊」式只需要投擲39.8噸炸彈。在二戰中,英國出動了近40000架次「蚊」式,僅被擊落254架,戰損率為0.63%,不到普通轟炸機的1/3,是英國皇家空軍生存率最高的轟炸機。

「蚊」式轟炸機各改型共生產了近8000架,但由於木質結構較為脆弱,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蚊」式保存下來。「蚊」式用戰績證明了自己超過全金屬戰機的卓越品質,也極大緩解了戰時的物資和人員壓力,充分肯定了德哈維蘭獨特的設計理念,不僅是木質戰機的驕傲,更是航空史上的傳奇。

「蚊」式之父:德哈維蘭

德哈維蘭是英國著名飛機設計師和企業家。他於1882年7月27日出生於英國白金漢郡的海威科姆,26歲時開始設計飛機,28歲時進入英國氣球軍工廠任設計師和試飛員,一戰期間研製了DH系列軍用機,成為英國的主力作戰飛機,其中DH-4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轟炸機和偵察機,速度甚至超過了德國當時的殲擊機。

1920年,德哈維蘭收購了陷入困境的Airco公司,更名為德哈維蘭飛機公司,推出了「蛾」系列輕型運輸機。「蛾」易於駕駛,輕便耐用,其發展型現在仍在一些航空俱樂部飛行,而1930年推出的「虎蛾」則成為英國皇家空軍主要教練機,至今還在使用。二戰爆發前夕,德哈維蘭公司開始關注大飛機研製,推出了DH-72遠程重型轟炸機以及DH.91「信天翁」、DH.95「火烈鳥」四發運輸機等。不幸的是,為民用航空設計的大型運輸機因隨之而來的二戰被迫下馬,整個公司轉為軍用。

二戰期間,最為人稱道的產品莫過於充滿傳奇色彩的「蚊」式木質多用途轟炸機,德哈維蘭以其獨特的遠見卓識和出眾的設計才華使「蚊」式在林立的全金屬戰機中獨樹一幟,成為戰功赫赫的一代名機。期間,德哈維蘭已經開始研製噴氣式飛機,於二戰末期推出了DH.100「吸血鬼」噴氣式戰鬥機。DH.100外形獨特,性能先進,被稱為「飛行童車」。「吸血鬼」未在二戰期間形成戰鬥力,但戰後曾在英國、瑞典、澳大利亞等多國服役,成為第一批軍用噴氣式戰鬥機之一。

1949年,德哈維蘭研製出世界上第一種噴氣式客機DH106「彗星」號,時速達到800千米,飛行高度達到12000米,引起全世界震動,也成為二戰後歐洲航空業的代表名作。「彗星」於1952年5月2日開闢了人類第一條噴氣式客機航線,一度獨領風騷。然而,和諸多新生事物一樣,「彗星」號問題頻出,此後的2年間,6架「彗星」出現問題,更是連續發生數起機毀人亡的大空難。經過分析,航空專家了解到這是客機增壓艙導致的機身金屬疲勞所致,因此,「機身壽命」和「疲勞學」成為了航空辭彙。相關問題在1958年的「彗星」Ⅳ得到解決,但此時,國力雄厚的美國已經推出了多款實用型客機,「彗星」光芒難以重現。儘管如此,作為噴氣式飛機的先驅之一,「彗星」的發展過程對飛機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此外,德哈維蘭公司還研製了火光系列空空導彈、藍光戰略導彈等,後者成為了歐洲第一種運載火箭。1959年,德哈維蘭公司被兼并。1965年5月21日,德哈維蘭逝世於英國哈特菲爾德。鑒於德哈維蘭對英國航空工業的重大貢獻,他於1944年被授予爵士,1962年獲得英國頒發的功勛獎章。

2.496陸攻與一式陸攻:東南亞劊子手

20世紀30年代,日本航空工業並不發達,一般都是對西方新機進行拆卸仿製,似乎並不具備製造遠程全金屬大飛機的實力。但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日本三菱公司不僅獨立完成了設計,還專門研製了新型大功率發動機,其成功令西方國家感到震驚,成為日本飛機製造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標誌。

遠程重炮手

96陸攻即96式陸上攻擊機,盟國稱為「內爾」,於1937年投入戰場,是遠東地區最早的戰略轟炸機,前後共生產了1000餘架。該機長16.5米,高3.7米,翼展25米,最高時速348千米,升限將近1萬米。其背部有2個可收回炮塔,腹部有1個可收回炮塔,背部和腹部各有1挺7.7毫米機槍,可攜帶一枚800千克魚雷或炸彈。

96陸攻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4400千米的航程,這已經超過了美國的B-17。該機服役后成為侵華戰爭中的主力轟炸機,從日本本土飛往中國內陸,對中國抗日前線以及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實施了長期轟炸,可謂罪行累累。但抗戰初期,96陸攻經常以小規模出擊,在中國空軍的反擊下戰損率高達60%。

96陸攻服役不久,三菱公司將其進一步改良,於1939年試飛了後繼機型一式陸攻,並於1941年正式服役。該機長20米,高6米,翼展25米,最高時速428千米,航程更是超過了6000千米。該機標誌性特徵便是其從頭到尾幾乎一個直徑的桶裝機身,不僅簡化了工藝,降低了自重,還增大了機身空間,還方便了機內人員來回走動。首批服役的一式陸攻(G4M1)可攜帶1枚800千克的魚雷或炸彈,頭部、背部、左右舷窗各有1挺7.7毫米機槍,機尾還有1門20毫米機炮,幾乎每個方向都可以開火。

一式陸攻各型二戰期間共生產了2200餘架,成為日本海軍重型轟炸機主力,直到戰爭結束前還在生產。

偷襲菲律賓

菲律賓時間1941年12月8日凌晨3時40分,日本對珍珠港的空襲已經接近尾聲,日軍企圖摧毀美軍太平洋艦隊而進攻東南亞的陰謀已經昭然若揭。美軍總部立刻將這個恐怖的消息告知駐菲律賓美國遠東司令部麥克阿瑟將軍,警告他防止日軍進攻菲律賓,尤其是馬尼拉西北面最重要的克拉克機場。

美國遠東航空兵司令布里爾頓自上任以來便感覺到日本人的殺氣,他立刻建議麥克阿瑟搶先下手,用所有B-17去轟炸日軍在中國台灣的港口和機場。但當時,美軍既沒有駐台日軍的布防圖或航空偵察照片,又缺乏為B-17護航的遠程戰鬥機,轟炸計劃只能擱置。最可悲的是,參謀長薩瑟蘭將軍建議派巡邏機去台灣偵察的建議也被麥克阿瑟晾在了一邊。

麥克阿瑟之所以一誤再誤,是因為他堅信日本傾盡全力偷襲了珍珠港之後,4個月之內根本沒有能力進攻菲律賓。可惜,日本人將這4個月縮短到了10個小時。此時,駐台灣日軍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500餘架零式戰鬥機以及96陸攻、一式陸攻等轟炸機枕戈待旦。為了提升零式戰鬥機的航程,日本在本土趕製了專用副油箱,連夜送往台灣,轟炸機也都加滿了汽油,掛上了炸彈。

早上9點,美軍在馬尼拉北部雷達發現了日軍飛機,馬上開始保護克拉克機場—戰鬥機起飛攔截,B-17轟炸機則躲了出去。結果,日本的首批32架轟炸機目標是呂宋島北部的碧瑤機場和圖蓋加拉奧機場。美國戰鬥機撲了個空。布里爾頓再度提出進攻要求,而麥克阿瑟還是讓薩瑟蘭先偵察,同時做好打擊準備。

中午11點30分,美軍的B-17轟炸機、P-40巡邏機都返回了克拉克機場加油掛彈,為日軍製造了一個大型露天軍火庫。就在此時,日軍的主力飛機來了,可美軍的機組人員正在吃飯備戰,連報務員和指揮官都不例外,導致美軍雷達站的空襲警報不管是發電報還是打電話,都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到克拉克的任何一個人。等到電話接通時,一起好像都已經晚了。

12點35分,日軍編隊鋪天蓋地地來到克拉克上空。美軍倉皇升空的戰機完全不是日機的對手,而且高炮部隊的炮彈80%以上都是失效的啞彈,防空火力形同虛設。「零式」幾乎失去了殲擊機的作用,直接變成對地攻擊機開始向機場的各種設施瘋狂掃射。2架B-17油箱隨即爆炸,整個機場陷入一片火焰。日本的轟炸機從容不迫地檢查著地面的每一個角落,確保每一架飛機都乖乖地上西天,油庫、辦公樓、修理廠等地無一倖免。美軍總共損失了104架飛機,死亡80人,拱手讓出了制空權,而日本僅損失了7架「零式」。

值得一提的是,和偷襲珍珠港時美國幾架航母都在外頭遛彎一樣的幸運,菲律賓克里克機場的17架B-17也逃過了一劫。這還是要感謝充滿憂患意識的布里爾頓,他發現美軍最強大的B-17幾乎都停在缺乏防空的克拉克機場,而且在日本轟炸機的攻擊範圍之內,於是在11月21日建議麥克阿瑟轉移B-17至日軍航程以外。1500人花了2周時間在代爾蒙特開闢出了一條B-17跑道,只可惜這裡太小了,只救了一半B-17。

當天,日軍就攻佔了呂宋島北面的巴坦群島,開始對菲律賓實施登陸作戰。不到10天,美軍剩餘的戰鬥機就在日軍的攻勢下損失殆盡,對方完全掌握了菲律賓的制海制空權。布里爾頓帶著他藏起來的B-17和僅剩的4架戰鬥機黯然離開了菲律賓。經此一役,96陸攻和一式陸攻成為了盟軍的死敵。

炸沉英國巨艦

日軍把美國空軍從菲律賓炸跑以後,又開始轟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機場。英國首相丘吉爾派出3.5萬噸「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2.65萬噸「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為主力,於12月8日傍晚從新加坡出發,沿馬來西亞北上支援遠東艦隊,阻止日軍船隊在馬來西亞登陸。

