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鄧艾入蜀滅蜀漢 鍾會反叛被兵殺
魏大將軍司馬昭,因蜀人屢次犯邊,意欲遣客入蜀,刺死姜維,從事中郎荀勛道:「明公當堂堂整整,出師討蜀,奈何令刺客西行,無名無望呢?」
說得司馬昭躍然心動,遂擬大舉攻蜀。朝臣多以為未可,獨鍾會竭力贊成,司馬昭即令會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部署人馬,再使鄧艾為征西將軍,與鍾會並進。
鄧艾以蜀未有釁,屢陳異議,司馬昭遣主簿師纂,為鄧艾司馬,再三勸勉,鄧艾無奈奉命。
約閱數月,鍾會已籌足餉械,便統率十餘萬人,分從駱谷斜穀子午谷,直趨漢中。鄧艾督三萬餘人,自狄道入沓中,牽掣姜維。再令雍州刺史諸葛緒,督三萬餘人,自祁山往武衛橋頭,絕姜維歸路。三路魏兵,同時出發,又由司馬昭遣廷尉衛瓘,持節監軍。
衛瓘行過幽州,由刺史王戎出迎,與衛瓘宴敘。
席間談及行軍得失,王戎與語道:「道家有言,為而不恃,可見得成功不難,保守為難呢。」
衛瓘複述參軍劉實微言,謂鍾會、鄧艾二人,必能破蜀,但皆不得生還。
王戎微笑道:「我意亦然,君應守秘密,且看將來。」衛瓘乃盡興而去。
從前劉先主手定漢中,曾在陽平關外,分置邊戍,嚴防外寇。至姜維用事,謂不如斂兵聚谷,退守漢壽及漢樂二城,較為簡省。寇若攻關,勢難遽拔,待他糧盡引還,可由諸城並出搏擊,自足殲敵等語,後主依議施行。因將各邊戍撤退,惟飭將軍傅僉,守住關隘,王含蔣斌,分戍漢樂二城。外戶不守,撤屯引敵,這是姜維第一失計。
此次鍾會進兵,遂得長驅無阻,直達陽平關下。自督諸軍攻關,使前將軍李輔,與衛瓘軍荀愷,各率萬人,往圍漢城、樂城,使他隔絕不通。
陽平關本來險峻,守將傅僉,扼住關口,任憑鍾會有十萬大軍,一時總難飛越。惟傅僉恐寡不敵眾,忙遣使飛報成都,乞師相助。
未幾來了一個蔣舒,本為武興軍督,由後主調他助傅僉。
傅僉意在堅守,將舒偏要出戰,兩人各執一是,結果是傅僉仍守關,將舒出迎敵。
誰料將舒出關以後,竟向魏營乞降,反引魏先鋒胡烈,同來叩關。
傅僉在關上俯矚,明明是蔣舒還軍,當然開關接入。
關門甫辟,魏兵如潮湧進,亂殺守兵,傅僉始知為將舒所賣,下關格鬥,力殺魏兵數十人,自己身受重傷,血滿袍鎧,當下用劍擬頸,忍痛力揮,一道忠魂,往尋乃父傅彤去了。
魏兵入關,鍾會率隊進來,得了許多糧草甲仗,很是喜慰,便即犒賞軍士,就在關上休息一宵。
越日得李輔、荀愷軍報,乃是漢樂二城,已經歸降,鍾會就放膽前進,行經定軍山,忽見陰雲布合,愁霧迷濛,幾乎連前面路徑,都不可辨。
鍾會亟問降將蔣舒道:「山上有無神廟?」
將舒答言並無廟宇,只有蜀故丞相諸葛亮墓,全蜀將亡,怪不得陰雲愁慘。
鍾會恍然道:「諸葛公遺惠及民,理應致祭。」
遂謹備牲醴,親往墓前禱祀,且誓言入蜀以後,決不妄殺一人,待至禱畢,雲霧徐開,然後再進。
後主聞漢中失守,急遣左右車騎張翼、廖化,及輔國大將軍董厥,領兵拒魏。且遣使向吳求援,一面下令大赦,改景耀六年,為炎興元年。
姜維尚在沓中,聞得魏兵進攻,慌忙調兵抵禦,可巧鄧艾引兵殺到,便與對壘,相持了好幾日。
忽由探馬來報,漢中失守,傅僉戰死,姜維大驚道:「漢中一失,我無歸路,只好速退罷。」當下拔寨齊退。行至強川口,後面追兵又至,姜維無心戀戰,且斗且走,喪失部兵多人。
