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分豬肉·殺豬菜

第44章 分豬肉·殺豬菜

第44章:分豬肉·殺豬菜

李卷土走上前來,圍觀的村民議論紛紛。

「大學生還會這個?」

「殺豬的手藝也能遺傳?」

「什麼遺傳,那叫傳承,沒文化,真可怕。」

李卷土接過父親手裡的尖刀,先在豬脖子的脊椎骨兩側入刀,打了一個對穿的孔,然後拿起一條麻繩,穿入孔中,將豬重新吊在十字架上,同時解開了原來吊著的兩個豬前蹄。

接著重新抄起刀,抓住一隻前蹄,尖刀繞著豬蹄關節一轉,一扯,前蹄分離,大概也就幾秒鐘時間。

如是操作,半分鐘不到,四個豬蹄都卸了下來。

「好快的刀法!」

「好厲害的樣子!」

村民還在誇獎之中,李卷土刀不停手,又卸下來四個大豬肘子。

「這也太快了!」

「有一分鐘沒有?四條豬腿都卸下來了!」

李卷土接著從下到上,卸下兩塊豬后鞧,兩塊腰排,兩塊前槽,兩塊血脖肉……

然後又將肉都被分割成一條一條的,每條大約五斤左右,每扇二十條,一共四十條肉。

李卷土又一刀切下豬尾巴,此時只剩一幅豬骨架掛在架子上,還有一條裡脊肉。

四十條肉整整齊齊擺在一邊的案板上。

村民們看呆住了。

「古有庖丁解牛,今有卷土解豬,佳話啊!」

「於大白話,你這麼有文化,咋不考大學去呢?」

李爺爺不理會村民們如何議論,大手一揮,說道:「一塊錢一斤,各位隨便挑,挑剩下的,咱們就下鍋了。」

村民紛紛上前挑選豬肉。

李卷土解下豬骨架,用尖刀直接把骨架一根根拆了,根本用不著斧頭。

二嬸等婦女,把拆散的骨架取走,準備下鍋,做殺豬菜。

殺豬菜,血腸必不可少。

灌血腸可是一個技術活。腸子不能太細,也不能太粗,今天只能用豬小腸了,三百多斤的豬,大腸太粗了。

腸子剪成一米多長的一段,清洗乾淨,裡面留點腸油血腸更香。

調製豬血是關鍵,加入適量溫水,否則豬血太黏稠。講究點的,不用溫水,用高湯調製。村子里就沒那麼講究了,直接用溫水。

李卷土親自調製豬血,特別加了十來個雞蛋,和豬血攪拌在一起,代替了味精,然後加入食鹽,胡椒粉,蔥花,香菜末,蒜末,幾勺醬油,一起攪拌均勻。

灌的時候,也有講究,不能灌太滿,要留出一部分空間,否則容易煮爆了。

煮血腸,更要掌握火候。一定要敞開鍋蓋來煮,文火來煮。怎麼判斷才算煮熟了呢?土辦法,用針扎,裡面不冒血了,再煮幾分鐘,就可以撈出來了。

一般都不會單獨煮,是放在酸菜鍋了,跟殺豬菜一起煮。

殺豬菜是一鍋燉,先煮大骨熬湯,湯開了,然後放肉,再煮開鍋了,放豬心豬肝豬。肺就沒有下鍋,那是大黃的口糧。開鍋后,再放酸菜,酸菜開鍋了,才放血腸。

這裡的酸菜,是用大白菜腌制的,酸得清爽,還解油膩,配上大骨湯和肥豬肉,比肉還好吃。

鍋一直燒著,血腸煮好了,殺豬菜加鹽調味,再煮一會兒,就可以開席了。

撈出豬肉切片,豬肝豬心切片,血腸切片,然後一個大盆,裝大半盆酸菜,將肉片,血腸片,心肝的片,都鋪在酸菜上,一桌一個大盆,就開席。

當然要調好一大碗蒜醬料,蘸著吃。

主食只有一樣:白面大饅頭。

東西兩屋,南北大炕,加上堂屋,都放上桌子,足足有八桌。

吃殺豬菜當然要喝酒,就是鄉里釀酒作坊產的,散裝高粱白,五十來度的樣子,用大塑料桶打回來的。

李卷土帶領一幫小字輩,在堂屋的桌子,重點是啃骨頭。一個個啃得滿嘴滿臉都是油乎乎的。

全村一起吃年豬,這就是豐收的喜悅。

臨走時,每家還帶走一大碗。當然,每碗只有兩片血腸,四片白肉,底下全是酸菜。

客人都走了,就剩自家人收拾殘局。