12月9日,日軍的偵察機和潛艇已經發現了英國艦隊的行蹤並準備襲擊,但等到轟炸機編隊飛過來時,只看到一片茫茫大海而不見艦船蹤影。第二天,9架96陸攻開始進行大規模搜索,終於在11點45分找到了英軍艦船,於是立刻招來80餘架96陸攻和一式陸攻。魚雷、炸彈如雨點般降落在「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上,英軍指揮官菲利普斯向新加坡緊急請求空中支援,而數枚魚雷和炸彈已經擊中了兩艘巨艦,海水順著洞口滾滾而入。支援飛機的影子還沒看到,「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已經開始沉沒了,僅損失了4架飛機的日軍揚長而去,開創了戰爭史上首次僅憑飛機在茫茫海上找到並擊沉戰列艦的戰例。短短几天的時間裡,日軍以難以想象的空戰效率將美國太平洋艦隊、美國駐菲律賓空軍和英國遠東艦隊炸得一塌糊塗,由此開始了席捲東南亞的進攻步伐。

一式陸攻和日本零式等戰機一樣,具有裝甲薄、易空中著火的缺陷,而且改進效率無法與美國相比,到了戰爭後期,越來越力不從心。1945年8月18日,河邊虎四郎代表日本政府乘一式陸攻從本土飛往伊江島,向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投降,全機塗成白色,並畫有綠十字標誌,這也是一式陸攻的最後一次飛行。

2.5B-17「空中堡壘」:歐洲上空的戰神

二戰結束后,當有人問德軍將領什麼武器對德軍威脅最大時,得到的最多回答便是東線的蘇聯T-34坦克和西線的美國B-17戰略轟炸機。在慕尼黑審判中,德國空軍元帥戈林被問到什麼時候預感到戰爭的失敗時,他不假思索地表示,是看到龐大的B-17機群出現在德國上空的時候。B-17對德軍、對二戰產生的影響可見一斑。據統計,二戰期間,B-17一共在歐洲戰場共投擲了約64萬噸彈藥,超過所有美軍轟炸機投彈量的40%。B-17「飛行堡壘」不僅成為二戰期間最著名的轟炸機,而且還樹立了轟炸機在諸多方面的新標杆,所開闢的戰略轟炸思想對未來作戰影響深遠。

生於憂患

在一戰結束后,軍用飛機及相關技術紛紛轉為民用,世界航空工業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但轟炸機卻因缺少現實需求而進展緩慢。與此趨勢不同的是,美國從未忽視過轟炸機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成為當時世界上熱衷於轟炸機研製的少數國家之一。

1934年,美國陸軍航空隊提出多發中型遠程轟炸機的研製計劃,要求時速達到322千米,最大載彈量超過1噸,航程超過3000千米,可擔負美國東西兩條海岸線的防禦任務。美國各大飛機公司摩拳擦掌,其中波音公司的四發設計在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1935年7月,樣機在試飛時獲得了一致好評。《西雅圖時報》記者理查德威廉聯在報道中稱該機為「空中堡壘」,隨後,這個名字便被波音公司正式採用。在此之後的幾年間,美國一邊小規模生產,一邊進行改進,直到1941年9月B-17E首次試飛成功,該機開始大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

全副武裝的巨型彈藥庫

B-17長22.8米,高5.8米,翼展31.6米。該機機翼下弔掛4台空冷星形活塞發動機,是人類第一架大規模生產和使用的全金屬四發轟炸機。雖然一戰期間俄國的「伊里亞穆羅梅茨」轟炸機也裝備4台發動機,但由於技術限制,此後的轟炸機多為雙發,少數為三發,甚至美軍的招標書上也偏好雙發,但大膽的四發設計為B-17提供了強勁動力,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0噸,最高載彈量8噸,遠遠超出同時代其他轟炸機。

B-17升限達1萬米,時速約480千米,甚至超過了同時代很多戰鬥機。其最大航程接近5500千米,超過了德國、日本等國主力轟炸機的2倍,能以最大載荷輕鬆地從英國飛到的本土實施轟炸。此外,B-17是世界上最先採用增壓座艙的飛機之一,使乘員可以在相對舒適的駕駛環境中完成數小時的飛行,大大提升了作戰人員的士氣和狀態。

為了充分滿足對高空遠程戰略轟炸的實際需要,B-17率先裝備了雷達瞄準具諾頓轟炸儀。該設備利用機械式計算機與陀螺儀,快速、精確地計算飛機航速、炸彈投放時間與位置。後來的B-17投彈瞄準具還與自動駕駛儀相聯,在轟炸時控制飛機,保持穩定的航向與航速,從而使B-17不僅可以在夜間和雲層上進行高空轟炸,還可達到俯衝轟炸的精確度。今天看來,這不過就是一種原始的彈道計算機,無法與後來的精確制導武器相提並論,但在當時,已經構成相當威力。因此,諾頓轟炸儀在被作為美軍高級機密,起飛前由帆布包裹著送到飛機上,著陸后即刻拆除,拆裝過程都要有武裝衛兵的監督,機組人員被俘前也需要將諾頓轟炸儀破壞。

裝滿炸藥的B-17無疑是一座巨大的空中彈藥庫,飛到哪裡都是敵方的首選目標,而且在當時缺少空中加油的環境下,很難用戰鬥機對遠程任務進行持續護航。為了提升戰場生存能力,B-17在機身四周安裝了13挺12.7毫米機槍,沒有任何射擊死角,是二戰期間火力最猛的轟炸機。B-17還經常大規模編隊飛行,僅成百上千挺機槍就構成了密集的空中火力網。此外,該機在油箱、駕駛艙等重要位置安裝了總重高達4噸以上的裝甲鋼板,並採用了自封閉油箱,使飛機在被火力擊中后很少發生空中爆炸並能安全返航。1943年6月6日,一架B-17在太平洋戰場上被5架日軍戰鬥機攔截,B-17不僅用自身火力打下2架日機,還背負著累累彈傷平安返航。

鑒於B-17的良好性能,該機也被改裝為照相偵察、海上救生、空中運輸等特種飛機。其中,XYB-40利用B-17的龐大機體,安裝了30多挺機槍,備彈量高達10萬發,為B-17轟炸機群實施全程伴飛護航。BQ-7「投擲者」遙控無人轟炸機去除了B-17上不必要的儀錶和武器,配備了更多炸彈,接近目標時飛行員跳傘脫離飛機,由其他飛機遙控撞擊目標,算是一種原始的制導炸彈。

納粹軍工終結者

二戰中,B-17的身影遍布歐洲、太平洋、北非、蘇聯等各個戰區,但其最輝煌的一頁還是書寫在歐洲戰場上。

珍珠港事件爆發后,美國對軸心國宣戰,美國陸軍第8航空隊及其主力戰機B-17進駐英國,與英軍一起,對德國軍火工業和能源設施實施了長達3年的大規模戰略轟炸。在此之前,英軍轟炸機只能趁著夜色摸到德國上空投彈,戰略效果相當有限,還造成大量平民傷亡。B-17的到來徹底打破了德國晝間的寧靜。

1942年8月17日,第8航空隊在晝間成功轟炸了德佔法國魯昂工業區。此後,成群結隊的B-17便倚仗自己強大的火力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飛蝗一般在德軍空域投下雨點一般的串串炸彈。很快,B-17便以其堅固的機體、強大的火力和精準的轟炸效果成為了對德轟炸的主力機型,主要在晝間轟炸德國的坦克工廠、軸承製造廠、飛機製造廠、石油加工廠和交通樞紐等。相比之下,準度偏差的英國轟炸機只能繼續執行相對粗獷的夜間大面積轟炸任務。

B-17的戰果也伴隨著第8航空隊的慘烈犧牲。雖然B-17自衛火力強大,但畢竟不如戰鬥機靈活,而且長期沒有戰鬥機伴隨護航,飛機和飛行人員損失都相當慘重。1943年4月17日,115架B-17對德國不萊梅的戰鬥機裝配廠進行轟炸,損失了16架;8月17日,376架B-17轟炸施韋因富特的軸承廠,被300多架德國戰機攔截,60餘架B-17墜毀,200多名組員犧牲;10月14日,291架B-17再度對軸承廠進行轟炸,60架被擊落,另有17架返航途中墜毀或無法再度飛行,122架受傷待修,僅有33架完好返航,而超過20%的機組人員陣亡。二戰期間,B-17在歐洲戰場上損失了約4700架。到戰爭結束時,近一半的B-17飛行人員戰死、負傷、被俘或失蹤。

然而,B-17的戰略轟炸有效打擊了德國的軍工生產,對扭轉戰局功不可沒。例如,在1943年10月14日對施韋因富特軸承廠的轟炸中,B-17投彈2873枚,其中63枚直接命中目標,238枚間接命中目標,命中率達到10%。這個數字對於二戰期間的高空轟炸堪稱奇迹,而對德國的戰爭機器堪稱浩劫。到了二戰末期,盟軍新型戰鬥機的航程逐漸提高,可以對B-17進行護航,而德軍戰鬥力卻在B-17和第8航空隊的沉重打擊下全面崩潰。1944年1月至4月,德軍共損失了1000多名飛行員,到5月,僅剩下不到300架飛機。B-17幾乎不會受到任何防空火力的阻礙而隨意進入德國空域,德國的失敗僅是時間問題。

在戰略轟炸的同時,B-17也執行了大量戰術轟炸任務。為了破壞軸心國的鐵路運輸,削弱退守義大利德軍的後勤補給能力,美軍從1944年1月開始,在54天內出動了2萬餘架次B-17執行戰術轟炸,摧毀了4條鐵路大動脈,炸斷了48座橋樑,擊毀18000輛卡車,有效迫使德軍從古斯塔夫防線後撤。

二戰期間,B-17單機價格約為20萬美元,可謂物美價廉,因此成為整個航空史上產量最高的飛機之一,各型共生產了12731架。當時位於美國西雅圖的B-17總裝廠日產量就達到16架。強大的生產能力有效補充了B-17的巨大損失,使得B-17源源不斷地飛向歐洲,成為德國軍工產業的終結者。可以想見,如果德國在戰爭之初也裝備了B-17一樣的戰略轟炸機,不列顛空戰的結局,甚至整個二戰的進程恐怕都將改寫。

B-17所體現的戰爭精神更為後人樂道。B-17以德國軍工生產地區為明確目標,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無辜民眾的傷亡,贏得了戰爭方的尊重和認可。B-17飛行人員在最為危險的晝間轟炸任務中展現出昂揚的鬥志,在德軍兇狠的抗擊下不屈不撓,毫不退縮,直到取得最終勝利。無論是性能、戰績還是背後的人文氣概,B-17都是航空史上的一個奇迹。

2.6圖-2:監獄中飛出的攻城利器

回顧人類百年航空史上的經典飛機,大多都出自大型航空企業設計生產人員之手,但性能卓越的蘇聯圖-2轟炸機卻是誕生在苦寒的監獄中,其核心設計任務便是大名鼎鼎的安德烈尼古拉葉維奇圖波列夫完成的。

