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樸
各位正經科舉翰林出身的對霍廣君說的邊城公共圖書館很感興趣。
圖書館大家還勉強能懂,公共圖書館又是什麼?
一番解釋后,大家都明白過來,這個圖書館就是以戶籍登記,辦一張借閱卡,邊關四城的百姓借閱可以借閱書籍,但一次只能借一本,為期五天。
超過這個期限,會有府衙的捕快專門去你家要書,借閱三次違期者,公眾圖書館將永遠不再借閱給此人。
但圖書館又分兩個區域,一邊是供應學子們讀正經書的地方,另一邊則是一些話本,連環畫,兩個區域都設有長桌長椅,供應大家在圖書館內自己取書看。
而話本區要把書借出去是一本書需要一文錢,並且先要押金五百文。
供應學子們的區域,則是借書分文不取,只要辦借閱證就行。
對於正經的書籍,大佬們都沒什麼意見,但專門給那些個雜書設個區域,則是有些不妥,容易帶壞人的品性。
簡初夏見了笑著道:「不過是一些雜書,讓城中百姓無事的時候也有個娛樂。」簡初夏看翰林院那群人還是皺著眉:「不過是些話本嗎,咱們誰還沒看過怎麼?」
這一說讓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哪個少年少女說沒看過話本?那是不可能的好吧。
當下就有人尷尬開口道:「簡夫人說的也是,想當年我還收集過聶小倩的小卡,唉可惜一直沒買到白衣服那張。」
簡初夏聽了當下有些不自然,白衣聶小倩?她最熟啊。
簡家人跟霍廣君都突然笑了出來,茂和安自然也是知道實情的。
可這人的話似乎打開了大家的話匣子,紛紛抱怨那時候都城的邢家書店「坑騙」了他們多少錢,有人還提到了竹刀這個名字。
聽的簡初夏一陣不好意思,茂和安反正挪揄道:「白衣聶小倩啊,你可以問簡夫人要,她那有所有書的全套小卡。」
茂和安一說,在場眾人看著簡初夏的眼神都不對了,想不到啊,你個濃眉大眼的竟然也收集小卡。
三妹順手拍了一下茂和安的手臂,趕緊回過神,在眾人面前似乎對茂和安有些不尊重。
茂和安卻笑眯眯的對三妹說道:「三妹手疼不疼。」說著順手拉住了三妹的手。
讓一幫子想替陛下說話的人都閉上了嘴巴。
簡初夏看大哥他們的表情,似乎早就習慣了膩膩糊糊的陛下跟皇后,根本兩個眼神都不帶給的,連大嫂駱小姐也只是咬著嘴唇笑了笑。
公共圖書館的概念讓眾人開闊了新視野,茂和安也覺得此事可行,準備回都城了也建一個,當然詳細的規則還要按照當地的規則來改改。
臨走時簡初夏卻說道:「我們這圖書館,書是夠了,像是一個人有了骨,但始終少了點氣,各位都是朝中飽讀詩書的大家,若是不嫌棄,可否給這空有骨架子的公共圖書館多口氣啊?」
眾人楞了,這氣要怎麼給?
簡初夏抿嘴笑了:「現在圖書館里皆是些買得到的書,可有些書我們這些粗人怎麼也尋不到,要是各位大家能賜圖書館幾本好書,豈不是給空有骨的圖書館多了口氣?我們邊城圖書館一定會將各位的大恩,記在冊中,改日寫張大大的感謝錄,貼在牆上,讓來往的學子都記得各位的恩惠。」
眾人被簡初夏說的一愣一愣的,名字寫在牆上?來往的學子都看到感謝?
縱然知道這是個坑,那也要閉著眼睛往下跳啊。
簡初夏這人,有些人可能不清楚啊,在都城名聲也不顯。
但就看她當年一個十歲的女娃娃帶著三個弟弟妹妹活了下來,聽說還攢下一份家業,這樣的魄力就十分難得。
若說那些只是小事。
可來到邊城,便像那鳥兒飛入了天空,魚兒鑽進大河,來邊城做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沒有人比朝中的重臣們更清楚了。
水泥配方源自簡初夏的手裡,若說一件事只是偶然,那接下來的羊毛作坊,養豬作坊。
雖並未給簡初夏實質的官職,但他們這些人誰不知道,邊城實際上就是簡初夏主內,發展經濟,簡單來說就是賺錢,霍廣君則是訓練軍隊,給簡初夏保駕護航。
剛開始有人還對邊城的模式頗有微詞,也提過要不給邊城派個知府過來。
就比如賢惠山一樣,霍楓是知府,管城中一概事務,而軍隊方面則統歸聞將軍管。
但當邊城的水泥走出去,有帶動三座城的發展,大家都不是傻子,也不是一味的覺得女子不如男人,自然這事誰都不提。
甚至有些當初彈劾過霍廣君跟簡初夏的人,還對他們夫妻倆隱隱有些愧疚。
當然這些事霍廣君他倆就一概不知了,茂和安一力將這些事壓了下來,有人提了就笑眯眯的聽會,後來邊城做出成績沒人說話,茂和安也落得清靜。
