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少壯多努力

第六章 少壯多努力

口而誦,心而惟。

朝於斯,夕於斯。

註釋

誦:念,讀出聲音來。

惟:思想。

斯:此,這個。

我們讀書學習,要有恆心,要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學習上,才能真正學好。

心解

專註

現在人們把成功的方法進行了歸納,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專註。如何做到專註?《三字經》上說:「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要想把書學好,就必須做到口中吟誦,心中思考,從早到晚都要把一門心思放在學習上。心中時時默念,才能記得牢靠。

明末清初的大學問家顧炎武非常喜歡讀書,厚厚的一本《資治通鑒》,他不但全部弄懂了內文意思,還從頭到尾抄寫了一遍。外出的時候,他總是帶上兩匹馬和兩匹騾子,自己騎一匹,另外三匹用來馱書。騎馬趕路之餘,也在默默背書。碰到背不下來的地方,他就停下來,翻開書本來查找。日積月累,他的知識變得越來越淵博。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顧炎武「騎馬背書」的故事。

文學家魯迅先生,自幼讀書就很講究學習方法和學習效率。這裡說說魯迅先生的「五法」有哪些:

一是多翻法。他提倡博採眾家,取其長補己之短,主張在休閑的時候,要「隨便翻翻」,可看看書的目錄或者讀幾頁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即便只是閱覽也是有益的。這樣不僅能了解書的內容,也可在茫茫書海中有效地快速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圖書,同時也開拓了視野、開拓了思路。

二是跳讀法。讀書遇到難點,當然應該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但遇到暫時無法弄懂的問題怎麼辦?魯迅認為,要「跳過去,再向前進」,這樣,連以前不懂的地方也都明白了。

三是設問法。先大體了解一下書的結構和內容,然後提出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然後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細讀全書,這樣邊問邊讀逐漸深入。魯迅先生認為,帶著這些問題去細讀全書,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四是「五到」法。大家可能聽說過朱熹所提倡的「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讀書除了這「三到」外,更要手到、腦到。「心到」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眼到」則是指仔細瀏覽,目光專註;「口到」是指開口讀書,讀出聲音來;「手到」是邊讀邊做筆記;而「腦到」是指讀書是要善於動腦筋、勤思考、多分析。

魯迅先生背書就用到了他「五到」中的「三到」。他製作了一張小巧精美的書籤,上面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十個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書籤夾到書里,每讀一遍就蓋住書籤上的一個字,讀了幾遍后,就默誦一會兒,等把書籤上的十個字蓋完,也就把全書背出來了。

五是立體法。既有一般的泛讀,又有重點的「深掘」,既有橫斷面,又有縱剖面,既有對原著研究,又有輔助讀物,有利於形成較為全面的知識結構。

魯迅先生還十分重視運用「剪報」這一方法來積累資料。他的剪報冊貼得很整齊,分類也很嚴格,每頁上都有他簡要的親筆批註。魯迅曾利用這些剪報寫了不少犀利的雜文。先生曾說過:「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魯迅先生認為,重讀也是不可缺少的。隔些日子再重讀書中標記的重點,花的時間不多,卻有新的收穫。

古今中外的諸多名人,對於讀書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見解。而正是應為這些正確的讀書方法,才引導著他們更好地去認知、看待這個世界,從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昔仲尼,師項橐,

古聖賢,尚勤學。

註釋

項橐:魯國的神童。

古代的孔子是個十分好學的人,當時魯國有一位神童名叫項橐,孔子就曾向他學習。像孔子這樣偉大的聖賢,尚不忘勤學,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心解

三人行

這四句講的是聖賢勤學的故事。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出遊,路上遇到幾個小孩在路邊玩耍。其中一個名叫項橐的孩子在道路中央用磚塊壘成一座城池的樣子,不讓孔子的車通行。孔子的學生子路看見這樣的情形,就停車呵斥道:「見到馬車來,小孩子為什麼不讓開?碰傷你怎麼辦?」項橐說道:「我聽說聖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為什麼連馬車要繞著城池走的道理都不明白呢?」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項橐說:「築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然看到小孩子站在磚塊壘成的「城池」中。項橐隨即問:「是城池繞著車馬走,還是馬車繞著城池走?」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齡?」小兒答道:「我叫項橐,今年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項橐驚道:「原來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麼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孔子覺得項橐很有意思,於是笑道:「一言為定!」項橐說:「天地人為三才,先生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地說:「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項橐朝孔子拱拱手再問:「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聽后說:「你真是問得怪,江河湖海,什麼水都有魚;不管柴草燈燭,什麼火都有煙;至於植物,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也難於開花。」項橐一聽格格直笑,晃著腦袋說:「不對。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項橐又問:「什麼山上無石?什麼車子無輪?什麼牛無犢?什麼馬無駒?什麼男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孔子嘆道:「後生可畏啊!老夫願拜你為師。」於是向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後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古時就有很多人懷疑這件事情是後人的杜撰,因為故事中的項橐十足是孔子所討厭的「利口好辯」的人。項橐向孔子請教的問題更像我們現在的腦緊筋急轉彎,如果放在趙本山的小品中是再恰當不過了。但是故事所傳達的精神卻是很有啟發性的,孔子確實是勤學好問的人。韓愈在《師說》中曾提到「孔子師郯子、萇子、師襄、老聃」。郯子是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一帶)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少皞氏(傳說中古代帝王)時代的官職名稱。萇弘是東周的大夫,博學多才,知天文、識氣象、精音律、通曆法,孔子曾於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國,專門造訪萇弘,就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虛心求教。師襄是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老聃,即老子,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自古就流傳著孔子風餐露宿、不遠千里問禮於老子的故事。雖然孔子向老子問禮時的談話內容沒有流傳下來,但這兩位聖賢先哲的相遇,不僅是孔子虛心求教的明證,更是儒道兩種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一大盛事。

《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還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為,就把自己毀了,就是「思而不學」。之前我們所說的方仲永的就是如此。孔子是古時的聖賢,尚且本著「學無止境」的態度活到老學到老,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趙中令,讀魯論,

彼既仕,學且勤。

註釋

趙中令:北宋初期的宰相趙普。中令是中央行政中樞中書省長官中書令的簡稱。

魯論:《論語》的一個版本,西漢初年由魯國人所傳的《論語》,後世通行的《論語》就是根據這個編定的。

仕:出仕做官,古人把讀書做官稱為仕途,做了官稱為致仕。

北宋時期的趙普已經是中書令了,依然日以繼夜地閱讀《論語》,沒有一點鬆懈。

心解

學海無涯

這四句說的是當了官的人依然勤奮好學的故事。在這裡,我們不妨將當了官的人引申為有所成就的人。因為古人受儒家思想影響,是將讀書和做官聯繫在一起的,讀書就是為了「出世」——進入仕途,從而「治國平天下」。現代社會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人們讀書的目的也趨於多元化,因此「有所成就」是更為貼切的說法。