李奶奶就抱怨:「虧大了,一頭大肥豬,我辛辛苦苦養了一年,才賣了不到兩百塊。」

李爺爺:「那不還有剩的嘛!」

「剩啥了?一塊肉都沒剩,連血脖都煮了。」

李爺爺:「這不剩了一個豬頭,四個豬爪,還有四個大膀蹄呢。」

李父補充:「還有一個豬尾巴,一個豬肚,一副豬大腸,兩個豬腰子,一副豬連體,還有不少板油呢。」

李奶奶:「你們兩個殺豬的,算的這麼清楚?上下水不是肉,帶骨頭的不算數。」

李父說:「我們殺豬的,肉賣得回買豬錢就可以了,賺錢主要靠這些帶骨頭的和不算肉的。」

李爺爺問:「清泉,你現在殺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李父:「兩百斤的豬,殺好了,一頭能賺三十多塊。」

「嗯。比種地強。」

李爺爺給予肯定。

村子里的地,早就分田到戶了。這裡是按人頭分的,清河村地廣人稀,每人分了八畝地。其中兩畝水田,六畝旱田。

另外每人還分了兩畝林地,當然,樹木禁止砍伐,只能修剪樹枝,打打茅草當柴燒,也可以自己種樹。

當地的畝是大畝,一畝地一千平米,一垧地十畝。

當地的糧食作物,如今只有兩樣了,水稻和玉米。原因無它,只因為這兩種作物產量高。水稻每畝能產一千斤,玉米每畝能產兩千斤。

高粱,穀子,大豆,小豆等低產作物,逐漸被淘汰了。

今年,玉米的官方收購價是一毛二一斤,水稻的收購價是二毛五一斤。

這年月,每家每戶還要交公糧。交完公糧,剩下的就可以自由買賣了。除了交公糧,還要交農業稅,都是按照承包地的數量算的。

公糧數量也不多,每畝百十來斤的樣子,公糧也不白交,官府按照官方定價收購。

今年的價格,農民種一畝地玉米,可以收入兩百四十塊,成本包括這麼幾項,農業稅十塊錢左右,種子化肥農藥,大約八十塊,不計算人工,一年能賺一百五十塊。

種水稻的收成,和玉米差不多。

李卷土家裡五口人,分得四十畝田,如果都種糧食,一年大約能賺六千塊。

這裡沒有計算人工成本,這年月,農活基本都是自家自己干,忙的時候,也是換工,我幫你,你幫我,只要管飯就可以了。

農忙就是三個季節,春種,夏鋤,秋收。農機具嘛,有拖拉機的人家都不多,多數靠大牲口,牛拉犁,馬拉車。

清河村四十多戶人家,只有十來台拖拉機,李父家和二叔家,都是賣了大牲口,換的拖拉機,各有一台,算富裕人家了。

農民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養大牲口,只需要喂草料,養拖拉機,要燒油,成本高,而且有個報廢折舊的過程,純屬賠錢貨,大牲口就不一樣了,養好了還能長肉,不但沒有折舊,殺了還能賣肉,划算著呢。

勤快人家都養牲口,只有懶人才養拖拉機。

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是養雞養鴨養鵝養豬的,多養點家禽家畜,再加上種地,搞好了,一年能混個萬元戶。

養一隻母雞,一年賣雞蛋,能賺十多塊錢,養十隻雞,頂上種一畝地了。

李奶奶就養了五十多隻雞,二十多隻鴨,十幾隻大鵝,還養了一頭大肥豬,可惜剛殺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市井風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市井風月
上一章下一章

第44章 分豬肉·殺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