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知道劇情的我隨便混

第3章 知道劇情的我隨便混

哐當。

本來在李泰手中蓄勢待發的青釭劍,彷彿是被主人拋棄了一般,無力又無助的滑落在地上。

李泰臉色晦暗:「多謝皇兄指點,青雀受教了。」

巨大的恥辱遍布全身,讓他渾身顫抖。

正在他準備好接受羞辱之時,他發現李牧竟然彎下了腰,把掉落在地上的青釭劍撿起來,很嚴肅的遞了過來。

「拿好!」

「皇、皇兄?」

李牧淡淡說道:「你就這麼失了劍心?失去了銳意進取的決心?」

李泰張張嘴:「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

李牧又伸出手,摸了摸小胖子的腦袋,微笑道:「不知不覺,青雀也長大啦,有爭雄之心了。」

此言一出,演武場比剛剛還要寂靜。

李世民面色尷尬,名將們也都一臉古怪之色。

事情是這麼回事,這群老油條都看得清楚、明白。但把話說破,味道就變了。

等於是擺在了檯面上!

李泰面色大變,再無法保持淡定,慌忙解釋道:「皇兄怎可說出如此誅心之語,愚弟斷無此種念頭啊——」

李牧擺了擺手,打斷了李泰的辯白,道:「青雀,男兒在世,怎可無爭雄之心呢?你有這樣的心思,我不怪你,反而高興。如果你是個窩囊之輩,反而我倒要看不起你了。」

「拿好你的劍,好好修鍊。我期待你超越我的那天,如果你能證明自己有能力取代我,我不介意讓出太子之位。」

「這天下,有能者居之!」

「皇兄……」李泰說不出話來,心思被人點破,此刻他五味雜陳。

李世民哈哈大笑,起身對身旁諸位名將道:「諸位,怎麼樣,吾兒之心胸可容江海乎?」

眾將起身,道:「太子不但有天驕之姿,更難得有容人之量,實乃陛下之福,社稷之福!」

李牧躬身施禮,道:「諸位謬讚了,承乾不敢當,只是說出心中所想而已。」

李世民起身走過來,拍了拍李牧的肩膀,道:「吾兒勿要胡思亂想,你是大唐太子,這是不可更改的事實。」他看向失魂落魄的李泰,心中暗道,這孩子雖然聰穎,天賦也不錯,但與長子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想了想,安慰道:「青雀啊,你也不要氣餒。多跟你皇兄學,虛心受教,未來也不可限量。」

李泰擠出一個笑容,道:「兒臣謹遵。」

「好了,今日考校就到這兒。」李世民看向諸位皇子女,道:「汝等各自回去,不可懈怠。」

諸皇子女,包含李泰在內都躬身施禮,隨後告退。

李牧也想走,但被李世民叫住了:「承乾留下。」

李牧只好站住腳,李泰聽到聲音,回頭看了眼,滿是羨慕與嫉妒。

李世民招了招手,太監們抬來桌案,各式蔬果,點心,肉脯旋即端了上來。在場都是當年一起征戰沙場的生死兄弟,沒有那麼多規矩,相比於朝堂議事,李世民更喜歡這種吃吃喝喝的氛圍。

將軍們心裡也有數,接下來皇帝說得多半是關於戰事的話題。沒有那些文縐縐的文臣們摻和,聊起天來更舒服。

只是之前,這種會議,不會有皇子參加。

但是今日,李世民卻把李承乾留下了,這無異於是一個信號。

繼承了李承乾記憶的李牧,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能夠感受到殘留記憶中,對列席會議的渴望。看來這個世界的李承乾,和歷史上的李承乾一樣,對金戈鐵馬的沙場非常嚮往。

可是李牧不嚮往,他只想躺平,舒舒服服地過完這一生。

所以他打定主意,做個安安靜靜吃東西的小可愛,絕對不發言。

「……高昌那個麴文泰,貞觀四年時來過長安,向朕獻上了寶物,承諾歸附效忠。」李世民喝了口酒,扯了一下領口,少了三分做皇帝的正經,多了七分武將的不羈,爆粗口罵道:「朕信了他,但這人不是東西。沒過多久,他就依附西突厥,設置關卡,阻礙西域各國通過其境入我大唐,更過分的是,他還發兵襲擾伊吾、焉耆等國。各國使者接連不斷,請求大唐出兵。」

「他們尊朕為天可汗,這事不能不管!不管,則西域永無寧日!」李世民咬了一口羊腿,恨聲道:「朕已打定主意,不日即出兵,屠滅此獠,還西域諸國一個太平。諸位,誰願為帥,領軍出征?」

話音未落,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俺老程願意!」

程咬金吐出嘴裡的蹄髈,抹了一把嘴角的油,起身道:「陛下,讓俺老程去。你放心,只要給我精兵三萬,不出半年,必定蕩平高昌,活捉鞠文泰!」

吹牛逼!

