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上虞制陶
「暄翮,你被雷龍和金鳳帶走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苦等了七天七夜都不見你?」席間,趙南燭終還是忍不住問。
莫暄翮一愣,「七天七夜,有那麼久?」
看她茫然不知的樣子,媯重華倒不知從何說起才好。
「我其實也不知發生了什麼,就覺得一直迷迷糊糊的,在夢中一般,見到了天皇伏羲的母親華胥,她讓我把心放寬,諸事自有安排,其他的我也就不知道了,醒來也便這樣了」,莫暄翮說道。
媯重華拍拍莫暄翮的肩膀,示意她放輕鬆,「那就如此了,已平安回來就是最大的喜事,來,大家快吃!」
揭過此篇,萬物入枯,天氣漸冷,媯重華又抄起了往昔的舊活,「這季節雖天冷,但我們仍有很多事可做。我十四歲起就經人指點,會製作陶器,聽說上虞是個很適合制陶的地方,不如我們前去!」
趙南燭、扶侖與莫暄翮相視而笑,董嗣欽也呵呵傻笑起來,「正好,天再冷,忙活著也會覺得心暖熱!」
媯重華也就與莫暄翮、趙南燭、扶侖、董嗣欽往媯水上游黃河之濱叫上虞的地方行進。經歷些許時日,五人終於到達蒼莽奔涌的黃河之濱,在上虞諸馮村住下來,「知道什麼土質適合做制陶的原料嗎?」媯重華站在河岸邊,詢問莫暄翮四人。
從無制陶經驗的趙南燭、扶侖與莫暄翮搖頭,而董嗣欽則得意起來,「哈哈,終於有三位大俠答不出的問題,這個我知道,是紅膠土,喏,你們看上虞這地方,到處都是紅膠土。而且呀,又在黃河邊,水源十分充足……」
「再有,離繁華的城邑負夏很近,製作好后可以運進城內販賣,城裡的陶器市場可是比較發達的」,媯重華邊說著,邊向董嗣欽投去讚許的眼光。
「你們看這紅膠土,純凈而細膩,從黃河上游衝擊下來,可塑性上佳,是製作黑陶的不二原料」,媯重華隨地掬起一捧紅膠土,讓莫暄翮、趙南燭、扶侖和董嗣欽觀看。
扶侖仔細地觀驗著紅膠土,詢問道,「我突然想起,似乎紅膠土主要也就黃河流域才有?」
媯重華點點頭,趙南燭也記起秦王宮中和自家府邸里也珍藏有少量從中原流傳過來的黑陶上品,價值不菲,向莫暄翮示意,莫暄翮微微一笑,這就要了解黑陶肇始者千古舜帝的制陶經歷,心中不禁有些小激動。
「我也會制陶,只是一般用的高嶺土,我們那可沒紅膠土這麼好的制陶原來」,董嗣欽感嘆之餘,也就和趙南燭三人一起隨著媯重華一起動手幹起來。
媯重華選擇了河濱的一處高崗之地,在此建窯做器什。「大蝦,你說說,燒制陶器的主要步驟是什麼?」正在存放紅膠土的媯重華問起董嗣欽。
在幹活的董嗣欽甩甩肩膀,「你考我呢,首先要選擇好的燒制原料,接著對紅膠土進行精細加工,最後就是燒結成器了,對不,都君?」
「大蝦,都君是讓你說給我們聽,讓我們學習呢,這獃子」,莫暄翮撇撇嘴,而趙南燭和扶侖則埋頭顧著幹活。
媯重華抹抹額頭上的汗水,笑起來,「我們現在先將採集的優質紅膠土存放在這裡,你們看,我之所以選取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地勢比周圍稍高,光線好,能夠比較好地接受陽光直射,這樣便於紅膠土的翻曬。搬來的這些紅膠土也差不多是經過五年以上風凍的陳泥,風凍過的紅膠土才不易開裂,使用起來方便得多」。