提到《論語》,很多人就會想到「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正是宋代初年的中書令趙普。趙普(922—992年)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天津市薊縣)人,后遷居洛陽,北宋宰相。後周時為趙匡胤幕僚,掌書記,曾參加策劃陳橋兵變。964年任宰相,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太宗時又兩次為相,可謂宋朝的第一文臣。趙普與趙匡胤年輕的時候就是同學兼朋友,他出身比較艱苦,少年時沒有好好讀過書。以後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宋朝開國后,趙普白天忙於處理國家政務,夜晚則讀《魯論》(《魯論》是魯國通行的《論語》二十篇)。據說每當遇到重大問題,趙普總是說:「明天再作決策。」晚上回家以後,他從箱子裡面拿出一本書仔細地讀,第二天准能夠提出一個很高明的見解。時間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覺得趙普家裡一定藏有什麼秘籍寶典。有一次,趙匡胤晚上去他家裡商量緊急政務,看到他的書桌上放著一本書,一看原來是《論語》。趙匡胤有些奇怪,就問道:「《論語》是小孩子啟蒙的書,你為什麼還要讀它呢?」趙普回答:「《論語》中有治國的大道理,臣已經用半部《論語》幫陛下打了江山,現在要另外半部來幫助陛下治理天下。」因此,就有了「半部《論語》定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同樣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啟發。從前有—個小和尚,他離開家鄉到處尋找名師,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為。後來,他終於找到了一位高僧,並懇求高僧收他為弟子。高僧見他一片誠心,又天資聰慧,便收下了他。兩年後,小和尚自以為學到了很多東西,得到了師父的真傳,便不想再繼續跟著師父參禪拜佛了,於是就向他的師父辭行,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並沒有阻攔小和尚下山,而是讓小和尚拿來一個缽子,然後讓他往裡面裝一些石頭,裝滿為止。高僧問小和尚:「缽子裝滿了嗎?」小和尚答:「滿了,再也裝不下什麼東西了。」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進去,然後晃了晃缽子,芝麻一會兒就不見了,接著高僧又抓起一把芝麻撒進去,晃了晃缽子,芝麻又不見了。「缽子現在裝滿了嗎?」高僧再次問小和尚。小和尚慚愧地告訴師父:「看上去滿了,可是還能裝下很多東西。」這時,高僧又取來一隻杯子,讓小和尚往缽里倒水。小和尚看缽子滿了,就想停止倒水。高僧卻說:「不要停,繼續倒。」結果缽子倒滿了水后,多餘的水都溢了出來。高僧這時候才讓小和尚停止倒水,然後問他:「滿了還裝得下別的東西嗎?」小和尚終於明白了師父的一片苦心,懇請師父原諒他的無知,並繼續努力學習。

我們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知識的海洋浩瀚如煙,沒有人能以有限的生命學完無限的知識。另外,除了書本的知識,實踐的知識也需要我們自己來探索、發現。社會實踐是一門永遠沒有完結的課程,下面這個故事正說明了這一點。

這是美國東部一所規模很大的大學畢業考試的最後一天。在一座教學樓前的階梯上,一群機械系大四學生擠在一起,正在討論幾分鐘后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每個人都很自信。這是最後一次考試,接著就是畢業典禮和找工作了。教授說他們可以帶需要的教科書、參考書和筆記,只要求考試時他們不能交頭接耳。他們胸有成竹地走進教室。考捲髮下以後,學生們注意到試卷只有5個討論題。3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卷。學生們臉上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教授手裡拿著考卷,面對著全班同學。教授端詳著面前的學生們,擔憂地問道:「有幾個人把5個問題全答完了?」沒有人舉手。「有幾個人答完了4個?」仍舊沒有人舉手。「3個?」「2個?」學生們在座位上不安起來。「那麼1個呢?一定有人做完1個了吧?」全班學生仍保持沉默。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說:「這正是我預期的。我只是要告訴你們,即使你們已經完成了四年工程學教育,也仍舊有許多有關工程的問題你們不知道。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於是教授帶著微笑說下去,「你們要記住,雖然你們是大學畢業生,但是你們的教育才開始。」

既然有這麼多書本和實踐的知識需要學習,我們還等什麼呢?

披蒲編,削竹簡,

彼無書,且知勉。

註釋

披:打開,這裡指批閱。

蒲編:用蒲草編聯而成的書冊。

西漢時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將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們兩人都很窮,買不起書,但還不忘勤奮學習。

心解

學習的客觀條件

「披蒲編,削竹簡」包含著兩個古人刻苦學習的故事。「披蒲編」說的是西漢著名法學家路溫舒的故事。在漢代以前,只有世家才會有藏書,如果不是自己下功夫抄錄,就無書傳學。加上那時還沒有紙張,書寫的材料主要是絹帛、動物的皮、竹簡,所以家貧就自然沒有書可讀了。路溫舒出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里。由於家境貧寒,他只好去幫別人放羊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儘管如此,他對讀書識字卻有很大的興趣。他白天放羊,沒有機會學習,到了晚上,他就想盡辦法求人教他識幾個字。漸漸地,識字多了,讀書的勁頭也越來越大。他想:要是能有一冊書帶在身邊,一邊放羊一邊讀書,那該多好啊。一天,他在池塘邊放羊,忽然看見池塘里長著一叢蒲草,又寬又長,不禁眼前一亮:這蒲草多像從前抄書用的竹簡呀!他興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趕著羊群往家走。回到家后,他先將蒲草切得整整齊齊的,然後用線繩穿在一起,再向別人借來幾本書,抄寫在蒲草書上。從此他也有自己的書了,放羊時就可以隨身帶著閱讀。他的蒲草書讀完了一冊又一冊,學識長進很快。由於讀過的書里有不少法律書籍,因此在法學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詣。在漢宣帝時期,他上疏請求改變重刑罰、重用治獄官吏的政策,主張「尚德緩刑」,「省法制,寬刑罰」。他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獄吏。秦朝這一弊政,必須改革。他還反對刑訊逼供,認為刑訊迫使罪犯編造假供,給獄吏枉法定罪開了方便之門。他在奏疏中還提出廢除誹謗罪,以便廣開言路。路溫舒「尚德緩刑」的主張在當時具有非常大的進步意義。