鐵窗里的設計師

圖波列夫出生於1888年,1908年進入莫斯科技術學校,成為「俄羅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領導的飛行小組中一名積極分子。圖波列夫在20歲大學畢業后加入了茹科夫斯基創建的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成為了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1922年,在研究院內成立了實驗設計局,領導設計了多種全金屬飛機,成為蘇聯金屬飛機設計的先驅。

1937年,圖波列夫已近知天命之年,遇到了席捲整個蘇聯的「肅反」風潮,很多出色的科技人員被莫名其妙地送入牢獄。圖波列夫也沒有躲過這場浩劫,因莫須有的罪名「曾秘密地將設計方案交給德國的梅塞施米特」而被逮捕。很快,蘇聯的軍工生產陷入了僵局,而歐洲上空密布的戰雲使斯大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用「某種方式」讓這些技術人員繼續進行研究。於是,蘇聯為這些人員建立了一個特殊的「鐵窗設計局」,圖波列夫被主管人員克拉夫琴科從西伯利亞的一個勞改營中救了回來。

當時,蘇聯的心頭之患是德國的Ju-88全能型轟炸機,因此,希望設計一種更先進的轟炸機,除戰略轟炸外,還能執行魚雷攻擊、高速偵察、反坦克作戰等任務,也就是具備一定的俯衝轟炸或地面攻擊的性能。最初,蘇聯希望這是一架四發遠程轟炸機,但圖波列夫認為當時的技術水平無法達到這一標準,因此將設計目標改為雙發高速轟炸機。

迫不及待的蘇聯當局允許圖波列夫開出一張技術人員名單,於是,更多的技術人員被從各個集中營調集過來,組成了一個「設計團隊」。然而,牢房裡閉塞的信息和匱乏的材料讓設計工作困難重重。在設計和生產車間里,監視衛兵形影不離地跟隨在每位技術人員身後,極大地影響了工作的效率。在獄中,了解世界上的最先進技術、與優秀專家進行溝通當然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行為。由於缺少車間和設備,設計人員在附近樹林里用木材製作了一架樣機,但被飛行員誤以為是被擊落的飛機。不懂樣機重要性的管理人員居然勒令拆除。圖波列夫費勁唇舌,才說服管理方用偽裝網罩住,使樣機得以保留。

即便如此,圖波列夫和獄友們依舊保持了忘我的熱情和昂揚的鬥志。在大戰將至的局勢下,製造飛機並不僅僅是為自己換來更好的待遇甚至自由,而是關乎整個國家的解放事業。在這種愛國精神的鼓舞下,經過圖波列夫團隊的不懈努力,圖-2的設計在1940年3月通過了全部技術檢驗。此時,正值蘇聯和芬蘭「冬季戰爭」的尾聲,蘇聯空軍遭到了嚴重損失,對先進戰機寄予厚望,立刻開始製造原型機,圖波列夫也被提前釋放。

傳世精品

雖然研製過程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坎坷,但圖-2被認為是二戰時期最優秀的一種全金屬雙發中型轟炸機。該機長13.8米,高4.1米,翼展18.9米,僅比「蚊」式轟炸機稍寬一點,最高時速為545千米,續航時間約4.5小時。飛機最大起飛重量約10噸,機身大部分都是彈倉,載彈量約3噸,配有2門20毫米航炮和3挺12.7毫米重機槍。

圖-2問世后,立刻成為蘇聯對德作戰的主力水平轟炸機,參加了1944年的庫爾斯克會戰、維博格戰役中以及1945年對的柯尼斯堡戰役、柏林戰役等,在攻克堡壘、要塞等堅固防禦工事的過程中體現出優異的性能,得到了一致好評。但圖-2原型機方案因生產能力、發動機水平等因素不斷修改,大大拖延了研製進程,受到同為「鐵窗」之作的彼-2轟炸機強烈壓制,到二戰結束時,僅生產了1000餘架,1948年最後停產時,共生產了2500餘架。

儘管如此,後人仍認可圖-2是比彼-2更具可靠性和適應性的優秀轟炸機。圖波列夫與圖-2一波三折的跌宕經歷也令歷代航空人員所欽佩。圖波列夫所創立的圖波列夫設計局更是功勛卓著,蘇聯和俄羅斯諸多大飛機都由此走出,包括蘇聯首個洲際戰略轟炸機圖-4、世界首個超音速客機圖-144、冷戰時期的焦點超音速轟炸機圖-22M等,是20世紀全球大型飛機的主要研製廠家之一。這也是圖-2令後人不斷讚揚、惋惜和懷念的另一個原因。

圖波列夫於1972年逝世,一生共設計了100多種飛機,70多種投入批量生產,是世界航空史上響噹噹的名字,也獲得了無數榮譽,是蘇聯航空工業的傑出代表。

圖波列夫與蘇霍伊

在安德烈圖波列夫的一生中,還做出了一個名垂人類航空史的重要貢獻,就是成就了世界著名的天才設計師帕維爾奧西波維奇蘇霍伊。

蘇霍伊是蘇聯超音速飛機的奠基人,所創立的蘇霍伊設計局研製了當今大名鼎鼎的蘇-9、蘇-27、蘇-35等蘇氏戰機。1924年,尚在莫斯科包曼工程學院學習的蘇霍伊在中央流體力學研究院任製圖員,圖波列夫發現了蘇霍伊的才能,指導他完成了畢業設計,並將他留在自己身邊工作。蘇霍伊在航空世界中如魚得水,很快便擔任設計小組主任,開始主持重要機型的研製工作,於1939年創立了蘇霍伊設計局。

然而,在初創的10年間,蘇霍伊設計局一直沒有設計出批量生產的機型,1949年被迫解散。此時,恩師圖波列夫再度伸出援手,不僅收留了蘇霍伊及其骨幹人員,還在圖波列夫設計局裡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供他們繼續合作,終於幫助蘇霍伊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1953年,蘇霍伊設計局得以恢復,很快開始精品迭出,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熟知的蘇氏戰機和蘇霍伊傳奇。

「鐵窗伴侶」:彼-2

二戰中,蘇聯產量超過萬架的主力轟炸機彼-2也是從監獄里誕生的精品。

彼-2設計師弗拉迪米爾彼特雅科夫原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一名重要設計師,曾參與該局早期所有重型轟炸機的設計,也在1937年的「肅反」運動中被投入牢獄,並在此設計出新飛機彼-2。彼-2於1939年5月首次飛行,立刻以其美觀流暢的外表、卓越的高空高速性能和低廉的製造成本得到了斯大林的鐘愛。

經過緊鑼密鼓的改進,彼-2於1941年開始量產,高峰期間日產量達到13架,被源源不斷地補充到對德前線,成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先鋒戰士。彼-2的飛行速度與德國戰鬥機持平,很難被攔截,除水平轟炸、俯衝轟炸外,還可執行偵察、對地攻擊、空中作戰等多種任務,被譽為蘇聯的「蚊」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幸的是,彼特雅科夫出獄后不久,便於1942年死於彼-2的空中起火,彼-2也成為彼式戰機的絕唱。

2.7B-52「同溫層堡壘」:戰機世界的常青樹

被稱為「同溫層堡壘」的B-52是今天最為熟知的轟炸機戰之一。它於1955年服役,開創了耳熟能詳的「地毯式轟炸」,直到今天,仍有70餘架在不倦地飛行。美國空軍甚至出現了父子同為B-52駕駛員的奇迹。預計B-52將服役到2040年左右,那時,它也將成為航空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飛機。

空中巨無霸

B-52的研製要追溯到二戰時期。B-29對日本投放的原子彈讓美國充分認可了戰略轟炸的必要性,而且由於當時B-29航程不足,在完成任務后不得不迫降在蘇聯管轄地區,其核心技術被很快就蘇聯盡數掌握。於是,美國決定開發一種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並可攜帶核彈的新型洲際戰略轟炸機,向各大公司發出招標。在第一輪競標中,各公司提出的方案均被否決,但波音公司鍥而不捨,終於第六個方案得到了空軍的認可。1952年4月,B-52完成首次飛行,2年後定型投產,1955年6月交付部隊使用。

B-52被稱作「堡壘」實在當之無愧。它有49.1米長,14.7米高,翼展56.4米,高度相當於4層樓,停放時需要佔半個足球場的面積。飛機配有4組8台大推力渦噴發動機,空重81噸,最大起飛重量高達220噸,從體積到重量都只有屈指可數的幾種巨型運輸機(美國僅有C-5「銀河」運輸機)才能超過。

如此碩大的身軀都是為了裝載更多的油料和彈藥。B-52裝載27噸彈藥,18萬升燃油,掛彈11噸時以900千米的時速飛行2萬千米,可以繞地球赤道半圈,超過北京到紐約的距離,也超過了華盛頓到莫斯科的距離。經過空中加油后,航程可進一步延長,從而徹底擺脫了對前線機場的依賴。此外,B-52可以在1.6萬米高度的同溫層飛行,遠遠超出地面防空火炮的射程「,同溫層堡壘」的綽號由此而來。

為了配合戰略轟炸任務,B-52頭部裝有光電監視系統,可以使飛行員在夜間也能夠清楚地觀察到廣闊地域內的地形地物,並能以170米的高度作超低空飛行,在300米高空對地面目標投彈。除了常規炸彈和核彈,B-52翼下和彈倉還可掛載20枚AGM-69A空對地導彈,是美國唯一可以發射戰略巡航導彈的戰略轟炸機。

體大量重的轟炸機一向被薄弱的自衛能力所困擾,為此,B-52裝有1門20毫米M-61「火神」六管機炮,並配有最新型電子干擾設備,4台大功率的發電機為強大的電子干擾設備提供充足的電力。機組人員中有一位專職的電子干擾設備操縱員,使飛機能最大程度地躲避敵方雷達。

B-52於1962年停產,共生產744架。如今,最年輕的飛機也已經服役了半個多世紀,其穩定的性能和低廉的維護成本使它成為美國空軍的常青樹。美國依舊在不停地對其進行現代化升級。最先進的B-52H配備了新型航電系統,可攜帶16枚「魚叉」反艦導彈,或6枚空對地導彈,或12個聯合直接攻擊武器。據報道,美國將持續保留60餘架B-52H一直服役到2040年。

