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祭酒出關
跟宋玉華閑聊了不久,丫鬟來叫吃飯。
劉知易跟舅舅、表弟,和父親一桌,母親則跟姜玲瓏在卧室旁的偏廳,一來視作親密,二來女子不能入正廳。
桌上舅舅惋惜姜大人沒有來,實則是暗示,姜大人去過他家。
劉知易聽不得這個,一聽就想打擊一下舅舅。暗中看見表弟在悄悄拉舅舅的衣角,小老弟竟然認慫了。
劉知易頓時沒有了挑事的心思,安安靜靜吃完這一餐。
晚上交代好小妾,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在書房看書,他知道晚上會有人來找他。
一直等到了半夜,窗外才閃過一個身影,窗子推開,跳進來一個女子。
「宋姑娘!」
跳進來的竟然是宋玉華。
宋玉華點點頭,跑到門邊,打開門,門口閃進來另一個倩影,這才是正主。
「你們倒是小心。」
劉知易感嘆。
女子盈盈屈膝:「見過劉公子。」
不敢抬頭,半夜三更,夜會男子,這要傳出去了,在門風森嚴的姜家,她得沉塘。
「姜姑娘,別來無恙。」
劉知易笑道。從宋玉華哪裡知道,姜玲瓏也傾心於他。這點他並不奇怪,因為姜玲瓏是一個很有才情的女子,上苑詩會上,她寫的詩只排在謝韞和郡主之後。而宋玉華做的,不過是一首打油詩。
「聽說公子領悟詩道了?」
姜玲瓏目光灼灼。
劉知易點頭:「略有所得。」
說著還展示了一下。
「一點浩然氣!」
沒來由,一陣風起,吹起姜玲瓏的面紗。
她一陣驚訝:「好強的風!」
其實只是吹起了她的面紗,一旁的油燈都沒有晃動一下。
可姜玲瓏卻感覺到一股不知何處所起,不知何處所終的浩蕩清風。
「這就是詩意?」
她若有所思。
劉知易點頭:「這是我凝聚的詩意『風』。有個詩人在一座亭子前,寫了一句詩,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姜玲瓏搖頭:「這風可一點都不快哉!」
她能感覺這股浩蕩清風中有沉沉的愁緒。
劉知易嘆道:「但那座亭子叫快哉亭。」
蘇東坡貶謫時期所作的詞,雄壯之下的總有愁緒。
姜玲瓏品了品:「雖然不夠快哉,但堅毅浩蕩。有君子之氣。」
宋玉華在一旁插不上話,她就感受不到這些,她喜歡收集劉知易的詩,與其說是喜歡詩詞,不如說是仰慕這個人。她是單純的姑娘愛慕才子。
姜玲瓏突然道:「公子能否教我學詩?」
劉知易沒有猶豫:「姑娘想學,在下當然不敢不教。但詩道不容易學。」
姜玲瓏點頭:「我想試試。」
劉知易道:「好吧。我有幾道詩意,你感受一番。」
說完,如同在太學教師弟們一樣,將那些簡單的詩意激發出來。
河、山、風、月,四股詩意剛收,姜玲瓏眼中就露出明悟的光芒。
她竟然領悟了!
太學里那些才子,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而且不少儒家弟子都跟著去了皇宮,經歷過祭酒立道的那一刻,感受過天地華章清輝的意境,後來又有劉知易由淺入深的耐心講解,才有十分之一領悟。姜玲瓏只是感受了四股詩意,就領悟了詩道,還真是個才女。
「謝公子指教。」
姜玲瓏站起身,拜師一樣下拜。
劉知易不由苦笑,天分這東西,真的讓人羨慕,換做是他,如果不是一路跟著祭酒,還有無數著名詩人的詩作參考,他也領悟不出來。
「你的玉給我看看吧。」
上次在上苑,貿然約她們見面,目的就是為了玉。
姜玲瓏知道,馬上掏出來,一塊玉玲瓏。
讓姜玲瓏盤膝入定,劉知易將黑色刀符、冰針和瓷盅拿出來,激發力場,然後坐忘,進入精神的空間。
片刻之後醒來,姜玲瓏果然是個才女啊,修的是儒家,但兼修了兵家、名家和縱橫家,這三家可都是以算計著稱的,兵家善於用利益誘導敵人,達到自己的目的,名家是詭辯家,善於用邏輯把被人繞暈,最終讓別人承認白馬非馬的邏輯,縱橫家善於分化瓦解,拉攏聯合,從戰略上遊說目標。如果能有一個適合發展的平台,這三家都能發揮出極大的作用,可如果英雄沒有用武之地,就等著內卷吧。
劉知易用驚懼的眼光看著姜玲瓏,心裡感慨,誰要是把這女人娶回家,就等著家宅不寧吧。
「公子?」
姜玲瓏眉目含春,劉知易讀了她的記憶,就像宋玉華一樣,她能感受的到。
劉知易嘆道:「姑娘厚愛。」
他不但讀了姜玲瓏的記憶,還明白對方為什麼喜歡他,因為他也是一個兼修達人,提出的法理、儒家的道理,對於這兩派來說,其實遠比他做幾首詩影響力大的多。
劉知易將他修儒家后,回憶起的大量經典文章,都在儒家分享過。除了不敢分享的外,比如可能引起儒家分裂的理學和心學理論。
「玲瓏有心鑲紅豆。」
姜玲瓏輕輕道。
「入骨相思知不知。」
劉知易本能的對出來,這是溫庭筠的詩啊。
結果姜玲瓏滿眼犯春,她以為劉知易在答覆她。
「小妹告退了!」
羞的不行,待不下去。
我不是那個意思啊!劉知易想挽回,可她已經走了。
誤會了。這可咋整,娶進門,以後日子怎麼過。兩個小妾他都顧不過來,又多一個,不,兩個,看宋玉華那樣子,非他不嫁啊。
不管了,再說吧。
第二日,送姜玲瓏回去,順道回京。
一路上無話,回到太學,得知祭酒出關了,馬上去拜見。
祭酒搬進了詩家心志院,庭院深深,住在最深處的屋舍,這裡收拾出來,定為詩家上舍。目前只有劉知易一人出入,因為密道在這裡,加上其他學弟修為淺薄,都住在前院的外舍。
「弟子劉知易,拜見先生,恭賀先生出關!」
劉知易恭恭敬敬行弟子禮。
祭酒彷彿忘記已經把這個弟子逐出師門了,點頭嗯一聲,算是應下了。
劉知易見此,知道那件事揭過去了。
趕緊說目的:「先生。弟子想要外出一段時日,特來向先生辭行。」
祭酒反問:「你也要遠行?」
劉知易一愣,聽這口氣,祭酒也要出門?