「削竹簡」說的是西漢的著名學者公孫弘。歷史上的公孫弘與董仲舒齊名,都是漢武帝的丞相,也都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奠基人。公孫弘,字季,齊地薛國(今滕州)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述了他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經歷,在指斥了他曲學阿世、「為人意忌」等缺失的同時,肯定了他官高戒奢,躬行節儉,倡導儒學,有益於教育事業發展的功績;也肯定了他諫止征伐匈奴和罷通西南夷,關心民間疾苦的思想和行為。他出生低微,居然為相,直至今日,人們依然對他推崇備至,尤其是他「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的精神。他出身貧賤,二十多歲時曾經當過縣監獄的小官,后因過錯被免了官。四十多歲的時候,他還在幫人放豬。一天,他看見一大片竹林,就想到自己可以削竹抄書。於是他就四處打聽製作竹簡的方法。當時,竹簡的製作非常複雜。首先是要挑選出平整的竹段,然後去掉外皮,將青竹筒用火烤,讓其「發汗」脫水(這個過程就稱為「殺青」,可以防止竹簡變形、被蟲蛀,因此竹簡也被稱為「汗青」。),再截成寬度和長度相等的竹片。經過一段時間,他終於製成了竹簡,將借來的《春秋》抄寫在自己的竹簡上,利用休息時間來學習。後來他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官至左內史、丞相,被封為平津侯。

這兩則故事都說的是古人自己創造條件刻苦學習的事情。在物質生活非常豐富、科學技術極其發達的今天,書本已經是最為平常的學習材料了。從十幾年前風靡的學習機,到現在的電子辭典、掌上電腦、點讀機,無一不是在為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客觀的條件具備了,這就需要我們有更足的學習勁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頭懸樑,錐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註釋

頭懸樑:將頭髮懸挂在屋樑上。

不教:不靠別人的督促。

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髮拴在屋樑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需要別人督促就能自覺地勤奮苦讀。

心解

苦讀與樂讀

中國傳統的讀書法有兩種:一曰「苦」,二曰「樂」。苦讀的代表是孫敬和蘇秦,也就是《三字經》中「頭懸樑,錐刺股」的主角。樂讀的倡導者是孔子,即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頭懸樑」是漢代孫敬的故事。孫敬,字文寶,信都(今河北冀州)人。他年少好學,而且嗜書如命,晚上看書學習常常通宵達旦。鄰里們都稱他為「閉戶先生」。《太平御覽》上記載: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孫敬讀書時,隨時記筆記,常一直看到後半夜,時間長了,有時不免打起磕睡來。一覺醒來,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頭苦思的時候,目光停在房樑上,頓時眼睛一亮。隨即找來一根繩子,繩子的一頭拴在房樑上,下邊這頭就跟自己的頭髮拴在一起。這樣,打瞌睡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拽一下頭髮,自己感到疼痛就會驚醒而趕走睡意。從這以後,他每天晚上讀書時,都用這種辦法發憤苦讀。年復一年的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在當時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不遠千里的學子來向他求學、解疑。

「錐刺股」是戰國時期蘇秦的故事。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期的韓國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可謂「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農家,素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后出遊數年,一無所獲而歸,遭到家人的譏笑。於是他發憤用功讀書。有時候,實在困得不行了,就用錐子刺一下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就會醒來繼續讀書。經過了幾年之後,蘇秦再次出發。到燕國去見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縱主張,並資助他去遊說。六國經過他的勸說而聯合起來,有效地制衡秦國,蘇秦成為縱約長,披六國相印,給秦國下了縱約書,致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

和「苦讀」相比,現代人似乎更鐘情於「樂讀」。實際上這兩種方法是互為補充、互為促進的。

愛因斯坦一句很有名的話就是:「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沒有什麼是可以不勞而獲的,沒有失敗也就不會有成功。姚明到了NBA從一個「菜鳥」成為今天的籃球巨星,是他刻苦訓練的結果。因此,可以說「苦」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農夫在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卻收穫了萬顆果實。這個道理簡單嗎?在實踐中,他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從何而來呢?朱光潛先生在談及有志於做學問的人時說:「也有些初看很枯燥的書他必須咬定牙關去硬啃,久了他自然還可以啃出滋味來。」(《談讀書》)有了滋味也就有了興趣的萌芽,再「啃」下去,發展到欲罷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可見興趣並非憑空而來,也是可以培養的。這培養的途徑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陣子。

如果說苦讀是樂讀的基礎,只有苦讀才能找到自己「樂」的所在,那麼樂讀就是苦讀的超越。帶著濃厚的興趣去讀書,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為有了興趣,讀時精力集中,心無雜念,所以感受深,記憶牢,且聯想豐富,「心騖八極,神遊刀仞」。既沉醉其中,「苦」也就不能稱之為「苦」了,並且樂此不疲,流連忘返。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言:「趣味總是慢慢的來,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處。」然而林語堂極不贊成「苦讀」,他說:「不睡覺,只有讀壞身體,不會讀出書的精彩來。」林先生的話並非毫無道理,但他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這位「苦讀」的代表蘇秦最後並非一無所成,而是「終一酬壯志,功名傳千古」了;「苦讀」的另一位代表孫敬最終也學有所成。由此可見,「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話還是值得我們牢記的。

如囊螢,如映雪,

家雖貧,學不輟。

註釋

囊螢:把螢火蟲裝在紗袋裡。

映雪:積雪的反光。

輟:停止。

晉朝人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紗袋裡當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雖然條件艱苦,卻從來沒有停止學習。

心解

家貧勤學

這四句說的是在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勤奮學習的故事。唐朝李渤在《喜弟數再至為長歌》中有詩說:「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這說的就是晉人車胤和孫康的典故。

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沒有多餘的錢來買油燈,晚上就不能讀書了。他為此十分苦惱。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隻,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製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被朝廷封為關內侯與臨湘侯,屢建功勛,頗極一時之盛。現在湖北省公安縣還有車胤「囊螢台」遺址,並在原遺址附近建起了公安縣車胤高級中學,以此來激勵更多的學子。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大夫。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床上默誦。一天半夜,孫康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從窗外透進几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窗戶被白雪的反光映得亮亮的。他忽然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於是他困意全消,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在雪地上看書。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終於學有大成。元朝初年,孫氏族人從河南龍門遷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孫氏祠堂,以紀念祖先孫康「映雪讀書」的精神。

