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終於寫完了自己的第一本網文。
撒花
字數感覺有點少,但說實話寫到後來有點掙扎了,經驗太少,前期準備太少,都是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沒啥好說的。
一句話,能力有限。
在這裡由衷感謝各位看完的讀者老爺兒們,希望許精誠的這個不算完整的故事,你們會喜歡。
趁完本的機會總結一下這個故事吧。
1、選題有問題。
醫療文沒問題,問題是我當初設計的是不斷遇到棘手的臨床病例,然後主角有如神助一般解決。
說實話,這個難度有點高。
對於專業知識的要求太高了。
肖恩墨菲就是這個套路,但是他背後有一個專業的醫生團隊輔助,而我只有一個人,以及一個不太靠譜的搜索引擎感冒就是絕症,蛋疼就是無能,可還行?
估計很多人也看出來了,我不是真的醫生,臨床的專業知識我真的不太懂,一開始的病例還能勉強弄出來,後期真是越來越難找病例,只能從硬醫療,轉向軟醫療,其實效果還不錯,肺移植那一段我寫的還挺滿意的。
說到底還是經驗不足,如果重新給我一次機會,我應該會放慢一點節奏,把每一種病例故事弄得更精細一點,然後多設計一些收穫的橋段,然後把主要人物的人物弧光表現出來。
這麼一折騰,估計又能多寫幾十萬字。
你們也能更爽一點。
2、人設問題
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人物身上。
我以前聽過一個理論,一本有兩種創作模式:人物主導,故事主導。
我的理解是:人物主導塑造一群很有特色人物,然後根據他們的個性去設計情節。
故事主導想好一個個故事,然後把人物當做工具人往裡面塞。
當然,這並不准確,因為真正優秀的作品,從來都是兩手都要、兩手都抓、兩手都硬。
例如鬼吹燈,裡面的人物大家耳熟能詳,裡面的故事也一個個非常精彩、精細。
它既是故事主導,同時也是人物主導,這樣的故事才真實,才圓潤,才能賺大錢!
但作為一個很拉胯的創作者,我感覺我這本書就是傾向於故事主導,腦袋裡先想好一個個病例,然後再把人物往上面湊,或者乾脆捏造一些新的人物出來。
這本書一共七十萬字,我估計裡面有名字的角色,估計都有一百個了
這簡直就離譜。
這其實也是我寫作能力不足導致的。
故事沒辦法自圓其說,沒辦法,只能拉一個新人物出來解釋、搭建故事框架,等這個階段的故事結束,這個人物也就使命完成了。
這樣的結果就是不斷有新的人物出現,筆墨被大量浪費,真正的主角團們沒有時間刻畫。
養青蛙的杜筱楠,妥瑞症的杜小明,官腔十足的張宏主任,護短的魏偉,這些人物我其實都沒寫好,很失敗。
如果非要選擇一種創作模式,我其實更喜歡人物主導型。
把角色寫活,讓讀者們去期待他們的發展、歸宿,這其實就是網文中期待感的終極解吧。
這真是需要下大功夫。
3、更新不給力。
這個沒啥說的,一天6000字這種網文作者的基本操守我都沒做到,我有罪,我伏法。
活該我賺不到錢。
大概就是這些吧,問題肯定還有很多,但人還是該一步一個腳印,下本書能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就很好了。
下本書會寫重生文,一個腎衰竭患者重生回到高考結束后,後宮餐飲業大概會是這個尿性。
諸位有緣江湖再見。
非常感謝。
木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