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雲際會 第一章 亂世殘唐
「野哭千家聞戰伐。」杜工部一句詩,寫的不是大唐,不是安史之亂,而是普天之下、前世後世千千萬萬場戰亂之景。
這時正值亂世,恢宏一時的大唐帝國終歸黃土,烽火狼煙四起,中原大地被各路往來的軍閥踐踏。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亂世之下,人不如畜,人們渴望著一個治國平天下的英雄。
「滿城盡帶黃金甲」輝煌一時的黃巢,讓多少黎民看到了新朝的希望,最終仍不改庸人本性,湮滅於歷史。
朱全忠悍然篡唐,建立大梁,欲令八方拜服、四海來朝,卻不過是一時得意,短命的王朝也在十幾年後亡於後唐庄宗李存勖之手。
李存勖攻滅仇讎,安定中原,一時之間何等的意氣風發,卻寵幸伶人、身死人手……
權力幾度易手,天下仍是大亂,千里無雞鳴。
所謂英雄,在千萬黎民百姓翹首期望下粉墨登場,最終無不黯然落幕。
人們開始不再相信英雄,接受命運……
「吁……」一聲年輕卻又厚重的勒馬聲突然傳來。黑馬前蹄揚起,猛地落下,馬背上的少年輕拉韁繩,環顧四周,自顯一派英氣。
少年十七八歲年紀,身形矯健,面容鎮靜,手持一桿梨木亮銀槍,背負一柄長劍。
他身穿一件簡陋的皮甲,顯然是不想引人注意,雖是如此,猶掩不住他眉眼之間的英豪之氣。
五六匹馬隨後跟到,也都紛紛勒馬。
眾人的面前,是一片在血紅的殘陽下籠罩的斷井頹垣,其中哭喊聲、打殺聲和歇斯底里的怒吼聲此起彼伏,眾人無不毛骨悚然。
少年猶如站在了地獄的門口,幼小記憶中故鄉那片開遍了的奼紫嫣紅,終究是這般付與了斷井頹垣。
一輪垂暮西山的紅日無力地掛在天邊,悲涼的殘光灑在滿是血污的灰土牆上。
十五天前,河東道潞州城。
亂世之中,紛紛擾擾乃是常態,短暫的平靜往往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兆,此時的潞州城就經歷著這樣的平靜。
天色已近傍晚,將軍府內,一名灰頭土臉的侍從突然匆匆跑進,跪倒在堂外叫道:「大、大人,大事不好了。」
侍從口中所說的「大人」此時正立於大堂,他已入中年,立於中堂更顯身材魁梧,面容有如一隻鷹臉,不怒自威。
中年男人身邊站著一位綠袍少年,二人此時正作天下之論,突然被下人打斷,少年不禁面有慍色。
「混賬東西!」中年男人勃然大怒,未竭力發聲而聲色渾厚,門外侍從嚇得不知所措,只得連連叩頭,口中念叨「小人該死,小人該死……」
中年男人頗為震怒,半晌不言,少年見到此狀,便上前說道:「郭府家規明言,從上到下便有滅門之危,也當慨然而對,何事驚慌至此?」
少年訓誡之下,那侍從連忙稱是,接著說道:「城中……城中有一不知從哪個山窩出來的刁民,直呼大人名諱要見大人。」
「鄉野草民,管他作甚?」那少年問道。少年聲音雖不及中年男人氣息渾厚平穩,卻也有一種超出年齡的穩重,讓一般人聽著頗為心安。
「是是,小人本不想和這等人糾纏,可那人在街上編了首歌胡謅。」侍從說道。
「編了首什麼歌?」少年問,他看侍從頗為膽怯,便隨即又補充道:「你但說無妨,非你之罪。」
「是是,那鄉下人唱道『大廈將傾兮無木可支,大風將起兮萬馬齊喑,北地黎民兮淚盡胡塵,縱有猛士兮郭府安樂』。」
中年人聽到后臉色微變,但隨即釋然,這個鷹眼闊額的男人正是那鄉下人口中的郭威,之後的後周太祖,此時正官仕於後唐,他旁邊的少年便是其養子柴榮。
郭威此人對自己和門庭要求極為嚴厲,因此方才侍從慌慌張張大失禮度時惹得他頗為生氣。但其實除此之外,郭威一向大度,對於這鄉下人諷刺自己之言,反而一笑了之。