家境貧寒仍然努力學習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孔子、歐陽修、宋濂、王冕等等。有詩句說:「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沒有刻苦的努力,不會有日後的成就,而且越是艱苦的環境對個人意志的考驗也更加嚴峻。因此,他們不僅知識淵博,更是意志堅強、品格高尚的人。現在社會,物質生活非常豐富,父母幾乎是把一切都獻給了下一代,極力滿足他們物質方面的需求。這時,強調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就顯得更為必要。讓溫室中的花朵經受更多暴風雨的洗禮。可是現在有些人只記住了「言傳」卻忽視了「身教」。自己遊山玩水、揮霍浪費、嫖賭逍遙,卻要求下一代好好學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其效果可想而知。與此不同,曾國藩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曾國藩出身低微,然而他學識淵博、見識闊宏、文武兼備;得到當時朝廷的信賴以及滿朝文武官員的欽佩。死後被謚為「文正」、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的一生,謙虛誠實,教子有方。他的兒子曾紀澤詩文書畫俱佳,又自修英文,成為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紀鴻研究古算學也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他的孫輩也出了曾廣鈞這樣的詩人;曾孫輩又出了曾昭掄、曾約農這樣的學者和教育家。曾國藩在京城時見到不少高幹子弟奢侈腐化,揮霍無度,胸無點墨,且目中無人。因此他教育子孫要艱苦樸素,並告誡他(她)們:飯菜不能過分豐盛;衣服不能過分華麗;門外不準掛「相府」、「侯府」的匾;出門要輕車簡從;考試前後不能拜訪考官,不能給考官寫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為自己的父親是曾國藩反而更擔心自己的言行不夠檢點、學識不夠淵博而損害父親的聲譽。所以他們磨礪自己,迎難而上,奮發圖強。同時,他很重視自己的一言一行對自己孩子的影響,自己能夠以身作則。傳說他在吃飯遇到飯里有谷時,從來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齒把谷剝開,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穀殼吐掉。他靠自己的行為贏得了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如負薪,如掛角,

身雖勞,猶苦卓。

註釋

負薪:擔柴火。

掛角:把書本掛在牛角上。

苦卓:刻苦自立。

古人讀書,把書掛在擔柴的扁擔上,掛在牛角上,身體雖然十分睏乏,但是依然沒有停止讀書。

心解

身勞勤學

這一節講的是不顧身體的辛勞刻苦讀書的故事。

「如負薪」說的是漢代朱買臣的故事。朱買臣,字翁子。他家境貧寒,靠賣柴來維持生計,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放棄學業。每天上山砍柴,他都會帶上書本,以便在休息的時候閱讀。在回家的路上,他就把書掛在扁擔上,一邊擔著柴,一邊讀書。家人對他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朱買臣並不理會他人的嘲笑和指責。後來,他終於因為出色的學識而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官拜會稽郡太守,而且在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現在用來形容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挽回的成語「覆水難收」也來自朱買臣的事迹。在朱買臣還沒有得到皇帝賞識之前,他科舉考試屢屢受挫,只是一個窮酸潦倒的書生。多年來,妻子崔氏跟著他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有些不耐煩了,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裡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只得默默忍耐。一天,大雪紛飛,朱買臣飢腸轆轆,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面,妻子就會高興起來。誰知朱買臣一進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她已經決另嫁他人了。朱買臣痛苦地請求妻子再忍耐一時,說:五十歲一定富貴,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貴之後再報答你。而崔氏去意已定,並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寫下了休書。不久,朱買臣考中進士,做了太守。崔氏得知后心慌意亂,決定去找朱買臣,不要現任的丈夫了。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若有所思,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她回來。崔氏聞言,知道緣分已盡。這就是「覆水難收」的典故。

「如掛角」的典故,說的是隋末農民起義軍的著名領袖李密的故事。李密,字法主,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李密少年時代,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職。李密並不懊喪,回家后發憤讀書,因以放牛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讀書。一天,李密騎牛去看一位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讀,被越國公楊素看到,便在車上打招呼:「哪裡的書生如此用功?」李密一見是宰相,忙下牛報名。楊素又問:「你看的是什麼?」李密答道:「我在讀項羽的傳記。」為此《新唐書·李密傳》記載:「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後來,李密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楊玄感兵敗被殺,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崗軍,人稱魏王。李密發布討伐隋煬帝的檄文,數說楊廣的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為後世留下了「罄竹難書」的成語。

對於有的人來說,讀書是一件苦差事,自身的惰性就是最大的阻力,但是對於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來說,就樂此不疲。其中的滋味,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在這裡,還是用孟子的那段經典語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來激勵大家多讀書、讀好書。

蘇老泉,二十七,

始發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

爾小生,宜早思。

註釋

蘇老泉: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洵。

爾:你們。

蘇洵二十七歲才開始發奮讀書,後來終於有所成就。而我們年紀輕輕,更應該把握大好時光,發奮讀書,才不至於將來後悔。

心解

積極進取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人,他們抱怨時光流逝,好機會永遠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人生態度。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蘇洵就在這方面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蘇洵,字明允,自號老泉,北宋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根據歐陽修《蘇明允墓志銘》的記載,蘇洵在青年時代是在勞動、遊歷和結交朋友中度過的,「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蘇洵的妻子程氏是個知書達理的女子,他在蘇洵二十七歲那年,勸導蘇洵發奮讀書,並獨立承擔家庭重任。蘇洵在妻子的支持下,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終於學業大進,后得到當時文壇前輩歐陽修的賞識,后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為「三蘇」。他認為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為了「施之於今」。由於蘇洵比較了解社會實際,又善於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古為鑒,因此,他的政論文中不少觀點切中時弊。蘇洵的文章見解精闢,語言鋒利,縱橫捭闔,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

蘇洵不僅自己有所成就,而且還特別注重教育後代。蘇軾和蘇轍自小十分頑皮,在多次說服教育不見成效的情況下,蘇洵決定改變教育方法。從此,每當他們玩耍時,蘇洵就有意躲在角落裡讀書,看到他們走過來,就故意將書「藏」起來。蘇軾和蘇轍好生奇怪,以為父親一定瞞著他們看什麼好書。兩人出於強烈的好奇心,趁父親不在家時,把書「偷」出並認真閱讀,逐漸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二人也終成一代名家。

後人在總結蘇洵之所以成功時,大都歸結為他的不放棄。在前面我們提到過,人生中學習的最佳時間是十三歲之前。在這段時間裡讀的東西,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如果錯過了人生的前十三年,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曾國藩曾經說過:「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里不可能極,人於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所能辦者,不過太侖之一粒耳。」知識是無限的,生命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抓緊時間去學習。民族英雄岳飛在他的名作《滿江紅》曾寫道:「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他以自己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給予後人以有力的鼓舞和鞭策。我們在小學的課本上都學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詩句。這句格言來自古詩漢樂府《長歌行》:「青春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到東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作者借園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敗的形象,來比喻人生少壯時的美好和老大時的凄慘;並用河水東流不返來比喻時間的流逝,不會為一個人而停留,以此來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我們不知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作者,是不是在追悔自己的一生?但能夠肯定的是,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的人,當他們到了白髮蒼蒼的年紀,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都會為之深深震撼。這也是這首詩之所以流傳到今天的原因,可惜當時年幼的我們未能深刻地體會出這句話的內涵。「少壯」所概括的是一個人從十幾歲到三四十歲的時段。這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的人,思想活躍,熱情澎湃,體力充沛,想象力豐富,充滿勇氣和進取精神,正可謂「敢想、敢說、敢幹」。這段時間是我們實現自己「雄心壯志」的最佳時期。親愛的朋友們,不要再停留在自己的空想中,是要行動的時候了!

