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106章

正當王岳在前線血戰奕元族大軍的時候,後方朝廷也沒有閑著。在接到元州正式求援消息的第二天早朝,丁嗣滄奏請皇帝發兵救援元州,其手下兵黨眾人紛紛複議。正當所有人期待著來自宦黨的反駁的時候,宦黨領頭人張何和丁輝二人率先複議,並且催促朝廷儘快發兵增援元州。看見兩名領頭人都贊成發兵了,其他宦黨官員也紛紛支持朝廷發兵的主意。

「臣以為,此次敵軍勢大,元州守軍在全國範圍之內也算是精兵,但是卻不敵敵方大軍,我等不可輕視與敵軍,臣建議派遣戰功卓著的大將孫湘升作為主將,提領京畿二十八衛官兵共計二十八萬人,配以親衛軍兩萬人,前往元州增援,江龍生作為副將,張何作為監軍,隨軍出征。」內閣次輔丁輝率先出列奏請道。年幼的方越聽得連連點頭,作為一名未滿十歲的孩子,對於國家大事,他完全沒有辦法做出有效的判斷,而是由張何丁輝二人進行真正的決斷。丁嗣滄在這個時候跳了出來,他明白孫湘升是他們這邊最大的依仗,他手下的京畿官兵也是兵黨最大的依仗,如果在此次作戰當中損失巨大,他們的地位一定會一落千丈,他們的未來也就更加的危險。作為兵部尚書,丁嗣滄在這件事情上面還是有比較大的發言權的,這也是他的憑藉。

「臣認為此舉不妥,京畿二十八衛官兵以戰鬥力孱弱聞名,雖然經過孫將軍的治理,作戰能力已經有較大的改善,但是在面對蠻族大軍的時候還是有所不足。臣以為,拱衛皇城的親衛軍和御林軍作戰能力優秀,作為天下強兵,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遠遠超過蠻族大軍,可輕鬆解除元州之困,而在此期間,京畿二十八衛官兵可以執行守土之責,拱衛皇上安全。」

聽到丁嗣滄這一番言論,丁輝眉頭一皺,他明白這是對於他的一種威脅,親衛軍和御林軍是宦黨的命根子,若是這兩支軍隊受損,他們的地位一定會受到撼動,之前被他們壓制下去的反對者也會藉機而起,將他們的地位取代。他立刻眼神示意一名屬於宦黨的兵部員外郎跳出來反駁。這名兵部員外郎看到了丁輝的眼神,心中一震,他明白他現在處於兩難的境遇,若是他跳出來反駁,一定會得罪自己的頂頭上司丁嗣滄,這樣他的未來就徹底和丁輝綁定在了一起,但是由於他官職較低,若是丁輝不保他,他的未來就是「告老歸鄉」。但是如果他得罪了丁輝,他的未來更是暗淡無光,最好的待遇也就是保持這個職位一直到老死,除非丁輝被推翻。面對這種兩難抉擇,這名兵部員外郎思慮片刻,走出序列,道:「臣以為,京畿二十八衛官兵雖然作戰能力孱弱,但是他們卻在數量上較多,可以在聲勢上震懾蠻族,但是為了補足作戰能力,臣斗膽建議派出一定數量的親衛軍和御林軍前往前線支援。」為了保住自己的未來,這名兵部員外郎決定來玩一次中立,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這種表面上說了解決方法,其實什麼都沒有解決的方案保證了他兩方都沒有得罪。

聽到這名兵部員外郎的言論,丁輝和丁嗣滄都在心中罵了一聲老狐狸。在這個時候,戶部尚書王玉頤站了出來,奏道:「依臣之見,如今大梁國庫空虛,大量的錢財都被投放到前線作戰部隊去了,依照慣例,若是派遣京畿二十八衛士卒出戰,國庫需要支出額外的錢財來支付這些士兵的俸祿,這會對國庫造成更大的負擔,甚至導致國庫虧空,但是如果派遣親衛軍和御林軍出戰,國庫並不需要支付額外的俸祿,這就代表著我們能用更少的錢財來獲得更大的收益,此等好事,為何丁大人要反對呢?」聽到這句話,張何也無法保持沉默了,立刻尖聲道:「大膽,汝等竟然不將陛下安危看在眼內里,御林軍與親衛軍都是天下精銳,用於保衛陛下安全再合適不過,若是貿然派遣,萬一有刺客來刺殺陛下,爾等該當何罪?」這時,屬於兵黨的兵部侍郎李德元站了出來,反唇相譏道:「區區奴才,此乃朝廷會議,哪有汝發言的餘地,臣懇請陛下將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治罪!再者,京畿二十八衛執行守土之責,拱護陛下之責久矣,何來不稱職之說,再加上名將孫湘升將軍的統領,守護陛下完全沒有任何問題。而你這妖人妖言惑眾,理應處斬!」

來自李德元凌厲的反擊讓張何氣的吹鬍子瞪眼睛,但是卻沒有任何言語可反駁,按照大梁律法,他的確是沒有權力來參與內政的。看到自己的同盟被李德元指責,丁輝的臉上掛不住了,在他的示意下,禮部尚書袁澤站了出來,厲聲道:「大膽,小小李德元,竟敢在公堂之上大聲喧嘩,殿前武士何在,將此人趕出去。」聽到這句話,屬於中間派的新任內閣次輔李方站出來和稀泥,道:「此次元州戰事緊急,李侍郎也是一片為國之心,袁尚書就別追究李侍郎的責任了,臣以為,既然朝廷眾臣對於此事都沒有一個較為可行的解決方法,不如派遣從京畿二十八衛中抽取十萬精銳,由孫湘升將軍帶領,作為一路大軍,前往元州增援,接著派遣所有親衛軍,以及半數御林軍,由五軍都督府大都督江龍生將軍帶領,共計十五萬大軍,作為第二路大軍,前往增援元州,此二路大軍守望相助,相互配合,爭取解元州之困!」

聽到這個折中方案,丁嗣滄和丁輝二人都是暗暗點頭,這個方案並沒有動到兩方根基,京畿二十八衛主力尚在駐地,可以為併當提供保障,而御林軍統領也依舊在皇宮,可以保障宦黨的權力不受影響,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個可行之策。於是,在思慮片刻之後,二人盡皆附議,在看到兩個領頭人物都複議李方的言論之後,朝廷眾臣也紛紛附議,將此事定了下來,並且在禮部尚書的建議下,三日後出兵增援元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炎之史王岳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華炎之史王岳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6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