郭威身旁,義子柴榮表現得不喜不怒,只是面無表情,好像頗為不屑。
他向來是這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這也是他身上超脫常人的冷靜的表現。
「然後如何?」柴榮問道。
「小人們雖然不懂詩書,但這鄉下人唱的小人們都知道是對老爺和少爺出言不遜,小人便想教訓教訓他,可誰知那老頭為老不尊,反而敲了小人幾棍子,還……還說道:『快把你家郭威小友叫出來,我有要事相商』。」
郭威和柴榮對視一眼,均在揣測這個老農是何等來歷。
「小人說『我家老爺豈能是你想見就見的』,那老農便很生氣地哼了一句道:『老農去酒店喝一壺酒的功夫他還沒來,我便自己進去。』說完便買酒去了。」
「其他下人呢?」柴榮問道。
「他,他們三個被老農押著去酒館了……」
侍從說完,柴榮說了聲:「你先起來。」侍從連聲道謝,起身站在門外。
郭威沉吟片刻,對柴榮說道:「榮兒,隨爹去見見這是哪號江湖前輩。」
「不勞爹移步,孩兒帶人過去看看便可。」柴榮說道。
郭威說道:「不妨,你和爹兩個人去,不要多帶一人。」
柴榮覺得不妥,剛想再說些什麼,屋外突然傳來一聲蒼老的長笑,由遠及近,漸發清晰。長笑止時,一個老者從院牆一躍而入,立於庭院。
柴榮見到這老者輕功之好,霎時大驚,急忙上前兩步站於門前,手按劍柄,翼護郭威。
卻見那老者身穿一身農家布衣,破破爛爛,還打了四五處補丁,體態精瘦,皮膚黝黑,頭髮半白,留一縷短須,左手拄著一根彎彎曲曲的破木拐杖,背上背著一個長形布袋,像是插著一把半長古劍。
老者剛剛站定,院落四周立即有數十名家客持劍圍住。
郭威上前幾步,按住柴榮握著劍柄的手,把拔出一半的佩劍推回劍鞘,隨後又拱手道:「晚輩失禮。」
眾家客看自家王爺竟然對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老農自稱晚輩,都面面相覷,卻又不知郭威是不是正話反說,只等他一下翻臉,便衝上去把這老頭拿下。
那老者拱手回禮道:「老農雖然年紀大了老爺些,但也不是倚老賣老之人,老爺不用謙虛。」
郭威不做答覆,放下拱手之禮道:「在下約束下人不周,得罪前輩,望前輩大人不記小人過,老人家有事相商,容在下設宴細談。」
那老農不苟言笑,「哼」一聲而後道:「什麼大人小人,難道你做錯了事,我因為你是大人便不敢教訓你了嗎?那幾個小輩我扔在你院門口。」
眾門客見老農說話毫無禮數,都怒目而視逼近了數步。郭威抬手示意,讓門客退到院牆邊上,又招呼了幾個家丁去外邊把三個打暈了的家丁拖了回來。
郭威拱手道:「在下沒有猜錯的話,前輩當是五行派長老,失敬了。」
這老農出自五行派,其實柴榮也早已猜到了幾分,只是這時聽郭威說出來仍頗為震驚。
五行派柴榮早有耳聞,乃是江湖上北方第一大幫派,多倚仗於太行山一帶山地活動,成員多是農人。正因如此,柴榮一直對其頗有不屑,認為其規模雖大,高手應是寥寥。
柴榮雖對其不甚了解,卻也知五行派教眾眾多,涉足極廣,黃巢起義時便頗有五行派中教眾暗中助陣,黃巢兵敗后,五行派也收納了眾多潰敗的黃巢殘軍。
今日親眼見到五行派門人身手,且不說武功如何,這長笑不斷的內力和一躍過三丈高牆的輕功,柴榮便見所未見。
「哼!什麼長老不長老的,何長松老農一個罷了。」
「傲睨群雄,太行五峰。江湖四老,尊者長松。」柴榮不禁微微失色,站在面前的正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五行派掌門何長松!
