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星落五丈原

第6章 星落五丈原

一路上姜維片言不發,心事重重,楊蘭想要問問,可一種阻力沒讓她說出口來。

「你想說什麼?」姜維問。

「沒……沒什麼。」楊蘭臉羞紅地說道。

「大漢國祚三百年,從張角太平起義到董卓進京,也有數十年,天下還未統一……」姜維嘆道。

楊蘭沒有回應,走過北地必經之路的雁門關后,茫茫草原映入眼帘,一群鮮卑人騎著戰馬正在射獵。

「我們到了。」楊蘭說。

二人下馬後前往軻比能的大帳,發現身後有幾名鮮卑人一直緊緊跟隨不知來意,姜維知會楊蘭小心。

進帳后鮮卑王軻比能高高坐在牙帳之上吃著剛剛烤完的羊肉,屏退左右,帳內只留下了軻比能的左右大將和姜維楊蘭幾人。

「漢人?」軻比能問。

「我乃大漢中監軍姜維,特來請求大王相助。」姜維行禮說道。

「哦?聽聞大漢剛與大魏在祁山一戰取得勝利,為何還要來找本王?」軻比能問。

「大漢雖然取得微乎其微的勝利,但對魏國並無威脅,只求大王在大漢攻進長安之時,大王能夠給予支持。」姜維說。

「本王二十年前自認為能夠打敗曹操,可沒想到卻被曹彰打得體無完膚,如今大魏氣勢正盛,本王若要相助你們,有何代價?」軻比能又問。

「我們打敗魏國后,你們就是我們強勁的敵人,在此之前我們是盟友,不會阻止你們擴張。」姜維說。

「哈哈哈,你身邊的這位女子是羌人?」軻比能轉而看了看楊蘭問道。

「我現如今是大漢的將領。」楊蘭說。

「如此,本王願意協助你們。」軻比能答應了姜維的請求,這一事算是告終了。

姜維在這裡得到了軻比能的厚待,在回到漢中的路上被雁門關守兵發現並且被他們給抓了起來。

姜維並沒有遭受到雁門太守的威脅,而是十分禮遇。

「這是……」太守牽招令士兵將姜維二人身上的繩索解開。

「我問你,你是劉備的將軍嗎?」牽招問。

「是,我是大漢中監軍姜維。」姜維回答道。

「果然是劉備的部下,還是那麼直白。」牽招嘆道。

「您認識先帝?」姜維問。

「我叫牽招,字子經,是劉備生前的摯友。」牽招說。

「原來如此。」姜維點頭道。

「只可惜國讓在南方鎮守沒辦法帶來見你,只希望你能去玄德墓前替我帶上一句話。」牽招說。

「請說。」

「君與劉備,少長河朔,英雄同契,為刎頸之交。」

交代完后,牽招便將二人放出雁門,只當沒有見過二人。

回到漢中后,因為楊儀的緣故使得諸葛亮也知道了楊儀假借丞相之名令姜維北上聯絡軻比能。

寧隨也在姜維北上軻比能的時候和楊儀見了一面。

「你是,馬謖?」楊儀問。

「在下寧隨,並非馬謖。」寧隨說。

「真是奇妙啊,明明是丞相的一枚棄子,卻又沒死。」楊儀冷笑道。

「威公,勸你收手吧,伯約並非和魏延有勾結。」寧隨將姜維身後之事全部鋪墊好,楊儀也當即保證,魏延死後讓他成為楊儀的二把手。

可實際上,在楊儀假借諸葛亮的名義令姜維北上之後被諸葛亮知曉,將蔣琬召進丞相府託付重任。

「公琰,你知道我這次找你是什麼事嗎?」諸葛亮說。

「不知。」蔣琬搖頭道。

「哎,亮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而大漢人才逐漸凋零,魏延與威公二人整日相爭,而楊儀更是假借丞相府的名義讓伯約北上聯絡軻比能更是傷透了亮的心。」諸葛亮嘆道。

「威公他也是為了大漢……」蔣琬說。

「伯約還尚且資質不足,不足以支撐大漢,魏延性情剛猛只適合當統軍之將,楊儀此人勾心鬥角亮已經無心再用,唯有公琰你適合繼承亮的位子。」諸葛亮說。

「丞相,您身體不是還好嗎……」蔣琬站起來說道。

「哎,亮只是憑藉著最後的力量與曹賊奮力一搏,子龍去了,你性情寬厚,亮打算並不想讓你涉身這骯髒的政事之中,但人才已經不多了,你之後我會託付文偉(費禕)代替你。

在此之前,你要和伯約合力將大漢維持住,朝中有休昭(董允)維持,軍事上有伯約和王平二人,你大可放心。」諸葛亮說。

「丞相請保重身體。」蔣琬說。

「無妨。」

諸葛亮交代蔣琬的事後,姜維也從雁門撤回祁山大營,並趕回漢中。

諸葛亮召集眾將商議第五次北伐,噩耗來臨了。

「報——」

「何事?」

「侍中(關興)昨晚病逝了。」

「什麼?!呃啊!」

諸葛亮聽此噩耗后暈倒在地,醒來后費禕與蔣琬二人在旁。

「拿筆來。」諸葛亮說。

費禕將案上竹簡與筆遞給諸葛亮,諸葛亮在竹簡上寫下了他最後一刻的交代。

這也是讓後世所傳頌的著名篇章《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

「夠了丞相,不要再寫了!」費禕抽泣道。

這時將軍李福前來,將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和書信一一帶到,便前往成都了。

姜維來到了中軍帳看到諸葛亮如此,心中不免傷感,諸葛亮和姜維二人在渭水邊上討論大漢之後,忽然之間感覺到荊州的風。

「(這是荊州的風?先帝,雲長,益德,子龍,你們難道來接我了嗎?)」

公元234年6月,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群臣皆驚,魏延因不聽從指揮而導致姜維一人親帶常敗軍阻擋司馬懿追兵五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幼麟姜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幼麟姜維
上一章下一章

第6章 星落五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