明明沒人說話,但是李牧好像聽到了有人說這三個字,他有些茫然地瞅了眼李世民和周圍的名將們,心裡納悶,難不成我幻聽了?

李世民乾笑一聲,道:「愛卿戍守皇城,身系利害。朕雖然很想讓你挂帥,奈何長安一日不可無愛卿啊!」

李世民定了調子,其他人也紛紛出言,都勸程咬金,大意都是一樣,您老太牛逼了,還是守衛皇城吧,區區高昌,隨便派誰都滅了,不勞您大駕了。

李牧是聽出來了,沒人信得過程咬金。不管他怎樣爭取,耍賴,都被李世民無情地婉言拒絕了。

他只好放棄,悻悻地走回座位,拿無辜的蹄髈解氣。

李世民長出了口氣,把話題拉回來,道:「那麼除了程愛卿,還有人主動請纓否?」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大家的目光鎖定在三個人身上。

其一,軍神李靖。李靖在貞觀四年,率軍大破東突厥,為李世民報了渭水之盟的仇,聲望如日中天。但也因為功勞太大,李靖擔心功高蓋主,所以在那之後,李靖主動交了兵權,嫌少過問朝中大事。但他的能力,卻是有目共睹,若他為帥,此戰可定。

其二,大將軍李績。李績乃并州大都督,從武德年間算起,駐守并州十六年,堪稱『大唐長城』。與人交戰,鮮有敗績。大破東突厥時,也有他的參與。李靖退居二線之後,李績隱隱已成軍中聲望第一人。

最後一個,大將軍侯君集。相比前面二人,侯君集聲名不顯,沒打過多少大仗。但他自參軍就追隨李世民左右,充當護衛將軍之職,算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人。得知李靖隱退之意已堅,李世民還特命他教授侯君集兵法,栽培之意人盡皆知。選擇侯君集的人,大多都是揣測上意,想做個順水人情。而且,他於年前,突破雄魄鏡,邁入武膽境,並因此加封大將軍,正是如日中天之時,李世民選他挂帥出征,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小小高昌,派條狗挂帥都能打贏,誰去都一樣。

眾人之中,唯有一人,把目光投向了悶頭只顧吃的李牧。

此人正是當朝國舅,李世民的大舅子,李承乾的親舅舅,被李世民親口承認的『從龍之功第一』,趙國公長孫無忌。

按道理來說,長孫無忌應該算是文官,但他從小就與李世民混跡在一起,作為軍曹隨李世民征戰四方,故此與武將們也都十分熟稔。同時,李世民已經習慣於事事問他的意見,所以這議出兵的場合,他也在。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推舉自己心中人選。李靖毫無意外地堅辭不受,李績倒沒有拒絕,但也沒有表現得很積極,只是表示,如果陛下下旨,他願意遵從。

唯有侯君集,大表忠心,表示願意率軍蕩平高昌,彰顯大唐天威云云。

李世民耐心聽完眾人的話,沒有表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李牧。

帶著些許考校之意,他開口問道:「承乾,你的意思呢?」

吃的正開心的李牧聽到這話一愣,旋即放下手裡的豬蹄,毫不猶豫道:「兒臣以為,侯大將軍是上佳之選。」

「哦?為何不是李愛卿?」李世民頗為意外,雖說他也屬意侯君集,但李牧沒有半點考慮就做出了選擇,還是讓他十分好奇李牧選擇的理由是什麼,畢竟從條件上看,李績顯然更有經驗,更有競爭力。

李牧站起身,向二位大將軍拱了拱手,道:「此戰的對手是高昌國,方才父皇已經言明,鞠文泰的不臣之舉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早有徵召。父皇對他的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早就著手準備,等待時機了。」

「父皇曾為天策上將軍,領軍打仗的本事,天下無雙。既然父皇決心要打,那麼此戰必勝。各位大將軍無論誰來領兵,結局都是一樣。所以無所謂人選,而我覺得侯大將軍更合適的原因是,并州乃大唐屏障,防備的是北方薛延陀等族,相比高昌,薛延陀等族威脅更大。若調離李大將軍,恐怕薛延陀等族會有異動。故此,我覺得侯大將軍更合適。」

這些都是胡扯,真實的情況是,李牧學過中學歷史,知道這仗就是侯君集打的,順著說准不會錯。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吾兒知朕心意矣!」說罷,他看向眾將,道:「吾兒的話,即朕之所想,諸位以為如何?」

話說到這份上,誰還能唱反調,都道:「陛下聖明,太子聖明!」

「好,就這麼定了。」李世民撫掌笑道:「侯君集聽封,朕命你為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著兵部籌備兵馬糧草,擇日領軍出征,伐高昌!」

侯君集大喜,道:「臣領命!」

忽然,一個聲音響起:「陛下,臣有一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這太子不當也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這太子不當也罷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知道劇情的我隨便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