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篩選人物(四)

第524章 篩選人物(四)

而一提起朱藝,劉辯就想到了曹魏。306年,山東東萊人劉伯根聚眾暴動,曹嶷投身其下。次年,劉伯根戰死,王彌統領殘餘部眾投奔前趙,被任命為鎮東大將軍、青州牧、徐州牧、都督緣海諸軍事,封為東萊公。此時,曹嶷為王彌的左長史。309年,王彌的謀士劉暾獻計"還據青州"、鞏固後方,王彌贊同,於是王彌向劉淵推薦曹嶷為鎮東將軍,命他率軍五千返回青州,招募士兵,並且迎接他的家人。然而,王彌的大將徐邈、高梁也各率本部人馬數千人隨曹嶷而去,王彌的兵力因此大為衰弱。離開王彌后,曹嶷率軍從大梁出兵,一路東行,勢如破竹,攻克東平、琅琊。310年冬,曹嶷自琅琊向北,包圍苟純所在的臨淄。苟純閉城自守,曹嶷則圍下幾十里連營。征東大將軍苟晞援救,看到連營,有些害怕,但還是戰勝了曹嶷。

次年正月,曹嶷整合殘軍,苟晞則挑選精銳部隊,圖謀再戰。14日這天上午,兩支軍團在臨淄郊外決戰。正當曹嶷與苟晞殺得爽快時,忽然颳起了一陣大風,順便掀起一片揚塵,頓時,天色昏暗。曹嶷趁機擊破苟晞。此次會戰,使晉軍元氣大傷,曹嶷軍則勢力進一步加強。當天夜裡,苟晞率眾向東撤退,曹嶷加倍速度進擊,苟晞軍大半投降。

曹嶷看到臨淄城池太大,四周平曠,無險可守,而廣縣城又太小,不便屯兵,就在今青州市境內另築一座城池,叫廣固城,把青州、齊郡、臨淄縣三級政府都遷進城裡,廣縣也併入臨淄縣。廣固城位於堯王山南,陽河繞其西側,"四周絕澗,岨水深隍",易守難攻,"有大澗甚廣,因以為固",所以稱廣固城,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此,廣固城取代臨淄城成為青州的治所,不僅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而且也具有巨大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廣固城依山傍水,厄制要衝,西靠綿桓的崇山峻岭,北控廣袤的千里沃野,東瞰山水相連的膠東半島,南制通向淮沂的交通要津,政治上更便於施政行令,經濟上更便於交流和開發。311年9月,劉暾來見王彌道:"而今曹嶷擊破苟晞,據廣縣,勢力漸強,您可以召回曹嶷,兩軍聯合,先滅了石勒,然後在青州稱王,豈非善哉!"王彌採納,親自修書一封,交給劉暾,讓他前往青州聯絡曹嶷,率軍會師。同時,王彌佯裝邀請石勒一同討伐曹嶷。不久,劉暾在路上被石勒捉住,書信被搜出,石勒勃然大怒,殺死劉暾。10月,石勒殺王彌。

此後曹嶷一路西進,攻下汶陽關、公丘,佔領齊郡,誅殺齊郡太守徐浮,生擒建威將軍劉宣,又攻克祝阿、平陰,共計佔領四十多座堡壘,自己坐鎮臨淄。

曹嶷坐上青州刺史的位置后,對前趙的貢獻漸漸減少了。從312年到315年3月的時間裡,曹嶷不斷開疆拓土,到最後,他基本佔據了整個青州,部眾擴張到十幾萬,疆域西達黃河,儼然軍閥。

曹嶷此時當青州土皇帝的野心已經是婦孺皆知,石勒上奏漢帝劉聰,請求討伐曹嶷。然而沒有得到批准。畢竟石勒實力已經足以威脅漢國統治,若再吞併青州,恐怕失去控制。316年,曹嶷有在古齊國土地當王的野心。7月,石勒派遣使節,兩人結盟。這段時間裡,東晉將領邵續在兗州、豫州(山東南部、河南一帶活動,與曹嶷會戰多次,互相騷擾。318年,曹嶷因史存等人的失敗,於是打敗邵續的屯田,又抄了他的戶口。不久,邵續派史存及段文鴦屯駐濟南黃巾固地區,以此逼退曹嶷,曹嶷因恐懼害怕而求和。

曹嶷雖然先後聽命於前趙和後趙的胡人政權,但他素來心懷故國,西晉滅亡后,一直想歸順建都建業城的東晉政權。為此,他沿濟水建立戍所,割據青州,不聽前趙的命令。東晉封他當平東將軍、青州刺史、廣饒侯。石勒為了籠絡曹嶷,特別晉封他為征東大將軍、青州牧,封琅琊公。曹嶷雖然私下尊王東晉,但覺得建業懸遠,有事"勢援不接",自己勢單力薄,害怕石勒襲擊,就接受了後趙的任命。319年,曹嶷想拉攏在掖縣的民間武裝蘇峻,封其為掖縣縣令,蘇峻沒有接受,投奔了東晉。夏季,曹嶷派人帶著土特產,獻給石勒,希望以黃河為界--黃河東是我曹嶷的,黃河西是你石勒的。