將抵陰平,後有探馬走報道:「魏將諸葛緒,進據橋頭,截我去路。」
姜維聞言沈吟,想命軍士改向北行,揚言將截擊諸葛緒后。
諸葛緒果為所紿,退兵三十里,四面窺探,並無蜀軍,哪知姜維已還向橋頭,趨回劍閣去了。
蜀將廖化、張翼、董厥等,奉命拒魏,正與姜維相遇,姜維謂劍閣險阻,必可固守,不如并力扼住,待敵糧盡退歸,再可規復漢中。
廖化等也以為然,遂合兵同至劍閣,依險分屯。果然鍾會兵至,無隙可乘,就是鄧艾、諸葛緒,一齊趨集,也是屢攻不克,徒費奔波。
鍾會知難欲退,偏鄧艾冒險進取,引兵自行,惟諸葛緒仍與鍾會合軍。
鍾會因鄧艾不受節制,遷怒及諸葛緒,密奏諸葛緒畏懦無功,竟將他檻車送歸,所有緒兵三萬人,悉歸鍾會管轄。鍾會且留攻劍閣,專探鄧艾消息。
鄧艾卻率領部曲,就陰平僻道,趨入前面,都是叢山峻岭,渺無人跡。
鄧艾不顧艱險,勒令軍士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到了危崖峭壁的地方,卻用氈裹住身體,先滾下去,將士等不敢落後,如法遵行,及至無氈可裹,各用繩索束腰,攀木掛樹,魚貫而進。
途次尚有二廢壘,虛無一人,鄧艾指示將佐道:「此間空壘尚存,想諸葛孔明在日,定必派兵把守,今已廢置,是天使我成功了。」
及行近江油,路漸平坦,總計所經路險,約有七百餘里,部眾在途傷亡,亦不下數千人,自是有進無退,只好拚死殺入。
江油守將馬邈,漫不加防,一聞鄧艾兵已到城下,嚇得魂飛膽落,慌忙開城迎降。
蜀衛將軍諸葛瞻,方守涪城,聞得江油被陷,忙調兵抵禦。
尚書郎黃崇,勸諸葛瞻急出據險。諸葛瞻因兵尚未集,不便遽出,才閱兩日,魏兵已將險要佔去,眼見得涪城難守,不得已退保綿竹。
鄧艾令子鄧忠及司馬師纂,引兵追諸葛瞻,被諸葛瞻一鼓擊退,還見鄧艾,報稱敵未可擊。
鄧艾大怒道:「存亡利害,在此一舉,若非冒死進擊,難道還有生路么?」
鄧忠與師纂乃復馳去,與諸葛瞻再戰。這番接仗,與前次迥不相同,魏兵俱懷死志,銳不可當,諸葛瞻正慮招架不住,偏又有大隊殺來,乃是鄧艾自來接應,兩軍殺至日暮,蜀兵四散,諸葛瞻與尚書黃崇,並皆陣亡。
諸葛瞻子諸葛尚年將弱冠,登城遙望,見父諸葛瞻陷入陣中,不禁慟哭道:「我父子荷國重恩,應該效死,只恨朝廷不早斬黃皓,致有此禍!今我父已死,我何生為?」遂策馬殺出,格斃魏兵數名,也即捐軀。父死忠,子死孝,不愧為武侯子孫。
鄧艾遂殺入綿竹城,守兵盡潰。綿竹距成都,只百餘里,敗報早發夕至,急得後主劉禪束手無策,忙召朝臣商議,或謂宜東出奔吳,或謂且避往南中七郡,惟光祿大夫譙周,謂不如降魏,後主遲疑未決,流涕還宮。
是時吳太后與梁王劉理,皆早歿,魯王劉永徙封甘陵,不在都中,余如張后及太子劉璇等,毫無主見,只有在旁陪淚。
忽有一人趨入道:「如果勢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方好見先帝於地下!奈何遽欲出降呢?」
後主瞧著,乃是第五子北地王劉諶。劉禪庸主,不意有此奇兒。
原來後主有七子,長名劉璇,已立為太子,次為安定王劉瑤,又次為西河王劉琮,時已去世。又次為新平王劉瓚,第五子就是北地王劉諶,六子劉恂,封新興王,七子劉虔,封上黨王,劉諶最號英明,故有此諫。
後主怒說道:「童子何知?也來多言!」
劉諶大哭道:「先帝創業艱難,一旦拱手讓人,豈不可惜?諶寧死不受辱呢。」後主將他叱退。
