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知禮儀敬父母
為人子,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
註釋
為:作為、做。
子:弟子、學生。
方:正當、正在。
親:親近。
禮儀:禮貌、儀節。
作為弟子,正是年少聰明求知慾強的時期,應該要多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心解
立身之本
這四句話說的是人應該如何立身的問題,要求人們從小就要注意兩點:親近良師益友,學習禮儀。
首先談一下「親師友」,古人非常看重老師和朋友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韓愈的《師說》就明確地告訴我們老師的重要性,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韓愈從歷史事實「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能「傳道授業解惑」、學者定會遇到疑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三個方面證明了老師的重要性以及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接著韓愈又提出「聖人無常師」,並以聖人孔子為例:「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並提出自己的擇師主張:「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韓愈又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出發,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論斷。
除了良師之外,如何去結交益友也是一門學問。儒家學說認為,兩人結為朋友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有共同的理想和道德追求。曾子說過:「君子應該以學問來結交朋友,以朋友來輔助仁德。」孟子也說過:「交友,是結交他人的品行。」朋友有益友也有損友,到底什麼樣的人值得交往,什麼樣的人不值得呢?孔子曾經說過:三種朋友有益,三種朋友有害。朋友正直,朋友誠實,朋友見識廣博,是有益的;朋友奉承,朋友諂媚,朋友圓滑善變,是有害的。古今中外有很多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信任的故事,如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等。在這裡我要講一個普通男孩的友誼故事。
那是發生在越南的一個孤兒院里的故事。由於飛機的狂轟濫炸,孤兒院里的幾個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員被炸死了,還有幾個孩子受了傷。其中有一個小女孩流了許多血,傷得很重。幸運的是,不久后一個外國的醫療小組來到了這裡,小組只有兩個人,一個女醫生,一個女護士。女醫生很快對小女孩進行了急救,但因為小女孩流了很多血,需要輸血,可是她們帶來的醫療用品中沒有可供使用的血漿。於是,醫生決定就地取材,她給在場的所有的人驗了血,終於發現有幾個孩子的血型和這個小女孩是一樣的。可是由於語言不通,醫生不知道該怎麼說出自己的想法。女醫生盡量用自己略懂一二的越南語加上一大堆的手勢告訴那幾個孩子:「你們的朋友傷得很重,她需要血,需要你們給她輸血!」終於,孩子們點了點頭,好像聽懂了,但眼裡卻藏著一絲恐懼!女醫生沒有料到孩子們中間竟然沒有一個人舉手表示自己願意獻血!女醫生覺得很詫異,又有些生氣。忽然,一隻小手慢慢舉了起來,但是剛剛舉到一半卻又放下了,好一會兒又舉了起來,再也沒有放下!醫生很高興,馬上把那個小男孩帶到臨時的手術室。小男孩僵硬著躺在床上,看著自己的血液一點點被抽走!眼淚不知不覺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醫生緊張地問是不是針管弄疼了他,他搖了搖頭。但是男孩的眼淚還是一個勁地流。醫生開始有點不知所措了。就在這時,一個越南的護士趕到了這個孤兒院。女醫生把情況告訴了越南護士。經過交流之後,醫生才明白原來那些孩子都以為她要抽光一個人的血去救那個小女孩,一想到不久以後就要死了,所以小男孩才哭了出來!但是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既然以為獻過血之後就要死了,為什麼他還自願出來獻血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快,幾乎是脫口而出:「因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國素來是「禮儀之邦」,因此講究禮儀是最為基本的道德要求。這種傳承了千年之久的「禮儀」究竟是指什麼呢?「勿不敬,儼若思」是《禮記》中的第一句話,意思是真正禮的精神,在於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都抱著虔誠恭敬的態度。你要端正顏色,處理事情,待人接物都要對自己很嚴謹,不要輕佻。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應當具有的生活態度和準則。我國的先賢曾子對講究禮儀還提出了三項要求:嚴肅儀容外貌、端正臉色神態、注意言辭聲調。講究禮儀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也需要我們一輩子去研究、堅持和完善。
香九齡,能溫席。
孝於親,所當執。
註釋
香:東漢人黃香。
齡:年齡、歲。
溫:溫暖。
親:父母。
執:堅持始終,身體力行。
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順父親,在寒冬之日用自己的身體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敬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心解
孝敬長輩
這四句以東漢黃香的事迹為例,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元代人郭居敬,曾將歷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編輯了一本書,就是《二十四孝》,「黃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個故事。黃香是東漢江夏人,即三國時期東吳人,《後漢書》中有他的傳記。據史書記載,黃香九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在服孝期間,他「思慕憔悴」,得到鄉里人的稱讚。後來黃香與父親相依為命。因家境貧寒,買不起鋪褥,也用不起奴僕。到了夏天,黃香就用扇子扇風,並驅趕蚊蟲,使父親能夠涼爽地休息。除此之外,到了冬天,睡覺前他就用自己的身體把寒冷的被窩暖熱,好讓父親很好地休息。黃香一方面非常孝順父母,一方面又努力學習。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廣泛閱讀儒家經典,精心鑽研道德學術,而且寫的文章也很棒,他的《九宮賦》、《天子冠頌》等流傳甚廣。時人稱之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香」。更為可貴的是,黃香還將這種情懷推己及人。在為官期間,他愛民如子,大公無私,實心實意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三字經》將「孝」作為孩子接受教育的首要內容。孝是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我國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啟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嗎?怎麼做才能算得上是「孝」呢?孔子認為「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三年無改父之道」;孟子強調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儒家經典《孝經》倡導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等等。