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南,煙雨收 第三十二章:相遇(三)(求月票,推薦票)
「阿彌陀佛!小友別來無恙否?」
如洪鐘般郎朗聲音傳來,站在楓亭圍欄邊的黃衣老僕和少年公子皆轉身望去,只見一位身披紅色金絲袈裟,錚亮的光頭上有九個戒疤,手中拿著一串檀木佛珠,一臉微笑之色的看著自己的老和尚。
細細看去,但見來人鬚髮皆白,身體瘦長,但卻紅光滿面,精神抖擻,不是自己要等的智空大師還能是誰?
他開口稱呼少年公子為小友並且問『別來無恙否?』,顯然是因為與公子時以前見過,而且是故人。兩年多前,這位智空大師遊歷姑蘇「寒山寺」時,幼年的公子時曾與其見過一面,並且此人還是跟「寒山寺」方丈智真大師同輩的『智』字輩方丈,法號智空。
而公子時與智真法師相識多年,也可以說是智真法師看其長大也不為過,有了這層關節,智空才會一見面就稱呼公子時為小友。
多年不見,智空身上的離世脫塵氣息越清晰可辨了,隱約間能夠從他體表之上看到一層極為淡薄的佛光。
他雙足上穿著一雙布鞋,從一條土路上大步走來,但渾身上下卻一塵不染。彷彿人世間的一切塵埃、不潔之物,都被他身上那層淡淡的佛光所阻攔了。
除了這層以前沒有的佛光之外,智空那雙眼睛也越的清澄深邃,光華內斂。
見到此幕,公子時神色不禁再度一動。
神華內斂,佛光護體。
幾年不見,這個智空老和尚佛法看來再度得到了突破,竟然也進階到了務須還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佛主有云:世間萬物,都由心生。
參禪的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為: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講究入世與出世,於塵世間理會佛理之真諦。人之一生,從垂髫小兒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們也經歷著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還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新鮮,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童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我們的眼裡都還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對許多事情懵懵懂懂,卻固執地相信所見到就是最真實的,相信世界是按設定的規則不斷運轉,並對這些規則有種信徒般的崇拜,最終在現實里處處碰壁,從而對現實與世界產生了懷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面具后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裡看花,似真似幻,似真還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在現實里迷失了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彷徨、痛苦與掙扎,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里,開始用心地去體會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與現實的思考,山不再是單純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單純意義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一境界。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的是什麼,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裡,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大師,別來無恙。」
「看來大師這些年你已經領悟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意境啦!再次恭喜大師心想事成。」少年公子望著面目慈祥,如已得道高僧般的智空大師感慨道。
「老衲當初在寒山寺里與智真辯禪,聞聽當時八歲小友在「寒山碑」前言語參禪的三重境界時,初感覺新鮮,后驚為天人!這些年帶著小友提出困擾我的這三個境界,我走過許許多多的地方,也與諸多禪寺廟方外之人論過此三重境界,終一覺頓悟!正如佛家說芥子須彌,剎那永恆,本是一般的;可是一息光陰,又是怎麽一個瞬間呢?我認為剎那光陰即是剎那永恆,剎那就是本我,我是空無的存在!一切本無變化,本無時間,也就沒有剎那永恆之分!一息光陰,是人的肉體的一生,跟不變本我相比就是一瞬間,而覺悟只需一個瞬間的一瞬間!:
「所以遊歷四方感悟天地中,一日在埋頭行路的時候,一片泛黃的樹葉落在了我的指尖,心起秋萍,剎那光陰,老衲忘記了時間,日升日落,我駐足觀看那片樹葉三日,頓悟中醒來,終算勉強領悟小友所說的那三種境界里的第二種境界!觀一葉而知秋,老衲認為是不惑、是洒脫、是專註、更是返璞歸真。老衲認為這才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水還是水,山依舊是山。不需要寄情山水,只需看山、看水,心中有山有水樂在其中,就是大自在。」
「智空大師佛法再度精進,小子在這裡給大師道喜,看起來大師這兩年定是一直在精研佛法的緣故才會佛法突破,並非是小子的話起到點撥大師!大師才能破境,是大師自己悟了!想必智真那老傢伙知道的話,肯定會嫉妒大師福緣深厚,羨慕的緊啊。」公子時拱了拱手笑道。
「哈哈,哪裡哪裡,智真師弟寺務繁忙,哪有老衲這般清閑?再說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他又何須去羨慕老衲啊。」智空呵呵一笑,客氣了一句,然後他便伸出手來,請公子時下山入祥雲禪寺說話。
「小友,這邊請。寺內已經備上了清茶鮮果,合寺僧眾也已翹企盼,想要目睹公子世無雙的過人威儀。」
............
小知識:(戒疤又稱香疤。指佛教徒為求受清凈戒體而燃香於身上所遺留的疤痕。其行為根據或系起自於捨身供養之思想,或係為斷除我執。受戒時燃戒疤又稱'燒香疤',所燃香疤之數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幾種。十二點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薩戒「。在家眾多於受菩薩戒日的前夜、燒戒疤於手腕;出家眾的戒疤多燒於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