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妃(五)
雍正元年,並不平靜。年羹堯死後,朝中再起波瀾。康熙帝曾三征噶爾丹,噶爾丹之侄在這一年瞅准了時機,支持青海進攻西寧反清,年羹堯已經斬首,雍正捉襟見肘,朝中可用之人並不多。整整二十萬的大軍,胤禛甚至有些後悔太早清算了年氏和年羹堯,此時朝中人心惶惶。
這一仗是他登基后的第一仗,只能勝不能敗。弘盼知道這場戰役的重要性,雖然上戰場有一定的風險,但是這一戰打贏了……想到這裡,眼眸變得幽深,這一仗阿瑪不會允許輸。費了些口舌讓雍正同意了弘盼的出征。
第二日朝堂上便自請出征。同時請旨出征的還有晉恂郡王愛新覺羅·胤禎。見著兩人出列,群臣的眼中帶著些奇異。心中暗自揣測這兩人都不是出征的好人選。聖上子嗣單薄,現在只有弘盼一子,另外的郡王貝子,愛新覺羅的王爺,胤禛一直壓著沒有重用。
胤禛見著兩人說自己會考慮,便宣布下朝。無論是朝堂還是後宮,都掀起了軒然大波。雍正私下裡首先見了弘盼,原本就知道弘盼思慮周全,昨日深談才發覺自己對他了解的太少,此時對於胤禎一事,他想要聽聽看弘盼的想法。
胤禛見著先前意氣風發的十四在自己即位之後,沉默寡言,眼中也是暮氣沉沉,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削瘦了不少,人的精氣神也像是垮了一般,不得不說胤禛的心中是帶著隱隱快意的。太后烏雅氏對胤禎的偏疼,是他心中不可化解的心結。
雍正帝想起了在朝堂上,十四弟這次自請出征,眼神里的光彩,幾乎將人灼燒。似乎很久都沒有見過這樣的十四弟了。
康熙末年,十四弟作為西征統帥領兵出征,平定準葛爾叛亂和保衛西藏和平都有胤禎的影子,拋開別的不說,有胤禎在,便可給這次出征加上一枚砝碼。只是,他真的能夠安心為自己效力?雍正他還想再想一想。
弘盼也沒有料到十四皇叔的請征,在一路上盤算著十四皇叔出征的利弊,弘盼很快就揣摩出來,如果能夠趁著這一次收用了十四皇叔,是最好不過的。他的皇阿瑪對他的兄弟有心結,弘盼是知道的,原本的胤礽還是太子的時候,諸位皇子便是私下裡暗流涌動,自從廢太子一事之後,原本的暗鬥便成了明爭。弘盼的諸位皇叔八仙過海,各有各的本事,例如十四皇叔就極其有征戰天分,如果都如同廢太子一般被圈禁就難免可惜了。弘盼想既然胤禎冒了頭,邊想著如何能夠收用了晉恂郡王,如果成功之後,其他郡王也可以如此。
說起來十四皇叔同十三皇叔有一點最為相似,便是「甚有義氣」,當年,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圖謀害胤礽時,胤禎挺身而出,跪奏:「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這使康熙更加憤怒,最終胤禎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艱難。
從十四叔開始著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相較於滑不留手的八皇叔,十四皇叔在皇家顯得單純而純粹。
「此次晉恂郡王自請出征,你怎麼看?」在書房裡,胤禛開口問道。
弘盼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起了康熙在位時候的情形,雍正帝位來得名正言順,是康熙親自選定的太子,之後即位。其他皇叔縱然有才,卻比不上聖上的雄才大略。
雍正從身份而言抵不過廢太子貴重,廢太子胤礽是康熙親自教導學習帝王之術,廢太子之後,群臣舉薦太子,雖然胤禛打定了主意不冒頭,見著了八弟賢王的美名還是心中一驚,他竟然籠絡了如此多的人。胤禛對自己這個帝位的由來,有些心結,也正是封號「雍正」之中正字的由來,似是強調自己帝位來得正統,名正言順。
弘盼的這話說到了胤禛的心坎里,胤礽被廢了,他是聖上親自選中的人,此時眉頭舒展,「讓你說出征的事情,你竟是扯到了這些舊事上。」
弘盼聽出了胤禛並沒有生氣,笑著說道:「兒臣說些也是和此時十四皇叔自請出征有關的,想談一談兒臣對十四皇叔的看法。」
「哦?」胤禛有些興趣,說道:「你且說說看。」
弘盼才說起道:「兒子年少時候隨聖祖賽外行,與十四皇叔相識,甚至騎射之術也有部分是十四叔指點。十四皇叔的志向便是在沙場上一展抱負,他最大的願望便是征戰四方,做威武大將軍,為大清平定江山。十四皇叔的才幹,在聖祖年代,便可窺見一二。十四皇叔與皇阿瑪之間有些心結,此番出征,他卻願意站出來,兒臣想,十四皇叔願意再為大清出力,他自請出征是抱著為皇阿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念頭的。」