地毯式轟炸

1956年5月,美國戰略空軍首次用B-52進行了空投氫彈的試驗。此後,B-52幾乎每天都攜帶著核彈在空中巡航,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蘇聯核威脅。在1965年開始的5年越南戰爭中,B-52在「後衛」Ⅱ等諸多行動里攜帶常規炸彈共出動了2380架次,投彈量達64.3萬噸。

1972年底,美國決定對長期被禁止攻擊的河內與海防發動代號「後衛」Ⅱ的大規模空襲。美國調動了戰區內所有88架B-52轟炸機,使用大批戰鬥機、電子戰飛機進行護航。12月18日14時40分開始,美國打擊規模最大的轟炸機群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相繼起飛,黑壓壓的戰機直奔越南而來。雖然越南已經掌握了美軍動向,一枚枚「薩姆」-2防空導彈飛向又大又胖的B-52,並出動了大量殲擊機進行攔截,但效果非常有限。因為這次美軍對B-52實施了多重戰術協同保護。除了F-4戰鬥機的直接護航,F-105戰鬥轟炸機攜帶的反輻射導彈隨時準備打擊開機的防空雷達,KC-135空中加油機外盤旋在戰區準備補給燃油不足的飛機,海軍的直升機也在準備救援被擊落的飛行員。而且EB-66電子干擾機實施了大規模電子干擾,使得越南導彈的命中率折扣大減,69枚中只打中了7架飛機,3架為B-52。此外,B-52也加裝了自衛用電子干擾器,越南飛機雷達開機幾秒鐘后屏幕上就只剩一片雪花,根本無法提供導彈參數。而B-52則關閉夜航燈,令越機難以目視攻擊,反倒被美軍尾炮所射擊。

在護航機群的有力保障下,B-52成功穿越了敵方的激烈抵擋,一顆顆炸彈傾如雨下。每架B-52能攜帶50顆250千克級炸彈,接連落到地面上的炸彈形成長長的「煙火地毯」,將此區域內的所有人、物、建築等都覆蓋起來,這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地毯式轟炸」。在當天以及接下來的10個晚上里,B-52出動了729架次,投彈1.5萬噸。北越1600處軍事設施被破壞或摧毀,損失了300萬加侖石油和80%的發電能力,1200餘枚「薩姆」-2防空導彈僅擊毀15架B-52。北越被迫繼續談判,不久后,與美國簽訂了《巴黎協定》。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68架B-52共出動1600多架次,投彈超過7.2萬噸,占整場戰爭空中投彈總量的38%,而且沒有一架被擊落。最值得稱道的是,B-52創造了一項空戰奇迹。1月17日,美國決定在多國部隊首批空襲伊拉克的飛機返回基地后,立即使用B-52發射巡航導彈壓制和摧毀伊拉克的防空力量。按計劃,7架B-52飛機編隊於1月16日從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起飛,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飛行后準時到達沙伊邊境南部100英里的指定空域。此時,首批空襲正好結束,7架B-52拉開距離,35枚AGM-86巡航導彈口吐火焰地飛向伊拉克軍用通信站、發電廠、輸電設備等重要目標,命中率高達85%以上,然後返回美國基地。此次行動往返22400千米,空中飛行時間超過35小時,是人類戰爭史上飛行時間最長、飛行距離最遠的作戰任務。

波音與波音公司

提及飛機,全世界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想到「波音」一詞,其強大的象徵意義甚至讓人忘記波音是一個人。

波音公司的創始人威廉愛德華波音於1881年出生在汽車城底特律,自幼愛好機械,但一直經營著家族的木材生意,直到1915年才第一次登上飛機,航空人生由此啟程。1915年,波音開始設計水上飛機和教練機,1916年成立了波音公司,不久便為一戰中的美國海軍生產出50架教練機。一戰結束后,波音開始從事民用航空客貨運輸並取得了快速發展,率先實踐在空中服務員,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空中小姐。波音還在1929年創辦了「波音航空學校」,建立了現代民用航空的雛形。然而,1934年波音公司的支柱業務航空郵運卻遭到了美國反壟斷政策的致命打擊,心灰意冷的波音賣掉了所有股票,退出了自己一手創建的公司,1956年離世。

波音的坎坷並沒有讓波音公司沉寂下去,在後面數代波音人的努力開拓下,波音公司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二戰期間B-17「空中堡壘」和B-19「超級空中堡壘」的出廠使波音公司再度崛起。隨後,波音又推出了KC-135空中加油機、E-3預警機以及B-52轟炸機等經典名作,業務還涉及導彈、衛星等多個領域,並在1997年兼并了曾為美國最大軍用飛機生產商的麥道公司,在民用飛機領域也是風光無限,今天的波音帝國儼然已是一個無可爭議的航空巨頭。

2.8「火神」:創紀錄的遠程空襲英雄

二戰時期,英國既承受了德國在不列顛空戰中對自己的狂轟濫炸,也是對德國戰略大轟炸的主角之一,是轟炸與被轟炸的親歷者,因此深知戰略轟炸機在國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研製了「火神」、「勇士」和「勝利者」轟炸機,並稱3V。

日不落帝國的絕唱

二戰結束后,英國皇家空軍馬上向各大飛機製造商發出了新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招標方案,但由於當時的噴氣式飛機技術還不夠成熟,英國空軍決定同時發展三個方案,也就是霍克西德利公司(現併入英國航宇公司)的「火神」、維克斯公司的「勇士」和漢德利佩奇公司的「勝利者」。三種飛機性能相近,英文單詞都以V開頭,又被稱為3V轟炸機,3V也成為冷戰期間英國戰略核反擊力量的支柱之一。「火神」於1952年8月試飛成功,1957年開始服役;「勇士」與「勝利者」分別於1954年和1957年服役。

「火神」長30.4米,高8.3米,翼展33.9米,是世界上第一種無尾三角翼轟炸機,兩側機翼巨大,前緣後掠角呈平滑曲線,機身後部伸出一隻高高的垂尾,無平尾。整個外觀新穎簡潔,好像一隻大蝙蝠。當今最先進的隱形戰略轟炸機B-2也採取了類似的設計。而且在「火神」的最初設計中,駕駛室、彈倉和發動機都和B-2一樣藏在三角翼內,只是為了降低研製風險而增加了前機身、進氣口、垂尾等傳統元素。「火神」的前衛與精妙可見一斑。

「火神」使用升限約17000米,最高設計時速約100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82噸。機身腹部炸彈艙長8.5米,載彈量約9.5噸,雖然與美蘇戰略轟炸機無法相提並論,但英國的主要目的是攜帶核武器,而英國一共也只有4.5噸的核彈,連一架飛機都裝不滿。3V服役后不久,蘇聯的地空導彈開始投入使用,北約各國也開始研製空地導彈,「火神」也相應進行了必要改裝,可攜帶1枚自產「藍劍」或4枚美製「天弩」空地導彈。

英國皇家空軍先後購買了109架「火神」,1983年底全部退役。「勝利者」服役時間較晚,在新型攔截機和導彈的威脅下訂單數量銳減,被迫改為空中加油機,而且「勝利者」較高的載彈量為空中加油機的改裝提供了容量基礎,一直活躍到海灣戰爭。而「勇士」因機翼裂紋問題早在1965年就提前退役了。二戰將曾經的大英帝國幾乎徹底摧毀,甚至連一艘大型航母都難以維持,一直無力發展新的戰略轟炸機。「火神」也代表了英國戰略轟炸機的絕唱。

遠程空襲之最

1982年4~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而爆發了馬島戰爭。馬島距英國本土超過13000千米,距英國在大西洋中的基地阿松森島也有6000千米。為了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作戰決心,英國空軍策劃了一次超乎想象的航空史上最遠距離空襲:2架「火神」從英國本土起飛,橫跨赤道縱貫大西洋到阿森松島,再跨越6000千米的直線距離轟炸南半球阿根廷斯坦利港的軍用機場,最後飛行同樣的距離原路返回,沿途由K.2「勝利者」空中加油機實施燃料保障。這種超遠程轟炸和複雜的空中加油對於英軍來說都是首次。

1982年4月29日,2架「火神」從懷丁頓飛抵阿松森島,11架加油機為轟炸機和加油機進行往返途中的空中加油。在抵達斯坦利港附近水域時,轟炸機採取了100米低空飛行來躲避雷達監測。距離機場20千米時,「火神」爬高準備攻擊,並開啟了主動電子對抗吊艙甩掉了阿根廷火控雷達的鎖定。轉眼間,距離機場不到5千米,轟炸機穿雲而出,從跑道上方掠過,21枚454千克高爆炸彈在20秒鐘內落到了地面,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徹夜空。其中,一枚炸彈擊中機場跑道中線,炸穿了跑道的混凝土層,一枚在跑道的邊緣留下巨大的彈坑,其餘的炸彈落在了跑道的一側,擊毀了跑道旁的軍火倉庫和一架普拉卡攻擊機。整個轟炸過程結束時,阿根廷的防空警報還沒拉響,「火神」就瀟洒地脫離戰場。經過15小時50分鐘的空中飛行和6次空中加油之後,英國轟炸機安全返回到阿松森島機場。

在此次史無前例的跨洋大轟炸中,所達到的毀傷效果看上去並不與其間的勞師動眾相匹配,但作為一次戰略轟炸,英軍成功彰顯了打擊阿根廷本土的軍事實力,達到了初期作戰目的,被寫入後來各國的軍事教科書。

1982年的馬島戰爭是「火神」唯一一次戰場亮相。其實,當時垂垂老矣的「火神」進行空襲相當勉強,但英國早已不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再也拿不出更合適的戰機,只能臨時抱佛腳地改裝「火神」。英軍在「黑鹿行動」中出動了2架「火神」,其中一架作為備份,結果長機果然在飛往斯坦利港的路上因為一點膠皮老化的問題而不得不提前推出,由備份機擔負所有使命。馬島戰爭后,「火神」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2.9F-111「土豚」:精確打擊功勛機

F-111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推出的經典作品,於1967年服役。數十年間,F-111一直不斷改進完善,發展出EF-111電子干擾機等多種機型,產量約600架。F-111在數次大戰中屢立奇功,在美國一直服役到1998年,而出口到澳大利亞的F-111則一直服役到2010年。

變后掠翼終獲成功

F-111長22.4米,高5.2米,翼展根據後掠角的不同為9.7~19.2米。該機配有1門20毫米機炮、1個機身彈艙和8個機翼下外掛點,載彈量高達8噸,火力十分強大。同時,F-111配有先進的航行和火控系統,核心是稱為「寶石圖釘」的攻擊系統,包括前視紅外攻擊系統和激光照射(跟蹤)器,前者進行精確瞄準,後者提供目標斜距或為激光制導炸彈提供照射。因此,F-111可在晝夜和惡劣氣候條件下進行自主導航、目標截獲、精確打擊以及轟炸效果評估。

