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名 虛名實利
「呼……總算是到玉城了……」
連續數日行軍,隨身攜帶的糧草即將耗盡之時,方恪總算是到達玉城所在。
「爾等是何人,聚眾前來所為何事?」
玉城乃一州首府,每日都有大量人流往來,但少有聚眾而行,因此方恪一行很快就被攔截了下來。
「在下方恪,乃州牧大人族人,聞聽大人招賢納士,抵禦青匪,衛我玉州。故而散盡家財,招募三百鄉勇前來,只為捍我宗族,保我大周。」
在得到三百部屬之後,方恪依舊前來玉城,自然人有他的打算,為此直接報上本身身份。
至於話語當中不盡不實之處,可沒人能拆穿。
幾日功夫下來,恩威並施,方恪已將這支部屬收服,此時縱然有人心有疑惑,也斷然不會開口。
「原來是大人同族,且是稍待,容我通稟大人,想來大人當會見你。」
守城的軍士自然不知道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只在方恪表明『身份』之後,一個守城將領當下就此說道。
「另外你們人數眾多,若一起入城,卻委實不好安置,還請暫居軍中,以防他人衝撞。」
這就有幾分防備的意思,但明面上卻挑不出刺來。
「如此,多謝將軍。」
方恪行事一向自有法度,全然沒有半點心虛之意。
不過雖然明面上得到了安排,但也直到第二日才得以被引見州牧方堰,不過在見到方恪之後,其人倒顯得十分和善。
「本官昨日就聽聞有同族之人帶著鄉勇義士前來相投,實在是喜出望外。可惜諸多事務纏身,未能立即相迎,還望你多多海涵。」
「老大人言重了。大人坐鎮玉州,乃我大周柱石,正因為大人庇佑,保大周安穩,這才能讓我等宗族不被其他小人相欺,富貴安平。」
方姓,乃是大周國姓,不過大周傳承至今,已有諸多支脈外流,其中不乏升斗小民,窮困潦倒,因此方恪這話其實真的有些誇大。
不過這話一出,方堰的神色卻更見和善,看向方恪的目光中還真有幾分看待子侄後輩的意味。
「大人,我大周一向安寧,然則總有些不曉事的野心之輩,意圖亂我大周秩序。尤其是青賊,竟敢屢奪州郡,實在視我方氏無人。故而在下散盡家財,招募三百人手前來,願為大人掃平賊寇,還我大周安平盛世。」
這話自然是表露自己的來意,同時也進一步點明自己同宗的身份,不至於被派為炮灰亦或者是被吞併。
「哈哈……你有這份志向自然是極好。哦,對了。還沒有問你是族中哪一支脈?」
方堰雖然是大笑讚賞,但根本沒有實質上的回應,反而詢問起方恪的身份。
這就是關鍵,也是方恪此次行事的一大要點。
這裡必須先說明之下方恪的算計。
事實上,方恪在發現這個高烈度位面的大周王朝國姓為方氏之後,就有了一個可行的想法。
冒充國姓,借雞生蛋。
說一句實話,這個想法來源正是前世東漢末年那位玄德公劉備。
創業難,最難是起步。
在亂世之中,根基地盤最為重要,可按著正常情況,白身之人極難得到朝廷重視,分派駐地,更何況這位面還有先一步布局的學長學姐們。
因此,在真實位面中起步遠比正常時候要難,在經過仔細思考過後,方恪決定在前期如同劉備一樣走宗族身份路線。
這也是方恪在前來之前必須要弄到一定人手的緣故,畢竟大周王朝那麼多子子孫孫,怎麼可能隨便來個人就能被皇室承認?
就如同東漢末年的劉備一樣,若不是起家之時得到資助,招募了兵勇,時任幽州牧的劉焉怎麼可能承認其身份?
「我乃是燕山平王之後。」
方恪當下毫不客氣地將族譜(崑崙鏡窺探並默記下來)一一敘述。
族譜或許不是什麼隱秘,但也絕對不是什麼外人都能隨意翻閱,因此但也能做幾分證據。
若沒有這些,總不可能隨便來個人就能取信對方。
「如此看來,你我倒也可算叔侄關係。既然到了這裡,那麼就無須客氣,若不介意,你我便以叔侄相稱吧!」
聞聽方恪道敘族譜之後,方堰的態度又是好了幾分,至於進一步的查證倒是不會。
若是前來打秋風,那麼只會隨意打發,若真有本事,就真的認下這個族人。
身為州牧,方堰自然有著這樣的認識,也正是因為如此,方恪其實並不擔心自己手下出身來歷,只要不是屬於玉州正軍,等於『當面挖牆腳』就不會有問題。
至於之後是否為鄒郡求援?