若梁灝,八十二,

對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眾稱異,

爾小生,宜立志。

註釋

梁灝:五代末年人,八十二歲才考取進士。

對大廷:在朝堂上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

稱異:感到驚奇。

梁灝在八十二歲時才考中狀元,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獨佔魁首。他這麼大年紀,尚能獲得成功,大家感到非常驚異。而我們也應該趁著年輕的時候,立定志向,至老不倦。

心解

志向

這一節講的是梁灝八十多歲中狀元的故事,以此激勵青年人要早立志向。

梁灝是五代末年人,歷經後漢、後周和北宋三朝,他少年時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狀元誓不罷休。結果屢試不中,受盡別人譏笑。但梁灝並不在意,他總是自我解嘲地說,失敗一次就離成功更近一步。直到八十二歲的時候,他才考中狀元。為此,他曾寫過一首自嘲詩:天福三年來應試,雍熙二年始成名。饒他白髮頭中滿,且喜青雲足下生。觀榜更無朋儕輩,到家惟有子孫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龍頭屬老成。

歷史上的著名的長壽老狀元還有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八十八歲高中狀元)和北宋詞人黃裳(八十七歲高中狀元)。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是古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這裡我們不是贊同他們對科舉考試的虛榮心理,而是激勵大家要樹立正確的志向,並為之不懈奮鬥。

人生在世如果沒有明確的奮鬥目標,很容易迷失方向,停留在原地,任憑機會溜走,青春不再。只有依靠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在被生活重擔壓迫的時候才能有繼續前進的動力。古人對「志」的解釋是「心之所指曰志」,也就是指人的思想發展趨向。當代漢語對「志向」一詞是這樣解釋的:「未來的理想以及實現這一理想的決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人的志向。宋代思想家張載將其解釋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已成為宋代以後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共同的目標。曾國藩在教育後代的時候曾提出三點要求:「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可見,立志的重要性。

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在《人間詞話》中引用先人的詞句概括出人生的三種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後人對這段話有著各種解釋,在這裡就說一下我的「一家之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傍晚時分,猛烈的西風刮來,碧綠的大樹上,一片一片樹葉凋落,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如何擺脫這種失意呢?只有登上高樓,憑高眺望更為廣遠的天地。我們的立志也要如此,只有志向高遠,才能擺脫世間名利的束縛,到達更高的境界。王國維先生在青年時代就用西方的學術與中國的學術相化合的路徑,開創了學術的新境界,為他以後成就的取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兩句是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名句。「終不悔」三個字表達了作者的堅定和果斷,直抒胸臆地透露出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懷念。在這裡王國維先生將這份堅定和果敢運用到了對理想的追求上。既然確定了志向,就要為之努力奮鬥。王國維結交了當時許多著名的藏書家、版本目錄學家,閱讀了許多別人無法輕易看到的珍貴書籍。現在保存於北京圖書館的王國維先生手校手批的原件,在每一本的眉端、行間、卷首、卷尾都留下了他的眉批、夾注、校語、跋語等。王國維先生的刻苦和鑽研可見一斑。俞平伯寫《人間詞話序》中說:《人間詞話》「雖只薄薄的三十頁,而此中所蓄幾全是深辨甘苦愜心貴當之言,固非是胸羅萬卷者不能道。」

第三種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高遠的志向加上自己堅持不懈的奮鬥,終於豁然開朗,有所成就。作為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從事文史哲學數研究十載,生平著述六十二種,批校的古籍有兩百多種,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是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於一身的學者。他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郭沫若先生則評價他「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

瑩八歲,能詠詩;

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

爾幼學,當效之。

註釋

瑩:北魏人祖瑩。

泌:唐代人李泌。

賦棋:對棋賦詩。

穎悟:聰明慧悟。

效:效仿、學習。

祖瑩八歲就能吟詩,李泌七歲就能觀棋賦詩。他們這樣聰慧,人們都感到很驚奇,我們應該向這些小孩子學習。

心解

少年有成

這一節講的是少有所成的故事。

祖瑩是北魏時代人,字元珍,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八歲的時候就能夠背誦《詩經》、《尚書》。他經常日以繼夜地學習,以至於他的父母害怕他會生病,對他下了「禁書令」。可是這樣依然不能減弱他的學習熱情。他經常偷偷地藏著蠟燭,趕走童僕,等到父母睡著之後,點燃蠟燭讀書,用他的衣服遮蓋窗戶,害怕漏光,被家裡人發覺。周圍的人都稱他為聖小兒。祖瑩十二歲時就被送到當時的高等學府深造。有一次,當時中書博士的張天龍在講解《尚書》,祖瑩被選為主講。祖瑩因為晚上看書到深夜,早上起身去上課,匆忙間誤將同學的一本《曲禮》當做《尚書》拿到了學堂,登上講台才發現拿錯了書。老師很嚴厲,因此他不敢回去拿書,只能將錯就錯把《曲禮》放在面前,誦讀《尚書》三篇,不漏一字。之前我們說過《尚書》的文字「詰屈聱牙」,很難閱讀,祖瑩竟能背誦,可見他的刻苦程度。事情傳開后,人們都對小祖瑩非常欽佩。

李泌,字長源,出身於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他歷經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為平定安史之亂、討伐李懷光、李希烈叛亂,以及聯合回紇、雲南、天竺等國抗擊吐蕃入侵等,在經濟、政治、外交等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在治理國家上也頗多建樹。後人將他看作是一位類似諸葛亮、劉伯溫的傳奇人物。李泌家世代重視讀書教育,據《鄴侯家傳》說,李泌的父親李承休聚書兩萬餘卷,並告誡子孫不得讓這些圖書出門,如有求讀者,可在別院閱讀、供饌。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李泌自然受益匪淺。