F-111最值得稱道的設計元素就是「變后掠翼」。

二戰之前研製的飛機機翼前緣多與機身呈垂直方向,稱為「平直翼」,有利於提高飛機獲得的升力,但在高速飛行時阻力過大,因此逐漸發展為機翼前緣和后緣都向機身後方傾斜,稱為「后掠翼」。機翼前緣與機身軸線垂線之間的夾角稱為後掠角。所謂「變后掠翼」,也就是機翼可以向後摺疊,兼顧高速和低速飛行時的氣動需求機翼角度。變后掠翼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了10餘年的成果,首次在F-111上得到實踐。

F-111的後掠角可在16度~72.5度之間調節,當飛機起飛時,機翼完全展開,後掠角為16度,從而獲得較大升力,縮短起飛滑跑距離;當飛機著陸及亞音速巡航時,後掠角為26度,可縮短著陸距離,節約油耗,增大航程;當進行高速飛行時,可選用70度左右的後掠角,進一步減小阻力。因此,正常起飛重量高達36.8噸的F-111轟炸機飛行速度達到2.2馬赫,起飛距離僅有900米,著陸距離僅有600米,相比之下,總重差不多的B-66B輕型轟炸機起飛、降落距離則分別為1200米和825米。

既然變后掠翼具有如此卓越的機動性,那它是否成為後來戰機的趨勢呢?答案是否定的。變后掠翼結構複雜,機翼的變動機構增加了機身重量,減少了機翼的懸挂點和負載,限制了隱身性能的設計,而且複雜的結構造成較高的故障率,大大提升了生產和維護的難度和費用。現代飛機通過鴨翼、翼身融合等設計元素有效彌補了后掠翼的不足,同樣使飛機獲得了良好的機動性,因而不必再採用複雜的變后掠翼了。除了F-111轟炸機,美國的F-14「熊貓」艦載戰鬥機、蘇聯的米格-23「鞭撻者」重型戰鬥機以及歐洲多國研製的「狂風」戰鬥機也是變后掠翼的成功戰機,均研製於20世紀60~80年代。

空襲利比亞

自投入使用,F-111就是美國實施精確打擊的前鋒戰士。在越南戰爭中,F-111首次投入實戰,共出動4000架次,戰損飛機8架,戰損率僅為0.2%,為B-52戰略轟炸機的10%。其間,F-111主要進行超音速低空突襲,不僅攻擊能力強大,而且發動機也發出可怕的怒吼聲,又被稱為「死亡之嘯」。

1986年4月14日,24架F-111、5架EF-111「大鴉」式電子干擾機、30架空中加油機從英國4個空軍基地起飛,繞道法國、西班牙以西,經直布羅陀海峽,遠航至地中海中部,長途跋涉5000千米,準備空襲利比亞,代號「黃金峽谷」行動。途中,8架F-111和1架EF-111備份機返回了原基地,其餘機群在英吉利海峽上空、葡萄牙以西海域上空、阿爾及利亞以北海域上空和突尼西亞以北海域上空,經過4次空中加油,於15日凌晨20分到達利比亞,在暗夜中成功找到了打擊目標。

凌晨1時54分開始至2時12分的18分鐘里,F-111投擲了攻擊150多噸的「百舌鳥」、「哈姆」反輻射導彈以及大量激光制導炸彈和集束炸彈,精確炸毀了預定目標: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住所(巴卜阿齊齊耶兵營)、訓練基地和軍用機場。4枚激光制導900千克級炸彈擊中了卡菲扎住所,炸死了他的1個養女,炸傷了他的2個兒子。美國空軍飛機除l架F-111被地面防空炮火擊落(2名飛行員犧牲),另1架F-111因發動機故障在西班牙迫降,其餘全部於15日上午10時10分安全返回駐英空軍基地。此次奔襲往返航程超過10000千米,航行14個半小時,打擊效果如「外科手術」一般精確,堪稱世界空襲史上的奇迹。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西姆斯把「黃金峽谷」行動譽為「美國軍事史上空前的」、「接近完美無缺的」一次軍事行動。

奇襲伊拉克地下掩體

1991年1月17日,經過聯合國授權,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始空襲伊拉克。瞬時間,海灣上空戰機密布,各型炸彈、導彈如暴雨般傾瀉到伊拉克。很快,情報人員就發現,一些設在伊拉克地下30多米深的掩體始終沒有受到致命打擊,這很可能就是薩達姆等高級官員藏身之處和伊軍的高級指揮所。然而,美軍手頭所有的炸彈都達不到這種深度,於是,空軍要求相關廠商緊急研製一種新型炸彈。17天後,2枚長5.6米、重2.3噸的新炸彈GBU-28由C-141從美國空運到沙烏地阿拉伯的塔伊夫機場,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善於精確打擊的F-111。

2月7日,太陽剛剛下山,兩架F-111在數架戰鬥機的護航下,經過空中加油,在夜幕下抵達了伊拉克的兩個深層目標掩體上空。兩枚GBU-28分別掛在了F-111的左翼下,右翼也掛上了1枚8.5噸級炸彈用來平衡機身。在激光指示下,兩架轟炸機先後投下GBU-28,目標上方好像沒有發生任何損壞,炸彈好像一隻鑽地鼠一樣直接扎了下去。7~8秒后,306千克高爆炸藥在地下深層爆炸,終於粉碎了堅不可摧的掩體。這種鑽地式的奇襲在人類戰爭史上都屈指可數,使得鑽地彈GBU-28和執行任務的F-111轟炸機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

在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的近百架F-111成為美國空軍對伊拉克實施縱深突擊的主力集中之一,共出動4000多架次,戰鬥出勤率達到85%。除了使用GBU-28鑽地彈的特殊空襲外,F-111還成功摧毀了堅固的飛機掩蔽庫、機場設施以及G31系統。伊拉克的大量裝甲車輛都成為了F-111的機下之鬼。至少25%伊拉克坦克被F-111擊中,數百輛裝甲車、火炮以及機動式導彈發射架被摧毀。更令人驚嘆的是,所有參戰的F-111中僅有一架遭到損壞,而此時,F-111已經服役了近25年。

2.10圖-22M「逆火」:冷戰中的海空焦點

在數十年的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雖未發生直接交戰,但在戰略武器方面一直以對方為假想敵進行著無聲的對抗。1958年,美國推出了第一代超音速中型轟炸機B-5「8盜賊」,並計劃研製3倍音速超遠程戰略轟炸機,令美蘇在戰略轟炸方面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

千呼萬喚始出來

蘇聯的戰略轟炸機研製要追溯到二戰時期對美國B-29的「複製」。二戰末期,美國製造了幾乎完全是為了轟炸日本使用的B-29遠程戰略轟炸機,投放原子彈、火燒東京都是B-29的傑作。然而,B-29的航程還是不足夠長。1944年7~11月,先後有3架B-29在完成任務后不得不迫降在蘇聯管轄地區,其飛行手冊及核心技術被很快就蘇聯盡數掌握。斯大林果斷放棄了1945年1月啟動的遠程轟炸機計劃而組建了B-29仿製團隊,推出了功率更強、航程更遠的圖-4,成為蘇聯戰略轟炸機的始祖,也迫使美國研製了新機B-52。

仿製B-29的過程大大提升了蘇聯研製大型轟炸機的水平,加上蘇聯攻入德國后席捲了容克斯、巴伐利亞飛機公司的先進發動機,圖波列夫設計局於1956年研製出渦輪螺旋槳遠程轟炸機圖-95,綽號「熊」。圖-95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螺旋槳飛機,至今仍在俄羅斯空軍服役,也當今世界上唯一一種仍在服役的螺旋槳飛機。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蘇聯解體對俄羅斯軍事的毀滅性打擊,因為再優異的螺旋槳飛機也無法追趕上噴氣時代的潮流,蘇聯人也明白這個道理。

就在美國推出超音速轟炸機B-58的同時,圖波列夫設計局試飛成功了蘇聯第一種超音速轟炸機圖-22「眼罩」。該機裝有2台渦噴發動機,可達1.5倍音速,主要攜帶核彈或常規炸彈,也可掛載巡航導彈。但圖-22隻能在高空飛行時才能實現超音速,而且高速飛行時航程和載重大大降低,這對於強調低空突防和長航程飛行能力的轟炸機可謂致命缺陷。尤其是在2倍音速戰鬥機已經大批量服役、而且雷達和防空武器日漸成熟的20世紀60年代,圖-22的飛行高度和速度毫無優勢可言,研製新型轟炸機迫在眉睫。

根據當時情況,蘇聯提出新機需要達到最大時速3000~3200千米,巡航時速2000~2300千米,航程6000~7000千米。根據這項要求,一向以研製高端精品飛機著稱的蘇霍伊設計局提出了T-4方案,採用了先進的鈦合金結構及飛行控制系統,取得了較好效果。在原型機試飛過程中,該機暴露出載彈量低和穩定性差的問題,且造價過於昂貴,號稱「143噸黃金」,這與蘇聯武器價廉物美的思路大相徑庭,因此並未被軍方採用。在T-4的競爭壓力之下,擅於製造大型運輸機的圖波列夫設計局對圖-22進行了全方位改進,也就是圖-22M「逆火」。

首架圖-22M於1969年試飛成功,但早期型號仍存在諸多不足而未投入量產,圖波列夫設計局對其進行了進一步重大改進,推出了圖-22M2(「逆火」B)和圖-22M3(「逆火」C),分別於1975年和1985年服役,也是通常所說的圖-22M。雖然圖-22M沿用了圖-22的編號,但從外形到結構已經進行了重新設計,各項作戰參數更不能同日而語,可以算是一種全新的轟炸機。

海空利劍

圖-22M(以「逆火」C為例)長42.5米,高11.1米,體型略小於B-52「同溫層堡壘」,遠大於F-111「土豚」。該機採用可變后掠翼結構,但只有外機翼部分角度可變,調節範圍為65度~20度(對應翼展34.3~23.3米)。後掠角為20度時,機翼完全展開,起降功能和機動性較好;後掠角為65度時,機翼收攏,達到最大速度;巡航飛行時,後掠角為中等角度。由此,飛機既可實現高空高速飛行,也具有較強的低空突防能力。