最初,苟晞任命鞠彭當東萊太守,曹嶷與鞠彭不斷進行會戰,當時,曹嶷勢力超過鞠彭,但鞠彭非常得民心,曹嶷一直無法消滅他。319年12月,鞠彭意識到抵抗不是辦法,自嘆自問道:"天下大亂,強者為尊。曹嶷是我的老鄉啊,上天幫他,同志們,他是可以依靠的,為什麼抗拒這麼久了?"人民卻並不對曹嶷有啥感覺,爭著獻計,準備死戰,鞠彭一點兒也沒有採納,只是帶著幾千人,浩浩蕩蕩,渡海北上,留下了東萊郡的土地,拱手讓給曹嶷。

東晉太寧元年,石勒再也不能容忍曹嶷的擁兵自重,於是遣大將石虎統率步騎兵四萬來討伐。開始,曹嶷自知難以抵擋,想避徙海中的根余山,保存實力,不想當時疾疫流行,計劃未能實施,在此之前,曹嶷屬下的羌胡軍曾在黃河西駐紮,但為後趙征東將軍石他所破。緊接著,後趙左軍將領梁王石挺率軍渡河,沖向廣固。石虎另派軍隊,招降了東萊太守劉巴、長廣太守呂披。曹嶷無法,只好開門投降,被送到襄國,石勒下令將其殺死。攻陷廣固之後,石虎坑殺城中軍民三萬餘人,還打算把剩餘的全部殺盡,新任命的青州刺史劉征說:"你留我做青州刺史,沒有居民,我做什麼刺史?我乾脆回去算了!"這樣,才僅留男女七百餘口,讓劉征做青州刺史,鎮守廣固城。青州遂納入後趙的統治範圍。

「朱異的四維還不錯。」劉辯感嘆道。

「這個還是留著好,不能去掉。」

而至於海瑞,劉辯則是想起了楊漣。楊漣生於明穆宗隆慶六年七月十日,他五歲就學外塾,性敏慧,書過目輒成誦,塾師奇之。楊漣的青年時代,正是東林黨方興的時期,他對於顧憲成等人以天下為己任、不畏權勢、敢於訾議朝政的氣節非常敬佩。每遇東林講會,楊漣一定千方百計趕到無錫,與東林諸君子探討性理之學,共商治國之道。彼此志同道合,逐漸成為東林黨的後起之秀。

,楊漣參加科舉考試失利。后因貧困交加,在憂慮和勞累中一病不起,之後才病癒。獲得"遺才"參考資格,中湖廣道第四十六名舉人。

楊漣考中進士,於禮部觀政,后出任常熟知縣。為真實了解當地民情,他常常青衫布履,深入田間、民舍,微服察訪,遍知閭里利病,深受百姓擁戴。后因"舉廉吏第一",升為戶科給事中,不久又改為兵科右給事中。

楊漣為人光明磊落,不肯奉承權貴。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已多年不見朝臣,鄭貴妃與外朝的官吏多有勾結,離間神宗與太子朱常洛的骨肉之情。楊漣識破了鄭貴妃的陰謀,深深為太子的前途和命運擔憂。在他看來,太子是一國之本,"國本"動則天下亂。因此他把穩定太子的地位與愛國忠君聯繫在一起,堅決支持朱常洛。萬曆四十八年,朱翊鈞久病不愈,本應召朱常洛入御榻前侍葯膳。但由於鄭貴妃從中作梗,太子竟不得與父相見。楊漣一面暗遣人曉諭東宮伴讀王安,要他讓朱常洛"力請入侍,嘗葯視膳,薄暮始還"。爭取接近朱翊鈞的機會,防止鄭貴妃假傳聖旨,惑亂朝政。同時,楊漣又聯合科道敦促大學士方從哲率百官赴乾清宮問安,以示朝臣之力。方從哲懼鄭貴妃遷怒於己,便百般推諉,說:"帝諱病。即問,左右不敢傳。"楊漣立即引宋代文彥博的先例,要方從哲率百僚一日三問"第令宮中知廷臣在,事自濟"。方從哲不便再推,只好照辦。朱翊鈞駕崩后,朱常洛即位,是為光宗。然而,朱常洛登基四天後便一病不起。當時宮中紛紛傳言,說朱常洛之病是因為鄭貴妃進獻八位美女致使朱常洛身體虧損。又唆使中官崔文升進瀉藥,使其病情加重。楊漣聽到這些傳言深為朱常洛擔憂,決心清除鄭貴妃對朱常洛的威脅,於是便聯絡朝臣,共請鄭貴妃移宮,將她從光宗身邊趕開。又上疏劾崔文升"用藥無狀",同時揭露鄭貴妃欲封皇太后的野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召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召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524章 篩選人物(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