可以說,邊城的發展,不光只有自己努力,還需要上面的人大開方便之門。
自己的努力,加道路大開,自然無往不利。
圖書館一行之後,眾人就安心的等著三天後的蹴鞠賽開幕式。
這三天茂和安也讓眾人自己去玩,有些年輕的就跟著邊城的百姓一起踢球玩。
還有些年齡大的,就愛去私塾逛,蔣狀元自然知道這些都是朝中大佬,講完課,客氣的讓人指導自己的學生們。
他們也不推辭,年齡大了,看見認真的學生就忍不住教兩句。
而他們自然是有真才實學的,學子們只聽他們講了一節,便覺得獲益匪淺,雖然不知道這些人的身份,但也是行了師禮。
這些大佬們偏偏下了課也不走,跟著學子們去了前廳,剛剛他們就看見有些百姓拿了家裡的食物放在前廳的桌子上,而這前廳的名字叫做「惜食」,實在是有些意思。
見剛剛講課的老師們跟著他們來了惜食,剛來這裡蹭吃的學子有些不好意思道:「這些食物是城中百姓可憐我們這些學子貧苦,便一到飯點就放些飯菜,供我們免費取用。」
已經蹭吃三年的曾秀才拍了拍師弟的肩膀道:「我剛來的時候,邊城百姓還吃的不算好,每日送些烤好的紅薯,土豆跟餅子,但也從未餓著我們。」
見老師也在聽,曾秀才坦言道:「這兩年城中大家的日子好了,就換了飯菜送來,誰家買了豬肉,還一定用切豬油炒個菜過來,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這麼安心讀書,我等也莫要覺得不好意思,等我們來日金榜題名,一定會回報給鄉親們。」
聽著的祝閣老跟馮閣老心中點頭,施恩圖報,是個好孩子。不怕你今日吃穿拿用,就怕你不成材,這大概就是他們這些人的想法。
那剛來的學子點頭道:「道理都懂,就是覺得搬來邊城,讀書不用錢,筆墨紙硯不用錢,現在連吃飯住宿都有人管,實在覺得心中有愧。」
曾秀才大咧咧的讓了讓兩位閣老同吃,閣老看看飯菜還充裕的很,也就不客氣了,聽這曾秀才說話。
「學弟你記得我們私塾的石鴻朗石舉人嗎?他前年中了會試第九名,如今外放做了官,還不時託人送些自己的俸祿過來資助我們私塾跟邊城,若換作是你,你會不會將俸祿給一些過來?」曾秀才邊吃邊講,一點也不客氣。
學弟猛地點頭,但轉臉有有些沮喪:「我如今秀才都沒考上,拿什麼回饋私塾啊。」
曾秀才大笑道:「路有千千萬,若是你考不上什麼名堂,那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不行去哪個作坊做個管事還不是綽綽有餘,並非說只有做官了,才能回報給邊城啊,話是這麼說,但還是要認真讀書才是上道。」
兩個閣老聽曾秀才的話,心中十分感慨,這學子的思維異於常人,但不得不說有些道理,世人都覺得苦讀詩書就是為了考取功名,反而舍本求末,忘了讀書是為了讓人明禮。
這個學生教的好。
閣老們還未說話,剛剛在一旁聽的學子們端著碗筷也來給這個剛來的小學弟開導,直到哄的小學弟不鑽牛角尖了才心滿意足。
曾秀才看老師們目瞪口呆,摸摸頭道:「這也是我們師兄們留下的傳統,當時我們也是不好意思吃用鄉親們的東西,他們就是這麼勸我們的。」不管老師什麼反應,曾秀才把嘴一抹:「老師們,我要趕緊練球去了馬上就要比賽了啊。」
祝馮兩位閣老,還未見過這種傳統,只覺得若是自己年幼的時候在這樣的私塾讀書,學堂有狀元做老師,師兄師弟又是極熱心腸的,吃飯鄉親們幫忙,住宿雜物私塾來出。
在這樣的私塾中金榜題名,誰不會對自己的私塾死心塌地?也許他們並不是人人都能當大官,也許有些只能去做個管事鄉紳,那又如何?只要是一心為著資助自己的私塾,在哪何愁使不上力?
兩個人滿腔感慨走到外面,這會天剛剛擦黑,可作坊的眾人已經下工,邊城又熱鬧起來。
不少人都在廣場上納涼,廣場上簡初夏捨得用燈,看的也算清楚,便有那唱曲的人來討生活。
簡初夏讓人驅趕了一些不正經的人,留下幾個清清白白唱曲的,還特意圈出一片地方,讓他們在那唱,更不許眾人出演調戲,若有人言辭過分,唱曲的人跟巡邏的士兵的一告狀,誰調戲的,誰就要被關幾天。
時間一長,大家也就自覺了,都城來的人見此還以為邊城民民風淳樸誇個不停。
兩個閣老坐在廣場上年輕人給他們讓的水泥凳上,默默不語,最後祝閣老嘆道:「真的是他們年輕人的天下了,這四城裡面,梁知府年齡最大,也不過三十有七,其餘的還是孩子啊,卻已經有這番成就。」
馮閣老欣慰道:「天要興我大茂,勢不可擋,無人可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