俄而譙周復入報道:「魏兵將到城下,陛下若依臣言,還可保全爵祿,必無他虞,臣願至魏營力爭,決不使陛下罹災。」
後主聽到此語,心下稍寬,總教性命可保,何惜屈膝?乃使周繕就降表,與侍中張紹,駙馬都尉紹良,同赴鄧艾營請降。
鄧艾方至雒城,得表大喜,答書有「微子歸周,當為上賓」等語,因遣紹良持書返報,自率部兵,徑詣成都,後主面縛輿櫬,出城降鄧艾。鄧艾令焚櫬釋縛,好言撫慰,仍令還宮安民。
是日北地王劉諶,挈妻子至昭烈廟中,哭拜一番,起拔佩劍,先殺妻子,然後自殺,雖死猶生。漢至此乃亡。總計蜀漢自先主開基,稱帝三年,後主禪嗣位四十年,合得四十三年,獨詳蜀漢曆數,隱宗紫陽書法。三漢共二十六主,總計得四百六十九年。
鄧艾既入成都,禁止將士擄掠,獨收錮黃皓,意欲加誅,黃皓賂鄧艾左右,終得免死。
鄧艾依東漢鄧禹故事,承製拜後主為車騎將軍,太子諸王,各有封職。但使後主馳書劍閣,飭令姜維降魏。
姜維聞諸葛瞻敗死,還援成都,行至郪縣,接得後主敕書,躊躇多時,乃令部兵還降鍾會,就是廖化、張翼、董厥諸將,亦偕姜維同降,將士統皆憤激,拔刀斫石,尚欲與魏兵決一死戰,經姜維密為曉示,方隨至會營。
鍾會素聞姜維才名,開營迎入,莞然笑語道:「伯約來此何遲?」
姜維流涕道:「維不能保主,本當一死,因聞將軍仁明英武,故不惜來降,今日至此,尚為太速呢。」
鍾會聽了此語,忙起握維手,引置上座,與談心腹,並使姜維依舊領兵,姜維自然暗喜,遂導會至涪城駐紮。
鍾會聞鄧艾恃功專斷,心甚不悅,鄧艾又上書司馬昭,請乘勝伐吳,並封降王劉禪父子,使吳人望風畏服云云。
司馬昭表封鄧艾為太尉,鍾會為司徒,獨未肯遽從鄧艾請。
特檄監軍衛瓘諭鄧艾,叫他事須先報,不得專行。
鄧艾奮然道:「大夫出疆,苟利社稷,何妨專命?艾惟知《春秋》大義,怎得無端牽掣呢?」說得衛瓘無詞可答,走白鍾會。
蜀將姜維,得此知信,便進語鍾會道:「公自入蜀以來,算無遺策,今反位出艾下,已伏內疑。維聞陶朱沼吳,泛舟絕跡,張良破楚,辟穀全身。公何不上效古人,保功立名呢?」故意反激。
鍾會笑答道:「君言錯了!我年強仕,何能行此?」
姜維介面道:「公若不願高蹈,憑公智力,何事難為?無煩老夫陳策了。」明是逼他謀反。
鍾會乃屏去左右,與姜維議定秘謀,即與衛瓘聯名上書,白鄧艾反狀。
司馬昭既防鄧艾,復防鍾會,先請魏主下詔,囚鄧艾解京,一面使鍾會進兵成都,一面令賈充將兵入斜谷,自奉魏主出屯長安。著著防到,司馬昭才實過鍾鄧。
鍾會接到詔敕,便欲麾兵直進,姜維急勸鍾會道:「艾若拒公,必且勞動兵戈,不如先遣監軍衛瓘,前去收艾,然後入兵不遲。」
鍾會極口稱善,立遣衛瓘引兵百騎,往拘鄧艾,自率全軍繼進。
衛瓘卻也乖巧,明知前去收鄧艾,危險異常,他卻就夜間馳往成都,待曉入城,託言有要事密商,徑至鄧艾卧室中。
鄧艾尚高卧未起,衛瓘竟叱從兵將鄧艾縛住,鄧艾子鄧忠起身入問,亦為所執,因厲聲大呼道:「奉詔收鄧艾父子,余皆不問。」
當下牽鄧艾父子入檻車。待至鄧艾部眾齊集,意欲阻撓,偏城外已由鍾會大軍,一擁直入,眾乃不敢再動,聽鍾會處置,會入城諭眾,各守專職,但派遣將吏將鄧艾父子押送洛陽。
忽由魏廷頒到哀詔,乃是郭太后病亡,鍾會乘機謀變,佯召諸將舉哀,驅置一室,待至哀畢,突從懷中取出一紙,向眾宣言道:「太後有遺詔頒來,使會入討司馬昭。」
諸將問司馬昭有何罪?