《孝經》「孝之終也」的後面還有這樣一句話:「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可見古時孝的觀念不只孝順父母而已,孝和忠是聯繫在一起的。明朝就有一個「忠孝雙全」的故事: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沈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她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喊:「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戰後,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還有詩頌曰: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賊遂平;父仇國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提倡孝道的一個最真實和普遍的原因就是: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同時,提倡孝道在當今社會還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今日中國社會的家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城市家庭中「四二一」結構越來越普遍。獨生子女處於眾星捧月的中心,習慣了只想獲得,不思付出的生活。提倡孝道正可以家庭為切入點,提高孩子的愛心和責任感。另外,我國進入老齡社會,社會保障體系亟須完善,各種各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成為社會安定的重要因素。
孝順父母的一個基本的心態就是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每個人都難以完全報答的。如果將這份感恩加以升華,就需要我們變小愛為大愛,推己及人,回饋社會。孔子在《禮運大同篇》中這樣描繪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我們都明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我們國人表現出了空前的愛心。錢、物、血漿、勞動……源源不斷地湧向災區,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2008年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將特別獎授予全體中國人,正是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最高褒獎。評委會在頒獎時這樣說:「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相信這些蘊含著巨大力量的話語會激勵每一位國人用愛心的火焰溫暖祖國的每一個角落。
融四歲,能讓梨。
弟於長,宜先知。
註釋
融:東漢人孔融。
讓:謙讓,把便利和好處留給別人。
弟:同「悌」,敬愛兄長。
宜:應當。
東漢人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尊敬、敬愛兄長,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道理。
心解
長幼有序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四句話說的是我們對長輩應該孝順有加,那麼對於自己的同輩,我們應該持什麼樣的態度呢?這正是這四句所要回答的問題。
東漢末年,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時任北海太守。孔融性情寬容好士,經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焉。」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於辭令,小小年紀,已在社會上享有盛名。他十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於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於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餘都是當時有才有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守門人通報后,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節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其中有一個中大夫陳韙,恰恰後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后,他隨口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陳韙被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孔融的機智和才華,但真正使他留名千古的是關於他的另一個典故——孔融讓梨。孔融一共有七個兄弟,他排行第六。他四歲的時候,每次與兄長一起吃梨,他都主動地將大的梨讓給其他人。家中的大人很奇怪,就詢問緣由。孔融說:「我是弟弟,當然應該吃小的。」所謂「三歲看老」,四歲的孩子如此謙遜有禮,方知其後必有大成。
兄弟者,手足也。《千字文》中也講到「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兄弟之道是五倫中的一倫,是為悌道。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友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如同樹木一樣,同根相連。悌道屬於五常中的「禮」德,其原則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敬愛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但是,在古時帝王之家由於爭奪權力往往發生兄弟反目、相互殘殺的悲劇。一個很有名的事件就是「七步詩」。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曹丕唯恐幾個弟弟與他爭位,便先下手為強,奪了二弟曹彰的兵權,又逼四弟曹熊自殺。曹丕一向嫉妒三弟曹植的才華。有一次故意刁難他,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後以「兄弟」為題即興吟詩一首,但詩中卻不能出現「兄弟」二字,成則罷了,不成便要痛下殺手。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脫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了以後潸然淚下,沒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貶為安鄉侯。
除了兄弟友愛之外,孔融讓梨的故事還告訴我們一種美德——謙讓。謙讓是古人一直竭力提倡和推崇的一種品德。在某種意義上說,謙讓就是「不爭」。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過這樣的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他認為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水是最接近「道」的,就在於水的「不爭」,因為「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謙讓的品德在今天更為難能可貴。讓習慣了「為我獨尊」的獨生子女們學會謙讓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