莫暄翮、趙南燭、扶侖、董嗣欽四人在媯重華的指導下慢慢地熟悉整個制陶的流程。加工環節,他們把風凍好的紅膠土都齊齊倒入攪拌池,然後導入凈水,一邊細緻地攪拌,一邊還要不斷觀察泥漿的密度,若密度太大就會難以通過下面的濾網,這時就需要再多加水來稀釋泥漿。所有通過濾網的泥漿都會流入專門的沉澱池,直到整個沉澱池全部被填滿,紅膠土的淘洗過程也就告一段落。淘洗后,他們在沉澱池上蓋上紗窗,防止落入灰塵形成雜質。對紅膠土進行淘洗是首要步驟,由此過濾掉影響成色的渣滓,沉積后的膠泥就這樣變成優質的制陶原料。
淋泥后,就是砸泥餅子、框泥條,每個細節,每個步驟,媯重華都要求非常精細,手把手地指導莫暄翮四人,什麼時間裝窯,火候怎樣判斷,停窯時間多長,出窯的注意事項,道道工序都不能含糊。
在燒陶過程中,經過試驗和探索,聰敏無已的媯重華找到了一種運用密封匣缽來使陶坯受熱均勻的方法,一下子降低了燒制的劣品率,此法一傳播開來,上虞一帶的燒陶人都大呼受用。此外,他不僅僅從前膛上方觀察火候,還首個在陶窯的後壁開孔放入泥條來觀察火候,從而對黑陶燒成火候的判斷更全面、可靠和準確。
「都君一發明窗錐,整個陶窯的世界都亮了」,董嗣欽戳戳手,呵呵地笑起來,作為後世之人的他始知這「天子眼」流傳自舜帝。
當歷經辛苦製作出第一批黑陶的時候,看著擺在地上齊齊整整、造型精美的件件器皿,董嗣欽、扶侖、趙南燭、莫暄翮四人都驚愕了,「真是美麗誘人啊」,他們都忍不住上前觸摸,這可是他們在媯重華帶領下做出來的成果。
從陶塤、陶壺、陶鬶,到陶南瓦、陶杯、陶鼎,他們都一一學會燒制,注重選料,嚴看火候,揉泥到位,力求把自己的作品都製得精美絕倫,所謂「誠制陶,皆不苦窳」。精湛工藝做出來的黑陶,薄如紙、黑如漆、明如鏡、聲如磬,不僅非常美觀,而且經濟耐用,價格實惠,一拿到負夏城裡售賣,便深受人們喜愛,迅速風靡開來,十分暢銷。
從最初的五個人、不大方地,規模不斷壯大,漸漸地,所雇的燒陶人越來越多,燒陶上虞河畔密密麻麻地排列著鱗次櫛比的陶器窯,上空濃煙滾滾,蔚為壯觀。各部落的族民都使用他們生產的陶器,很多商販聽說后都來到負夏城爭相求購,有南面的雒陽、新安、頓丘、澠池、濟源等處商人,亦有來自北境翼城、沁水、陽城各處的人,還有來自西側的絳縣、聞喜、夏縣商客。
遠近制陶的人們都過來向媯重華五人請教制陶之術,而他們也非常樂於傳授於人。在走訪的過程中,媯重華髮現大多數人多用泥條盤築法,手制出來的陶坯都十分粗糙,燒窯過程方法不到位,最後成型的陶器器胎較厚重,表面也缺少光亮,既不中看,也不中用。他和莫暄翮四人一邊將先進的制陶技術教給人們,也一邊拜訪技藝嫻熟的制陶人,虛心求教,進一步優化工藝流程,探索新的制陶方法,不斷摸索,反覆試驗,到處推廣,使得各處出產的陶器皆一改舊觀,變得工藝精巧且品種繁多。
媯重華的制陶聲譽遠播黃河流域,南疆北域有越來越多的人專業從事制陶,陶器的風靡也讓負夏這一交易城池成為聞名的陶都,吸引成千上萬的部落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