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節 初步改革
第323節初步改革
夏侯惇不僅是曹氏親族,而且他還是曹氏親族中掌權最重的人,他的話自然非常有份量。
另外,夏侯惇和吳凡還是結義兄弟。出於這層關係,夏侯惇一直沒有說話,直到吳凡已經要離去了,這才出言問道。
吳凡停住腳步,沉吟了一會兒,看向夏侯惇道:
「五哥的問題其實很簡單,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人各有志。」
言罷,吳凡微微一笑,拍了拍夏侯惇的肩膀,顧自離開了。
留下夏侯惇等一眾曹氏親族,看著吳凡離去的背影,默然無語。
一個人的志向並不是恆久如一的,而是會隨著自身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的。
普通人,當衣食尚成為生存問題的時候,他的志向可能是吃飽穿暖。當他過起豐衣足食的日子后,他可能就會想到女人,也就是常言所說的溫飽思yin欲。
而像吳凡這樣,衣食,女人,地位,功名……什麼都不缺的人,他的志向自然不能再以普通人去衡量。
當然,同樣都是富豪,有些人樂於將自己的財富捐獻社會,讓更多的窮苦人民受益。而有些人則享受著奢華無度的生活,以窮苦人民看向自己時羨慕的目光而樂不可支。這隻能說人與人的素質有不同,格調有高低。
由此來看,吳凡顯然屬於前者。
再說離開宣和殿的吳凡,出了殿門後向右一轉,走過數道苑門,來到後宮。
他還惦記著曹沖的病情,想去為曹沖診治一下。
銅雀台只能算是一座較大的行宮,和洛陽城正式的皇宮沒得比,不論是規模還是衛兵數量。甚至,由於曹沖年紀尚小,又剛剛成為皇帝,銅雀台的後宮中連嬪妃都沒有。只有曹沖的生母環夫人,以及乾娘蔡琰這兩個比較重要的女眷住在這裡。
如此,後宮中的門禁也就不是特別地森嚴,至少對於吳凡來講,幾乎是一路暢通無阻。
進入後宮后,吳凡徑直向著養心殿走去。那裡是曹沖的寢宮。
卻在走到養心殿附近的時候,看到殿門處站著數名內侍和宮女,一個個都低垂著頭,大氣不敢出。而養心殿內,此時正有聲音傳出來——
「……吳大司馬所提之改革可能帶來的一系列惡果暫且不提,單就他改革中有多項削弱皇權之舉,沖兒,你怎麼能答應下來呢?那些可都是原本屬於你的權力啊,就這麼被一一削奪,你不但不反對,反而還極力支持。哀家實在是不懂你是怎麼想的趁著改革還沒有開始,你現在收回誠命還是來得及」
說話的是環夫人。吳凡雖然與環夫人沒有什麼交往,但對環夫人的聲音還是聽得出來的。
按理說,曹沖染病在身,環夫人就算有什麼急待了解的問題而不得不打擾病中的曹沖,也應該聲音溫和委婉一些。然而,此時吳凡聽到的環夫人聲音,根本沒有任何溫和委婉之意,反而有些訓誡的意味在裡面。
難道,曹沖根本沒有病?
吳凡心中暗道。
走近殿門,向站在殿門處的幾名內侍宮女做了個噓聲的動作,隨後吳凡就站在門邊向裡面看了一眼。正看到曹沖跪在殿中,低垂著頭;至於所跪之人雖然看不到,但不用想也知道必是環夫人。
看到這裡,吳凡心中瞭然——早曹沖之所以沒能朝,十有因此環夫人得知改革之事,突然前來問質。而曹沖深知今日早朝的重要性,不能延誤,因此就讓內侍官告訴自己曹沖染病在身,由自己來主持早朝。
環夫人平日里深居宮中,吳凡對其並不了解。今日看來,這環夫人貌似對政治還挺敏感,尤其是觸及自己兒子的切身利益,更是當仁不讓,以至曹沖連早朝都沒能去。
不知曹沖會怎樣回答。眼下這種場合,新任皇帝與太后產生分岐,尤其分岐中的根本原因在於吳凡的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吳凡自然是不好進去的,只能站在門邊這裡,聽著裡面的對話。
接下來,環夫人步步緊逼,又說了些曹沖不該支持吳凡改革的話。曹沖對母親的訓誡一直默然無語。
吳凡在門外聽著,心底越發沉重——曹沖該不會被環夫人說服,繼而真的下詣停止改革?
