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意外收穫
初春山裡的氣溫還是很低,雖然衝鋒衣和抓絨衣比較禦寒防風,蓋著葛炎村長提供的薄被依舊很冷。
合衣躺下正準備睡去,突然在衝鋒衣里襯裡摸到不少顆粒物,打開手電筒一看,居然是些許玉米粒,細數一下,居然有二十來顆。
這讓寅生興奮的暗地歡呼一聲,這才是這個年代真正的寶貝!
寅生大學社會學老師曾經講過,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異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莖強壯。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農作物。依稀回憶起玉米這種作物的生長環境,原產地也是南美洲,不知何時傳入中國。
這玩意雌雄同體,耐寒,耐濕熱。對生長環境沒有過多的要求,北至東北,南至兩廣福建都有這種作物的身影。屬於最為堅挺的糧食作物之一了,江浙等南方地帶地可以達到年產三季。
寅生回想起約莫是去年秋季時候(未穿越前),他們去渭南復勘地形,定線定位時候,路過一大片玉米地。估計是某個當地老闆的承包田幾百畝地。
定線的線路K線曲線半徑最小值的紅線範圍也正好將這個農田基地佔用近30畝左右。由於涉及到佔用基本農田問題,在征地拆遷方面需上報至國土廳,實地複測儘可能選擇少佔用基本農田。
寅生他們在農莊承包老闆倉庫內看到堆積如山的玉米堆,也被驚訝到了。
正好他們這隊他帶著幾個實習生,都是年輕人,作業結束后就在玉米堆里打滾,拍照發圈,甚至搞怪把寅生這個隊長給埋在玉米堆里。事後回家后寅生一邊被妻子教訓一通,都當爹的人了還和小孩樣弄得一身髒兮兮的,不時的從衣服口袋裡翻出一大堆玉米粒。
估計就是當時沒有清理乾淨剩餘的一些玉米粒,不過好像事後都被洗衣機洗過一兩次,不知道是否還能種的出來,聊勝於無吧。有了這些,假如能夠成活四到五成,那麼起碼在初唐能站得穩腳跟。
常言道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是瘋子,那麼領先這麼多年月,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
原本興奮的大腦迅速冷靜了下來,自己能夠拿出提前這個時代太多的東西,那麼是無償貢獻呢?還是有償交換?還是買賣?
都不行!為什麼?
在沒有能夠建立起保護自己的勢力,或仰仗依附能夠提供庇護的靠山的時候。你拿出這些,運氣好或許會給你一筆銀錢或是住宅奴僕丫鬟等,給你衣食無憂的生活。
那麼運氣不好,遇到腹黑之人,或許會喪失你的人生自由,會榨取吸干你身上最後一點剩餘價值,為你捏造一份流民的身份,發配邊疆做苦役。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所謂的「豬腳光環」。
封建農奴社會,人與人之間等級森嚴,「人吃人」的現象比比皆是。
……
驚蟄剛過,雨後的陽光,氤氳著一絲潮氣,彷彿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
絲絲縷縷,掛在松針上,抹在青岩間,山野里幽幽的都透著一層光亮。
葛陌村不遠處地勢較高的河灘邊上,一個戴著斗笠的高大挺拔的漢子,拿著一根長把鋤頭,不停的翻著另一邊的荒地,不時地抹著不知是露水還是汗水。
而他左手邊,約莫二十個平方左右早已翻好的地方,蒙著幾塊薄薄的透明的塑料袋,用細土壓著四邊,不時地回頭看著這些薄膜,如視珍寶。
寅生停了下來休息,扭開用草繩編著掩蓋原有鋁合金水瓶的蓋子,喝了兩口水,遙望不遠處的葛陌村。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在朝霞和氤氳的霧氣中,忽隱忽現。耳中不遠處嘩啦啦的溪水聲,不知名兒的鳥叫聲,宛如世外桃源般。
葛炎村長基本上同意了寅生入住村莊的提議,其實他本意也有此想法,畢竟這裡原本就是一個躲避戰禍的短暫住所,基本上沒有原住民。
幽州抵禦御突厥戰事和渭水之盟后的這幾年,大唐基本無戰事,大多數村民都紛紛回原籍,少數前往周至縣。
剩餘的僅是三四戶婦孺和老人,家裡年輕力壯早年些都被征去服役再也沒回來。這也是寅生能有空餘木屋居住的原因。
十天後,再一次來到寅生開闢的這片試驗田上,透過薄薄的塑料膜(隨身攜帶的密封塑料袋拆開而制),幾抹翠綠的顏色穿過黝黑的土壤,
穿越了1000多年的時空,提前來到這片神秘的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