圖-22M裝備了兩台全新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滿足了蘇軍所提出的主要參數要求,高空飛行速度達到2.2馬赫,低空飛行速度達到0.9馬赫,實用升限高達1.8萬米,已經相當於同期超音速戰鬥機的水平,超出了西方同噸位轟炸機的參數。飛機最大起飛重量高達124噸,可載彈24噸,可攜帶各型炸彈、導彈以及核彈,遊離於戰略轟炸機(B-52)和戰術轟炸機(F-111)之間。

圖-22M良好的高速突防能力和潛在的戰略進攻能力使它成為冷戰期間蘇聯最具威脅的轟炸機,到蘇聯解體前共裝備了約370架,其中,空軍約210架,海軍約160架,起到了很好的戰略威懾作用。在圖-22M裝備之前,能襲擊美國本土的只有彈道導彈和又慢又笨的圖-95遠程轟炸機,美國和加拿大的防空體系根本不把它放在眼裡。而圖-22M的出現則把美國全境暴露在蘇聯的打擊範圍之內,更別說隨時可能安裝上去的空中加油設備足以讓圖-22M在美蘇之間往返自如。

不僅如此,圖-22M可向500千米以外的目標發射遠程反艦導彈,對美國海上艦隊也構成了有力威脅。美軍艦載戰鬥機已經無法對付這種既可低空突防、又能高速脫離的轟炸機。2002年,一架圖-22M在美國一艘航母上空飛過,沒等美軍艦載戰鬥機起飛就杳無蹤影,一時間成為國際上的熱議話題,也充分體現了圖-22M的強大威力。

戰略與戰術之爭

糾結圖-22M是戰略轟炸機還是戰術轟炸機的意義,源於美蘇之間的限制戰略武器談判。冷戰期間的軍備競賽中,美蘇兩國為了相互震懾,製造了足以毀滅地球數次的大量核武器。為了避免核武器對人類可能的災難性後果,美蘇於1963年開始進行談判,限制核武器的擴散和使用。這種限制不僅包括核武器的數量,還包括轟炸機、陸基導彈等運載工具的數量。

由於圖-22M可運載核彈,其航程和洲際轟炸能力便成為談判的重要關注點。該機正常航程約為7000千米,屬於遠程轟炸機,可覆蓋歐洲大部分國家,也可從北極圈內蘇軍基地起飛使用射程3000千米的遠程導彈攻擊美國本土,但無法往返於蘇聯與美國本土之間。但圖-22M具有空中加油的潛質,可大大提高作戰半徑。之所以說是潛質,是因為蘇聯堅持圖-22M為不可空中受油的戰術轟炸機。但實際上,蘇聯卻已經設計了空中加油裝置並配備在蘇軍基地中,1小時內便可完成安裝。早期的圖-22M甚至已經裝有空中加油感測器。美國當然認為這是一款具備洲際轟炸能力的戰略轟炸機,應在受限範圍之內。長期以來,這件事情都是雙方限制戰略武器談判中不停爭論的一個焦點,也一直沒有取得實質上的突破。

雖然圖-22M參戰經歷甚少,但它是第一種融戰略轟炸機與戰術轟炸機於一體的經典產品,其優異的性能和在冷戰中的重要地位已經成就了該機在航空史上的地位,並對未來轟炸機的發展影響深遠。

先進的失敗者T-4

T-4在遠程戰略轟炸機的競標中輸給了圖-22M,但不得不說,蘇霍伊設計局的T-4(也稱蘇-100)在理念、技術和性能上都是具有革命性的。

其實,研製大飛機並不是蘇霍伊設計局的強項,但設計團隊還是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無限創意。T-4長44.5米,高11.2米,翼展22米,與美國的B-1B轟炸機差不多,其最標緻性的體征就是駕駛艙可前向下彎曲的圓錐形機頭,在起降或停放時能為飛行員提供更好的視野。

該機採用的渦噴發動機剛剛由雷賓斯克設計局研製完成,是當時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發動機,使得T-4最大起飛重量高達114噸,可以3000~3200千米的時速在2萬米以上高空飛行。這是蘇聯第一種能以3倍音速飛行的大型轟炸機,也被譽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轟炸機。此外,該機還採用了鈦合金和高強度鋼焊接機體,電傳操作系統等多種世界領先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因此性能非常突出,這對於很少涉足大飛機的蘇霍伊設計局是非常難得的成績,相關積累對後來研製米格-25等高速飛機起到了重要作用。

T-4原型機於1972年首次升空,最後暴露出兩個致命的問題:一是載彈量低,只能掛2枚導彈;二是造價太高,這和蘇聯在武器研製方面的慣有思路完全相反,因此最終遭到槍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漸漸忘卻了T-4,其原型機現陳列於莫尼諾空軍航空博物館。蘇霍伊設計局此後也很少涉足大飛機,仍舊專心致志地研製殲擊機。

2.11F-117「夜鷹」:隱身怪物

F-117是人類第一種實用性隱身轟炸機。它外形怪異,甚至可以說不可思議,但它成功地運用了各種隱身方法,是隱身戰機世界的開山之作和航空史上一座永恆的里程碑。

天外來客

1990年4月21日,15萬名記者和普通民眾聚集在美國內利斯空軍基地。黑壓壓的人群接踵摩肩,翹首等待,只為了親眼目睹一種傳聞已久的神秘飛機。該傳聞始於1986年7月11日,謝古埃亞森林發生了面積高達61公頃(1公頃=1萬平方米)的大火。據目擊者說,這是因為一架「外形古怪」的飛機墜入森林所致。然而事發后,美國空軍立即將這一地區封閉,嚴禁任何外人進入。美國空軍研製秘密武器的傳聞不脛而走。

按說已經研製了諸多高端武器的美國不必如此低調,但這架飛機的保密措施的確超出了過去所有研發計劃。美國為此建立了一個新基地。每周,飛行員、地勤人員需要乘專機來到荒無人煙的訓練場所,周末還要正常生活以掩人耳目。在開始的數年間,飛機出庫、飛行員訓練都必須在夜間進行,直至接連發生墜機事故,數名飛行員死亡,美國才不得不將訓練改到白天。直到1988年,美國國防部才首次承認了傳說中的隱身飛機是存在的。

當它最終現身時,現場所有人都驚呆了。映入眼帘的是一隻巨大的黑色怪鳥,機頭和機翼完全連在一起,上面托起了金字塔形狀的機身,前面有兩個裝著柵欄的長方形進氣口,塔尖上的幾扇小窗里坐著駕駛員……這幾乎顛覆了過去眾多飛機的設計,連曾經駕駛過該機的飛行員威廉帕克都說:「它看上去真的就像從外星球來的什麼怪物……從空氣動力的角度看,它看上去根本就不像能飛行的東西。」

這隻令人瞠目結舌的詭異怪鳥就是大名鼎鼎的F-117「夜鷹」。而它的造型之所以如此奇特,只為了實現一種開天闢地的新功能—隱身。

「夜鷹」隱身之法

F-117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該公司在隱身飛機方面已經具有雄厚的技術積累,1978年開始攻關,1981年6月試飛了原型機,1983年10月開始裝備部隊。所謂「隱身」,當然並不是像空氣一樣被人「視而不見」,而是讓各種遙感儀器難以捕捉到飛機的存在,包括雷達探測、紅外探測、光學探測、聲波探測等多種方式。為此,隱身飛機需要針對各種探測方式一招一招地拆解。

雷達是發現高空飛機的主要儀器,也是隱身飛機的「頭號敵人」。它將電磁波輻射出去,再根據接收物體的反射電磁波情況判斷對方具體情況。為了讓雷達發射出的電磁波無法反射回去或使回波無法反映真實信息,飛機在外形上要盡量迴避垂直於入射波的平面或與雷達入射方向成直角的縫隙和邊緣,少使用尖銳的邊緣,最好用菱形或無尖銳邊緣的凹面等設計。F-117的奇怪形狀也是因此所致。該機通體都是由垂直平板構成的平面多稜角體,從駕駛艙一直排列到機翼,彷彿一顆大鑽石,幾乎找不到任何曲線和曲面。整個飛機也沒有其他突出物,減速板被取消,武器全部內置在機體內,伸縮式通信天線平時也在機身內部,這些設計使入射的雷達波大多散射到其他方向,反射回接收器的波束又弱又少,僅能形成瞬時閃爍的微弱回波。

在散射雷達波的同時,F-117機身還採用了能吸收雷達的塑料和其他非金屬材料;在不得不使用鋁合金的位置,就用環氧樹脂膠粘上一層「費伯洛伊」複合吸波材料,其具體成分至今仍為機密。座艙玻璃也有透明吸波塗層,可通過自身吸收作用減少目標雷達散射截面。

此外,F-117臨近戰場上空時,電腦會自動計算出敵方電磁波的反射方式,通過變化自身造型將雷達波彙集成定向窄波束,並把背景雜波與飛機回波融為一體,從而迷惑敵方雷達。通過這些隱身方式,碩大的F-117在雷達屏幕上僅有0.01~0.1平方米,宛如一隻掠過的小鳥。

飛機在飛行時,發動機、尾噴管等結構會產生大量熱氣,成為紅外探測儀器所重點捕捉的對象以及紅外製導導彈跟蹤的目標。針對這些問題,F-117採用了特製燃料,進氣口和排氣系統均裝在機身上部,后機身可遮擋住噴氣氣流向下的熱輻射,弱化了地面紅外探測效果。為了降低聲音,F-117採用了低噪音發動機和消音裝置,巡航飛行時聲音很小。

曇花一現

F-117長20.5米,高4.8米,翼展14.2米。由於其所有設計都是為了隱身,在機動方面則做出了很大犧牲,只能做亞音速飛行,最大起飛重量20.5噸。F-117沒有裝機槍,也缺乏空戰能力,主要攻擊武器是兩枚900千克激光制導炸彈,由紅外感測器、激光照射器與高精度慣導系統控制,實施精確打擊。雖然這些參數並不惹眼,但F-117完全不需要戰鬥機護航,僅憑隱身性能就足以安全地漫步到戰鬥空域,然後瀟洒地向目標完成高精度投彈。如此簡單的突擊方式節約了大量護航成本,在實戰中其實更為高效。