現在萬事齊備,連朝中文武群臣都已大多數支持改革。在這個節骨眼曹衝要是反悔,吳凡可真是要發瘋了。
這一刻,吳凡甚至想到了兵諫不過,這個念頭只在腦中稍稍一縱,就立即被吳凡給掐滅了。對於曹魏政權,吳凡一直是以一個忠心不二的忠臣身份展現在眾人眼前,甚至成為其他文武群臣爭效的榜樣,曹氏親族亦對他信任不已。這次改革,已經讓吳凡與曹氏親族的關係有些不睦,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可動起兵諫的念頭。因為那樣一來,將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後不得不與所有的曹氏親族完全對立;甚至兵戈相見,你死我活
就在吳凡心下擔憂不已之際,殿內又有一女子的聲音傳了出來,卻是蔡琰:
「妹妹,沖兒天姿過人,年紀雖然尚輕,心中天地卻絕非同齡頑童可與之相比。妹妹不妨先歇一歇,聽聽沖兒對此事之看法。」
經蔡琰這麼一說,環夫人總算停止了訓誡,讓曹沖答話。
曹沖卻並沒有立即出聲,而是又默然跪立了一會兒后,才輕聲道:
「母后,孩兒讓您生氣了,孩兒不孝。」
這話聽得環夫人心中一陣暖意。這個世又有什麼感情能勝過母子之情呢?不論兒子做錯了什麼,只要一句誠心的悔過,最先原諒他的,往往就是母親。
不過,為了讓曹沖感受到來自自己的壓力,環夫人仍然板著臉,什麼也沒說,等著曹沖繼續說下去。
只聽曹沖道:
「母后想知道孩兒支持八叔改革的原因,孩兒便直言相告:二個月前,由於擔心司馬懿會對孩兒不利,身在雲南的八叔將遊歷至建寧的孩兒與乾娘接至雲南。期間,八叔曾帶著孩兒親臨強攻雲南城的戰場,目睹我們的士兵在戰場廝殺的情景。」
說到這裡,曹沖抬起頭來,看著環夫人道:
「母后,您一定沒有親眼看過我們的士兵與敵人廝殺的場面,只用一句悲壯已經無法形容。他們前赴後繼,踩著同伴的屍體,義無反顧地沖向敵軍城牆。而往往未等他們手中的刀槍碰到敵軍,就已經被漫天流矢奪去了生命……至於那些有幸沖入敵軍群中的士兵,他們要面對數十倍於自己的敵軍,一瞬間就身中數十刀槍,卻在生命將盡的最後一刻,仍然用盡全力將手中武器揮向敵軍。這些士兵,他們和我們一樣,也都有父母兄弟,甚至是妻子兒女;都在日夜盼望著他們能夠回去與家人團聚。可是,他們卻長眠在了那片異鄉土地,永遠也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更無法再見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
此時的曹沖,已是雙眼噙滿淚水,哽咽道:
「八叔說得對,人民為了這個國家,一直在無怨無悔地付出,平時為國家繳納賦稅,戰時為國家殺敵捐軀。人民為國家付出連生命都包括在內的巨大代價,卻只是希望這個國家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一個卑微到只要統治者什麼都不做就可以達到的要求這裡的「什麼都不做」,意思是不對外主動發起戰爭。而我們,享受著他們的賦稅,享受著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對於這個國家,我們又付出了什麼?那種所謂的指點江山,不過是動動嘴巴而已,相比他們為國家所付出的代價,又算得了什麼?」
聽到這裡,環夫人和蔡琰均是愕然不已。曹沖在抹了下臉的淚水后,繼續道:
「孩兒認為,身為皇帝,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只有這樣,才對得起人民的供養,才對得起人民為這個國家所付出的一切。母后,孩兒不孝,孩兒無法無視人民的利益而否決八叔的改革。孩兒可以不當這個皇帝,但只要孩兒仍為皇帝一天,就會在這一天全力支持八叔的改革」
說完,曹沖默默地向環夫人叩了一頭,以示請罪。
能享受皇帝叩頭的,只有天的神明。縱使環夫人是曹沖的母親,這一頭也是令她惶恐不已。好在這裡沒有外人,環夫人趕緊起身將叩頭在地的曹沖扶起,一邊用袖子擦著曹沖並沒有半點星土的額頭,一邊無奈地連連搖頭。