劉知易點頭:「先生何意?」
祭酒道:「老夫準備帶弟子外出遊歷,採集詩風,編纂詩家典籍,獻給朝廷。」
獻給朝廷?
怕是打算繼續諷諫太后吧!
不過也好,都出去遊歷,京城或許事就少了。
「不知先生準備去何方遊歷?」
劉知易問道,不知道同不同路。
祭酒道:「江南!」
江南?
劉知易意外,如果是為了諷諫君王,就該去窮地方,江南富庶,天下除了京城,現在就江南穩定。中原,北地,邊郡,多多少少都有些弊政。江南當然也有弊政,但這裡富庶發達啊,容錯率高,矛盾都遮掩著。
不過也好,這樣能夠同路,劉知易準備順流而下,這是最快去大海的路徑。
「弟子打算去海邊,有幸與先生同路。」
祭酒點頭:「甚好。這些典籍你拿好,參悟一番,若能有一二所得,老夫甚慰。」
劉知易忙接過去,然後問道:「不知先生打算何時出發?」
祭酒道:「明日。」
這麼突然!
祭酒就是這麼隨性,難怪能開創詩道。
「弟子明日五更過來給先生請安。」
祭酒擺手:「不用那麼早,吃過早飯再來,老夫要睡懶覺。」
無語了。
這樣一個憊懶的人,當年怎麼有毅力竹杖芒鞋走天下的呢。
捧著典籍回到密室,得挑燈夜讀了。
這是一本詩集,用最好的藤紙書寫,墨香濃郁,顯然寫出來時間不長。每一首詩中,都能感受到濃烈的詩意。
劉知易知道祭酒閉關都幹什麼了,他開創詩道,得給詩家留下讓弟子學習的典籍啊。
厚厚一本書,翻了幾頁,預測一下,可能得有兩千三首詩,難怪要閉關一個月,不然還真的寫不出來。
劉知易回想自己凝練詩意教師弟的時候,每天一道詩意,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勤勉了,祭酒可是凝練了兩三千詩意。
不過翻開祭酒的詩,劉知易卻不敢恭維。
都什麼玩意?
「搖搖船,擺擺渡。絲網船,海里過。」
實在不忍卒讀,一看目錄,是兒歌。
難怪裡面的詩意清淡淳樸歡快。
翻過兒歌,看到格律詞。
「俏冤家,想殺我今日來到。喜孜孜,連衣兒摟抱著,渾身上下都堆俏。摟一摟,愁都散;抱一抱,悶都消。便不得共枕同床也,站站兒也是好……」
這是寫男女之情的?
繼續看:「熨斗兒熨不開眉間皺,快剪刀剪不斷我的心內愁,繡花針綉不出鴛鴦扣。兩下都有意,兩下情都有,人前怎麼偷,只索耐著心兒也,終須著我的手。」
還是偷情!
「又真不真,假不假,心腸不定,長不長,短不短,和你完成,吞不吞,吐不吐……」
劉知易懷疑祭酒在開車。
這是艷詞啊!
讓他想到元曲,但這比元曲還艷俗。仔細回味,卻又是人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情感,不是某一個人有的,而是很多人有的。
劉知易粗粗往後翻,反倒寫民間故事的,才耐心看了起來。
一片七歲女孩學插秧的歌謠:「七歲小娘學抜秧,秧又短來稗又長;眼淚汪汪想爹娘。哥哥嫂嫂齊齊話:『落里來個閑粥閑飯養姑娘!』」
好像寫的是一個七歲姑娘,沒了爹娘,哥哥嫂嫂逼她下地幹活,干不好想念父母,還要落哥哥嫂嫂的埋怨,不能養她吃閑飯。
很真實,很無奈。女孩很委屈,哥嫂很憂慮。對於底層老百姓來說,多一張口,確實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