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 古今相似 (求訂閱)
正是基於這個認知,在四方城高層的普遍認知中,如今大雍皇朝境內的種種所謂叛亂,所謂叛軍,大抵都只能逞一時之凶,待到時間一到,自會灰灰而滅。
中古時代,諸多皇朝鼎盛時期,也絕不缺少類似的叛亂之事,甚至有光武皇帝劉秀,以世祖身份,再續大漢國祚,重開新漢的偉大功業。
所以,四方城認知,並不是真的一點道理都沒有,只是習慣性的以歷史為借鑒,卻忽略了今時今日,與歷史的決然不同。
要說相似,倒也要,大雍皇朝,其實類似於中古時代的大隋皇朝。
大雍皇朝的開國太祖,乃是以分割皇權為誘餌,平定天下,缺少了扎紮實實的以武力橫掃的霸氣,因此塑造出一大批大雍皇朝的大小股東,雖然你北堂皇族是最強,但絕不是碾壓,並沒有所謂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九姓十三家,光這一個名頭,就足以說明一件事,九姓之家,本質上是同等的,北堂皇族,雖然位列九姓第一,但,依然是九姓範疇之內。
假如,大雍皇朝是如洪武大帝那般,血戰天下得來的江山,那麼縱然依然有所謂的權貴家族,武道聖地,北堂皇族,也是凌駕於八姓十三家之上,不會並列為一體。
同樣的道理,當年大隋皇朝,乃是楊堅篡取北周得來,得國不正不說,還不得不封賞高官厚祿,來抵消自己上位的負面影響,皇權雖然相較於北堂恭,較為集中,但依然形成了諸多勢力集團。
例如關隴貴族集團,也是原本北周皇朝的貴勛一脈,還有江南士族集團等,類比於今時今日的八姓十三家的定位。
所以,兩者說是相似,絕不是無的放矢。
大隋皇朝,可是二世而亡,你大雍皇朝,當然不止是二世,同樣的,你的國祚,也未必就會長久,尋常的皇朝壽命,對於大雍這樣的先天不足的早產兒,是不具有參考價值的。
既然周建康問起這些,孟昭便談古論今,侃侃而談,抒發自己的想法。
其中,對於四方城認為的,這些叛亂只是芥蘚之疾,孟昭不敢苟同。
他先是將大隋與大雍兩朝的相似道出,得到了周建康以及北君,甚至於昭如令的認可。
大家都不是文盲,都是有出身,有來歷,有見識,甚至是有文化的人。
對於孟昭所言,並不覺得有不妥。
孟昭繼續道,
「其實隋朝之亡,乃是亡於關隴貴族,剩下的反王,只是撬動大隋的根基,關隴貴族的倒戈一擊,才是真正的致命一劍。」
對於這個說法,周建康等人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
北周,大隋,大唐,本質上,都是關隴貴族集團,內部的勢力分割以及交替,宇文一族,楊氏一族,李氏一族,都是關隴貴族當中的一員,執掌天下的,始終都是他們。
「如今大雍皇朝,其實那些叛亂之所以久久不能平復,也和如今的九姓十三家脫不開干係。
如此,周城主,你還認為如今的神州大亂,只是暫時的,最終會被平定嗎?」
孟昭不是孤立的將自己的想法拿出來,強迫對方接受,而是借古喻今,同時,分享出自己的信息渠道。
他就明確指出,南方叛亂,背後乃是九姓之一,皇唐李家的手筆,甚至還有其他的盟友支持。
所以,本該是很容易平定的叛亂,成了心腹大患。
「如今,神州的局勢,看似維持在一個平衡,北堂皇族,還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平叛,可以保住自己的江山,但事實上,這樣的平衡是很脆弱的,隨時都會被打破的。
很關鍵的一點,暫時沒有九姓十三家,以及曾經的開國貴勛旗幟鮮明的造反,但只要出現第一家,那麼大雍皇朝的覆滅,就可以預見了。」
這個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明白,但明白歸明白,礙於眼界,以及信息渠道,對大勢是霧裡看花,完全一頭霧水。
只有孟昭這樣的,處在一定的高位,信息靈通,這才能如掌中觀紋,掌握大勢,並以此為根基,綢繆未來。
周建康以及北君兩人都聽的是熱血澎湃,若真如孟昭所言,天下大亂,北堂皇族難以長久,他們這些昔日的倒楣鬼,豈不是又有了崛起的可能?
四方城固然是一層保護,但何嘗不是一種束縛?
周建康,北君,以及四方城的所有高層,希望的是回到江山如畫的關內之地,子孫後代能盡情的暢遊大地,觀青山嫵媚,看滄海橫流,於春夏絢爛,體悟萬物之靈機。
若大雍皇朝不行了,他們的機會就來了,甚至,可能提前幾百上千年,重返神州大地。
「神州之地太過浩大,江山之重,也非我等能明悟,但北方大地,又該是何等樣的局勢?」
周建康看似是詢問,實則是試探。
若有可能,他現在就希望有一批人作為先頭部隊,回到北方大地,去看一看如今的時代。
孟昭笑而不語,他雖然對四方城比較垂涎,想要將其一口吞併,化作自己的勢力資糧,但深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
再者,他的實力分佈,乃至於一些深層次的謀算,都是十分隱秘的,萬一泄露出去,被北堂盛知曉,給與打擊,壞了大事,又該如何是好?
他相信四方城,大多數人,肯定還是對北堂盛以及北堂皇族,懷有深沉的恨意,難解的仇怨。
但,肯定也有個別的人,甚至小部分人,得到北堂盛的許諾,為自己,為個人的未來,而做出背叛的舉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北堂盛以赦免某人以及其嫡系血脈為條件,並加封高官厚祿,來誘使某人來暗中投靠北堂皇族,為其傳送消息,情報,那個人,是否會拒絕呢?
肯定有人拒絕,但也肯定有人會暗暗同意。
出賣靈魂給魔鬼的人都有,何況不過是出賣自己的信任,良知,給北堂盛,換來未來的優渥生存環境,以及子孫後代的發展,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