鍾會拔劍置案道:「南闕弒君,罪狀昭然,諸君如甘心從逆,請試吾劍!」
眾皆驚愕,勉強應命。鍾會卻將諸將錮住室中,不準私出,獨衛瓘詐稱有疾,得居外廨。
鍾會因衛衛瓘手下無兵,許令自由。復與姜維密議起兵,使為先驅,姜維一口應承,但言諸將未服,不可不防。
鍾會即舉劍示姜維道:「有此物在,何必多憂?」
姜維大喜趨出,往報後主劉禪道:「願陛下忍辱數日,便可使社稷復安,日月重明了。」
才隔一宵,就起變端。魏護軍胡烈,亦被錮禁室中,獨子胡淵尚在外面,烈使親兵出外取食,囑他寄語,偽言鍾會已作大坑,並辦就大杖數千,將驅眾盡死坑中。胡淵聞語大驚,傳告諸軍,一夕皆遍,到了日中,由胡淵擊鼓召眾,頃刻便集至萬人,殺入殿中。
鍾會方與姜維共坐內殿,密商出兵事宜,驀聞殿外有鼓雜訊,鍾會驚起道:「莫非是外兵變亂么?」
姜維答說道:「就使有變,一擊便了!」語尚未畢,亂兵已經趨入。
鍾會急拔劍出御,忽被一箭射著,倉猝倒地。
姜維尚欲救鍾會,忽覺心痛難當,乃仰天大呼道:「我計不成,豈非天命?」說至此,就舉劍自刎,須臾畢命。
亂兵將鍾會殺死,再剖姜維腹,膽大如卵,並皆咋舌,於是乘勢殺掠,騷擾全城。
胡烈等也穿屋馳出,一同行兇,不但姜維家屬,盡遭屠戮,甚至蜀太子劉璇,及蜀將數人,也為所害。蜀民死亡無數,積屍盈途,想是百姓應該遭劫。還虧衛瓘出來彈壓,好幾日才得平安。
鄧艾舊部將吏,飛騎追鄧艾,幸得相遇,忙將鄧艾父子,放出檻車,仍向成都回來。
將至綿竹,見有一彪軍馳至,鄧艾仔細審視,先驅為部將田續,當即拍馬相迎。續忽手起一刀將鄧艾劈落馬下,鄧艾子鄧忠向前救父,又被續順手殺死。
原來田續前越陰平,畏難不進,被其叱辱一番,心中記恨,此次為衛瓘所遣,叫他襲殺鄧艾父子,免得鄧艾還蜀報仇,田續只說是奉詔誅逆,無人敢抗,當即持首還報。
既而賈充入蜀,遂將後主禪等,共徙洛陽。蜀臣惟秘書令卻正,及殿中督張通,隨禪北行。司馬昭已奉主回洛陽,待禪到來,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邀劉禪與宴,命奏蜀樂,卻正等並皆感傷,劉禪乃嬉笑自若。司馬昭乃語賈充道:「此人可謂無心,就使諸葛亮尚存,亦難保護,何況是一姜維呢?」
乃復問劉禪道:「頗思蜀否?」
劉禪答說道:「此間樂,不思蜀了!」安樂公名符其實。
待至宴畢,劉禪辭別回邸,卻正入語道:「主公前次失言,倘他日再如前問,應流涕相答,說是先人墳墓,遠在蜀中,怎能不思?」
劉禪點首記著,後來果由司馬昭再問,劉禪依卻正言答司馬昭,只苦一時無淚,乃閉目作態。
司馬昭忽問道:「此語何似卻正所言?」
劉禪開目驚視道:「誠如尊命!」
司馬昭不禁失笑,左右亦吃吃有聲。劉禪乃惘然告退,但亦得使人不疑,安享餘生。至晉泰始七年,方才病終,倒也活得六十有五歲。
這正是:阿斗自有阿斗福,力不敵魏就投降。樂不思蜀安樂公,竟然活到六十五。
評:蜀漢賢臣諸葛亮去世,姜維等雖繼承諸葛遺志,但終是力不從心,最終被魏所滅。蜀漢一滅,孫吳也就勢單力薄,也不復再存,只是個遲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