只有七歲的李泌就能作文賦詩。一次,玄宗召他入宮。當時,玄宗正在和宰相張說下棋,就叫張說隨便出一個題目考一考李泌。張說就以下棋為題,當即賦詩一首:「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方像棋盤,圓像棋子,行動起來激烈鏖戰,安靜下來就一動不動地在那裡。)李泌應聲答道:「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方如同行俠仗義,圓如同運用智慧,行動起來處處能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安靜下來就像得勝了在那裡休息。)張說以人比棋,李泌以棋比人。張說是當時一位才華橫溢的名詩人,被時人稱為「燕許大手筆」,他與李泌的這兩首小詩都是即興之作,相比之下,七歲李泌的作品在立意方面遠遠超過已經五十多歲的張說的作品。一旁的玄宗大吃一驚,立即賜給李泌一件紫袍。當時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身穿紫袍,可見玄宗對李泌的讚賞。此外,張九齡、嚴挺之等也非常器重李泌。七歲兒童即受到朝廷君臣的一致重視,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儘管李泌在七歲時就已經如此了不起,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而是更加努力,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

祖瑩和李泌並沒有過人的天賦,他們靠著年少時的勤奮和努力,終於有所成就,實現了自我的人生價值。從微觀方面看,少年和青年時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的一生。從宏觀方面看,少年和青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們的素質決定著整個國家民族的興衰。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中有過這樣的話:「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蔡文姬,能辨琴;

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

爾男子,當自警。

註釋

蔡文姬: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和才女。

辨琴:辨別琴聲。

謝道韞:晉代女詩人。

東漢的蔡文姬能分辯琴聲好壞,晉朝的才女謝道韞能出口成詩。她們身為女子,尚且如此,身為一個男子漢,更要時時警惕,充實自己才對。

心解

女子勤學

這一節講的是女子勤學的故事。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避司馬昭的諱,改為文姬),東漢末年人,是我國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而且有著過人的音樂天賦。相傳在年僅六歲的蔡文姬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后她更是琴藝超人。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蕩,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十二年後,曹操念及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蔡文姬歸漢后,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胡笳十八拍》琴曲。另外,由於戰亂蔡文姬家中原有的四千卷書全部遺失,她卻憑自己的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沒有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同時為保存傳統文化作出了貢獻。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夢》第五回中的「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有云:「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其中「詠絮才」用的就是東晉才女謝道韞的典故。謝道韞是東晉名相謝安的侄女,從小就喜歡吟詩作賦,聰慧能辯,很有才華。有一次謝安召集子侄講論文義,剛好下起了大雪。謝安問道:「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八歲的侄子謝朗回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七歲的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道韞的詩句對仗工整,比喻恰當,得到了謝安的誇獎。謝道韞傳世的作品還有《吟泰山》,詩句不以婉轉細膩見勝,卻充滿陽剛之氣,氣度非凡,不讓鬚眉,可見其文才氣度。

中國歷史上的女才子很多,最著名的四大才女,就是蔡文姬、謝道韞、卓文君與李清照。

卓文君善鼓琴,好音律,而且不慕虛榮,堅定追求自己的愛情,成為後世人們追求愛情自由的典型代表,留下了「鳳求凰」、「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的千古佳話。李清照是與李白、李煜並稱的「詞家三李」之一,其詞婉約而不造作,委婉融合超越,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一首《夏日絕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更是「直欲壓倒鬚眉」(出自《雨村詞話》)。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奇女子,如勇敢救父的緹縈、剛毅果斷的王昭君、見識遠大的紅拂女、替父從軍的花木蘭、為國為民的楊門女將、擊鼓抗金的梁紅玉、巧奪天工的黃道婆、鏗鏘風骨的柳如是、俠義執著的秋瑾等等。

在傳統的封建社會中,婦女處於從屬地位,其本分就是在家操持家務、服侍丈夫和孩子。正如林語堂先生在其《吾國與吾民》中所說:「古代中國閨女實際上比之歐美女子缺少接觸社會的機會,不過受了較好家庭教育,則她可以增厚一些培養為良母賢妻的基礎。而她的一生也沒有旁的事業,只有做做賢妻良母而已。」儒家經典《周禮》對女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女子應該具有貞順的德行、優雅的舉止、委婉的談吐、精湛的女工。後世甚至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並提出了婦女應該遵守的「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在這裡,《三字經》以女子的成就來激勵男子學習是作者開明思想的體現。

唐劉晏,方七歲,

舉神童,作正字。

彼雖幼,身已仕,

爾幼學,勉而致,

有為者,亦若是。

註釋

劉晏:唐代著名的經濟改革家和理財家。

正字:校對書籍的官員。

勉:努力。

致:達到。

唐代的劉晏只有七歲,就被推舉為神童,並且做了翰林院的正字。他雖然年紀不大,但已踏上仕途。你們剛剛讀書,更應該勤勉讀書。凡是有作為的人,都是這樣的。

心解

榜樣的力量

所謂神童,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超常幼兒,即智能顯著高於同齡階段常態幼兒發展水平及其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幼兒。我國古人把那些幼而敏慧,少而老成,「有特稟異質,迥越倫萃,岐嶷兆於襁褓,穎悟發於齠齡」(《冊府元龜》)的幼兒同一般幼兒區別開來,把他們稱為神童,給予特別重視。唐朝的劉晏就是這樣的例子。

劉晏,字士安,歷任吏部尚書同平章事、領度支、鑄錢、鹽鐵等職,是唐代著名的經濟改革家。劉晏少年時期十分勤學,七歲時就已經讀完了「四書五經」,是名噪長安的「神童」,八歲時唐玄宗封泰山,因獻《頌》,授翰林院正字。雖然劉晏的年紀很小,但他對當時的朝廷上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情況有著清醒明確的認識。在他十歲的時候,有一次,唐玄宗召見他,一旁的貴妃非常喜歡他,就讓他坐在自己的膝蓋上玩耍。唐玄宗問道:「你是正字,那麼你能校正幾個字呢?」反應敏捷的劉晏馬上想到這是向皇上進諫的好機會,於是他回答:「『四書五經』中的字都是對的,只有一個字是錯的,那就是『朋』字。」唐玄宗對於他小小年紀能說出這樣的話大為驚訝,也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此後,劉晏充分利用職務之便,博覽群書,虛心求教,對他後來的施政改革,都有重大影響。安史之亂后,唐王朝千瘡百孔,財政極為困難。劉晏上任后,對漕運、鹽務和財政體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為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的統治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我國古代的歷史上有很多神童:甘羅、曹沖、孔融、蔡文姬、司馬光等等。有人將古代神童的共同點總結如下:善於獨立思考,不盲從,能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才思敏捷;記憶力強;想象力異常活躍,他們考慮問題時,常常會「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標新立異,異想天開;有著很強盛的求知慾;心理比同齡兒童成熟。當然,在現代社會中也不乏天賦異稟、才華橫溢的「神童」。他們在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中被大眾熟知,但是未來成功的可能性卻無人能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每當此時,人們都會搬出王安石著名的《傷仲永》,感嘆一句「泯然眾人矣!」近年來,中國兒童中心與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共同在北京推出「人才搶先」——四至五歲靈智超常兒童培養計劃。「一石激起千層浪」,神童的培養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人們紛紛質疑這樣是否會有拔苗助長的傾向,是否會摧毀了孩子的天性?可以說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所成就,但是如果教育的方法不得當,就只能得到物極必反的苦果。沉重的壓力和殘酷的競爭會讓他們的靈氣和才華逐漸枯萎,直至最後消失殆盡。因此,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社會公眾,都應該理性地看待神童現象。

