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吳子兵法
「想不到小政還有這種天賦......」,聶華欣喜道,他這才明白為何孟勝武功不下於聶政,突陣時的表現卻差了一大截,原來是他找不到敵軍的弱點,只會硬沖的緣故,這樣說來,歷史上聶政能夠一個人殺進護衛森嚴的韓國相府成功幹掉俠累,想必也多虧了這種天賦吧?
「原來是他啊,難怪難怪,我就說呢......」,吳起聞言笑道,但隨即面色一肅,對聶華說道,「讓小政來我這裡學兵法吧,突將雖然威風,但死得也最快,老是輕生犯險,武功再高也總有失手的時候,何況將在謀而不在勇......」
聶華對此自然求之不得,不過以他和吳起的交情,致謝什麼的就不必了。正題說完了,見吳起還有些閑暇,聶華又問起了將領的分類,吳起既然連突將這種以前十分罕見的類型都總結了出來,其他的就更不必說了。
吳起將將領分成四大類,即「仁將」、「法將」、「猛將」、「智將」,「仁將」愛護部屬、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士卒願為死戰;「法將」軍紀嚴明,賞必行、罰必信,士卒令行禁止;「猛將」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士氣因之高漲;「智將」料敵合變,出奇無窮,百戰不殆。而「突將」則是「猛將」的一個高級版本,普通的猛將只能提升本方部隊的戰鬥力,而突將還可以攪亂敵軍陣勢,起到弱化敵人的效果,很多時候甚至能夠扭轉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威力無疑要大得多,對方是軍紀鬆懈的烏合之眾時效果尤佳。此外,令聶華意外的是,他擅長的輕騎戰法居然吳起也想出了一個相應的分類——「飛將」,指的是那些擅長急行軍和千里奔襲的將領,不禁對吳起在兵法上的驚人悟性嘆服不已。他卻不甚清楚,歷史上吳起就是極為重視部隊機動能力的,只是那時騎兵還沒興起,吳起用來機動作戰的是步兵而已......
「其實這四大分類也不絕對吧,古往今來的名將當中很多都是同時兼具幾大類的特點,比如吳大哥你至少當得上其中三樣。」,聶華笑道。
吳起並未因聶華的「吹捧」而不好意思,反倒頗為自矜地說了一句,「其實論勇猛,愚兄也不輸人,只不過,沒那個必要。」
聶華聞言笑了笑,並不覺得吳起傲慢,事實上吳起這話一點也沒吹牛,只要兵力對比不太懸殊,他根本不必親臨戰陣就足以天下無敵,而勇猛嘛,雖然罕有突陣的例子,但至少吳起的武功是很厲害的,他的快劍即使在高手如雲的墨門之中也沒幾個人贏得了,儘管墨子不喜,斥之為「殺人劍」......
不過,聶華還是闡明了自己的想法,「其實將『猛將』稱為『力戰派』或許更合適一些,他們未必就比謀定而後動的智將笨,只是行動更果斷罷了,這樣固然可能帶來風險,卻也能夠更好地抓住戰機,畢竟兵貴神速、戰機稍瞬即逝啊!」
吳起聞言點了點頭,以為有理,其實他雖然更偏向智將一點,但臨機決斷時也是十分果決的,自然明白其中的好處。
聶華知道吳起工作一直認真負責,對他居然還有閑暇給將領劃分類別不免有些奇怪,一問才知道吳起現在雖還年輕,卻竟然已經開始起筆撰寫兵法了,莫非這就是歷史上的《吳子兵法》?想到《吳子兵法》,聶華不禁又想起了與之齊名的《孫子兵法》,那同樣是在作者還沒多少戰爭實踐的時候就開始動筆撰寫了,這些兵法家們對於著書立說居然如此急不可耐,令聶華頗為不解。
吳起聽到聶華的質疑,淡然一笑道,「兵者兇器也,再有才能的將軍也不能保證每次戰鬥都能安然無恙,如果非要等到閱歷實踐足夠豐富才能動筆,運氣差一點就可能爛在著作者的肚子里徹底失傳。與其如此,還不如有一些明悟便記下一點,即使不幸出了意外,也多少能夠給後人留下一些東西,再說即使出現了錯誤疏漏,又不是不能修改......」
「是啊,現在可是華夏歷史上唯一被稱為戰國的年代......」,聶華心中輕嘆道,雖然已經過了十幾年,但來自現代社會的他似乎還是缺了一點隨時赴死的覺悟啊!
看到《吳子兵法》的初稿后,聶華立刻就明白他當年看到過的所謂《吳子兵法》確是偽作(注1),對其自然更有興趣了。與更重戰略的《孫子兵法》相比,吳起對於細節更加重視,兵書中有大量關於治軍、練兵的內容,而另一方面吳起因為同時還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他對於戰爭的本質又遠比只是一個純粹軍事家的孫武理解得更加透徹,雖然還沒有明確說出「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句名言,但這個意思已經出來了,令聶華深為嘆服。更難得的是,吳起還對戰爭的各種動機進行了歸納與分析,並明確指出哪些戰爭可以打,哪些戰爭不能打......
「如果拿破崙能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兵敗莫斯科了,拿破崙知道法軍不可能一口氣滅亡俄國,他入侵沙俄只是為了逼沙皇與其和談罷了,但這樣一來,事態如何發展便不由他來決定,而歸結於沙皇的態度,而這是不可控的。吳大哥認為,在戰術層面上,即使最終決定權在對方而不在自己這裡,但只要感覺對方有較大可能做出自己期望的決定,那麼就可以一試,因為即使失敗了,也還有翻盤的機會,而成功了則獲利巨大。但戰略層面卻萬不可行,因為只要那關鍵一方作出了不利於己的決策,就會徹底失敗,連翻盤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萬萬不能將希望寄託於他人、尤其是敵人身上......」,聶華心底嘆息道,其實不光是拿破崙,元首乃至小日本,不也同樣犯下了這樣的錯誤嗎?
注1:現存的《吳子兵法》里有很多不符合對應歷史時期史實的內容,比如成建制的騎兵,因此史家大都認為其是漢代某人的偽作,儘管這部偽作同樣也算得上是一部優秀的軍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