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三線開戰
荊州,江夏。
此地作為乃是荊州的東面戰線,主要便是用來負責防備東邊的江東孫氏,如今,隨著荊州劃為魏土,由曹仁帶兵駐守在此,讓這裡的重要性甚至一度超過了荊州首府夏口,成為最重要的州郡。
當曹昂帶兵來到江夏時,第一感覺便是來錯了地方,與五年前不同,經過曹仁整治的這五年,江夏已經完全可以稱為一座壁壘了,堅不可摧。
按照慣例,跟隨著曹仁巡視完江夏的軍營后,曹昂才重新回帳,與眾將尚疑具體的對策。
曹昂俯視在場眾人一圈,開口道:
「說說看吧,對於此次伐吳,諸位都有何具體良策?」
話音剛落,便只見身為大將軍的夏侯惇上前一步,抱拳道:
「大王,我們或可如上次那般,由虎女將軍領淮南兵進軍濡須口,大王親率大軍順江南下,雙管齊下必能一擊滅吳。」
曹昂搖了搖頭:
「沒有那麼簡單。」
「上次濡須口一戰實屬意外,而且這一次我們要面對的壓力不止是揚州一地的,更是南方的交州。」
「如今荊南四郡中又有武陵、零陵、桂陽三郡與其相倚靠,我們目標在揚州,便得抽出部分兵力防備三郡之地不被交州的吳軍偷襲才是。」
話音落罷,便只見曹仁上前一步,沉聲道:
「大王儘管放心,此三地臣皆有防備,每一郡都有不下兩萬兵馬,且守將皆是我大魏的宗親,諸曹夏侯中的能臣擔任。」
曹昂微微一笑:
「子孝叔叔辦事,孤自然放心。」
「只是一旦伐吳戰爭全面開啟,我軍主力必將盡陷前線,如此一來,後方空虛,一切還是得小心為妙。」
「這樣吧,三郡中除了原有的兵馬以外,將來再抽調三萬兵馬屯於長沙,由元讓叔叔親自統領,一旦三郡中哪一郡有變故,都可以第一時間支援。」
曹仁和夏侯惇同時上前一步,沉聲應道:
「臣等,領命。」
曹昂指尖敲打著桌面,扭頭望向一旁低頭的司馬懿,開口笑道:
「仲達,思索了這麼久,可有想到什麼妙計?」
司馬懿遲疑片刻后,方才拱手作揖道:
「回大王,臣斗膽,倒是覺得先前大將軍所言,或可一試。」
聞言,曹昂眉毛一挑:
「仲達也覺得雙管齊下會更好?」
司馬懿搖頭道:
「不是雙管,是三管。」
「一路為明,兩路為暗。」
曹昂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具體說說看。」
司馬懿沉聲道:
「回大王,臣以為水戰向來是我軍之弊端,敵軍之優勝所在,若要伐吳,突破口就只能在水軍佔比很少的濡須口處。」
曹昂不在意的說道:
「這一點不止我們知道,東吳朝堂同樣知道。」
「濡須口從戰略意義上來說,水陸兩軍皆可並進;而從戰略位置上來說,它甚至臨近東吳首府建康,一旦濡須口被破,建康城便可朝發夕至,如今重要之地,我那個小侄兒豈會不派重兵把守?」
司馬懿低眉道:
「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會有這一明兩暗三支軍隊。」
聞言,曹昂似乎也是想到了什麼,眯起眼睛淡聲道:
「說下去。」
司馬懿點頭道:
「三支軍隊,明面上最強大的那一支當然是由大王統帥的正面大軍了,與當初攻益州圍劍閣時一般,不過誘餌。只是略有不同的是,東吳有著天險且水師戰力極強,即使是正面大軍也務必全力攻之。」
「至於剩下兩支暗軍,一支暴露在交州,一支隱藏於淮南。」
此言一出,夏侯惇不禁疑惑道:
「中丞大人,既然是暗軍,為何一支又要暴露在交州?」
還不待司馬懿開口解答,便只聽身旁的曹仁若有所思的說道:
「先生的意思是,這支軍隊雖名為暗軍,但從本質上來講,與大王所統率的大軍一樣,都是明軍?由我們故意暴露一些線索給東吳朝堂那邊看的,好讓他們防備交州方向,從而懈怠淮南?」
司馬懿點了點頭:
「正是如此。」
「想我軍當初攻伐益州之時,便是採用的如此辦法,大王統帥大軍在正面,臣則領奇兵繞劍閣直取成都;如今謀略吳地,或可換湯不換藥。」
「只是這江東朝堂畢竟是周瑜一手培養起來的,無論是呂蒙還是魯肅,又或是當今吳主孫紹,其見識和本領雖都不是益州那群君臣可以媲美的,但畢竟吳主還過於年輕,經驗不足,所以才會有這第二條引線。」
「而只有當正面和交州兩條線暴露在外,才會讓淮南這條暗線隱藏的更深。」
聽著司馬懿的解釋,帳中一眾文武這才紛紛恍然。
就連曹昂臉上都流露出一抹滿意之色,點頭說道:
「想當初從益州進軍荊州之時,便想著在半路上與虎女分兵,讓她提前去統帥淮南兵馬,如今看來,孤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虎女之前就曾拿下過濡須口,若是再戰,經驗肯定遠非第一次可比。」
聞言,司馬懿躬身行禮道:
「大王聖明。」
曹昂笑罵道:
「行了,這都是你的主意,難不成孤還會搶你功勞不成?」
「兩位將軍,你們覺得中丞此計如何?」
說到最後,曹昂將視線轉到了夏侯惇和曹仁二人身上。
只見二人紛紛上前一步,先後行禮道:
「大王聖明,臣等願聽從大王差遣。」
曹昂點了點頭,當即袖袍一揮,起身喝道:
「眾將聽令。」
帳中諸將紛紛朝著曹昂拜去,齊聲道:
「在。」
「傳孤詔令,即刻起兵分三路,正面大軍隨孤出征,交州戰場由大將軍和驃騎將軍點兵三萬親自負責,至於淮南戰場……所有人都不得透露出一點消息,違令者,按軍法處置。」
「諾。」
曹昂目光掃過一圈眾人,端起桌上的茶水高舉身前,沉聲道:
「諸位,軍營禁酒,今日孤便以茶代酒敬各位。」
「此戰若勝,我大魏,便將君臨天下,介時諸位也都是有功之臣,封相拜侯應有盡有,而你們的名字,也註定將載入史冊,流芳百世。」
眾將齊喝:
「大王千秋無期,大魏國祚萬年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