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孫承宗(三)
四大同年十二月,袁崇煥因一系列罪行被下獄,將領祖大壽在城外與清軍作戰時被自家軍隊用炮石砸擊,祖大壽進退兩難,與副將何可綱率領五千人往東潰走。孫承宗得知后,急忙派遣賈登科帶著自己的書信去撫慰祖大壽,又派石柱國撫慰其它將士。祖大壽卻不為所動。但孫承宗也認為袁崇煥有罪,但仍然上書朱由檢,力保祖大壽,說祖大壽不會真的反叛。孫承宗又派人讓祖大壽上奏章說明自己為什麼往東潰逃,祖大壽於是向皇帝朱由檢上書,朱由檢非常高興,不怪罪祖大壽。而遼東將士大多馬世龍部曲,朱由檢命孫承宗移鎮關門,潰逃的將領聽聞孫承宗與馬世龍到來,才安心回歸。
崇禎三年,清軍佔據遵化、永平、遷安,又分兵攻取撫寧,撫寧是史可法在守,清軍攻取不下,又轉攻山海關,又攻不下,於是清軍又攻撫寧及昌黎,可還是攻不下。而孫承宗撫慰潰軍,祖大壽等重歸於麾下,又有馬世龍及四方援軍,孫承宗又招募大量死士沿海守衛直達京師。
京都戒嚴后,全國各地來勤王的士兵多達二十萬,在薊門及京畿一帶駐紮。馬世龍於是建議孫承宗先收復遵化,但孫承宗認為遵化在北,容易攻取卻很難守,不如收復灤州。計劃好后,孫承宗於是令東西各營一起進兵。五月,祖大壽、尤世祿等攻克灤州,王維城等攻克遷安,孫承宗佔據永平,謝尚政攻克遵化,清軍潰敗而走。皇帝朱由檢於是加封孫承宗為太傅,再賜蟒服、金幣等,子孫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
孫承宗巡視松山、錦州等,上書朱由檢關內外政事,朱由檢全部採納,又加孫承宗太傅,兼領尚書的封路,子孫世襲尚寶司丞,又賞賜蟒服錢幣等。
同年七月,因先前高第盡撤寧錦防線,右屯、大凌河等城被毀,孫承宗派人對其進行重新修築,但不久之後清軍卻突然來圍攻。孫承宗趕赴錦州,派遣吳襄、宋偉前往救援,而遼東巡撫邱禾嘉多次改變出師的日期,導致吳襄、宋偉在長山被清軍大敗。十月,祖大壽投降,大凌河剛被修好就被毀。朝中大臣於是責怪孫承宗修復舊城導致失敗,喪師辱國。孫承宗於是以病請辭。而後孫承宗在高陽城回鄉居住。
朱由檢嗎,漢則孔明,唐則裴度。舊輔孫承宗前勞難泯,死義更烈。夏允彝嗎,自有遼事,所用人,鮮能有勝任者。當時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為庶幾;而武臣如劉綎、杜松、滿桂、祖大壽、吳三桂,其最著也。錢謙益嗎,惟公之立人本朝,志在於正朝廷,清宮府,杜私門,破朋黨。譬諸青天白晝,橫目四足,皆仰其清明,而秋霜夏日,善人君子,亦憚其凜烈。小夫壬人,不寒而慄,視以為骨仇血怨,生擠而死排之,固其宜也。
「此人也是明朝重臣啊。」劉辯呢喃道。
張廷玉嗎,承宗以宰相再視師,皆粗有成效矣,奄豎斗筲,后先齮扼,卒屏諸田野,至闔門膏斧釒質,而恤典不加。國是如此,求無危,安可得也。夫攻不足者守有餘,度彼之才,恢復固未易言,令專任之,猶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論紛呶,亟行翦除。蓋天眷有德,氣運將更,有莫之為而為者夫。
汪榮寶:明自用兵以來,督師者如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輩,皆以蓋世之才,能稱其職;而諸將委身許國,效死不屈者亦前後相望。蔡東藩嗎,熊廷弼、孫承宗二人,為明季良將,令久於其位,何患乎滿洲?廷弼可殺,承宗可罷,鎮遼無人,滿軍自乘間而入。明之禍,滿洲之福也。雖曰天命,寧非人事?
很多人認為,當時大明內外交困,形勢所迫,堅持關寧防線就會拖垮大明財政,而退守山海關還能積蓄力量,並可耗盡后金的實力,何況加強后的山海關體系防禦嚴密,完全可以阻擋住后金鐵蹄,給予自己喘息良機,節約經費,並可訓練精銳軍隊、賑濟西北災民,再配合以登萊、天津據點,利用大明水軍優勢,走海路夾擊后金後方。
如此既可以進一步保障山海關安全,還能使得后金不得安生,使得后金在山海關的正面對抗與海路的抄襲中不斷消耗,逐漸衰落。而大明則可以得到實戰經驗豐富的精銳軍隊,不像關寧錦防線只是一堆死物。此消彼長,最後的勝利必然屬於明朝。關寧防線是無用的孫承宗戰略沒問題,關寧防線就是主動找揍孫承宗是明末重臣,曾任遼東督師,最出名的就是建立了關寧防線了,但是一直以來對於關寧防線的作用是頗有爭議的,關寧防線多少也是拖垮大明帝國的財政,孫承宗也被看作是沒有戰略眼光之人。
很多人認為,當時大明內外交困,形勢所迫,堅持關寧防線就會拖垮大明財政,而退守山海關還能積蓄力量,並可耗盡后金的實力,何況加強后的山海關體系防禦嚴密,完全可以阻擋住后金鐵蹄,給予自己喘息良機,節約經費,並可訓練精銳軍隊、賑濟西北災民,再配合以登萊、天津據點,利用大明水軍優勢,走海路夾擊后金後方。
如此既可以進一步保障山海關安全,還能使得后金不得安生,使得后金在山海關的正面對抗與海路的抄襲中不斷消耗,逐漸衰落。而大明則可以得到實戰經驗豐富的精銳軍隊,不像關寧錦防線只是一堆死物。此消彼長,最後的勝利必然屬於明朝。孫承宗也是遭到質疑的,畢竟他當時的確是不顧西北災情,執意修寧錦防線,如果拿修寧錦防線的錢糧賑濟西北災民,就沒有以後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什麼事了,明朝就沒有內亂就可以專門對付滿清,這條耗盡大明國庫用大明百姓血淚堆積起來的關寧防線在滿清五次入關時毫無作為。為了修成把財政耗光了,把精銳也送光了,還弄的分批送人頭。明軍主力其實壓的倒八旗軍的,結果全是分批去送,大凌河八萬遼東精兵,松江十三萬北方精兵,家底全部送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