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殿下有治國之才
當火紅的太陽再次升起時,山海縣的居民藏在家中偷偷的看著巡邏的兵士。
每隊十人,身穿戰甲,手持長矛,整齊如一的行走在大街上。
居民們驚訝無比的看著這些兵士,心裡都有些驚慌。
一時間,他們都不敢走出家門。
不過總有些人膽大。
一個十多歲的少年趴在門前觀察了兵士良久,最終鼓起勇氣走出家中。
「你們是什麼人?」他高聲問道。
巡邏的兵士驟然停下,看了一眼少年,卻沒有理會,繼續巡邏起來。
他們的任務是制止有人作亂,至於居民出不出門他們並不在乎,暫時不出來更好,省的麻煩。
少年見他們沒理自己,反而膽子更大了,竟然直接跟在了巡邏的兵士前。
「你們是什麼人?」他再次問道。
領隊的小隊長再次瞥了他一眼,說道:「我們是山海王殿下的衛隊。」
「山海王殿下!就是十幾天前來的那位王爺嗎?」少年依然好奇的問道。
雖說鄭銘很少露面,但是在山海縣中關於他的流言卻有不少。
窮困的山海縣難得迎來一位大人物,居民們自然少不了八卦一番。
「沒錯。」小隊長回了一聲。
少年遲疑了一下,又問道:「你們會不會傷害我們?」
小隊長一邊領著隊伍繼續巡邏,一邊說道:「只要你不搗亂,我們就不管你們。」
「若是敢搗亂。」他的目光突然變得凌厲起來,「格殺勿論。」
少年被他的眼神嚇了一跳,頓時僵立在原地,直到巡邏隊走出數十米后,他才回過神來。
然而,經歷一番猶豫后,他又追上了巡邏隊。
「我可以加入你們嗎?」
在少年眼中,身穿戰甲,手持長矛的陷陣營兵士簡直就是夢中的勇士,他之所以敢出來,就是希望能夠成為這樣的勇士。
小隊長停下來,上下打量著他。
「你太小了,我們陷陣營不收小孩。」
「我不小了,我今年十六了。」少年說道。
小隊長微愣,這少年的個頭不高,身體非常瘦弱,看起來也就十三四歲的樣子。
「我們陷陣營現在不收人。」
他還是拒絕道。
少年聞言滿臉失望。
看著踏步離開的兵士們,他卻突然大喊道:「我一定會加入你們的。」
隨著太陽緩緩升起,街道上的行人越來越多,一開始他們還有些懼怕巡邏隊,但是經過觀察,他們發現巡邏隊對他們幾乎不聞不問,他們也就放心下來了。
與此同時。
趙宋劉三家府邸門前站著大量的兵士。
抄家正是開始了。
陸壽、羅京、高順各領一隊人馬。
看著一個個木箱子從三家府邸中搬出來,許多居民都好奇的圍觀過來。
「這是怎麼回事?」有人奇怪的問道。
「昨天晚上的慘叫聲沒聽到嗎?哈哈哈,肯定是三大家族被郡王爺給收拾了。」有人回答道。
「真的!」
「三大家族沒了,我們是不是就不用交租金了?」有個商鋪老闆問道。
「想什麼呢?三大家族沒了,不是還有郡王爺嗎?只希望以後的租金能夠便宜點。」一個身穿錦衣的老者說道。
「也對,聽說郡王爺是個少年,應該不會收太高的租金吧。」商鋪老闆說道。
他們都是街道兩側的商鋪老闆,以前整個山海縣所有的商鋪地產都被趙宋劉三家佔據了,他們做生意都要給三大家族交租金。
隨著居民的議論聲,抄家的進度逐漸進入了尾聲。
一輛輛馬車拉著重重的箱子回到了縣衙,把縣衙門前徹底堵住了。
鄭銘站在縣衙門前,看著兵士們抬著箱子進進出出,嘴角的笑意越來越燦爛。
「本王終於有錢了。」
「嘿嘿,三大家族積攢了數十年的財富,全部都是殿下的了。」小福子也是興奮無比,一雙小眼睛都快笑沒了。
然而鄭銘卻搖了搖頭,說道:「錢這東西多了就變得沒用了。」
剛到山海縣時,他手裡只有三百兩,自然迫切的想要更多的錢,可現在看著一箱箱銀子搬進縣衙,高興過後,他的心情反而變得平淡起來。
他雖然喜歡錢,但並不是守財奴,不會把這些銀子全部放在倉庫里。
當夕陽西下時,抄家終於結束了。
陸壽等人皆滿臉笑容返回縣衙中。
「殿下,這是抄家所得。」陸壽將三本冊子遞到鄭銘身前。
鄭銘坐在大堂案桌前,打開冊子看了起來。
「這麼多!」
他驚訝的說道。
「是的殿下。」陸壽說道。
鄭銘將三本冊子全部瀏覽了一遍,同時心中默默計算起來。
得出的結果令他大吃一驚。
三家總計抄出金子兩萬兩,銀子四十多萬兩,銅錢兩萬貫。
大璃皇朝內的金銀銅錢兌換比例差不多是一比十比十。
也就是一兩金子相當於十兩銀子或者十貫銅錢。
當然,這是官方定價,在民間金銀銅錢的兌換比例還要大一些,差不多相當於一比十二。
如此換算下來的話,三家總計抄出了六十多萬兩銀子。
除了金銀外,還有很多糧食、玉石首飾、耕田地產等等。
在賬冊上,這些都沒有一個精確的數字,只有一個大體的數量。
其中糧食約十萬多石,一石大約等於一百斤,也就是說五千噸左右。
山海縣的糧食作物是小麥,一畝地大約能產兩百到三百斤,而這十萬多石差不多要五萬畝田地才能產出。
而趙宋劉三家的耕田總計有十二萬多畝。
看著這一連串的數字,鄭銘長長吐出一口氣來。
山海縣窮不是沒道理的。
趙宋劉三家的財富就佔據了山海縣九成九的財產,山海縣若是不窮,那就才是怪了。
「隱匿的人口有統計嗎?」鄭銘問道。
陸壽回道:「回殿下,現在還無法統計具體數字,不過下官估計在四萬左右。」
「四萬!他們是怎麼管理這麼多人的?」鄭銘有些好奇的問道。
陸壽解釋道:「這些人都是趙宋劉三家的佃戶,趙宋劉三家將他們分為一百多個村落,每個村落設一個村村令,二三十名差役,佃戶們每年只要交五成糧食即可。雖然無法飽腹,但勉強能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