1991年初的海灣戰爭是F-117大放異彩的地方。1月17日晚,即戰鬥第一天就有兩批次30架F-117出動。執行首批攻擊任務的10架F-117成功穿過了伊拉克的防空火力網,彷彿幽靈一般來到伊拉克境內。在240千米處的努克哈貝鎮上空,紅外感測器馬上探測到一個加固掩蔽部內的伊軍截擊機作戰引導中心,一股無形的激光波束從激光發射器射向瞄準點,巨型炸彈隨之滑出武器艙將其炸毀。隨後,F-117還準確炸毀了雷達站、巴格達電話電報大樓的重要目標,而且對其他非軍事目標毀傷極小,攻擊非常精確。

據統計,在整個海灣戰爭中,56架F-117共執行了1200餘次戰鬥飛行,投彈2000餘噸,95%命中目標。由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防空體系嚴密,隱形的F-117是當時唯一能夠轟炸巴格達的飛機。據報道,伊拉克被摧毀的戰略目標有47%由F-117完成。其中,伊拉克的奧西拉克核研究設施是美軍重點攻擊目標。美軍先是出動了一個由75架飛機組成的編隊,結果被密集的防空火力逼退,之後,8架F-117出馬,幾個晚上就將其夷為平地,而自己毫髮無損。

除此以外,F-117還參加了1989年的入侵巴拿馬行動和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在科索沃發生了唯一一次F-117被擊毀事件。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說是被雷達跟蹤後由導彈擊落,有的說是攻擊F-16的導彈誤打誤撞落在了F-117上,也有的說是對方得到了F-117的起飛信息而推算出攻擊位置。雖然這個謎團一直沒有解開,但這倒是使F-117成為了一款有血有肉的戰機而不是遙不可及的戰神。今天,人們仍然能夠在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機場附近的航空博物館中看到剩下的飛機殘骸。

F-117於1990年停產,共生產59架,2008年退役。如此戰勛卓著的精美戰機之所以「曇花一現」,主要還是由於它昂貴的價格。F-117的研製費用高達62.5億美元,單價在20世紀90年代便達到了4260萬美元,而且維護費用高昂,令美國空軍不堪重負。隨著隱身技術的不斷提升,F-22、F-35等新型飛機無需犧牲機動性便能達到更好的隱身效果,因此逐漸取代了F-117。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臭鼬」工廠

洛克希德馬丁空間系統公司(簡稱洛馬公司),是擁有強大研製能力和優秀

產品的世界級軍火「巨頭」,核心業務包括航空、電子、信息技術、導彈等。

其前身洛克希德公司由阿倫洛克希德和馬爾科姆洛克希德兄弟於1912年在美國創建,二戰前業績平平,甚至幾經易手。然而,二戰期間生產了數款名機,包括P-38「閃電」戰鬥機、B-17「飛行堡壘」轟炸機、PV-1「文圖拉」巡邏轟炸機等,總量接近兩萬架,佔美國飛機總量的60%,獲得了巨額經濟利潤。二戰後產品包括C-130、C-141運輸機,「北極星」潛射彈道導彈,U2間諜偵察機,F-117等隱形戰機等,每種產品我們今天都是耳熟能詳的。

1995年,洛克希德公司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併,成立了洛馬公司,總部位於美國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的貝塞斯達,產品包括F-16、F-22、F-35戰鬥機,U2間諜偵察機,C-5大型軍用運輸機,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P-3岸基反潛機,美國海軍前射彈道導彈等。2015年,洛馬公司還以超過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主要直升機製造商之一西科斯基飛機公司。洛馬公司以已經成為美國空軍第一大軍火採購商,控制了40%的世界防務市場。

研製F-117的高級開發項目部成立於1943年,成立之初是為了秘密研製噴氣式飛機,此後繼續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和高新技術探索。其更為人所知的名字是「臭鼬」工廠。當時,出於保密需要和條件限制,工作場所都是臨時拼湊的簡易設施,附近有一家散發著惡臭的塑料廠,員工們甚至戴著防毒面具來上班。

經過70餘年的發展,「臭鼬」工廠如今已經成為了「創新」和「離經叛道」的代名詞,為美國軍工界甚至全世界帶來了一個又一個超乎尋常想象力的奇妙產品。在這裡,積極進取的工程師們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著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創新,發展出了美國國防科技中最機密、最先進的武器產品。即使有些中途夭折或尚未付諸實踐,但已經令全人類耳目一新,例如大型無人駕駛戰鬥機、載重500噸的洲際貨運大飛艇、可重複使用的低成本太空飛行器、微型與超微型飛行器、體積小而殺傷力大的固態高能武器、像鳥類一樣顯著變形的變體式飛機、速度超過10馬赫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等。這裡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精英的天堂,尤其是在隱形飛機和偵察機方面成就卓著。其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也成為全世界高科技產業公司的榜樣。

2.12圖-160:命運多舛的「白天鵝」

1981年底,美國《航空雜誌》偶然得到了一張民航乘客從蘇聯上空拍到的照片,兩架圖-144客機旁邊停放著一架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大型飛機,引起了美國軍方的強烈關注。第二年,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在《蘇聯軍事力量》的序言中指出,蘇聯開始試飛一種比羅克韋爾公司B-1B更大的新型戰略轟炸機,也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轟炸機圖-160。

絕美設計

圖-160源於1967年11月28日蘇聯空軍新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招標,主要參加者包括圖波列夫設計局、蘇霍伊設計局以及米亞西舍夫設計局。蘇霍伊設計局的T-4改進方案再度遭到否定,圖波列夫設計局的三角翼方案在載彈量等參數上不達標,只有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的可變后掠翼方案還算靠譜。然而,蘇軍認為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在研製大型飛機方面資歷尚淺,不足以承擔如此重要的軍機項目,乾脆由圖波列夫設計局牽頭,米亞西舍夫設計局配合。1981年1月,第一架圖-160原型機完成組裝,12月18日首飛成功,第二年完成了首次超音速飛行,1986年8月列裝部隊。

圖-160長54.1米,高13.1米,裝有4台當時世界上推力最強勁的超大功率渦扇發動機,是轟炸機家族中的「巨人」。該機最大起飛重量275噸,比B-52較新的H型高出50多噸,載彈量高達40噸,比B-52H高13噸。圖-160在萬米高空最大時速2000千米,是B-52H的2倍,在海平面最大時速也達到1030千米,B-52H最大平飛速度不過如此。從參數上看,圖-160的確更勝一籌,無論是飛行速度,還是起飛重量,都創下了戰略轟炸機的世界紀錄。就連大部分戰鬥機在進行遠距離追擊時,恐怕都不是圖-160的對手,因為這些戰鬥機多不能長時間維持2馬赫以上的飛行速度,而圖-160則可以衝刺速度進行長跑。

圖-160也採取了可變后掠翼布局,後掠角可在20度~65度變化,對應翼展為55.7~35.6米。同時,該機使用了翼身融合技術,機翼內部固定端與機身形成大角度弧線,使飛機整個外形更加美觀流暢,進一步提升了低空亞音速和高空超音速突防能力。此外,圖-160在進氣道前緣、機身前段等部位採用了透波材料或吸波塗層,座艙玻璃上採用了吸波網,發動機尾噴口進行了屏蔽處理,使圖-160的雷達反射面積僅有圖-22M的20%左右,達到了一定的隱身效果。

圖-160內置兩個長度為11.3米的彈倉,可攜帶6枚射程3000千米的巡航導彈或12枚射程200千米的短距離精確攻擊導彈,當然也可使用常規炸彈、魚雷等武器。圖-160航程約為12300千米,如果採用遠程巡航導彈,那麼幾乎可以對美國本土任一位置實施打擊,更別說實施空中加油后的威力了。因此,圖-160被稱為繼彈道導彈、潛艇之後對美國本土威脅最大的武器。

圖-160如此強大的打擊能力一是要歸功於機身材料中的大量鈦合金,在提升飛機結構強度的同時,有效降低了機體重量;二是由於該機優異的機載電子設備和火控系統,可在遠距離發現地面和海上目標並實施打擊。更有甚者,圖-160還可以成為一種發射飛行器的特殊火箭載機,可將300~500千克的載荷發射到500千米高的軌道,或把50~220千克的載荷發射到1000千米高的軌道。

凄涼命運

從上述介紹可見,圖-160是一款獨具匠心、性能卓越的遠程重型戰略轟炸機,是人類航空史上的一件精品。

1988年8月,美國國防部長卡盧奇訪問蘇聯,在莫斯科以西64千米處的庫賓卡空軍基地終於見到了這種傳說中的新機,空軍少將福內爾甚至進入飛機座艙。採用白色塗料的巨型飛機進行了低空飛行表演,在天空中映出優雅清秀的身形,令在場美方一行大為震撼,為其取名「白天鵝」。

但圖-160結構複雜,研製進程艱難而緩慢,從空軍招標到服役花費了將近20年。而在漫長的研製過程中,政治動蕩則為圖-160的前景雪上加霜。

到了1986年該機服役時,蘇聯的國力已經無法支撐如此浩大的軍工項目。圖-160和An-70運輸機、蘇-27殲擊機等精品名機一樣,研製、採購與維護都陷入了僵局,原本100架的採購計劃只生產了25架整機,裝備圖-160的第184轟炸機團甚至無法得到足夠的飛行、地勤設備保障。到了1989年蘇聯解體時,烏克蘭、俄羅斯分別得到了19架、6架圖-160。

烏克蘭完全無法支撐圖-160的飛行與維護,10架圖-160在美國與烏克蘭的銷毀戰略武器協議中灰飛煙滅,而俄羅斯喀山飛機廠尚未下線的3架圖-160也沒有了下文。1999年,烏克蘭開始用圖-160、巡航導彈等戰略武器向俄羅斯償還能源債務,俄羅斯也逐漸恢復了圖-160的生產。根據2012年的報道,俄羅斯準備再生產14架圖-160,使裝備數量從16架漲到30架,一直服役至2030年,成為俄羅斯最具威力的空中戰略武器系統。

圖-160「白天鵝」的命運不禁令人慨嘆。任何頂尖武器系統的背後都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治環境來保障,這也是冷戰期間蘇聯在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中從不相上下到緊追不捨、逐漸顯得力不從心、最終全面落後的根本原因。

2.13B-2「幽靈」:傲視群雄的貴族戰機

20世紀70年代,美蘇冷戰如火如荼,蘇聯大力發展各種中遠程防空導彈和高空高速國土防空戰鬥機,美國的「鎮宅之寶」B-52難以穿越蘇聯嚴密的防空網。為了能隱秘地進入蘇聯領空進行突擊,美國決定開發一種具有隱身性能的洲際戰略轟炸機。