胤禎開口冒著極大的風險,原本偏安一隅,又有皇太后護住,想要平安順遂過完一生也不難。可是他所謀求的恐怕並不是平安順遂,而是一展抱負,不願意做折了翼的雄鷹。
「朕如何知道他是真心為這江山效力?」胤禛緩緩說道,他十四弟的性子他也明白。
「此時出征還有兒臣。」弘盼笑了,兩人在說了陣收用了胤禎的好處。
等到弘盼離開之後,雍正坐在軟凳上想,或許弘盼將來是個好皇帝,只是他不會犯下康熙走過的錯處,不再明立太子,而是垂垂老矣的時候將傳位詔書放在那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後。
「好了,朕再想想,無論這一次的出征有沒有你十四皇叔,都有你,也同你額娘說一聲。弘盼,要記得在戰場上,第一便是保全自己。」胤禛說道。
弘盼告退之後,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成了八分,原本想著出府之後最好同十四皇叔說一聲,後續還要看他的表現,轉念想到皇阿瑪私下裡的眼線遍布,就打消了這個主意。希望十四皇叔能夠抓住這次的機會,弘盼真心不希望明珠蒙塵。
太后不知道弘盼和胤禛私下裡的議論,手裡捻著小葉紫檀木的時候,聽到了這個消息,手猛地一頓,「你說十四自請出征!」
得到了確認的答覆,太后猛地站立起來,「他真是糊塗了,竟還有這樣的主意。」嘴唇泯住,如同困獸一般來回走動,她這般蟄伏便是為了皇兒,胤禛怎會讓他的孩子掌握兵權?「兵權,是他能碰的嗎?」
嬤嬤說道:「太后,您別急。這件事情應當還有迴旋的餘地,自請出征的,還有榮輝貝子。」榮輝貝子便是弘盼了。
「他自請出征?」太后問道。
「是。」
心念一轉,太后已經有了主意,「嬤嬤,替我傳榮輝貝子。」太后說道。其實按照太后的想法,弘盼和胤禎都並不好的選擇,只是到了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太后更寧願弘盼能夠攬下出征,更希望這次事情解決之後,胤禎更夠更加處事思慮周全。
得到了消息榮輝貝子正在上書房和皇帝詳談,太后讓人在書房外候著,等到弘盼出來了,第一時間讓他來慈寧宮。
太后的想法不難揣測,弘盼笑著說道:「皇阿瑪已經允了孫兒的請求。」
太后頓時欣慰,語氣放緩說道:「皇瑪姆等著你凱旋的日子,當年的小弘盼也長大了,可以獨當一面替你父皇分憂了。」
弘盼並沒有說破帝王正在考慮讓十四皇叔也出征,笑著同太后敘舊,便請辭,「孫兒還想著跟額娘說說話。」
「知道你是個有孝心的。」太后說道,「去陪她說說話也好,戰事來得及,恐怕不日就會出發。」
「孫兒告退。」弘盼告退之後,再給皇后請安之後,才去了齊妃那裡。
此時弘盼要出征的消息已經傳遍整個後宮,除了零星幾人,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為此時是弘盼出征,晉恂郡王的請求被皇帝輕輕揭過,不再提,而弘盼在李筠婷這裡吐露了事情。
「十四弟。」李筠婷想到了小時候他養在雍和宮的時候,素來同自己親近。「如同你說的,明珠蒙塵也怪可惜的。」
「可不是?」弘盼笑嘻嘻地說道,「原本是模模糊糊的念頭,竟是在同文太妃相交那段時日里漸漸清晰。有些事情堵不如疏,更何況是有才幹之人,不充分利用了,豈不是可惜?」
兩人說了陣話,快到午膳的時候,李筠婷並沒有留弘盼吃飯,而是說道:「早點回去吧,她在外面恐怕也剛知道這個消息,又有了身孕,指不定在擔心受怕呢。」
「兒子先前就同她說過,額娘放心。」弘盼笑著說道,「兒子想同您親近親近呢。」
「她到底有了身孕,事情臨頭了和當初也不太一樣,快回去吧。」李筠婷說道。
弘盼聽了李筠婷的話,便離開了。
果然如同李筠婷預料到的那般,那拉氏抱著弘盼流了會兒淚水。
弘盼軟語安慰,旁邊的嬤嬤也勸說懷孕了流淚不好,才漸漸止住了淚水,等到吃過了膳食,也不肯午睡,說是要給弘盼收拾東西。
※※※※※※※※※※※※※※※※※※※※
推薦基友同類型清穿文,請搜《康熙之武氏寧妃》
文案如下:寧妃武氏,雍正帝之妃,知州武柱國的女兒。
從修仙界回來的無靈根凡人——武安寧在被賜給四爺做格格的前三天,
她遭重生者算計,被康熙給收入了後宮,於是後世的百度百科變成了:崇安太后武氏,順國公武柱國的女兒。
幸運的是,她生下的兒子擁有靈根,於是,無靈根的武安寧統治了清朝一百七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