說到底,身為女人的環夫人,受學識和眼界所限,見識難免有些短淺。她之所以反對改革,根本出發點其實就是改革中有許多項削弱皇權之舉,讓她覺得兒子的權力受損。而且她懷疑吳凡可能是利用兒子年紀太小,不懂事,用花言巧語欺騙了曹沖。
及至聽曹沖如此細緻條理地一說,環夫人心下瞭然。雖然她並沒有親眼看過戰爭場面,更沒有親臨過戰場;但她在嫁給曹操為妾之前乃是徐州彭城人,當年三軍彭城爭奪戰她也是耳聞了許多,知道戰爭對於平民百姓之苦。
由此,環夫人對曹沖這番說法也頗有些感觸。
另一方面,曹沖把話說得很絕——要想他放棄改革,除非他不做皇帝。曹沖成為曹魏政權繼承人,那是遵循了曹操生前意願而來。光是這一點,環夫人就沒有任何能力去改變,退一步說,不讓曹沖做皇帝,難道讓曹昂、曹丕、曹植做皇帝?那樣還不如讓曹沖做皇帝呢。至少做皇帝的是自己兒子,而不是別人。
環夫人在無奈中,默允了曹沖的支持改革之舉。而蔡琰這時神情間卻似有所思,喃喃自語道:
「原來,吳大司馬早就下好了這步棋……」
蔡琰的感慨,是二個月前,吳凡不顧她的反對,執意要帶曹衝去看看攻打雲南城的情景。當時蔡琰還很奇怪,想不通吳凡這麼做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看來,尤其是聽曹沖這一番論說之後,一切迷惑迎刃而解。
正為曹沖擦眼淚的環夫人,沒聽清蔡琰說的這句話,追問道:
「姐姐剛才說的什麼?」
蔡琰忙收回心神,笑了一下,道:
「哦,沒什麼。只是突然間覺得沖兒長大了,很是欣慰呢。」
見蔡琰誇兒子曹沖,環夫人也是十分欣慰。是啊,小小年紀就能有如此感悟,果然不是其他同齡頑童所能相比的。
由此,環夫人心中的無奈總算被這份欣慰有所沖淡。再看向倚在懷裡的曹沖,臉也現出少許笑容出來。
而吳凡,這時已經步履輕鬆地離開了後宮。
曹沖的那番話讓吳凡同樣欣慰不已。當初吳凡執意讓曹衝去看看強攻雲南城的情景,用意就是讓曹沖深刻體會到人民對於國家所做出的巨大付出。如今看來,若是當初曹沖沒能看到強攻雲南城的情景,今日面對環夫人的訓責,曹沖最終肯定是要收回改革的授命。
這步棋,還真是走對了。
接下來,就是具體施展改革的每一步方案了。
吳凡的神情間躇躊滿志,抬頭看了一眼天空中明媚的太陽,深吸了一口氣,嘴角現出一抹微笑。
……
三個月後,洛陽城。
城市還是原來的城市,街道也還是原來的街道,行人自然也還是城內的居民。
看起來一切都沒有任何改變。
然而,細看每一個行人的神情,卻會發現與三個月前大不同相。每個人的臉都帶著一絲期待,一絲憧憬,一絲興奮,當然,其中還少不了一絲迷茫。
吳凡的十五項改革,如山崩,如海嘯,迅速席捲全國洛陽作為都城,自然是首當其衝。民眾們不論男女老少,對改革之事項都有些聽聞。街坊巷尾隨處可見人們聚在一起,爭相恐后表達自己對於這十五項改革的看法和預想。
皇宮內,元老院和眾議院已經成立,分別為昭明殿和泰和殿。這只是臨時性的場地,按照吳凡要求,要將兩院都設計建造成後世的圓形會場,以便於會場內的人員發言,以及互相之間直觀可視等等。
監察司也在同時成立,座落於靜明殿,來自十大學派的頂尖門生共五十人成為第一批監察官。這些人都代表了各自學派的最高形象,為了贏得民眾對各自學派的認同,他們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極為注重;在對待本職的監察職責,更是一絲不苟。
其它各項改革也都取得了一定的初步進展,包括英烈祠和名人堂,正在有條不紊地加緊修建。這兩座建築卻是十五項改革中,唯一沒有一個人反對的。
只因這兩座建築對於國家和人民來講,意義都極為深遠。不但在戰時可以感召將士為國盡忠,還能在平時激勵人民為國奉獻。
不論是保守派還是改革派,都沒有理由去反對修建這兩座建築。
此時,正是每天的早朝時間。兩院一司的所有人員經宮門進入宮中,隨後分成三路前往元老、參議員和監察官所在的宮殿。
吳凡與幾十位開國員勛一起,被曹沖指定為元老,並獲得眾議院投票通過。此時正一路說笑著走進昭明殿,開始今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