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成康五年的上元終是在熱鬧喧囂中有驚無險地過去了,年味兒也隨著漸止的冬雪悄然消散。
將明檀撞入水中的兩人還沒查到眉目,好在令國公府識趣,直接認下了梁子宣落水的說法,還讓梁子宣在府中躺了幾日,全了這一說辭。
裴氏不知內情,只覺得令國公府處事頗為厚道,是個好相與的人家。明檀卻不承情,令國公府私下遣人來問候送禮,她都沒正眼多瞧。
-
立了春,錦繡坊的裁縫綉娘又被請來靖安侯府量體裁衣。
明檀未雨綢繆,已然想到退婚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不便張揚,這回選的都是些素雅顏色,月白、艾綠、淡青。
裴氏以為她圖新鮮,倒不攔著,只多指了兩匹顏色鮮妍的給她做外衫,還搭著引枕親切道:「平日在府中,素凈些也是無妨,可這春日少不了踏青賞花,姑娘家穿鮮嫩些,活潑潑的,精神頭好,誰見了不喜歡。」
「母親說的是。」
明檀沒多推遲,乖巧應了下來,只是心裡卻為春日不能穿上這些漂亮衣裳出門招搖感到懊惱。
裴氏在吃穿用度這些微末小事上從不會落人話柄,給明檀添了定例,給沈畫也依樣多添一份。
撇開浮沫用了口茶,她想起什麼,又與錦繡坊的管事婆子交代道:「餘下幾匹便依著小小姐身形再做幾身,算著時日,三小姐也快回了。幾年不見,也不知如今身形如何,且先備著,若不合身,待回了京再做合身的便是。」
「是。」
管事婆子嘴上應了差事,心裡頭卻在琢磨,這幾身的精細程度是否也要比照小小姐來做。畢竟她常在深宅大院行走,不至於連眼前這位侯夫人的微妙變化都察覺不來。
其實不止裴氏態度微妙,明檀與沈畫聽到「三小姐」時,也都怔了一瞬。
靖安侯府素來陽盛陰衰,到明檀這輩,女孩子一隻手便數得過來。老夫人在世時,幾房未分家,便是堂姐妹們一起序齒。
明檀上頭無嫡姐,二房三房的兩位堂姐俱已出嫁。明楚這位庶姐倒還待字閨中、且與她年歲相仿。只不過明楚和柳姨娘陪著她父親靖安侯戍守邊關,已有五年不曾回京。
明檀先前只記著她父親回京,退親之事便可提上日程,倒忘了明楚與柳姨娘也會一道回來。
她與明楚從前便關係極差,這時回來,退親之時豈不是又多一人看她笑話?
至於沈畫,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明楚這位明三小姐與她同歲,雖是庶女,但門第頗高且受寵愛,身份計較下來與她相當,上京適宜的親事數得著,此時回京,兩人只怕要在議親上頭撞上一撞了。
一時,廳中幾人皆靜默不語,低眸沉思。
-
眼瞧著歸期將近,裴氏讓錦繡坊備著衣裳的同時,也開始指揮下人拾掇侯府。
她在掌家一事上極為妥帖,沒幾日,侯府上下就收拾得煥然一新,連柳姨娘的院子都重新修整了番,斷是半點錯處都挑不出來。
張媽媽見裴氏這般上心,梳頭時忍不住嘮叨了句:「夫人何必連柳氏那處也事事關照,那起子不上檯面的,佔了侯爺五年,如今怕是輕狂得很。」
裴氏端詳著鏡中依舊秀致優雅的面龐,不應聲。
四下無人,張媽媽又湊近低聲道:「說到底,這宅院之中子嗣為重。夫人於此道艱難,但府中貌美丫頭不是沒有。再不然,這京里小家碧玉也多的是,侯爺與柳氏相處這麼些年,見著新鮮的,也該厭了。」
裴氏拿起簪子往腦袋上比劃了下,一副不甚上心的模樣。
「夫人!」張媽媽忍不住多喊了聲。
裴氏眼尾稍瞥,淡聲道:「你這話可是左了。」
她放下發簪,目光變得深而悠遠:「我與侯爺的情分不過如此,當初外任,也是我不願生受邊關之苦自請留京。我合該感謝柳氏才是,邊關五載,侯爺竟未納新人,更未添一子半女,給我省了不少麻煩,換了旁的妾室相隨,想來沒她這般本事。