秘密揭開

最初,美國秘密地資助了兩種戰略轟炸機的研製,也就是洛克希德-羅克韋爾團隊的B-1B和諾斯羅普-波音-沃特-通用團隊的B-2。到了1981年10月,美國空軍宣布B-2獲勝。經過多年的修改和定型,1989年7月,B-2首次完成飛行。1997年,首批6架B-2服役。

除了前後長達20年的研製時間,B-2也是全球最貴的軍用飛機,總研製費用高達444億美元,單價高達28億美元,甚至超過同等重量的黃金。B-2也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保密程度最高的武器研製項目,僅次於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據說,安全保密費用也高達20億美元。諾斯羅普公司更是在洛杉磯郊區購置了一個沒有窗戶的保密工廠,外部採用特製金屬板進行電子屏蔽,所有人員都要經過測謊檢查,甚至美國國會議員中也只有8名了解其細節。蘇聯的各種間諜活動都沒有掌握其具體數據,更為即將出現的產品增添了濃濃的神秘色彩。

1988年11月23日上午,在美國一個戒備森嚴的空軍研究基地里,全副武裝的警衛和數十條警犬看守著一個巨大的廠房,500餘位應邀前來的空軍、政要和記者們都伸長了脖子,死死地盯著廠房的大門,期待著傳說中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轟炸機。

當兩扇鋼鐵大門終於緩緩拉開的時候,人們都驚呆了,眼前出現的完全是一種無法與飛機聯繫起來的怪物。它只有機翼,沒有傳統的機身、尾翼或方向舵,全身五顏六色,不倫不類,彷彿是一隻巨大的黑蝙蝠或是科幻世界里的飛碟。正是這種這種奇異的飛行器具有B-52的驚人載彈量、F-15的精確打擊能力以及F-117的隱身突防能力,是目前唯一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也是現役軍機中獨一無二的飛翼式飛機。

超級隱身能力

B-2長21米,高5.2米,翼展54.3米,空重近50噸,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80噸。駕駛艙、機身、機翼完全融為一體,沒有尾翼,後面有三個鋸齒狀的突出部,看上去像是一隻飛鏢。從平面圖來看,該機幾乎是一個「W」狀三角形,12條平行的直線組成機身輪廓。B-2之所以長得如此奇怪,主要是為了實現隱身。在這一點上,B-2和F-117有類似之處,但B-2則顯得更加簡潔和流暢。雖然很多細節至今仍處於機密狀態,但B-2已經為人所知的隱身機制已經代表了當今航空的最高水平。

B-2主梁和發動機艙使用鈦合金,其餘部分由碳纖維和石墨等複合材料構成,機身部件採用高壓壓鑄而非鉚釘拼接,並塗有吸波能力較好的灰色和淡藍色塗料。機腹起落架艙門、座艙等位置進行了等離子隱身,電離空氣等介質產生等離子體雲,直接吸收或改變雷達波,其攜帶的主動有源對消系統還能主動發射電磁波來消除照射在其機體上的雷達能量。

B-2飛翼的前後緣採用玻璃纖維等混合織物,表面塗敷一層含少量鎳鈷鐵氧體的雷達吸波塗料,可間接衰減電磁波;內層設有六角形蜂窩夾心結構,夾心壁上塗覆鐵氧體等吸波塗層材料,內腔封閉有可吸收電磁波的易電離介質。經過層層攔截,波照射到飛翼的雷達波先在表面吸收一部分,再進入六角蜂窩夾心結構繼續衰減。

同時,B-2沒有垂直尾翼等突出物,也不設武器外掛點,所有武器全部置於機腹彈倉內。凸起的駕駛艙表面圓潤順滑,摻有金屬粉末的座艙玻璃使雷達波既無法穿透艙體,也不會反射回去。4台大功率渦扇發動機也都安裝在機艙內,扁平的進氣口位於機翼上表面,並遠離機翼前緣,上方的雷達波很難探測到發動機,下方的雷達波更加無能為力。

此外,B-2的V形發動機噴口深埋在機翼之內,呈寬扁蜂巢狀,雷達波只能進不能出,而且發動機引入機翼表面冷空氣的氣流混合器,能持續降低發動機室外層溫度,從而有效躲避敵方的紅外探測。飛機尾部裝有導流系統,能把冷空氣和發動機排出的熱氣混合在一起,並在尾氣中加入氯氟硫酸,避免尾跡的形成。

經過全方位隱身保護,即使是高解析度雷達也很難發現B-2,其雷達反射截面積僅為B-52的千分之一,一般為0.1平方米,有時甚至可以低到0.001平方米,在雷達屏幕上的反射信號很難與一隻小鳥區別開來。

高處不勝寒

除了隱身,B-2的其他性能也極為優異。B-2可進行超音速飛行,但為了增大航程,巡航速度為亞音速。B-2實用升限可達1.5萬米,沒有空中加油時航程將近12000千米,有空中加油時航程進一步延長,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小時,完全匹配美軍「全球到達」的作戰理念。

為了提升轟炸能力,B-2配有先進的全天候導航系統,其強控陣雷達不需外加旋轉或搖擺式天線就可對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進行掃瞄,具有21種工作模式。其中,合成孔徑雷達工作模式主要用於測繪陸地地貌,可清晰地獲取161千米範圍內的地表圖像,反合成孔徑雷達模式主要用於獲取128千米範圍內的海上目標。B-2還可使用導航校正、地形匹配和地形躲避技術,從而能貼地低空突入敵方空域,在100~150米的任意高度對地面目標實施打擊。正是由於B-2先進而自動化的操作系統,該機只需飛行員和任務指揮官2名成員(B-52至少5人),而且大部分情況下只需1人即可,保證了B-2的長航程作戰能力。

與F-117和B-52不同,B-2的主要作戰目的是成功突防並投放核彈,其載彈量高達22.7噸,是F-117的10倍,相當於25架戰鬥機的載彈量。8架B-2幾乎就可與一艘航母所有艦載機的作戰能力相匹敵。B-2兩個並排的武器艙可攜帶16枚各種最先進的巡航導彈或隱身空地導彈,並可攜帶核炸彈,當然也可攜帶水雷、燃燒彈及普通炸彈,在必要時實施「地毯式轟炸」。有了完美的隱身性能進行保障,B-2可以輕鬆地將這些武器投放到目標地區,16枚核彈能輕易地摧毀數座大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

雖然B-2的性能無與倫比,但它的前景卻是模糊的。首先是因為B-2造價高得驚人,因為費用問題該項目中途幾次差點終止,美國空軍原計劃購買133架,而最終只購買了21架。其次是因為隨著蘇聯的解體,當今的國際局勢相對緩和,世界各國都不會把戰略轟炸機作為發展重點,B-2幾乎失去了用武之地。最後,在實戰中,作為隱身飛機的B-2不能由非隱身戰鬥機護航,而萬一B-2墜毀或迫降到其他國家,其多種技術機密將泄露,導致美國長期慎用該機。但無論如何,B-2凝聚了人類航空工程的精華,將戰略轟炸機帶入了一個新時代,將作為一項獨領風騷的絕品載入戰機史冊。

B-2與「五八」事件

B-2的戰鬥經歷屈指可數,最著名的就是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的空襲行動以及其中臭名昭著的「五八」事件。

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發動了代號為「盟軍行動」的大規模空襲,首次參戰的B-2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其超過20億美元的身價。6架B-2從美國本土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飛,長途跋涉16000千米直達南聯盟上空,成功避開了南聯盟的雷達探測和防空火力網,向重要目標投下了32枚衛星制導的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作戰效能相當於二戰時200架B-17轟炸機。在整個科索沃戰爭中,B-2出動了45架次,投放了656顆JDAM,佔北約聯軍空襲行動的1%,目標摧毀率卻達到10%。

5月8日,B-2使用3枚JDAM直接擊中了我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致使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三名記者遇難,數十人受傷,我大使館嚴重損毀,遭到了我國政府和民眾的強烈抗議。事件原因眾說紛紜,美國和北約均解釋為誤炸,稱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地圖有誤,導致美軍將我使館誤認為南斯拉夫軍事指揮部。國際特赦組織支持了北約的解釋,但更多的陰謀論也應運而生。雖然十幾年過去了,該事件的真實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團。

在2003年3月28日的伊拉克戰場上,B-2實現了從印度洋上迪亞戈加西亞美國空軍基地起飛、完成轟炸后不經空中加油返回基地的長航程任務。一架B-2投放了2顆2130千克全球定位/慣性導航和半主動激光的EBBU-28雙模製導炸彈,成功炸毀了巴格達市底格里斯河畔的一座通信塔。這也是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使用的最大炸彈。

望塵莫及的B-3

儘管B-2已經登峰造極,但美國早在B-2服役不久,就開始秘密研製下一代戰略轟炸機B-3。直至2009年,官方才透露了該機的存在。雖然直到今天,人們還未見過B-3的真容,但根據過去20餘年的報道可以捕捉到B-3的影子。

B-3將是一種超高音速隱身轟炸機,巡航速度超過2馬赫,最高速度達到5~6馬赫,航程超過1萬千米,在幾小時內就可從美國本土抵達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為此,B-3可能需要配置特殊燃油和超燃衝壓發動機,也就是燃燒在超音速氣流中的衝壓發動機。同時,前機身在高超音速情況下壓縮空氣,產生的激波斜向擴散,通過機身下面的部分產生升力,因此,B-3可能採用類似於倒置衝浪板的全新波翼式外形,將再度顛覆人們對於飛機的理解。

B-3的隱身效果將優於B-2,甚至優於F-117,雷達反射面積接近於零。同時,B-3還可以實現紅外及可見光範圍內的隱身,如使用閃爍蒙布令紅外製導導彈失效、採用偽裝效果躲過敵方目視等,如果這樣,那B-3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隱身。

B-3載彈量將大於B-52,既能作為空中刺客直入敵方腹地,又能實施大規模「地毯式」轟炸。然而,B-3裝備的武器可能並不是普通的炸彈或導彈,而是微波武器或激光武器,又稱定向能武器,專門用於攻擊敵方雷達、導彈發射架等防空嚴密的縱深重要戰略目標。這必將極大促進針對性防禦武器的快速發展,相關產品將成為高速飛機可能面臨的新考驗。

F-117和B-3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生產和維護費用的極度高昂。曾有專家描述B-3時說道,當我們看到22.5噸的飛機在飛行,實際上是60~90噸的黃金在飛行。B-3的價格問題恐怕只會有增無減。它的真容、發展、使用和影響只有等待時間來證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經典軍用飛機戰史風雲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經典軍用飛機戰史風雲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轟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