只能說到時再說,反正短時間之內以鄒郡的城防體系,還不至於被攻破。
「承蒙大人關照,在下自是卻之不恭。」
方恪沒有多做客套的意思,方堰這樣的人也不會因客套而高看一分。
若不是自己領著三百人前來,恐怕都未必能見到對方。
「還有一事,在入城之時,我曾見到有招募鄉勇的榜文告示,其似乎是為剿滅附近賊匪。玉城乃本州重地,區區小賊何敢騷擾?」
「哼!此是那青賊伎倆!暗中派了數千人混入玉州作亂,不時威脅玉城,牽制我城中大軍,使其不得離開,前往平叛。唯今當先除此地賊人,可其卻不敢與我軍交鋒。每每每派出大軍,其都望風而逃,可等到大軍收隊,其又捲土重來。」
聽到方恪提起,方堰自然也不客氣。
事實上,正如方恪心底的暗自猜想,他的確有試探一下方恪真實實力,看看是否值得拉攏的意思。
若是方恪不提,方堰也同樣會開口。
「而今之計,唯有選派賢能,一舉突擊,將其消滅。只可惜我手下大將全都聲名遠揚,但凡他們任何一人領軍,賊寇都不會上當。這才要出榜招募賢才。」
「沒想到青賊竟還有這等謀略。如此,就更應速速將之全都剿滅,一個不留!」
方恪自然也知道,能否剿滅這股賊匪,才是自己真正要面對的考驗,而在此前,除了些許物資補給之外,不要想從方堰那裡得到半點實質性幫助。
「敢請將此事交於我,只要青賊現身,我必定將之一戰擊破,令其不敢再有騷擾之心!」
「好!這些賊寇可就交託於你,若有什麼需要的地方盡可直言,若能給予的支持,我定然不會吝嗇。」
方堰這話的意思就是『辦不到的事』說了也沒用,因此方恪也沒繼續廢話。
此次所圖可不同於之前可直接『打包帶走』而無後患,方恪還真的準備『表現』一番。
青賊的消息到來得很快,只在第二日就在一個叫做程鄂的頭目帶領下,在離城十數裡外擺出一副隨時可能突襲玉城的架勢。
雖然對方連基本的攻城器械都沒有,若真的攻打守備嚴密的城池只會是送死,但有著這麼一大批人不時威脅,從表面上看,似乎已經足以讓方堰不敢妄動。
「這真的不是簡簡單單的農民起義啊!」
方恪不得不感嘆,如果真的是自己『認知』中的農民起義,哪裡來那麼多花里胡哨的東西?
這分明就是背後有人籌謀,而且八成就是那些學長學姐們!
這就讓方恪不得不多加慎重,哪怕他也不認為有誰會混在前來騷擾的賊兵中。
「自古以來以精銳士兵破起事盜匪不外乎那麼兩個方法,其一是正面交鋒,陣斬敵首,只要無了領頭者,其餘之人不過一盤散沙;其二則是用計,多以火攻、伏兵為主,這類起事之軍人數雖眾,軍紀卻渙散,只要引起混亂,輕易就可將之擊潰。」
方恪既然打算以此做為自己的進身之資,自然就要多做打算。
「若施以計略,除非敵軍之中無人,不然恐怕反而會被算計。更何況以我現在的情況,顯然不適合有點太多算計。」
方恪可不會忘記,自己做這些的根本目的正是為了博取國姓宗族的名義,這需要方堰這樣的實權人物的認可。
可方堰為何會認可?
自然不是因為方恪本身姓氏,不然那麼多方氏族人難道全都加以承認?
之所以認可,是因為方恪有兵,是因為方恪能在戰場上展露實力。
但正所謂過猶不及,如果方恪表現出能文能武,進可戰場殺敵建功,退可運籌帷幄之中,再展現出幾分人君氣量,那豈不是憑空惹來忌憚,哪還有機會崛起?
反而,若是一個在戰陣只憑藉武力行事的鐵憨憨,哪怕同樣展露出幾分智謀,也不會被人所忌憚。
「正面作戰,相當於以一敵十,唯一的勝機就是我先行擊殺對方領軍之人。如此不是不可,但終究不是十拿九穩。」
下定決心之後,方恪自然希望能增加幾分成功的把握,而以現在所能掌控的資源來說,他並沒有過多的選擇。
「終究這也算『新手福利』,即便長久留存能讓其收益更大,但若連起步資金都弄不到,又談何後來收益?更何況,相比其他人來說,我起碼也先行了幾步,實際收益又有幾人能比我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