「再說子嗣,左右我是沒這緣分,抱養一個小的,費心費神不說,也絕無可能承襲爵位。與其這般曲折,不如將心思多花在阿檀身上。
「這麼些年,你也該看得明白,咱們侯府的前程,一半在嫁女,另一半在大哥兒那。我嫁入侯府之時,大哥兒年紀已經不小,沒能養出母子親緣,但這些年因著阿檀,他對我倒也不缺敬重。」
這點張媽媽很是贊同:「大哥兒去龐山上任這幾年,書信節禮從未落下,知道夫人有膝蓋疼的老毛病,還特特捎回了龐山那邊的偏方。雖無大才,卻是個知禮重情的。」
裴氏想到此處,也滿意地勾了勾唇。
過了半晌,她忽然想起什麼,又問:「對了,阿檀最近可是有些不尋常?前些日子進宮,她盯著梁家女眷看了好一會兒,她在外頭規矩極好,若無事,不會這般失禮。還有元夕落水……後來梁家送禮關切,她也淡淡的,似乎並不歡喜。」
張媽媽道:「小小姐年紀小,那梁家是先頭那位給定下的娃娃親,平日兩家來往少,好奇些也是正常。至於梁家送禮關切,得未來婆家看中,小小姐心裡頭必是歡喜的,不過女兒家面子薄,不好表現出來罷了。」
裴氏仍然覺得不對,但沒再多說什麼。
-
比起靖安侯府都在等著一家之主歸京,近日京中勛貴更為關注的,是另一件毫無徵兆突然爆發的大事——
承恩侯顧進忠強佔田莊、私開鹽礦,數罪並舉。現已削爵抄家,判流徙千里,一向受寵的玉貴妃也因牽連此案,被打入冷宮。好在罪不及家眷,除涉事人等,其餘僅貶為庶民,男子不進科舉。
眾人聊及此事,不免唏噓。
「貶為庶民不進科舉,顧家三代以內是無望起複了。」白敏敏嘆了口氣,「上元宮宴顧九柔還大膽獻曲,這才幾日,怎麼會這般突然?」
與明檀、白敏敏交好的翰林學士之女周靜婉輕聲道:「不突然,那日我因風寒,歇在家中未曾赴宴,後來倒也對殿中之事有所耳聞。當時殿內的情形,其實已經預示了很多事情。」
明檀早已想通關節。周靜婉所言,也正是她意。
唯有白敏敏一頭霧水:「阿檀,你聽懂了?怎麼就不突然,怎麼就預示了?」
明檀懶得解釋,將桌上那疊核桃仁往她面前推了推:「多吃些,補補腦子。」
「……?」
白敏敏伸手打她。
明檀忙躲,還矜矜持持地嫌棄道:「你瞧瞧你,毫無半分我與婉婉的賢淑貞靜,如此這般,『上京三姝』的名聲怎麼打得出去?」
「……?」
「婉婉也就算了,你和賢淑貞靜有什麼干係,凈會在外人面前裝,大言不慚!」
明檀:「那也好過你在外人面前都不會裝!」
「好了。」周靜婉掩帕輕笑,她素來柔弱,聲音也細細輕輕的,「別拌嘴了,我來說便是。」
三人在照水院的天井旁閑坐品茶,里裡外外都是自己人,倒也沒什麼不能說的。
周靜婉耐著性子解釋:「這回事發,明面上是說京畿縣令張吉與承恩侯過從甚密,私下收集了不少顧家的罪證。可仔細想想,張吉是因承恩侯才官運亨通,為何要突然告發?難道真有貪吏會一夜之間棄惡從善么?
「再者說,以往御史也曾彈劾承恩侯,聖上總是輕輕揭過。可這回卻在朝堂之時大發雷霆,嚴令徹查……」
聽到這,白敏敏好像隱約明白了什麼。
周靜婉點到即止,換了個話頭繼續道:「定北王常征北地,極少回京,他的性情我不太了解。可即便他真是擁功自重,不將玉貴妃與承恩侯放在眼裡,宮宴之上直接下人臉面,陛下與娘娘也會輕責一二才對。」
「噢……我懂了。」白敏敏理著思緒,「你的意思是,陛下早就想要收拾顧家,所以當時場面那麼難看,他與娘娘都沒為顧九柔說些什麼……那這樣想的話,定北王殿下也極有可能是早就知曉陛下心意,才那般放肆目中無人吧?」
「依我看,那位殿下本就那般放肆。」
一介莽夫,能懂什麼。明檀斯斯文文地染著丹蔻,有些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