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一十六章:空間

第二千二百一十六章:空間

九州娛樂公司經過多年發展,沒有像其他遊戲開發企業、娛樂公司那樣違背初衷,去和創作者、產品受眾進行拉扯,反而是一直保持著與全球的創作者、用戶們緊密聯繫和高額分成的利益分配模式。

在得知要為本屆《智械危機》做娛樂材料之後,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都在踴躍上傳作品。

其中有小團隊獨立製作的遊戲視頻,有業內大公司特意製作的視頻、音樂,有獨立音樂人提供的優秀作品,還有上到九十,下到幾歲的用戶畫作。

將它們匯聚在一起,針對不同座位的用戶提供獨屬個人的觀賞角度和音效,各個民族的神話,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歷史的長河中,讓無數人驚呼著。

「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女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握草!這是哪位大觸的手筆?看著都起雞皮疙瘩!」

「是巨人、是諸神、是精靈!主神奧丁!大海之神尼約德!這是斯加德,是神的居所!這是世界之樹——尤克特拉西爾!」

「啊,這是我們的大地之母、雷神、雷鳥、太陽神和月亮女神!大地之母啊!宇宙的締造者和創造者,她的呼吸形成了風,眼淚形成了湖泊……

「庫庫爾坎(kukulcan)我們的神……」

「誒,原來《競技場》的這些冷兵器圖騰還有其他世界的神話嗎?這一柄彎刀的主人居然是如此強大的神靈。」

千百年的傳承,華夏文化源遠流長,但世界民族之林當中也有許多對自然、對事物發展思考而產生的神話傳說。

許多民俗專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專家在看到這些藝術品之後,幾乎一直都在不停的截圖,只為了能夠儘可能保留住每一幀畫面的內容。

顧青並沒有在比賽冠軍出現之後去長篇大論的演講或者宣傳公司技術產品,為的就是想要儘可能在全球網友們還在關注這場比賽的時候,儘可能展示世界民族之林最美好的這些文化。

與天地自然和諧相處,和平共存、對生活和挑戰充滿鬥志、對愛情的期許、對未來的祝願,這些人類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多民族文化的交融與精神的升華,在光影交錯中,銘刻在每一個參與者、觀眾的心中,成為他們共同的記憶與驕傲。

未來的歲月里,總會有一些畫面,在全球觀眾的腦海中浮現。

有來自茚度的記者,一臉激動的對著鏡頭和他自己民族的文化宣傳視頻,向觀眾們介紹道:「這是摩奴之舟,也是諾亞方舟傳說的來源!在我們茚度神話中,人類的始祖摩奴,在化身為魚的毗濕奴提示下,開始製造拯救萬物生靈的大方舟。用婆蘇吉的長蛇軀體,一端繫緊方舟的船頭,另一端系在化身為巨魚的毗濕奴身上,讓巨魚牽著方舟到達喜馬拉雅山逃過洪水之劫。

所以我們才是拯救世界的民族!」

無獨有偶,拉丁民族、日耳曼民族、阿拉伯民族……等有數億人口的民族,也都有各自民族的記者、電視節目主持人、網紅博主,都在通過各自的頻道,介紹著這些屬於自己的民族神話,偶爾再提一嘴周圍其他民族的神話。

當然,作為藍星全球人口最多的民族,華夏一族的主持人們就顯得十分「專業」。

雖然對自家民族的傳說有激動昂然,但是也能夠按照流程,不偏不倚為全球觀眾們介紹其他民族的文化。

不過,雖然已經儘可能保持在較為公正的立場,但是還有很多網友們發現,有太多民族的神話傳說充滿離奇和離譜。

比如希臘神話當中,農業女神德墨忒耳既是宙斯、冥王、海神的大姐,又是宙斯的妻子,同時還和海神波塞冬搞曖昧,生的女兒又成了冥王哈迪斯的老婆。

還有愛神阿佛洛狄忒,說是神,還不如說是人形魅魔,處處留情,處處生孩子。

整個神話體系就像是亂血統大雜燴,乍一看似輝煌,細一看全荒唐。

而茚度神話的核心——種姓制度,也被不少人抬上了檯面討論……

雖然混亂,但每一種神話都代表著這個民族曾經的遭遇和繁衍的規律。

例如希臘神話的亂,是因為城邦戰爭太頻繁,每個城邦都想要有話語權導致神明的關係亂了。而茚度神話的種姓制度,也反映了本民族被奴役馴化的歷史。

顧青並沒有在現場陪觀眾和全球網友們一起看這些神話傳說。

通過專屬電梯來到選手操作室之後,他就屏住呼吸,進行了一次消毒,然後戴著手套和頭套,進入了兩位選手的維生搖籃所在的觀察房間。

張天浩將自己手上的平板遞給了顧青,並彙報道:「現在兩位選手的身體狀況都已經被控制住了,大概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會蘇醒。

他們的身體數據已經加密匯總,身份信息溯源也已經完成了再次保護……」

對於張天浩的工作能力,顧青並沒有懷疑。

在詳細查看了選手徐秀不久之前的那幾次特殊波動產生的數據之後,顧青並未放下平板,而是使用自己的賬號,開啟了一個臨時許可權。

然後對張天浩和他身後的其他學生們問道:「你們有發現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嗎?」

在短暫的思索之後,張天浩率先開口回答道:「我們的超導量子干涉儀,在選手徐秀的情緒爆發時刻檢測到了一種特殊的引力波變動,兩次情緒波動的數值有一定的趨同性,但這部分數據還需要分析,【天工】正在使用超算和量子伺服器進行演算分析。