《三字經》在這裡並不是宣傳神童而是以此來激勵更多的人勤奮學習。這一點是需要明確的。

犬守夜,雞司晨。

苟不學,曷為人;

蠶吐絲,蜂釀蜜,

人不學,不如物。

註釋

司:掌管。

苟:假使,如果。

曷:怎麼。

狗負責晚上看家,雄雞負責早晨報曉。人們如果不思用心學習,有什麼資格稱為人呢?蠶吐絲以供我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製蜂蜜,供人們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不能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就會連這兩種小動物都不如。

心解

學習是一種信仰

狗會忠心耿耿地為主人看家護院,防止盜賊入侵;公雞會準時在每天黎明時分報曉,提醒人們該起床做事情了;蠶會吐絲,供給人類作絲帛的原料;蜜蜂能採花釀蜜,供人類食用。

萬事萬物都有自然界所賦予的特質,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也是如此。和低級動物相比,人類擁有獨特的思維能力,因此如果我們不求進取只是一味地苟且度日,也就喪失了作為人的資格。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人們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世界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原本因為家境貧寒,在一家雜貨店當學徒,但他並不屈從於命運的安排,而是自強不息,利用晚上的時間自學數學,併到清華大學旁聽。後來終於摘得了哥德巴赫猜想這顆明珠,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讓世界為之震驚。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美國的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即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她不屈不撓地與命運抗爭。在家庭老師的指導下,她學習盲文,學習語句表達,還學會了說話。二十歲時她考進哈佛大學,並完成全部學業。之後,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如果她不曾努力學習,而是自暴自棄,相信只是一個被動接受別人幫助的殘疾人。人類也少了一段奮鬥不息的勵志傳奇。

學習的途徑有很多。父母、同學、老師、書本、網路、社會都是我們很好的「教師」,我們從中學會做人的道理、為人處事的原則、維持生活的技能等等。其中,書本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知識最為淵博的「老師」了。從1995年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將每年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希望藉此鼓勵世人尤其是年輕人發現閱讀樂趣。我們的總理***也積極倡導青年人多讀書。他認為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係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個不讀書的人、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也許有人會說,現在這麼忙怎麼會有時間讀書呢?其實,我認為讀書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個人每天抽出半個小時讀三四頁書,一個月就可以讀上百頁,一年就可以積累到幾部書。另外,讀書要有選擇,閱讀那些有閃光思想和高貴語言的書,那些經過時代淘汰而獨存下來的書。只有這些書才能撼動你的心靈,引發你的思考。

讀書還要講究方法。對於讀書的方法,我國南宋時期教育家、理學大家朱熹提出了很多精闢的見解。他的弟子們歸納為「朱子讀書法」。第一,循序漸進。朱熹說:「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守而致精。」讀書要從易到難,從淺到深,從近到遠,既不可急於求成,也不可鬆鬆垮垮,而要進度適當,方能見效。第二,熟讀精思,切忌讀書貪多。第三,虛心涵泳。既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測書中的道理,穿鑿附會,歪曲了古人本意,也不能死守著之前的觀點,不肯接受新的進步觀點。第四,切己體察。讀書必須聯繫自己,將學到的理論轉化為行動。第五,抓緊用力。時間上要抓緊,精神上要振作。第六,居敬持志。讀書必須精神專一,全神貫注,還要有遠大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我國清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鄭板橋認為讀書重在求意。他還主張讀書不必求「全」,讀書須掌握重點、分清主次、最終為我所用。他進而主張「學一半,撇一半」,所謂「十分學七要拋三,各自靈苗各自探。」

讀書時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要摒棄讀書的功利性。古人所謂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功利性思想的體現。真正的愛書家固然手不釋卷,但不是為了學問。他是將書當做了友人,將讀書當做了和朋友談話一樣的一件樂事。通過和書本的交流,閱讀者獲得的是更為充實的精神愉悅。從古至今,很多人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為後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由於個人的閱歷和悟性不同,因此我們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幼而學,壯而行,

上致君,下澤民。

揚名聲,顯父母,

光於前,裕於後。

註釋

致君:輔助君主成為堯舜那樣的明君。

澤民:用自己的行動為百姓造福。

人在幼年的時候學習聖賢之書,長大以後就要行聖賢之事,對上要輔助君王,對下要造福百姓。如果做到了這些,你的聲名得到了宣揚,祖先得到了尊容,也給下代樹立了好的榜樣。

心解

學習的目標

當今社會,人們要經過胎教、幼年教育、九年義務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教、成教這些終身教育之後,還要經歷臨終前的教育,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煞費苦心的「教育世界」究竟是為了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曾國藩曾經說過:「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自衛其身。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欲求變之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志。古稱金丹換骨,余謂立志即丹也。」《三字經》認為,幼年志在求學,長大以後,步入社會就要學以致用,將自己的學問反饋給社會,上報效國家,下為蒼生造福。這在今天依然有積極的意義。

古時還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學習是為了光宗耀祖。「揚名聲,顯父母」,出自《孝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人行孝道有始有終,孝道我們已經講了很多,「孝之終」就是要「揚名聲,顯父母」。「裕於後」是為子孫後代積累福德,讓自己的德行像奔騰不息的江河水一般,一代代地川流下去。儒家思想偏重於入世,因此唐以後的讀書人,均以建立世功、光前裕後、封妻蔭子為理想目標,都湧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科舉道路。