柴榮一向冷靜,冷靜到讓人覺得他看什麼都是一副不屑的神情,然而聽到這個名字,柴榮心裡霎時湧上了一種說不出的心情,既有興奮、激動,又有一絲暗暗的失望。
眼前這個江湖上成名已久的老者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仙風道骨模樣。要說他與一般農民不同之處,無非是那一雙拿劍的手。
柴榮雖然不是江湖中人,但他從小深知百姓疾苦,也對江湖之事頗有耳聞。據他了解,何長松性格生硬,今日看來,確實如此。
「既然老人家不喜贅言,在下還請前輩直言,光臨寒舍所為何事。」郭威道。
「當今世道天下大亂,一群小兒輩爭來爭去,難道你就不想爭他一爭嗎?」何長松說完,便仰起頭來,斜眼看郭威反應若何。
這句話正觸中郭威心中日思夜想之處。誠然,身為亂世中的八尺男兒,郭威如何不想效仿前世英豪,提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話雖如此,先後逐鹿中原的黃巢、朱溫、李存勖等人無一長久,他們到底輸在了哪裡?郭威始終無法參透,這也是此時他甘於暫居人下的原因。
郭威是個正直之人,不喜說謊,但又無法直言自己的志向,否則便是說自己和之前那些爭名奪利之人有何不同?
「前輩你錯了,我父親和他們不一樣。」郭威猶豫之際,柴榮突然說道。
此話一出,連郭威也頗感好奇,到底自己和之前那些追名逐利之輩有何不同?
「有什麼不一樣?」何長松好像毫不在乎,仍是斜著眼反問。
「此前天下熙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而我父起時,必為保民救世而起,這便是區別!」
「胡說八道!」柴榮剛說完,郭威一陣心驚,批頭罵來。
「哈哈哈哈哈,好一個保民而起,那倘若有人阻你救世呢?」何長松道。
「若不可勸之,則殺之。」柴榮說道。
「那你和追權奪利之人的手段又有何區別?」何長松怒斥道。
柴榮一時語塞,不知該作何回答,只得在心中開始暗暗盤想這個問題。
不論作何初衷,為達目的不惜手段,和一般世賊有何區別?
儘管動搖了一瞬間,但柴榮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志向,只是一時無法說服自己完全接受。
「我五行派向來和中原爭鬥避之唯恐不及,今日來此,確實是要說一件要緊事。」何長松神情表現得愈加嚴肅。
「請講。」郭威道。說完郭威又給柴榮做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多言。
「好,我何長松不是個拐彎抹角的人,石敬瑭勾結了契丹人要反李家,我五行派本不參與政治紛爭,現如今外族欲要入主中原,必定又是一番生靈塗炭,我五行派不得不管!」
何長松說這句話是,把「不得不管」四個字說得格外強硬,簡直像是一個一個崩出來一般。
郭威此時正是後唐李氏下屬,但身份並不顯赫。何長松找到郭威,顯然是他對李氏手下諸人都頗有了解,而且唯獨覺得他是個有些民族大義之人。
郭威心想,何長松雖然嘴上說不參與廟堂紛爭,然而情報之廣,確實是匪夷所思。
郭威低頭沉思之際,何長松再道:「老農人微言輕,中原之事,千萬百姓,都指望老爺了。老農先走一步!」
話說完,何長松轉身連跨幾步,三兩步踏上了牆頭,跳出院外,眾人正準備追趕,被郭威喝止。
「五行派農家弟子遍布天下,果然名不虛傳。」郭威嘆道。
「那這五行派幫主之言可信嗎?」柴榮問道。
「此事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只是不可行事魯莽,待得先過兩日探到風聲再行決斷。」
柴榮答應下來,心中卻頗為不解:所謂風聲是為何物?父親在等的是什麼?
契丹動兵的消息很快傳入了朝廷,僅僅五天之後,便有數名大臣先後上書增兵北境,克複太原且屯兵以待契丹。
上書的大臣,卻紛紛被以罪下獄,幾天內病死獄中。
柴榮幾人此行目的,便是希望趕在石敬瑭和契丹軍隊殺來之前,先行將柴榮家眷救回。
不過看起來已經晚了。
天色和時機都晚了。