我個人認為,或許我們人類與這個世界的空間交互還有其他器官或者某些特殊的探測功能沒有被發現。」

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不切實際,但其他幾位學生也都有類似的想法和猜測。

甚至已經有學生想著是不是能夠設計一個特殊的生活空間,讓這些有特殊表現的人都到這個空間裡面生活,就像是《楚門的世界》這類電影一樣,通過各種科技手段,在心理學團隊的指導下,對這些人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直到再次測量到相關數值,並且弄懂了這些數值變化產生的真實原因和機制。

當然,這也引發出了一系列問題。

比如類似超導量子干涉儀這種基於量子力學的引力波探測技術,必須要進行功能升級和小型化。

顧青看著這些由他一直帶著攻克一道道難關的學生們,等待所有人的發言結束,這才開口說道:「我們都認為空間是與時間相對的一種物質客觀存在形式,以宇宙大爆炸理論為基礎的話,宇宙從奇點爆炸之後,宇宙的狀態從最初始的點之後就有了不同的存在形式,有差異化的運動狀態,物與物之間也有了位置差異,而這種度量被我們稱之為『空間』。

物體存在、運動的場所,我們將其看待為三維區域,也就是三維空間。

而後空間的概念開始逐漸抽象,根據空間公理定義的話,邏輯表達式也就是U=r∈[0,+∞)∧r=ct。

在這個表達式當中,任何空間點都必然出現在當前時刻……

那麼,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宇宙空間的多重性,宇宙空間的另一位面?還有平行宇宙這種文學科幻早已經提出的概念呢?」

張天浩敏銳的抓住了顧青話語中隱含的一些情報,他眼眸頓時一亮,說道:「老師!您是說,這次的引力特殊波動,是另一個空間,甚至是另一宇宙與我們現在所處的空間,有了某種意義上的互動?或者說,接觸?感應?」

6G通訊工程部門負責人贏數,也在這個時候說到:「在數學中,空間的概念雖然抽象,但也是無數數學家畢生的追求,如果更進一步發散思考的話,我想到了黎曼證明出的四維空間概念。

一維空間的生物只能在一個方向上前進或後退,而二維空間相當於一個平面,就像我們的影子,只能看到線和點,而我們人類生活的三維空間則是增加高度的維度,讓物體可以立體。

三維空間擁有一個立體的坐標軸,更進一步的四維空間的四個維度就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個額外的時間維度。

如果論證統一,宇宙也應該並不唯一。

我們作為低維度生物接觸和能夠認知到的信息並不是全面的,我們無法發現高維度空間的存在,也無法通過我們的思維去分析確定高緯度空間。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或許我們人類也擁有可以進化到高緯度的潛力與機會,但這也有一個駁論,我們如果能夠升級到四維空間,成為高緯度生命,那未來的高緯度人類也可以像我們隨地行走一樣,輕鬆改變他們和我們的時間。」

個人終端項目的負責人楚辭,在這個時候也分析道:「從三維進入四維,我們人類的確是在進化,但是四維空間不可能只有我們人類,它如果一直存在,那麼就應該和我們所處的世界類似,也有著其他另類的生物和危險。

而且我認為,我們人類哪怕進化躍遷到了一個新的維度,我們的本質還是三維生物,我們在四維空間只會比在三維空間更加危險!」

在楚辭分析之後,立馬又有人說道:「從智人時代到如今,我們一直都在進化,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活越是舒適,進化的速度就越慢,或許這也和我們人類種群的壽命年限變長有關。畢竟在人均壽命極短的非洲大陸,已經有個別人種在數代篩選之後,對病毒的抗性有了極大程度的提高。

所以,我認為可以篩選一部分人,然後給他們更大的刺激,加速他們的進化。我們的靈境生態技術就已經能夠提供助力……」

「我們是人!哪怕是自願申請的方式進行這種試驗,也極不人道,不科學!或許我們還是應該繼續靈長類動物的研究,比如繼續將資源投入到猩猩、猴子這類靈長類動物的智商開發。」

「兩者並不衝突,甚至我們可以更大幅度的培育特殊靈長類動物,然後去刺激它們……」

在議論中,這群青年團隊的議論方向就逐漸扯到了遠方。

顧青瞥了眼時間,等眾人交流了一會兒之後,這才雙手輕拍,示意大家停下交流。

張天浩、楚辭等人在顧青拍手之後,立馬停下了討論。

這時候,顧青才開口講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人類的進步註定不會是一帆風順,你們爭論的方向,在我看來都有對有錯。

不過,我們大可以讓時光告訴我們答案,但目前,我們最重要的是跨出那一步,確定這個特殊的空間波動存在原因。

比如研發更尖端的空間引力探測設備、捕獲這些特殊數值的代表粒子。激光干涉儀、超導量子干涉儀、太空探測器、液體閃爍體探測器這類設備,都要提升到更高一階,甚至更高几個階段才行。」

隨著顧青的講述,張天浩甚至已經在心裏面默默盤算著接下來要將資源投到哪幾個項目,儘可能做出階段性技術成果。

比如激光干涉儀這種精密測量儀器,通過測量光束在空間中的行程差來探測引力波,公司有自己的精密測量設備和工程師團隊,只要給時間和資源,很有可能出成果。

而超導量子干涉儀這種基於量子力學的引力波探測技術,公司也有對應的工程師、科學家團隊在這個方向努力。

想著想著,張天浩驚訝的發現,這一切好像再次回到了原點。

當初就是顧總力排眾議,將眾多收益資源投到這些項目,在全球範圍內挖掘人才,甚至是內部培養團隊,燒了無數資源,才讓這種「根本沒有商業收益」的團隊,越做越大,甚至讓自家公司成為了全球很多相關領域科學家都頗為認可的平台。

下一章:第二千二百一十七章:蘇醒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二千二百一十五章:勝者

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千二百一十六章: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