一則公益廣告《知識改變命運》,給予很多青年以學習的動力。這句話出自華人首富李嘉誠。1928年李嘉誠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兩年後,父親病逝。為了生計,李嘉誠被迫輟學。1950年,年僅二十二歲的李嘉誠在筲箕灣創辦長江塑膠廠。1958年,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場。1972年長江實業上市,其股票被超額認購65倍。1979年,「長江」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1984年,「長江」又購入「香港電燈公司」的控股權。1960年,香港地產業陷入低谷,李嘉誠大膽投資地產;1995年12月,長江實業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已超過420億美元。2000年,長江實業集團總市值約為8120億港元。2008年3月19日,李嘉誠以李嘉誠基金會、長江集團、和記黃埔集團的名義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億元人民幣,用於為災區學生設立特別教育基金。2009年4月22日,李嘉誠旗下長江集團、和記黃埔聯合向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捐贈人民幣1億元。從貧困少年到「塑膠花大王」,從地產大亨到救市的白衣騎士,從「超人」到新經濟的領袖,從管理大師到傳媒高科技弄潮兒。在以12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港澳台百富榜首富的同時,他也以濃縮了無數人財富締造夢想的親身經歷成就了自己在華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一個窮困的少年,憑藉自身的勤奮與智慧,用幾十年的時間,締造了財富創造的神話,以自己的不凡經曆書寫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傳奇。

「知識改變命運」,改變后的命運是什麼呢?綾羅綢緞、雕樑畫棟、山珍海味?在成功以後,李嘉誠積極回饋社會,獲得的是更為豐富的人生閱歷、精神財富、心靈滿足以及個人價值的最大實現。

讀書可以帶來物質財富,但是這並不能成為讀書的唯一目的。我們不要做「高雅」的酒囊飯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經驗:讀的書越多,你就會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以前完全沒有體驗過的世界,內心的充盈和滿足感是任何物質無法代替的。擯棄掉學習的功利性,完全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就會變成一種自覺的需求,而人生也會煥發出多重的光彩。

人遺子,金滿籝,

我教子,惟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

戒之哉,宜勉力。

註釋

籝:竹筐。

經:經典著作。

功:成果,收穫。

戲:嬉戲、懈怠。

有的人遺留給子孫後代的是金銀錢財,而我並不這樣,我只留給他們一部經書,希望他們能精於讀書學習,長大后做個有所作為的人。勤奮就會進步,嬉戲有害無益,你們要努力學習,不可鬆懈。

心解

勉勵後代

世人留給子孫的都是滿箱的金銀財寶,我留給子孫的只有這一部《三字經》。這幾句話的字面意思很簡單,但其中的道理卻非常人所能理解,要想做到更是難上加難。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這麼一段話:窮人的孩子上學讀MBA,是為了以後掙錢。富人的孩子讀文學,是為了享受錢的感覺,而富人的孫子讀的卻是鑒賞和收藏,至於孫子的兒子,則要考慮怎樣保持不破產了!這段話非常準確地把金錢在人們心中的無上地位表現了出來。而最現實的道理也恰恰就是「金錢雖然不是萬能的,可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正因為金錢如此重要,因此大多數人都是勤儉持家,其原動力就是為了給下一代打基礎。那麼,我們是否應該為下一代留下財富呢?

《三字經》所說的「我教子,惟一經」是漢代「二疏」的故事。「二疏」是疏廣與疏受叔侄二人的合稱,他們生活於西漢漢宣帝時期。疏廣,字仲翁,自幼好學,博通經史,被朝廷征為博士,深受漢宣帝的讚許,后被選為太子太傅。同一時期,他的侄子疏受也以「賢良」的資格被舉薦為太子家令。從此,叔侄二人朝夕相伴,共同輔助太子,朝廷中一時傳為美談。除了每日給太子講授《論語》、《孝經》等典籍外,疏廣、疏受還經常教導太子將來貴為人君后要以民為貴,省徭薄賦,體恤下情。五年後,疏廣對疏受說:「我聽說,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疲勞。功成身退是天下的道理。現在我們當到這麼大的官,可謂功成名就,再不辭去官職,將來恐怕後悔莫及了。不如我們叔侄一起回家養老豈不好嗎?」疏受欣然接受。於是叔侄一起稱病辭官回歸鄉里,他們的行為得到人們的讚歎。皇帝為了感激他們對皇太子的教導,在臨行前特意賜給他們黃金200兩,太子也奉贈黃金500兩。回到故鄉后,叔侄二人幾乎天天設宴款待親朋,鄉鄰有了困難,他們也慷慨贈金。當地老百姓還特地修建了「散金台」,以感念叔侄二人的散金善德、濟貧之恩。日子一長,族中親友便私下勸說:「你們不要再饋贈別人了,該留下點錢為子孫購置些產業才是。」疏廣、疏受二人卻笑著回答:「我們散盡金錢正是為了子孫著想啊。只要子孫安分守己,辛勤耕讀,自有前程。如果給他們留下過多的財產,不用勞作就有優裕的生活,這隻會助長他們的惰性,日子久了,容易變得驕奢淫逸、遊手好閒。我們何苦去貽害子孫呢。」聽了這番話,鄉親們方知他們的用意,非常佩服他們的遠見卓識。

人的美德屬於心性,通過日常的耳濡目染是可以「遺傳」給後人的;物質屬性的錢財是不能遺傳的,故有「富不過三代」的古訓。此外,林則徐也曾經有過一段闡述,林則徐寫有一副對聯:「子孫若如我,留財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所以古人才說「積財給子孫是留禍,積德給子孫才是留福。」

北宋名相寇準幼年家境貧寒,全靠母親為人織布維持生活。寇母經常是一邊勞動,一邊教寇準讀書。在寇準做官后不久,母親就病逝了。寇母臨終前,親手繪製了一幅《寒窗課子圖》,並在上面題詩一首:「孤燈課讀苦含辛,望兒修身為萬民。勤儉家風慈母訓,他年富貴莫忘貧。」寇母讓僕人將這幅圖收藏起來,並囑咐在適當時候交給寇準。寇準一路仕途順利,一直做到了宰相。有一次,他為了慶賀自己的生日,準備大肆操辦。僕人見時機已到,就將這幅《寒窗課子圖》交給了寇準。寇準邊看圖邊讀詩,不覺淚如泉湧。於是,寇準立即撤去了壽宴,辭掉了壽禮。從此,寇準清正廉潔,勤於政事,終成一代名相。

寇母將她的金玉良言留給後代,清朝康熙年間的內閣大學士、刑部尚書徐乾學,傳給兒子們的則是知識——圖書,他說:「吾無美田宅、園池、台榭、金玉玩好之物以傳后,所傳者惟是爾。」因此將其藏書樓命名為「傳是樓」。知識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書中的真理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是這一部分的總結和概括,再次強調了勤奮努力的重要性。孔子在《論語》中也反覆強調「學而時習之」的重要。學了知識,要能夠隨時思考、隨時見習,隨時要有體驗,要能夠反省,這就是學問。古人說:「業精於勤,荒於嬉,成於思,毀於隨」,我們都要以此為座右銘,時時刻刻地勉勵自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字經心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三字經心解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少壯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